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紅娟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工作不斷發展,高中教育教學工作改革,更加注重學生全面發展,促使高中生物學教學方式不斷創新。高中階段是學生學習生涯的重要轉折期,高中生物是高考當中主要考核學科之一,所以在高中教學當中,高中生物教學重要性不可言喻。結合當前素質教育工作的要求來看,在注重提升學生學習成績的基礎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所以必須要對傳統高中生物教學工作進行創新改革。但是結合實際情況來看,一直以來,高中生物學教學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以往在開展教學時更多使用“填鴨式”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的實際發展需求,無法強化學生的綜合學科素養。傳統高中生物學教學工作存在諸多遲滯性,無法契合素質教育工作發展。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始終以學生為本,讓學生在特定任務之下,借助觀察、操作、交流、反思等,不斷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發展能力,深入探究高中生物教學的各項知識,不斷強化高中生物教學質量。文章將針對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高中生物學教學中的運用相關內容進行詳細分析。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具備先進性、科學性的教學方式。任務驅動教學法最早提出時間為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此種教學模式一經提出,便受到了世界教育領域的關注,并且積極應用到了各個階段的教育工作當中。在開展任務驅動教學法時,主要是以具體任務為載體,將執行任務作為學習的動力或者動機,以完成目標任務為學習過程,以展示任務成果的方式來體現教學效果。所以將任務驅動教學法應用到高中生物學教學當中,可以有效轉變傳統單一、枯燥的教學模式,更加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其主要教學目標便是讓學生在自主探究、自主分析、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對高中生物學教學知識深入理解,帶動起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特定任務教學內容之下,對高中生物學知識進行理解。高中生物學教學其中涵蓋的知識具備邏輯性和難度,學生學習起來非常困難,借助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一定程度上強化學生的學習信心,而且還可以帶動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借助自主探索來感受學習的喜悅,不斷強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可以契合當前素質教育工作發展需求。
高中生物學教學與學生高考分數、未來發展等息息相關。高中生物學教學直接影響學生未來的升學,承擔著高考的責任。并且高中生物學教學當中涉及諸多比較晦澀難懂的生物知識,所以學生學習高中生物學教學時,存在一定難度。若依舊沿用傳統教學模式,那么則會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久而久之甚至會導致厭學心理。為了帶動起學生學習高中生物學教學的積極性,應該充分借助任務驅動教學法,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氛圍,結合特定的生物教學知識,引入任務驅動教學法教學模式,真正讓學生在良性互動的過程中,帶動起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積極性。充分借助任務驅動教學法,引領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在任務驅動教學課堂當中自主解決問題、自主學習知識,潛移默化地讓學生認識到高中生物學教學重要價值,帶動起學生學習積極性,為學生日后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在素質教育工作當中,非常注重學生的核心素養,只有不斷強化學生學科核心素養,才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促使學生成為契合社會未來發展的人才。在開展高中生物學教學當中,科學合理地引入任務驅動教學法,能夠結合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有針對性地設置出不同的教學任務,從生命觀念、理性思維、科學探究、社會責任等諸多角度,設置出有針對性、精準的教學任務,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知識探究。讓學生在了解高中生物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深入對教學知識進行全面分析,通過學生自主參與、自主協作等手段,能夠讓學生獨立地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在活化思維的同時,構建出心智的良性循環,不斷強化學生的核心素養。
人是群體動物,任何社會實踐都需要人與人之間協調合作,合作精神是當代人才必須要具備的基礎能力。在實施任務驅動教學法時,一般會借助小組的方式,讓學生之間在小組內進行合作交流,為學生營造出一個和諧的探究環境。在小組合作探究的過程中,讓學生圍繞一個任務與問題進行探究,大家在各抒己見的同時,協助合作來完成任務目標。任務驅動教學法開展時,能夠將學生的思想進行整合統一,在相互協作、相互交流的過程中,共同完成生物知識教學目標,并對教學目標并且進行研究成果分享。真切地讓學生感受到重任,切實強化學生溝通能力、團隊合作精神。
在開展任務驅動教學法時,最為首要的前提便是科學合理地劃分學習小組。結合本班實際情況,將4~6個學生分成一個小組,以便于后期開展高中生物學教學。在進行小組劃分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確保每個小組的實力相當,保障每個小組當中成員之間的差異性。
在小組劃分完畢之后,教師便可以結合高中生物學教學內容,合理地設置高中生物學教學任務。按照特定的知識,結合高中生物重點知識,合理設定出教學任務,讓學生可以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深入挖掘知識并且了解知識,展示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針對小組團隊協作來說,便是學生結合特定的任務,以小組的方式來實踐任務。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組長應該展現出自身的帶動作用,結合本小組成員的實際情況,合理地對小組成員任務進行劃分,以便于實現小組學習任務。圍繞特定的高中生物學教學任務內容,做好小組合作內的任務協調,借助多種教學模式,來帶動起學生的合作興趣,讓學生在實踐、探索、合作的過程中,共同完成任務,不斷強化學生高中生物知識學習水平。
在開展任務驅動教學法時,最終環節便是教學評價。教學評價是對學生小組合作情況的點評,借助科學合理的評價,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正確看待在小組合作實踐當中存在的問題,并且優化改進任務探究合作模式。在進行教學評價時,應該分為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兩個層面。針對學生評價來說,便是讓學生自主針對自身實際情況,進行總結和評價,總結出小組任務合作當中優勢和劣勢。針對教師評價來說,便是教師結合每個小組的實際情況,對各小組存在的問題以及優化方式進行評價。借助多元化評價的方式,讓學生全面認識自己的問題并且有效改進問題,帶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高質量任務驅動教學法實施奠定扎實基礎。
在高中生物學教學當中,最為首要的教學內容便是生物實驗教學。所以,在開展任務驅動教學法時,應該圍繞生物實驗教學內容來進行教學設計,讓學生自主完成對知識的探索,真正在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引領下,在特定任務之下,不斷強化學生自主自覺探究能力,強化學生實踐操作技能,從而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例如,在學習“使用高倍顯微鏡觀察幾種細胞”時,教師為了讓那個學生了解使用高倍顯微鏡觀察幾種細胞的步驟,并且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來回答問題、解決問題。
①“顯微鏡放大倍數是指什么?”
