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8日上午10時,在首屆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召開之際,《魯班工坊研究:溯源·要義·標準·策略》等系列研究叢書發布會在天津國家會展中心-首屆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發布大廳舉行。攝影:魏兵
2022年8月18日上午10時,在首屆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召開之際,《魯班工坊研究:溯源·要義·標準·策略》等系列研究叢書發布會在天津國家會展中心-首屆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發布大廳舉行。同期發布的還有中英雙語版《工程實踐創新項目:模式·學理·話語·應用》《魯班工坊:品牌·內涵·布局·目標》。這是近年來天津職業教育實踐探索、理論研究、經驗總結、模式推廣的匯集性成果發布,也成為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發布大廳舉行的第一批成果發布。
這批研究系列叢書,是繼《魯班工坊核心要義-中國職業教育的國際品牌》《EPIP教學模式-中國職業教育的話語體系》入選中宣部“中華文化走出去工作重點任務清單項目”,在英國本土出版發行英文版、葡萄牙語版之后,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魯班工坊國際發展研究中心(LB_IDRC)的又一重要成果。
系列研究叢書針對性服務首屆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在天津召開,為國際交流合作增添了新內涵、新底色。叢書全面論述了魯班工坊品牌項目的總體支撐、品牌內涵的基本構成以及品牌發展的策略遵循;系統梳理了魯班工坊在亞洲、歐洲和非洲的建設歷程和戰略布局;詳細闡釋了亞洲泰國魯班工坊、印度魯班工坊、歐洲的英國魯班工坊、葡萄牙魯班工坊、非洲的吉布提魯班工坊、埃及魯班工坊等典型項目在品牌創成、內涵形成、布局完成、目標達成方面所發揮的基礎性、關鍵性作用;并從中國傳統文化視角、班墨文化維度,對魯班工坊在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助力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過程中的創新性發展、創造性轉化做了深度探究和本質思考。
“魯班工坊與EPIP教學模式系列研究叢書”作者、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副校長呂景泉(左)與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黨委副書記、副總編輯常曉玲出席簽約儀式。攝影:魏兵
系列研究叢書在形式上,采取中英文對照呈現,為國內外魯班工坊建設者的實踐探索、學術研究和國際交流厘定話語標識;在應用上,既有助于中外實踐者開展魯班工坊教育教學交流,也有助于中外學者開展魯班工坊理論研究探討,為中國職業教育的國際話語推廣提供優質的、有影響力的資源素材。
七年之前的金秋時節,2015年9月開始,天津職業教育啟動魯班工坊研究,原創首創,率先組織實施,創建了魯班工坊品牌。
七年之后的金秋時節,魯班工坊國際發展研究中心(LB_IDRC)團隊自信地認為:魯班工坊研究,將是中國職業教育研究的新領域,國際職業教育、世界產教融合的新思潮,將是中國教育的品牌、EPIP的模式、中國職教的話語走進世界舞臺中央的新勢力,更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型發展的最新成果。
發布會還舉行了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與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合作簽約儀式,針對國別魯班工坊、國別職業教育研究叢書簽署合作協議。此次合作,為中國職業教育走出國門,與世界分享最新的成果、話語體系和整體方案將會做出重要貢獻。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黨委書記張金剛;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黨委副書記、副總編輯常小玲出席新書發布會并致辭。
張金剛向參與叢書編撰與出版工作的全體人員表示祝賀和感謝。他表示“魯班工坊與EPIP教學模式系列研究叢書”的出版是魯班工坊國際發展研究中心發展進程中的一項標志性成果,也是為首屆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在天津成功舉辦獻上的一份厚禮。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一直以培養高素質職教師資和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為己任,在職教師資培養領域形成了獨特的辦學特色和整體方案,不僅應用于中國職教師資的培養,還通過在非洲設立的魯班工坊和埃塞俄比亞EPIP教學研究中心與世界分享。2022年4月28日,埃塞俄比亞魯班工坊與東非EASTRIP世行項目簽署合作協議,服務東非肯尼亞、烏干達、坦贊尼亞、埃塞俄比亞四國的職業院校教師培養培訓,此批新書的出版發行與后續的建設,為更好服務世界青年職業教師交流奠定良好基礎。
魯班工坊與EPIP教學模式的首創者、系列叢書作者、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副校長呂景泉教授深情回顧了魯班工坊及其教學模式EPIP的發展歷程,就叢書出版的學術意義和社會意義暢談了感受。
據了解,“魯班工坊與EPIP教學模式系列研究叢書”及當天簽約的兩套叢書,旨在向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獻禮,將以學術的形式集中展示近年來以魯班工坊品牌為代表的中國職業教育“走出去”的發展和成就。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黨委副書記、副總編輯常曉玲出席儀式并致辭,天津中華職教社秘書長魏新兵、天津市教育委員會職教處處長李力、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職業教育出版分社社長李淑靜、魯班工坊國際發展研究中心(LB_IDRC)團隊成員參加了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