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雨濛,季 春,蘇曉云
(南京市科技信息研究所,江蘇 南京 210018)
專利權質押是知識產權質押的一種重要形式,以無形資產作為質押物獲取資金,用以解決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我國自2008年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試點工作,包括專利權和商標權質押在內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得到了快速發展[1]?!笆濉逼陂g,我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總金額達到7 095億元,相比于“十二五”期間翻了一番[2],其中專利質押融資金額達到4 705億元,是“十二五”期間的3.1倍[3]。2021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提出積極穩妥發展知識產權金融,健全知識產權質押信息平臺,鼓勵開展各類知識產權混合質押和保險,規范探索知識產權融資模式創新[4]。深入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加快建設知識產權強國,需要各地區的共同努力。
江蘇省自2009年參與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試點工作以來,在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實踐方面進行了深入探索并取得了顯著成效,2020年全省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金額達152.72億元,同比增長72.37%[5]。身處長江三角洲地區,江蘇省該如何充分發揮科教和區位優勢,繼續積極有效推進專利質押融資工作?本文將基于“十三五”時期長三角區域內三省一市的專利權質押數據,分類研究并比較長三角區域質押專利的特征,總結江蘇省專利質押融資工作存在的不足,分析浙、皖、滬推進知識產權質押工作的政策,對江蘇省專利權質押的高質量發展提出對策建議。
目前,已有學者針對專利權質押融資問題開展研究。王元地等[1]基于東中西部的區域視角,結合專利質押登記數據進行特征分析。張勇等[6]使用固定效應模型對專利授權、質押數與GDP之間的彈性系數進行測算,以此研究專利質押的有效性。方厚政[7]基于上海市專利質押合同數據,利用對數線性模型來研究企業是否能從專利質押貸款中獲益。孫習亮等[8]從政府擔保和保險擔保兩個階段出發,對專利質押融資模式進行分析。錢水土等[9]對浙江省專利權質押融資發展的歷程和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完善治理結構、加強專利保護等對策建議。
本文采用專利文獻檢索和計量方法進行分析,依托incoPat合享新創專利數據庫進行質押專利數據檢索,選擇時間跨度為2016—2020年,地域跨度為江蘇、浙江、上海、安徽四省市。從檢索結果中篩選出發生專利權質押登記的中國專利,經過同一專利按專利申請號合并,最終得到滿足分析條件的全部專利文獻記錄24 611條(專利數據于2021年10月采集)。另外,本文中關于人口的數據來自于國家統計局。
根據專利篩選結果分析如表1所示,浙江省專利權質押登記總量10 817條;江蘇省和安徽省分別為6 893條和6 135條;上海市登記量766條。從人均質押專利擁有量來看,浙江省和安徽省表現比較靠前,均超過了1件/萬人,其中,浙江省人均量最高,為1.68件/萬人;江蘇省和上海市分別位居三、四位。在質押專利總量與人均量方面,浙江省均明顯高于其他三省市。另外,安徽省和浙江省的專利質押/申請比高于長三角平均水平,安徽為0.75%。
表1 4省市質押專利數量特征分析
IPC分類是一種國際通用的專利技術分類方法,用以對各類專利的技術領域歸屬進行劃分。本文列舉了四省市按IPC分類占比排名前五的已登記質押專利數量,如表2所示。各省市的IPC分類有所重合, B01D出現4次,B29C出現3次,G01N和B65G均出現2次,其釋義分別為B01D(分離);B29C(塑料的成型連接;塑性狀態材或料的成型,不包含在其他類目中的;已成型產品的后處理);G01N(借助于測定材料的化學或物理性質來測試或分析材料)和B65G(運輸或貯存裝置,例如裝載或傾卸用輸送機、車間輸送機系統或氣動管道輸送機)。
表2 四省市IPC分類排序
長三角區域的質押專利IPC分類相對集中,分布在B部(作業、運輸),其中,小類B01D(分離)占比最高,這表明該區域專利在物質分離方法和裝置技術領域具有優勢。另外,上海市排名前五的IPC分類(小類)中,H部(電學)占據兩席,分別為H01M(用于直接轉變化學能為電能的方法或裝置,例如電池組)和H04L(數字信息的傳輸,例如電報通信),說明該市在傳統工業和新興技術兩方面進行專利質押發展均衡。
表3 長三角地區質押專利IPC分類號前10位
根據4省市質押專利數據,按照地市(區)分布進行排名,前三名如表4所示。各省市前三位地市(區)的占比總和接近或超過50%,以江蘇省(65.05%)最高,這一數據表明,質押專利數量在各地呈現出相對集中的態勢。三省的排名顯示,省會城市的質押專利數量通常具有一定優勢,例如南京市在省內排名第一,占比相對于另外兩省第一名也比較高,但浙江省有所不同,臺州市(22.96%),位居第一,杭州市質押專利占比為12.52%,未進入前三名。
