林 妹 林玉霞 唐益群 胡洪新
1.莆田學院附屬醫院手術室,福建莆田 351100;2.莆田學院附屬醫院骨科,福建莆田 351100
脊柱骨折是一種常見的骨科創傷疾病,因交通事故增多,其發病率也逐年攀升。手術是一種常見的治療方式,傳統手術因創傷大,對脊柱旁肌肉剝離所導致的相關并發癥,不同程度地影響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微創技術不斷發展和成熟,能降低手術創傷,加速患者術后的康復,提高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隨著科技進步及醫學發展,機器人被引進醫學領域。手術機器人可協助術者完成操作,提高手術的精準性及成功率。機器人應用于骨科的脊柱、創傷及關節外科,因其精準化和微創化,讓手術達到最優化。
快速康復外科理念(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的提出,要求醫護全方位、多方面地對患者進行干預,降低住院期間的并發癥,實現患者快速康復。圍手術期護理是整個快速康復外科一個重要的環節。本研究將ERAS 理念下圍手術期護理干預應用于天璣骨科機器人輔助治療胸腰椎骨折患者,探討其護理效果。
選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期間就診于莆田學院附屬醫院的60 例行天璣骨科機器人輔助治療胸腰椎骨折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30 例。對照組中,男14 例,女16 例;年齡28~66 歲,平均(44.12±5.41)歲;骨折類型:胸椎7 例,腰椎23 例;受傷至手術時間1~3 d,平均(1.68±0.58)d。觀察組中,男18例,女12 例;年齡24~60 歲,平均(42.97±6.85)歲;骨折類型:胸椎10 例,腰椎20 例;受傷至手術時間1~3 d,平均(1.65±0.48)d。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過莆田學院附屬醫院的倫理委員會的倫理審查(202152)。
納入標準:①符合脊柱經皮椎弓根內固定術的手術指征;②單一胸椎或腰椎骨折;③圍手術期參與者配合研究;④臨床資料完整,對本研究知情同意者。
排除標準:①精神性疾病者;②妊娠、哺乳期女性;③合并癌癥或者病理性脊柱骨折;④合并神經損傷或其他臟器損傷;⑤既往脊柱手術史。
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行天璣骨科機器人(TiRobot型骨科機器人,北京天智航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序列號:380510)輔助下經皮椎弓根釘內固定術。
1.2.1 對照組 ①術前護理:護理人員常規術前探視,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基本的宣教,并告知注意事項。②術中配合:常規的器械清點、協助術者完成機器人的安裝、規劃、定位,配合術者完成手術。③術后護理:對患者實施心電監護,并依據醫囑對患者實施常規對癥及鎮痛泵止痛護理。④出院護理:告知患者出院及出院帶藥。
1.2.2 觀察組 ⑴術前護理。①鼓勵患者進行咳嗽訓練及排痰,避免臥床引起肺部感染。定時軸向翻身,避免褥瘡發生。手術護士前往患者所在科室進行術前的訪視,詳細介紹手術及麻醉的方式,介紹天璣骨科機器人輔助手術的優勢及微創性、精確性、安全性,并解答患者的不解及疑問,消除患者焦慮,安撫其緊張情緒,通過既往成功的病例,建立患者的信心。②手術護士通過調閱患者的病歷,了解患者的既往史、現病史及術前各項檢查的情況,做到了然于心,并制定個性化護理。⑵術中護理。①患者入手術室,手術護師對患者的資料信息進行三查七對,利用手術室的電視循環播放,詳細介紹天璣骨科機器人及其先進性及安全性,緩解緊張,以便對手術成功充滿信心。②麻醉后,在體位擺放時,注意軸向翻身,以免加重患者的病情。患者俯臥位后,再次確認乳房及會陰部是否平整,以免損傷。在額部應用啫喱墊,并每半個小時輕輕托起頭部,緩解額部壓力。③器械護士應與巡回護士對無菌消毒包進行三查七對,熟悉術者的手術方式及手術步驟,準確無誤地將手術器械傳遞給術者。手術臺上備好棉片、冰鹽水、氨甲環酸紗布等,以備術中出血較多時使用。④術中巡回護士應密切關注患者的生命征,保證輸液速度及其通暢性,避免輸液管折彎。觀察患者尿量,并判斷其尿液的顏色、性狀,避免術中不良反應的發生。另外應注意患者的保暖,以免發生低體溫癥狀而影響手術的效果。⑶術后護理。①詳細告知患者家屬術后注意事項,預防術后不良事項的發生,包括術后可能出現的譫妄、煩躁、墜床等事件,注意術后尿量及尿液情況。②術后患者清醒后,可少量流質,逐步恢復飲食,利用熱敷和按摩,促進胃腸功能恢復。③根據患者術后的疼痛評分,采用多模式鎮痛,實時調整藥物的量,并詳細告知患者可能引起疼痛的動作及如何避免。④術后康復中,給予患者信心,并指導正確的起床和臥床方式,鼓勵患者及早離床下地活動,并積極根據患者的病情及狀態,引導患者功能鍛煉,并協助患者進行功能康復。⑷出院護理。協助患者及家屬收拾相關物品,并詳細告知患者及其家屬出院辦理步驟、出院后的各項注意事項、出院后的復查時間、術后復查的康復訓練指導及主治醫師的門急診時間。
