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衛民,周芳琴
(湖南師范大學 旅游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0)
江西旅游業以“綠色、紅色、古色”著稱,旅游資源豐富、景點眾多,旅游產業具有巨大發展潛力,針對其發展的相關研究應備受重視,尤其是旅游產業集群研究。產業集聚已成為眾多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具有多種外部性競爭優勢[1]。1998年,邁克爾·波特[2]首次提出了“旅游集群”的概念。在此之后,國內外的相關學者均以此為基礎,對旅游產業集群的發展進行了探索。國外對于旅游產業集群多以案例研究為主,強調旅游產業要素的集聚[3]。此外,研究內容還包括旅游產業集聚的內涵、產業集聚的形成機制、集群企業間的競爭和合作關系等[4]。關于旅游產業集群的研究,國內起步相對較晚,始于20 世紀 90 年代,且側重于理論研究,主要圍繞產業集群發展的存在條件[5]、識別方法[6]、制約因素[7]、聚集效應[8]、變動趨勢[9]等展開。其研究方法有三次轉變,依次是:由定性到定量、由一般描述到統計描述,以及現在以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為主[10]。
國內對旅游產業集群的定性研究相對成熟,但從地市一級對旅游產業集群的實證研究不足[11]。此外,實證研究以各地旅游產業發展的實際情況為研究基礎,側重點不同,而各地旅游產業在資源稟賦、人文背景等多方面存在差異。本文對江西及其11市的旅游產業集群水平的變化趨勢進行分析,并將江西與相鄰六省進行對比,為江西旅游產業集群發展提供參考。
區位熵是衡量一定區域內產業集中化與專業化程度的有效指標, 反映了區域內優勢產業的空間分布與地位[12]。計算公式為:
其中,Eij為i地區j產業總產值,Ej為i地區總產值,Ekj為k地區或國家的j產業總產值,Ek為k地區或國家的總產值。區位熵越大,表明旅游部門在該區域的集聚程度越高。區位熵若大于 1,可以判定該區域的旅游部門是其專業化部門,集群也就相應形成;如果區位熵小于或等于 1,則認為該產業是自給性部門[13]。
研究江西省受疫情影響前的旅游產業集群發展。數據源于《中國統計年鑒》《中國旅游業統計年報》《江西統計年鑒》、江西省各市的《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以及廣東、浙江、安徽、福建、湖南、湖北6個鄰省的統計年鑒,數據來源真實、有效。
以2000-2018年的截面數據為基礎,計算出江西省的區位熵并以此測算其旅游產業集群程度,發現江西省旅游產業集群發展具有如下特征:①2000-2018年間,江西省旅游產業區位熵值均大于1,具有較高水平的集聚度和專業化,且江西省的旅游業收入占比在2000-2018年間遠超全國平均水平,說明江西省旅游產業在其社會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屬于支柱性產業。②江西省旅游業發展起步較早,2000年的旅游業收入占比就已達到6.72%,區位熵值達1.48。總體來說,江西省旅游產業集群水平呈增長態勢,且增長速度較快,區位熵值從2000年的1.48增至2018年的5.59,過程雖稍有波動,但波動幅度不大。③從江西省2000-2018年的區位熵數值對比來看,2004、2007、2010、2011、2015年的區位熵值有些許下降,其余13年的區位熵值均穩步增長,且增長的幅度遠超下降幅度,近幾年發展迅猛。④江西省旅游產業集聚度的波動變化存有一定規律,每2~3年的穩定增長之后,旅游產業區位熵值便出現下降。可以利用這一周期規律,提前采取措施以平抑其旅游產業集聚度的波動,盡可能實現持續性平穩增長。總之,江西省旅游產業集群發展,整體呈增長趨勢且增長速度較快。其區位熵值保持在 1~6之間的水平,2000年最低為1.48,2018年最高為 5.59,專業化程度呈現較高水平。