②“顯微鏡的使用步驟有哪些?”
③“高倍鏡的轉換時,找到物像后,把要觀察的物像移到什么地方?是否換上高倍鏡?”
④“高倍鏡的轉換步驟有哪些?”
實施高中生物任務驅動教學法時,切實借助實驗教學的方式,結合實驗教學的重點知識內容,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科學合理地開展任務驅動教學。切實讓學生在自主探究、自主分析的過程中,深入對實驗教學內容進行分析,在明確生物實驗教學流程的過程中,確保實驗工作開展的標準化,不斷強化學生的探究意識。
從客觀角度上來看,生物學教學和學生實際生活息息相關,學生學習生物時,不僅是為了獲取高分,更是讓學生樹立科學思想價值觀念,以便于學生未來更好地生活。生物學強調將生物知識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致力于引導學生依托個人生活以及個人經驗來構建知識體系,這樣才能夠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讓學生不斷強化自身實踐能力,幫助學生從實際生活的角度,借助生物知識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生活。當教師采用任務驅動的方式來進行教學時,便可以將生物知識與學生實際情況緊密聯系,由此來實現學生的知識遷移,鼓勵學生借助生物知識來解決生活當中的實際問題。
例如,在學習“DNA的結構”時,為了讓學生體會多學科交叉對科學發展的重要意義,在分析與構建過程中提高科學思維能力,學習科學家勇于創新、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教師可以設置生活化任務,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引入電影《失孤》,該電影當中的原型角色郭剛堂,借助“DNA數據庫”找到了離別24年之久的兒子郭新振。其中“DNA數據庫”起到了極其關鍵的作用,公安人員通過比對郭剛堂和郭新振DNA上的信息,從而確定了他們之間具有親緣關系。請問:“DNA具有怎樣的結構?DNA上的遺傳信息是什么?DNA是如何維系親代與子代間的遺傳穩定性的?”利用生活化新聞報道,合理地設計生活化任務,讓學生自主地分析生物知識和生活化之間的關系,挖掘知識當中潛在的生活化價值。幫助學生深入地對生物知識進行理解,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
因為受到教學進度、教學任務的約束,高中生物學教學工作更多的是強調教師主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自主發揮空間。教師主導的教學內容,雖然可以實現教學工作的全體統籌,但是往往不利于學生自主能力發展,導致教師很難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定教學任務,無法全面強化學生的綜合能力。想要有效轉變此種情況,可以將學生編程課堂的主角,積極引發學生對生物知識進行思考,引領學生自主結合知識學習內容,自主提出教學內容,讓學生自主地找出知識重點,啟發學生針對重點知識進行分析和學習,鼓勵學生在已經認知基礎上提出問題,科學合理開展自主學習,強化學生知識探究水平、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在學習“核酸是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時,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在了解基礎知識的同時,自主地提出探究任務,并且結合任務內容進行自主探究。教師可以先組織學生閱讀教材,引導學生歸納概括核酸的種類和功能,幫助學生了解脫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內涵,引導學生理解“核酸是細胞內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在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礎上,為了讓學生針對基礎知識進行自主思考,并且鼓勵學生自主設計任務,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自主提出學習任務。請學生結合本質內容,自主提出問題,并且在本小組內進行探究,讓小組內其他的同學來幫忙進行知識解答,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便可以自主提出任務。
同學A:“為什么DNA能夠提供犯罪嫌疑人的信息?”
同學B:“因為DNA是遺傳物質,攜帶有遺傳信息,不同個體的遺傳信息一般都有區別,因此DNA能夠提供犯罪嫌疑人的信息。”
同學A:“DNA鑒定技術在生活中其他方面還有應用嗎?”
同學B:“可以進行親子鑒定、鑒別在地震等災害中遇難親屬的遺體等。”
切實讓學生自主地結合教學知識來提出任務,并且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解決問題。讓學生從自身的立場進行分析,帶動起自主分析問題、自主理解問題的積極性,真正展現出學生在課堂教學當中的主體地位,借助學生自主設計任務的方式,強化學生自主創新實踐能力和自主解決問題能力。
總而言之,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高中生物學教學中的運用意義重大,不僅可以強化學生學習積極性,而且還可以強化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學生團隊合作能力。在開展任務驅動教學法時,教師必須要結合高中生物學教學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展現出學生的實際特點,做好各項教學工作統籌。明確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高中生物學教學中的運用方法,做好前期分組、任務設定,讓學生在團結合作之下,解決設定的任務,對學生開展科學、全面的教學評價。科學開展生物實驗任務設計、生活化任務設計,充分展現學生主體價值,鼓勵學生自主設計任務,讓學生在強化自身生物知識的基礎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