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昕爽
(大連外國語大學,遼寧 大連 116041)
滿族源于中國的東北,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豐富、充滿神秘色彩的民族,在發展期間不斷與東北的其他民族相互融合學習。同時,因為滿族在中國曾位于統治階層,滿族文化與漢族文化也進行過深度融合,因此,滿族文化具有多樣性特征。現如今,隨著社會快速發展,各族人民的生活方式越來越相似,而滿族的傳統紋樣逐漸被人們遺忘,如何有效地保護和傳承滿族傳統紋樣是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文化的發展離不開創新,對于適應社會發展規律的優秀傳統紋樣,人們可以在合理運用專業知識的基礎上不斷推陳出新,使其更加符合時代潮流。
滿族歷史悠久,至今已有三千多年,最早聚集在中國東北部。滿族信仰薩滿教,這是一種原始多神教,以自然崇拜為主,是最古老的原始宗教。薩滿,通古斯語,為“知曉”“曉徹”之意,即最能通達知曉神意者,被稱為神與人的中介者,是薩滿教的重要代表者和傳承者[1]。原始社會生產力低下,人類在自然規律面前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因此,當時人們為了尋找心靈寄托,將一切不可知的自然現象都看作是神靈在主宰。崇尚自然的觀念影響著滿族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滿族人習慣在服飾、枕套、被單、門簾、荷包等生活用品上添加圖案,這些圖案多為植物紋樣和動物紋樣,造型以寫實為主,圖案格式多以自由多變的形式呈現。對于滿族人來說,圖案不僅具有裝飾作用,還具有象征意義和情感表達作用,例如蝴蝶具有較強的生存能力,因此,滿族人會運用蝴蝶圖案祈求民族繁榮、子孫滿堂。
在滿族人眼里,圖案不是單純的裝飾,更多的是寓意吉祥,看的不是花紋如何漂亮,而是看花紋講的是什么故事,具有什么吉祥寓意[2]。在對滿族紋樣進行創新設計時,需選擇最能體現滿族優秀傳統文化和生活習俗的設計元素。本研究主要從兩個方面選擇紋樣進行創新設計:一是在滿族傳統紋樣中選擇具有代表性的紋樣,二是以滿族民俗剪紙作品為靈感,將滿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以紋樣的形式呈現。
2.1.1 從滿族傳統紋樣入手
滿族圖案講究“圖必有意,意必吉祥”,因此,在選擇傳統紋樣時,需深入了解紋樣隱含的特殊寓意。如圖1所示,瓶花紋樣深受清代滿族人的喜愛,樸趾源在《熱河日記》中記載了“五旬以上”猶“滿髻插花,金釧寶趟”。在滿族傳說《天宮大戰》中,依爾哈女神化作一朵朵潔白美麗的白芍藥花星擊敗了九頭惡魔,拯救了天地。滿族人用花作裝飾不僅是因為花的觀賞價值,還是因為他們相信花有避邪驅魔的神力。“瓶”音同“平”,象征辟邪求平安,而瓶與花的結合具有吉祥寓意。蝴蝶紋樣也頻繁出現在滿族人的日常生活中,其造型寫實、靈動自由,極具裝飾感,再結合薩滿教對蝴蝶的崇敬,為蝴蝶紋樣增添了一絲神秘色彩。滿族最早是漁獵民族,而在滿族傳說中,天神用神土創造了大地,并命3條大魚馱著大地防止土地沉入海底,因此,金魚也是“八吉祥”紋樣之一,具有解脫、辟邪、智慧之意。
2.1.2 從滿族民俗剪紙入手
滿族的剪紙藝術作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員,具有很強的民俗性。在內容上,滿族剪紙包括滿族人信奉的薩滿教神明和祭祀活動所需的剪紙,例如嬤嬤人,是人與神溝通的中介。滿族剪紙還包括介紹滿族衣食住行、婚喪嫁娶、生活娛樂等日常生活的剪紙以及動物和植物樣式的剪紙作品。此外,還有關于神話傳說、民間故事的剪紙。這些剪紙文化再現了滿族鮮活的生活特點,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每一個生活場景、人文故事和隱喻的精神文化都是值得借鑒和挖掘的素材[3]。
揭蓋頭是滿族的婚禮習俗。新娘跨過火盆進入家門后,會坐在馬扎上,這時新郎會用新秤桿挑下新娘頭上的紅頭巾,然后輕撫新娘的頭發。用新秤桿挑起蓋頭寓意稱心如意,輕撫頭發表示結發。
梅花紋樣是滿族吸納漢文化的紋樣代表,而海水江崖紋則是極具裝飾性的滿族紋樣,有海納百川、山河一統的寓意。因此,本次設計主要選取了滿族傳統的民俗剪紙揭蓋頭作為紋樣創新的設計靈感,并搭配梅花紋樣和海水江崖紋作為裝飾。
2.2.1 滿族傳統紋樣組織格式設計方法
滿族傳統服飾上的瓶花紋樣通常是以完整的瓶花造型作為裝飾紋樣或者運用蝙蝠、魚、花卉等具有吉祥寓意的造型組成器物的輪廓。在工業織機出現前,圖案的組織格式多按照服飾、器物的大小形狀選擇與之相應的紋樣格式,并且多以獨立格式的自由紋樣為主。滿族獨立紋樣中最具民族特色的當屬異形圖紋和邊緣圖紋。異形圖紋是非特定的幾何造型紋樣,根據服飾的具體輪廓裝飾花紋,花紋可隨意彎曲,靈活自如(圖2)。邊緣圖紋是一種沿緣而飾的紋樣。滿族人喜歡在壓領、袖口、衣擺等衣緣上進行刺繡,且花紋不止一條,每條花紋不會重復出現,這些花紋都屬于邊緣圖紋。另外,這些紋樣的大小和長短依照服飾品的具體規格靈活制定(圖3)。