表1 2000-2018年江西省旅游產業區位熵值變化
選用 2000年、2006年、2012年、 2018年4個時間點的相關數據,對江西省及其毗鄰的湖南、湖北、安徽、廣東、浙江、福建六省的旅游產業集群發展進行對比分析,得出以下結論:①2000-2018年,江西省及其毗鄰六省的區位熵值均大于1,說明江西省的外圍環境競爭激烈,其鄰省均已形成相應的旅游產業集群,旅游產業是其專業化部門。②2000年,江西省的區位熵值在7個省份中位列第三,旅游產業集群不具備明顯優勢;2000-2012年,相鄰六省整體呈增長態勢,江西省的區位熵平穩增長,排名第五;2012年后江西省的旅游產業集群發展迅猛,區位熵值高達5.59,遠高于其他鄰省,這與江西省政府大力發展紅色旅游、鄉村旅游、全域旅游,以及重視互聯網、新科技的發展密切相關。③湖北、福建的區位熵值一直在1~3之間,整體呈增長趨勢,有小幅度波動;安徽、湖南兩省的旅游產業區位熵值不斷增大,且速度很快;浙江、廣東省作為旅游大省,其旅游收入持續增高,2018年廣東省的旅游收入突破13.6萬億元,穩居全國第一。但這兩省的區位熵值并未顯現過高的增長態勢,甚至還存在下降的情況,這是由于浙江和廣東省經濟整體水平較高,對旅游產業集聚水平的顯現產生了遮蔽效應。④將江西省和廣東省的旅游收入進行對比,發現2000年廣東省的旅游收入(排名第一)是江西省的8.54倍;而2018年僅是1.67倍。江西省旅游收入增長快速,從2000年的134.6億元增至2018年的8 145.1億元,收入排名由七省中的末尾上升至第四位。總的來說,江西省雖然旅游業發展起步較早,但并不具備穩固的旅游產業集群優勢,且其外部環境競爭激烈,近幾年江西旅游業的集群發展態勢良好,應把握好機會,大力促進其發展。
圖1 江西與毗鄰六省旅游產業區位熵值對比
為了解江西省各市級單位旅游產業集聚的發展水平,選取2014-2018 年江西境內11市GDP和旅游收入作為測算區位熵值的指標。根據表3可以看出:①2004-2018年15年期間,江西各市已出現一定規模地理空間上的旅游產業集中,但地區間發展水平差異明顯。其中,景德鎮、萍鄉、九江、鷹潭、吉安、上饒的區位熵值均大于1,旅游產業集中度較高;宜春旅游產業區位熵值逐年增大,其旅游產業集群正在形成過程中;南昌、上饒市旅游產業區位熵值有下滑趨勢,其產業集群仍在動態發展中;撫州、新余兩市旅游產業區位熵值整體呈增長趨勢,撫州平緩增長,新余近幾年的增長速度更快。總體來說,江西省內的旅游產業集群發展以景德鎮為龍頭,11個市級單位均已形成一定規模的旅游產業集群,但產業集群發展優勢并不明顯,區域發展水平差異較大。②對各市各年的區位熵值賦以相同權重,測算出江西11市旅游產業區位熵的加權平均數:南昌(0.61)、景德鎮(1.94)、萍鄉(1.27)、九江(1.31)、新余(0.74)、鷹潭(1.49)、贛州(0.90)、吉安(1.42)、宜春(0.88)、撫州(0.86)、上饒(1.48)。旅游產業集群度最高的地方是景德鎮(1.94),產業集群現象明顯;其次是鷹潭、上饒、九江、萍鄉,區位熵值均大于1,產業集群規模較大;南昌、新余、贛州、宜春、撫州產業集聚程度較低,產業集群尚未形成。
表2 江西與毗鄰六省旅游產業區位熵值
表3 2014-2018年江西省11個市旅游收入區位熵值
旅游產業集群增長指數P反映一定時間內某區域旅游產業的集群變動程度,計算公式為P=(QIT-QIO)/QIO×100%,其中,QIT、QIO分別指i地區第t年和基期的區位熵值,將江西省2014、2018年各市的旅游產業區位熵值作為基期、現期數據,計算各市的旅游產業集群度增長指數。當P小于0時,i地區產業集群度下降,反之則上升。參考張清河等[14]人的研究,分別選取旅游產業集群度LQ和旅游產業集群增長指數P為橫、縱坐標,以(1,0)為原點,構建區域產業集群競爭態模型。若LQ>1、P>0,屬產業優勢區;若LQ<1、P>0,屬產業潛力區;若LQ>1、P<0,屬產業實力區;若LQ<1、P<0,屬產業劣勢區。由此總結出2018年江西省各市旅游產業集群度競爭態勢,見表4。
