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璐
(淮安市淮安醫院,江蘇淮安 223200)
慢阻肺患者的病程時間長,且具有一定的致殘和致死性風險,同時患者常伴隨不同程度的心血管、肺部以及其他重要臟器病變,這使得患者的病情進展速度加快,對其肺功能造成嚴重影響,非常容易誘發呼吸衰竭等并發癥,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健康。慢阻肺患者普遍年齡偏高,在長期的疾病治療過程中心理壓力提升,負性情緒顯著,同時生活質量下降,因此在給予慢阻肺患者科學治療的同時還需進行有效的護理服務,從而緩解患者的負性情緒,調整其生理狀態,更好地改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并控制其病情進展速度[1]。近年來優質護理服務理念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獲得廣泛應用,在該服理念的指導下以患者作為核心,充分體現人文關懷精神滿足患者的多層面需求,有利于提升護理服務質量。以下將分析在慢阻肺患者護理中通過應用優質護理服務理念的護理效果。
抽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本院76例慢阻肺患者,隨機數字表法分組,觀察組: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齡46~79歲,均值為(59.6±1.3)歲;患病時間1~15年,均值(6.2±0.3)年。對照組: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齡47~78歲,均值為(59.5±1.3)歲;患病時間1~15年,均值(6.3±0.3)年。兩組各項基礎資料具備可比性P>0.05。
納入標準:1.符合對慢阻肺的診斷標準,且病程≥1年;2.對研究方案知曉并征得知情同意;3.各臨床資料齊備;4.意識清晰以及語言、聽力及認知等各主要功能均完善;5.具備基本的文字閱讀能力、書寫能力。排除標準:1.罹患肺癌、肺氣腫等其他肺部病變者;2.罹患惡性腫瘤者;3.具有肝臟、腎臟、心臟等臟器功能病變者;4.罹患各類惡性腫瘤者;5.同時參與其他臨床研究者;6.研究中途失訪或退出者;7.罹患精神疾病或存在認知功能障礙者。
對照組患者應用常規護理,如遵醫囑用藥治療,指導患者低流量吸氧,進行生命體征指標監測,并給予日常用藥指導和其他基礎護理等;觀察組則聯合運用優質護理服務,方法為:
1.心理護理:在護理服務中保持與患者的密切溝通,積極詢問患者的需求同時了解其感受,充分表達對于患者的關注、尊重以及愛護,從而構建融洽的護患間關系。引導患者表達內心想法或者感受,更好地了解患者現階段的心理狀況,對于存在的不良情緒狀態需要及時開展心理疏導,期間需要靈活運用心理學知識、音樂療法、深呼吸以及語言溝通技巧等,盡快疏解其不良情緒并改善內心苦悶;
2.健康教育:為患者提供全程個體化的健康教育,例如年齡偏高以及認知能力相對較差的患者,主要采取面對面講解的方式,向患者全面地介紹慢阻肺疾病的知識,例如該疾病的發病原因、危害性、相關危險因素、自我護理方法、常用藥物以及日常生活中注意事項等。對于理解能力相對較好的患者,還需給予口頭講解的同時發放相關文字資料,從而進一步加深患者對于疾病的了解和認知。深入地向患者講解慢阻肺疾病的發病機制、藥物作用機理,從而提升患者的認知水平,更好地改善其治療過程中的依從性;
3.優質環境護理:患者在住院期間需要為其營造優質的環境,例如維持室內溫濕度的適宜,加強病房環境的清潔,確保良好的空氣流動以及環境整潔和安靜,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還可在病房內配備飲水機等生活用品,適當擺放綠植優化環境,嚴格控制探視人員的數量和頻次,為患者提供優良的休養環境;
4.優質用藥護理:在患者用藥期間,詳細介紹藥物的用法、時間和相關注意事項,加強患者用藥監督,并向患者講解積極配合醫護人員完成藥物治療的重要性,提升患者的用藥認知和依從性。密切關注患者用藥后的反應情況,包括藥物療效以及不良反應,對于出現不良反應的情況,需要提前告知并做好解釋說明工作,避免患者出現恐慌、焦慮等心理;
5.肺功能鍛煉指導:向患者講解適當進行肺功能鍛煉對于改善肺功能和抑制病情進展的重要性,結合患者的實際病情狀況給予有氧運動指導以及肺功能鍛煉指導,包括縮唇呼吸鍛煉以及腹式呼吸鍛煉等。期間需要執行循序漸進的原則,并給予患者充分的鼓勵,提升其功能鍛煉的積極性和依從性;
6.飲食指導:在護患溝通交流中給予患者個體化的飲食指導,主要遵循清淡、高蛋白、易消化的基本飲食原則,確?;颊叩臓I養物質攝入。向患者講解在日常飲食中應主要以清淡食物為主,如新鮮蔬菜、水果,幫助補充微量元素、水分以及各類維生素,并向患者講解慢阻肺為慢性消耗性疾病,容易產生營養不良、身體消瘦以及低蛋白血癥等情況,所以需督促患者日常補充富含蛋白質的營養食物,如雞蛋、魚類以及動物瘦肉等?;颊呤懿∏橛绊懭菀桩a生血氧不足以及胃腸功能下降的情況,所以在食物選擇中應以容易消化的營養食物為主,鼓勵家屬為患者調整膳食結構,增強患者食欲并滿足營養攝入。
兩組均護理4周。1.利用頓焦慮抑郁自評估表(SAS、SDS)對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狀態測評,SAS≥50分,以及SDS≥53分即為患者存在焦慮、抑郁;2.用SF-36簡明健康量表評估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0~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質量越好;3.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服務滿意度,采用問卷調查法,非常滿意、較為滿意、不滿意;4.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血氣指標,即血氧飽和度(SpO2)、血氧分壓(PaO2)以及二氧化碳分壓(PaCO2);5.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肺功能指標,即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FEV1/FVC。
文中數據行SPSS19.0分析,數據標準差為(±s),組間數據行t/χ2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護理前SAS焦慮、SDS抑郁評分較高P>0.05,護理后觀察組的SAS焦慮、SDS抑郁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SAS焦慮、SDS抑郁評分對比(±s,分)