圖2 異形圖紋

圖3 邊緣圖紋
到了清代晚期,機械化生產方式應運而生,由于生產效率的提高,面料的花紋越來越繁復,此時由機器生產的花紋均為連續紋樣。連續紋樣分為二方連續紋樣和四方連續紋樣。二方連續紋樣設計會將多條不同色彩的花紋編織進一條花紋中,使整個花紋具有不同的色彩層次。四方連續紋樣則是向4個方向不斷擴展直至鋪滿面料,在紋樣設計上會用米字格、九宮格等幾何紋樣做框架,再將各類花卉、動物、器物等具象紋樣填充在框架里,這種紋樣富有空間感,具有獨特的美學韻味。
滿族異形圖紋、邊緣圖紋和連續紋樣的裝飾性與實用性極強,在現代時尚圖形設計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2.2.2 滿族紋樣組織結構創新設計
在設計瓶花紋樣時,從清代石青緞地博古紋椅披上選擇了獨具美感的瓶花紋樣作為設計基礎,之后將瓶花紋樣的外形描繪下來,并提取紋樣中的色彩。選取的傳統瓶花紋樣使用了鮮艷的橙色和不同飽和度的藍色進行搭配,兩種顏色一暖一冷,對比效果十分明顯,此外,還輔有少量的黃色和綠色,使紋樣在色彩更豐富的基礎上更具空間的延伸感。由于傳統的瓶花紋樣造型寫實規整,在進行創新設計時,力求打破原有的造型結構,將完整的瓶花紋樣表現為去掉花瓶輪廓、突出牡丹的形式,將牡丹花設計成沒有邊框、就像被畫在畫布上的造型,花瓣的顏色向下流動,通過流動的色彩突出花瓶的造型,最后對紋樣進行故障藝術處理,進一步改變花卉紋樣的造型,也為傳統紋樣增添現代科技的設計感,使紋樣更符合當下年輕消費者的審美風格。
絲巾作為一種熱門的時尚單品,對圖案設計要求極高。隨著經濟不斷發展,消費者對服裝配飾的審美和需求越來越高,絲巾也不僅具有裝飾性,還兼具文化內涵。
3.1.1 愛馬仕絲巾中的現代時尚圖形設計方案
法國奢侈品牌愛馬仕(Hermes)經過上百年對絲巾產品的研究設計,形成了獨特的品牌藝術魅力,憑借成熟的設計理念和嚴格的制作工藝,在國際絲巾領域具有極強的領導力。通過調查研究愛馬仕絲巾的設計方法,可以為滿族主題方巾設計提供寶貴的經驗。
愛馬仕絲巾設計圖案的組織格式分為單獨紋樣格式、角隅紋樣格式、適合紋樣格式、二方連續紋樣格式和四方連續紋樣格式,這些紋樣組織格式與滿族紋樣的組織格式極其相似。在色彩方面,愛馬仕絲巾的配色方式繁復多變,多用飽和度高的色彩進行搭配,一般采用同類色搭配、類似色搭配、對比色搭配和互補色搭配。在圖案選擇上,愛馬仕絲巾分為具象圖案和抽象圖案,具象圖案包括動物圖案、植物圖案、昆蟲圖案、人物圖案、風景圖案和器具圖案,抽象圖案包括點、線條、幾何、格紋、特殊肌理圖案。此外,愛馬仕絲巾圖案也會結合現代藝術進行設計,包括現代建筑藝術、波普藝術、科學主義和新古典主義等。
絲巾作為服飾配件,通常會折疊后佩戴在頭部、頸部或者裝飾在帽子和手提包上。愛馬仕絲巾在設計時也會結合佩戴方式進行設計,例如愛馬仕《斑紋飛馬》主題系列絲巾(圖4),出自設計師Alice Shirley之手,圖案靈感源于希臘神話珀伽索斯神馬的故事,設計師將單獨紋樣斑馬作為整幅絲巾的主體圖案,再將斑馬的翅膀紋路設計得較為繁復,斑馬的黑白色塊與周圍的彩色呈現出強烈的對比效果。在佩戴時,絲巾兩個垂角的色彩和疏密程度不同,增添了裝飾性與趣味性。愛馬仕絲巾在設計出一款圖案之后,會為這一圖案設計多個配色方案,在不斷改進圖案的同時,也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喜好(圖5)。

