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弟群 羅淑敏 羅孟媛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廣東佛山 528200
神經外科主要治療顱內腫瘤、顱腦創傷、高血壓腦出血等疾病,隨著各種手術器械、技術的發展,患者預后效果逐漸提升。但如同大多數外科手術一樣,待患者病情緩解、生命體征穩定后均出院接受居家護理,報道稱,良好的居家護理能夠有效降低高血壓腦出血、顱內動脈瘤等患者的再入院率,提升遠期預后。但在實施居家護理過程中本研究發現,僅通過出院前的健康教育、宣傳手冊以及電話隨訪患者對居家護理的內容易遺忘,自我管理能力大打折扣。遺忘曲線由德國心理學家H.Ebbinghaus(艾賓浩斯)發現,描述了人類的遺忘規律,通過一條曲線對遺忘特點進行了循序漸進的直觀描述。因此基于神經外科手術患者術后居家護理內容易遺忘的特點,本研究從艾賓浩斯遺忘曲線中掌握遺忘規律并加以利用,從而幫助患者提升居家護理效果。因此本研究納入1年共80 例神經外科手術患者,探討術后基于遺忘曲線居家護理效果。
選取2019年1月至6月佛山市南海區人民醫院收治的40 例神經外科手術患者作為對照組,選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佛山市南海區人民醫院收治的40 例神經外科手術患者作為觀察組。觀察組中,男25 例,女15 例;年齡36~72 歲,平均(52.11±6.81)歲;顱內腫瘤12 例,顱腦創傷14 例,高血壓腦出血8 例,其他6 例。對照組中,男24 例,女16 例;年齡32~75 歲,平均(53.03±6.71)歲;顱內腫瘤14 例,顱腦創傷13 例,高血壓腦出血8 例,其他5 例。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佛山市南海區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20171115540),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同意。納入標準:①神經外科收治的顱內腫瘤,顱腦創傷,高血壓腦出血等疾病;②年齡18~70歲;③術后恢復效果滿意,出院后進行居家護理;④術后記憶、認知功能無損傷;⑤患者及家屬均積極配合健康指導。排除標準:①患者存在的記憶障礙;②合并心、腎等其他臟器嚴重疾病。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居家護理指導。居家護理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①生活指導。出院前護士通過手機“鬧鐘”或“備忘錄”等形式設置服藥、血壓或血糖監測提醒。②飲食指導。注意飲食低鹽、低脂,多粗纖維,避免刺激性食物,食物選擇上教授患者或家屬運用“食物交換份法”,例如對于有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礎疾病者,通過“食物交換份法”將高糖、高脂食物替換成低糖、低脂食物,且同時滿足每日能量需求。③運動指導。根據患者肢體活動功能具體情況推薦相應的運動康復方案,存在偏癱者鼓勵開展核心肌力訓練、患肢主被動運動等;運動功能尚可者可適當進行有氧運動,計算靶心率,靶心率=60%~80%×(220-年齡)次/分,保證運動心率達到且不超過靶心率。④自我癥狀監測。合并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者,以天為單位記錄血壓、血糖變化;頭痛、頭暈教授患者采用視覺模擬評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評價,并每日記錄。健康指導主要通過出院前的口頭宣教進行,護士定期電話隨訪,隨訪累計6 個月。
觀察組患者接受基于遺忘曲線居家護理指導。基于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圖1)可以認為,患者或家屬在接受居家護理健康指導后20 min 時記憶保留率就僅為58.2%,1 h 時只剩下44.2%,1 d 后僅為33.7%,1 d后遺忘放緩,31 d 時為25.4%,說明出院后當天是遺忘率最高的時期。因此在進行出院前居家護理健康指導前,需向患者介紹賓浩斯遺忘曲線,可讓患者在出院當天下意識地對健康指導內容加深印象;另外在宣布健康指導結束后的20 min~1 h 內根據上述生活指導、飲食指導再向患者講解一次,并梳理成冊,以加深記憶,隨即出院。出院后9 h、1 d 時,電話隨訪,囑咐患者或家屬根據健康手冊加深記憶;同時神經外科聯合醫院信息科制定“神經外科居家護理健康指導”微信群,出院后每天通過小程序掌握居家護理內容,并通過“打卡”的形式反饋給醫院端。觀察組患者隨訪累計6 個月。

圖1 賓浩斯遺忘曲線
比較兩組患者出院1 個月后的《自我管理能力測評表》:包含癥狀管理、社會管理、情緒管理、信息管理、生活管理5 個維度,分別有4、3、9、2、10 個條目,采用5 級評分法,根據沒有、很少、有時、經常、總是評分1~5 分,得分越高自我管理能力越高。比較兩組患者改良Barthel 指數(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包括進食、洗澡等10 個條目,總分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能力越好;健康調查簡表(the MOS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中文版:包括生理功能、情感職能等8 項,總分換算為百分制,得分越高生活質量越好。

觀察組癥狀管理、社會管理、情緒管理、信息管理、生活管理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自我管理能力的比較(分,±s)
觀察組MBI 評分以及SF-36 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活動功能及生活質量的比較(分,±s)
顱內腫瘤、顱腦創傷、高血壓腦出血等疾病手術治療后恢復時間長,雖然院內專業護理能夠促進患者康復,但考慮到經濟狀況、交通等因素,大部分患者選擇接受居家護理。有研究表明,完整、系統的居家護理計劃能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生活質量。但既往調查發現,腦卒中、顱腦創傷等患者遠期預后不良與其出院后飲食、運動管理不佳有關,而其中很大部分原因歸咎于對居家護理相關注意事項的遺忘。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理論認為,人類在學習知識、技能過程中,記憶的遺忘特點為由快減慢、記憶量逐漸下降,因此在學習過程中可根據遺忘曲線特點不斷強化大腦的記憶以提升學習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癥狀管理、社會管理、情緒管理、信息管理、生活管理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基于遺忘曲線居家護理指導能夠有效提升神經外科手術患者術后自我管理能力。賓浩斯遺忘曲線中記憶保留率呈“L”型分布,遺忘速度先快后慢,剛剛記憶完畢后記憶保留率為100.00%,隨著時間的延長,1 d 后為33.7%,6 d 記憶量僅25.40%,出院后早期遺忘速度較快,因此強化早期記憶有助于患者掌握居家護理健康指導內容。觀察組患者接受基于遺忘曲線居家護理指導,對于20 min 時記憶保留率就僅為58.2%,1 h 時只剩下44.2%這一特點,本研究在宣布健康指導結束后的20 min~1 h 內根據上述生活指導、飲食指導再向患者講解一次,以加深記憶,避免早期大幅遺忘。
本研究針對出院9 h、1 d 兩個節點電話隨訪,囑咐患者或家屬根據健康手冊加深記憶。根據遺忘曲線特點可發現,1 d 后至1 個月記憶保留率呈緩慢下降趨勢,制定微信小程序,出院后每天通過小程序掌握居家護理內容,并“打卡”反饋,讓患者出院后能夠持續鞏固居家護理相關健康指導。本研究觀察組MBI 評分以及SF-36 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出院后基于遺忘曲線居家護理指導能夠幫助加深記憶,全面落實生活指導、飲食指導、運動指導以及自我癥狀監測,幫助患者提升出院后早期活動功能以及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基于遺忘曲線居家護理能夠充分提升神經外科患者術后自我管理能力,并改善其活動能力以及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