表1 兩組SAS焦慮、SDS抑郁評分對比(±s,分)
組別 例數 SAS SDS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5 40.03±0.16 46.26±2. 護理后觀察組 38 47.69±3.297 39.16±1.15對照組 38 47.68±3.26 45.95±1.97 46.25±2.99 45.09±1.82 t值 0.265 5.083 0.328 6.392 P值 0.316 0.000 0.117 0.000
兩組護理前SF-36生活質量評分較低P>0.05,護理后觀察組SF-36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
表2 兩組SF-36生活質量評分對比(±s,分)

表2 兩組SF-36生活質量評分對比(±s,分)
分組 n 護理61.85±60.05±前 護理后觀察組 383.95 82.36±7.95對照組 383.79 70.05±3.72 t值 0.195 8.063 P值 0.265 0.000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100.00%,對照組89.47%,P<0.05。

表3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n(%)]
護 理 前 兩組SpO2、PaO2、PaCO2相比 差 異 小P>0.05,護理后SpO2、PaO2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aCO2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
表4 血氣指標兩組間相比(±s)

表4 血氣指標兩組間相比(±s)
組別 例數SpO2(%) PaO2(mmHg) PaCO2(mmHg)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39 87.62±3.15 41.16±3.37對照組39 87.65±3.17 95.32±2.07 70.26±2.95 85.59±3.36 50.36±2.65 46.86±3.53 t值 0.266 5.362 0.607 8.635 0.635 4.362 P值 0.395 0.032 0.208 0.017 0.236 0.039 91.16±2.27 70.65±2.93 78.95±3.15 50.35±2.67
護理前兩組FEV1、FVC、FEV1/FVC相比差異小P>0.05,護理后FEV1、FVC、FEV1/FVC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
表5 肺功能指標兩組間相比(±s)

表5 肺功能指標兩組間相比(±s)
FEV1(L) FVC(L) FEV1/FVC(%)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39 1.36±0.25組別 例數59.96±3.62對照組39 1.37±0.23 1.86±0.30 1.96±0.22 2.69±0.32 52.26±3.37 56.15±3.15 t值 0.266 4.036 0.175 4.153 1.006 5.373 P值 0.536 0.040 0.209 0.038 0.209 0.023 1.65±0.27 1.97±0.21 2.25±0.30 52.25±3.38
慢阻肺是近年來比較常見的一類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患病者多數為中老年人,該疾病的發生對于患者的生存質量以及心理健康等均構成了嚴重的威脅,特別是在疾病進展的過程中,患者的肺功能受到較大的影響,如若日常護理干預不當還可能引起慢阻肺的急性發作,進一步增加了患者的病殘以及病死風險[2-3]。在給予慢阻肺患者治療的基礎上,做好行之有效的護理服務,幫助調整患者的不良狀態并改善其治療依從性是控制病情進展和取得良好預后的關鍵所在[4-5]。優質護理服務理念的應用中將患者作為核心,護理人員充分考慮患者的需求以及感受,加強護患間溝通,詳細了解患者的病情狀況以及心理狀態,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提供環境、用藥、心理等多方面的健康指導和幫助,從而更好滿足患者不同層面的需求,使患者感受到醫護人員的尊重、關懷以及呵護,這對于提升患者的抗病信心以及改善其依從性等均具有重要意義[6-7]。本次對比結果表明,觀察組的護理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同時在護理之后焦慮抑郁評分以及生活質量評分等改善情況好于同期的對照組。表明,優質護理服務理念的運用有助于提升慢阻肺患者的臨床護理質量。慢阻肺患者受病情影響其肺功能受損、血氣分析異常[8-9],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在護理之后的肺功能指標以及主要血氣分析指標的恢復情況好于對照組,表明對慢阻肺患者采用優質護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病情狀況,對于提升其肺功能,改善血氣分析有重要幫助,原因在于優質護理應用過程中給予患者個體化的用藥指導、飲食指導以及肺功能鍛煉指導等,有利于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10],幫助恢復其通氣狀況,糾正患者的不良生活習慣,因此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氣分析指標。
綜上所述,對于慢阻肺患者進行優質護理服務,有利于改善其負性情緒、顯著提升生活質量,并可改善護患間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