表4 分地市(區)質押專利數占比前三名
專利的質押機構類型大致分為三類,分別是銀行系統、非銀行金融機構與企業。表5列舉了四省市的排名前五的主要專利質權人,銀行系統是目前最為常見的專利質權方,非銀機構如保險業、融資擔保公司、融資租賃公司等作為融資中介在專利質押領域起到重要的補充作用,同時也有部分企業作為質權人開展專利質押業務。從具體來看,江蘇、浙江兩省銀行系統占據主要部分,安徽省前五排名均為非銀機構,上海市的前五名質押機構則包含銀行、非銀機構和企業三種。
表5 分省市專利質押機構分布
綜上分析,江蘇省專利權質押發展工作已取得顯著成效,但是也存在以下問題:①企業專利質押意識有待加強。江蘇專利質押總量與浙江存在一定差距,人均質押量及專利質押申請較低,且均低于長三角地區平均水平,專利價值未得到有效質押利用;②專利質押發展存在相對不平衡現象。雖然市區的集中現象非江蘇省單獨現象,但也需注意省內的專利質押集中水平與區域內其他省市相比更為突出,排名二、三名的城市差距較大,其他城市的發展潛力有待挖掘;③新興技術領域的專利質押量需要提升。根據排名結果,江蘇已登記質押專利的IPC分類前五名中占據三席,其余分別為G01N(借助于測定材料的化學或物理性質來測試或分析材料)和C02F(水、廢水、污水或污泥的處理),這說明,江蘇省質押專利的技術領域主要分布于傳統制造業,而在新興技術領域(如G部、H部)專利質押量相對較少,這可反映出江蘇省在電子信息等新興科技領域的專利質押發展水平相對滯后;④質押機構的多元性較為欠缺。江蘇專利質權人的機構類型多為銀行系統,質權人前五名中,非銀系統機構僅有1家,專利質押融資的途徑比較單一,金融機構對專利權質押支撐力度需要進一步加強。
2015年浙江省發布《關于進一步推進專利權質押融資工作發展的若干意見》[10],明確了三條主線:第一,建立健全專利權質押融資協同推進機制;第二,加快專利權質押融資服務支持體系建設;第三,強化專利權質押融資保障體系建設。主要內容包括:①相關行政管理部門建立專利權質押融資動態信息跟蹤與溝通機制、開展中小企業專利權質押融資服務需求調查、設立“一站式”辦理窗口或網上辦理方式;②利用央行、財政資金給予專項支持,鼓勵商業銀行、保險、擔保等機構參與,建立風險分擔機制,創新專利權質押貸款產品;③推進專利權交易市場建設,建立專家咨詢制度,建立與完善專利權質押評估管理制度等。2017年,《浙江省知識產權局關于進一步推進專利權質押融資和專利保險工作的通知》對推進試點工作、強化政策支持(財政支持、創新券、服務保障)和統計發布提出了新要求[11]。
2016年安徽省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專利權質押貸款工作的指導意見》主要內容包括[12]:充分認識專利權質押貸款工作的重要意義,建立健全專利權質押貸款工作機制(需求調查、政策補助、部門協調、宣傳培訓、督察考核),構建專利權質押貸款服務體系(開通在線服務、質押登記綠色通道、優化價值評估、專利處置市場化運作、經驗交流),同時以附件形式介紹了省內各市專利權質押貸款政策,涉及資金惠補獎勵等具體細節。
2021年上海市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本市知識產權金融工作的指導意見》,此意見立足于上海市知識產權金融發展現狀,從完善知識產權金融工作機制建設、推動知識產權金融服務提升、加大知識產權金融宣傳培訓力度和強化知識產權金融業務工作保障4個方面進行闡釋,主要內容包括[13]:①跨部門協同推進和信息數據共享、市區兩級聯動完善扶持政策、健全知識產權價值評估體系、促進知識產權市場化配置與交易流轉;②鼓勵商業銀行開展多種無形資產的組合授信并建立科技金融專營機構、保險公司開展知識產權保險工作、金融機構探索拓展知識產權資本化運營模式、支持科創板擬上市企業的知識產權服務;③搭建對接平臺、建立信息庫和人才庫;④對知識產權金融扶持政策的實施效果進行跟蹤統計。
從浙、皖、滬發布的政策來看,三地所制定的政策都對質押工作運行中各個環節所涉及的部門、單位、機構等提出了指導意見,結合各地實際和質押工作發展現狀,各有側重地出具了細節意見。
相關部門應努力推進專利權質押融資的制度化、規范化,完善法律法規,健全交易市場,在風險管理方面,通過建立風險補償機制、設立風險資金,為金融機構減輕風險負擔。同時根據實際需要,搭建融合貸款企業、政府單位、金融機構、評估咨詢公司等組織機構的一站式平臺,形成便利高效的審批辦事制度,減少交易成本。對于專利質押融資占比不高的科技型領域,應加大政策宣傳力度,暢通政策解讀渠道,引導相關技術領域內企業重視運用專利權質押的融資形式。
專利凝結了企業的獨有技術優勢,代表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而專利權質押則是企業合理利用無形資產的重要舉措之一,其服務于科技型企業的整體專利戰略,助力企業建立完整的專利管理體系。因此,企業應立足于自身發展,注重專利申請和保護工作,挖掘專利合理化利用潛力,同時加大研發投入,通過技術更新迭代培育高價值專利,并在企業設置專門的知識產權管理部門,形成保護企業核心技術的護城河。
專利質押融資作為一種獲取資金的方式,必然會伴生一定的金融風險。目前開展專利質押融資業務的金融機構有銀行、擔保公司、保險公司等,另外還有專利價值評估機構和專利事務代理經紀機構參與其中。單一的質押模式無法取得風險共擔的效果,為了提高貸款機構的積極性,平衡專利質押融資風險,可以采取不同金融機構的合作模式,因此,江蘇省應因地制宜,促進專利服務機構和金融機構的市場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