圖4 《斑紋飛馬》絲巾

圖5 《斑紋飛馬》其他配色
3.1.2 滿族元素絲巾設計
首先,在設計瓶花紋樣絲巾(圖6)時,因為直接選用了滿族傳統瓶花紋樣,所以會在圖案組織結構上打破傳統的對稱規整形式。其次,在設計組織結構時,借鑒愛馬仕絲巾對垂角的設計方法,將創新設計的瓶花紋樣置于圖案的右下角,運用特異構成的方法對下垂的線條進行彎曲變形,以此展現花瓶的形狀,讓具體形態的花卉與沒有實體的花瓶形成虛實對比。在圖案的左上角選擇與花卉有關的蝴蝶紋樣進行搭配,為整體增添靈動的氛圍,也加強了點與面的對比效果。最后,在顏色設計方面,由于花卉的主題色是藍色,選用對比色紅色作為蝴蝶紋樣的顏色,使絲巾的兩個垂角形成對比。絲巾的底色為黑色,由于大部分做留白處理,沒有紋樣裝飾,會在背景中加入灰藍色的條紋作底紋,使畫面更豐富。

圖6 瓶花紋樣絲巾設計
色彩往往是服裝的第一印象,而絲巾作為服裝的配飾通常用于裝點純色服裝,所以絲巾的配色可以更加明快豐富,達到點綴的效果。在進行色彩搭配時,也要考慮消費者的性別、年齡、性格與心理狀態,如果將色彩隱喻為一種表情,那么色彩表情就能傳達人的心理認知[4]。黑色底的絲巾具有百搭的特性,且黑色具有重量感和硬挺感,適合喜愛傳統文化且年輕穩重的消費者;而粉色絲巾具有輕薄柔軟的質感,適合性格活潑、外向、樂觀、追求浪漫的年輕消費者。
在進行民俗主題絲巾(圖7)組織結構設計時,使用發射構成的形式,將揭蓋頭紋樣設計在圖案的左上角和右下角,并且方向相反,形成旋轉的錯覺,同時觀者可以從各個方向觀賞絲巾;再選擇方旗紋這種極具視覺秩序感和現代裝飾感的紋樣作為底紋,豐富畫面效果,再搭配盤長紋,寓意家庭幸福團圓。

圖7 民俗主題絲巾設計
滿族元素紋樣也可以應用于各類文創紡織產品中,通常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實用小物件。本次設計選取了抱枕作為文創設計產品,如圖8所示,綜合了諸多滿族元素紋樣。

圖8 抱枕
滿族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孕育了燦爛的民族文化。本研究對滿族的歷史發展、宗教信仰、民俗習慣、剪紙藝術和紋樣裝飾進行了分析,初步總結了滿族紋飾的藝術特點,并以此為基礎進行了紡織產品的創新設計。總體來說,滿族紋樣的造型、色彩搭配和組織結構都具有獨特的審美意趣,也與現代紡織紋樣設計思路相契合。滿族元素紋樣還有許多值得發掘的地方,以此為開端,有助于設計師深入發掘傳統文化的精華,并設計出獨具中華魅力的現代紡織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