表4 江西省各市旅游產業集群度競爭態勢
根據計算結果,可將江西11市的旅游產業集群發展分為四大類產業競爭態,包括4個旅游產業優勢區、3個產業潛力區、3個產業實力區和1個產業劣勢區。①旅游產業優勢區包括景德鎮、萍鄉、新余、鷹潭,空間上分布在江西東北部和西部,旅游產業競爭優勢明顯,發展勢頭良好,其中萍鄉的發展最為迅速。②南昌、宜春、撫州為旅游產業潛力區,三市相鄰,其旅游產業集群的競爭力相對較弱但發展潛力大。其中,南昌的旅游產業區位熵相對較低且增速緩慢,作為省會城市,其旅游收入雖連年增長,但地區整體經濟的發展對其旅游產業集群水平的顯現存在遮蔽效應。③九江、吉安、上饒屬于旅游產業實力區,旅游產業區位熵值大于1,集群度增長指數P為-20%左右,說明其競爭優勢正在縮小,且速度較快。④贛州旅游產業區位熵小于1,集群度增長指數為負,贛州為江西省的旅游產業劣勢區,旅游產業集群度低于平均水平且呈下降趨勢,旅游產業集群發展的競爭優勢減弱。
江西省旅游產業集群發展水平較高且增長態勢良好,2000-2018年間江西省的旅游產業區位熵值均大于1,并由1.48增至5.59,期間雖有一定的起伏但增長的幅度遠超下降幅度,且每2~3年的穩定增長后便出現區位熵值下降的情況。其間江西省的旅游業收入占GDP比重從2000年的6.72%上升至2018年的37.04%,遠超全國旅游業收入占比的平均水平,江西省旅游產業集群發展明顯,旅游產業在其省內的社會經濟中占重要地位,屬于支柱性產業。江西省內旅游產業集群發展以景德鎮為龍頭,11個市級單位均已形成一定規模的旅游產業集群,整體發展態勢良好,但區域發展水平差異較大:旅游產業集群度最高的市級單位是景德鎮(1.94);最低的是南昌(0.61)。按產業集群競爭態模型劃分各市旅游產業集群競爭態:景德鎮、萍鄉、新余、鷹潭為旅游產業優勢區;南昌、宜春、撫州為旅游產業潛力區;九江、吉安、上饒為旅游產業實力區;贛州為旅游產業劣勢區。將江西省及其相鄰六省的旅游產業區位熵進行比較,發現6個鄰省的旅游產業集中度均較高,其外部環境競爭激烈。江西雖旅游資源豐富、旅游業發展起步較早,但從省域來看,其旅游產業集群并不具備穩固的優勢地位,近幾年江西旅游產業集群發展迅速,應把握住機會,大力促進其發展。
重視旅游產業集群發展相關政策和規劃的制定,以產業政策引導產業發展,以產業規劃促進產業發展,為江西省新時代旅游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創建良好的制度環境,吸引行業內領頭企業落地發展。將旅游產業集群發展的波動作為預判產業發展趨勢、制定規劃及調節政策的參考,進而做好相應的預防手段,引導產業集群穩步發展。
加強與相鄰六省的合作,打造省際精品旅游項目,積極探索“區域旅游一體化”的發展道路。江西省與其相鄰六省均已形成明顯的旅游產業集群,旅游資源豐富且市場成熟,同時相互間競爭激烈,應爭取與鄰省形成區域聯盟,依托相互間的市場、資源的互補和共享,加強區域聯盟內的協同聯動。
大力發展江西省全域旅游,以景德鎮為產業龍頭、南昌為產業核心,充分發揮兩市的產業帶動作用,加強省內各市旅游產業集群的協同發展。江西省旅游資源豐富,且有一定的產業集群基礎,具備發展全域旅游的先天優勢和基礎條件。可進一步縮少各市級單位之間的旅游產業集聚差異,以推進江西省全域旅游發展;也可以在推進全域旅游的過程中,縮小江西省各市的旅游產業集群發展差距,打造旅游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