比較兩組生理功能恢復情況、術后疼痛、圍手術期并發癥發生情況及護理滿意度。①生理功能恢復情況:患者術后拔除尿管時間、首次進食時間、離床下地時間、出院時間;②術后疼痛:評估術后第1、3 天的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VAS 評分采用10 cm 長的尺子,刻度為0~10,0 代表無疼痛,10 代表最嚴重的疼痛,患者可根據自己感受程度在直線某一點作記號,以表示疼痛強度。③患者圍手術期并發癥總發生率:包括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切口感染、切口滲血、壓瘡;④比較兩組患者圍手術期護理滿意度。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分為3 個等級: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觀察組術后拔除尿管時間、首次進食時間、離床下地時間、出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生理功能恢復情況的比較(±s)
兩組的術前VA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術后第1、3 天的VAS 評分均低于本組術前,術后第3 天的VAS 評分均低于術后第1 天,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第1、3 天的VAS 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VAS 評分的比較(±s)
兩組均未發生切口感染。觀察組圍手術期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兩組患者圍手術期并發癥總發生率的比較[n(%)]
觀察組圍手術期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4)。

表4 兩組患者圍手術期護理滿意度的比較[n(%)]
脊柱骨折是臨床中常見的一種創傷性骨折,手術是脊柱骨折的一種有效的方法。手術會引起患者的應激反應,對其身心健康及臨床指標產生不良影響,不利于術后病情恢復。而臨床的觀察和研究發現,傳統常規的護理常因局限性大,從而影響手術效果。有研究表明,圍手術期采用科學有效護理干預能夠縮短術后康復時間,減少術后并發癥,改善生活質量。
ERAS 理念下的護理模式是基于循證醫學提出的一種優化護理措施,包括心理干預、早期營養支持、有效的疼痛管理方式、早期功能鍛煉等,緩解手術引起的心理和生理創傷,降低應激水平,從而加速術后康復。林秋煒等將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模式應用于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護理,使患者提早下地康復鍛煉,有效地縮短住院時間,提高預后優良率,故認為快速康復外科護理能夠促進患者術后康復。楊曉莉等的研究發現,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可有效地促進患者胃腸功能恢復,降低術后疼痛,加快術后康復。本研究中,將ERAS 理念應用于天璣骨科機器人輔助治療胸腰椎骨折中,通過圍手術期心理及其他方面的護理干預,動態評估患者病情,及時根據病情作出相應調整,促進患者快速康復。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后拔除尿管時間、首次進食時間、離床下地時間、出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并且護理后,兩組術后VAS 評分均顯著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術后第1 天及術后第3 天的VAS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通過ERAS 理念下圍手術期護理干預,觀察組圍手術期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因并發癥下降,術后康復加速,觀察組圍手術期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其他文獻報道一致。
隨著骨科機器人的普及,如何加快患者術后康復顯得尤為重要。天璣骨科機器人利用其精準、微創的置釘技術結合ERAS 理念下圍手術期護理干預,通過優化圍手術期護理的細節及人文關懷,顯著減少患者術后的并發癥,提高患者術后康復效果,改善術后的生活質量,促進術后康復。
綜上所述,天璣骨科機器人輔助治療胸腰椎骨折患者應用ERAS 理念下圍手術期護理干預,能夠有效地縮短術后恢復時間,減輕疼痛,降低圍手術期并發癥,值得臨床中推廣。但機器人在骨科中應用時間不長,如何結合ERAS 理念下圍手術期護理干預,還需不斷地總結經驗及進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