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于溪,喬丹,楊欣,Jose D.Tuguinayo
(菲律賓凱迪雷拉大學,菲律賓碧瑤市 2600)
3D 打印技術的快速發展,進一步推動了服裝設計創作形式的多樣化。在現階段服裝設計專業教學過程之中,傳統的教學課程內容已經不能滿足當下社會的發展需求。3D 打印技術課程的開發,有利于提高服裝設計專業教學的創新,使服裝設計專業學生的動手能力、思維眼界、設計方式等得到全方位提升,從而促進服裝設計教學質量的有效提高。因此,合理開發3D 打印技術課程教學內容,對于整個服裝設計專業的教學深度具有積極的意義。
3D 打印技術是未來生產制造的技術趨勢,通過利用加熱材料來快速成型,3D 打印技術通常不局限于通過物理方式來生產,還可以結合機械方式、化學方式通過添加不同材質而形成最終的實體。3D 打印技術通常需要通過計算機來制作三維模型,再把模型輸送到3D 打印軟件中,通過參數設置、打印調節、選擇對應材料來進行3D 打印。3D 打印技術跟噴墨技術原理有些類似,主要是通過單層疊加的方式來形成最終實體,所以打印的時間跟打印的大小、精度密切相關,在醫療、建筑、機械服裝行業中[1],已經被廣泛運用。
伴隨著3D 打印技術的不斷成熟,材料的使用越來越豐富。從紙質材料、食品材料、化工材料再到纖維材料等等,3D 打印材料所涉及的領域在不斷擴充。而在服裝設計領域,3D 打印技術正在改變傳統服裝設計的生產方式,亦是未來時尚領域變革中不可忽視的力量。
3D 打印技術與服裝設計之間的關系十分緊密,主要體現在設計表現方式和制造生產方式的改變。設計表現方式上,現在利用3D 打印技術中的三維模型,可以模擬服裝成衣的最終效果,進行全方位展示,進一步縮短了設計生產周期,幫助設計師快速實現服裝成衣的最終效果,是創意設計的理想載體。在制造生產方式上,3D 打印技術制造工藝相對簡單,制造材料可以不斷回收循環,材料綠色環保。傳統的服裝制造過程中靜電劑、柔順劑、防腐劑的應用不僅會對日常環境生態會造成一定破壞,嚴重的還會危害到消費者的身體健康,相比起來,3D 打印的服裝更環保健康。
將3D 打印技術融合在服裝設計教學之中,可以強化服裝設計教學環節和進一步創新教學內容,使服裝設計教學中的形式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同時還可以豐富教學中的實踐內容。
傳統的服裝設計教學往往是先讓學生在測量臺進行數據設置,初步設計服飾的結構,結合課堂理論知識來了解服飾布料、面料的區分,畫設計草圖,根據草圖再進行立體裁剪練習,學會裁剪后根據流行樣式或主題設定進行服裝創意設計。
而3D 打印技術的融合,顛覆了傳統裁剪的方法,豐富的表現形式,改變了以往的構思和立體造型意識。同時,由于要運用到三維數字化及仿生學知識,學生需對交叉學科有深入研究的意識,可以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3D 打印技術在服裝教學中的應用,除了可以將傳統裁剪方法顛覆之外,還可以對服裝設計中的色彩運用、結構設計、材料肌理設計、服飾配件設計等內容來進行教學融合應用,如圖1 所示,用3D 打印技術制作的服飾配件,通過3D 打印可以獲得傳統服裝設計方法中所不能實現的造型、結構和設計細節[2]。
3D 打印技術課程在服裝設計專業中的教學內容,最重要的部分是對3D 打印材料的選取和認識學習,通過對材料的認識、應用、制作來讓服裝設計專業學生感受到服裝材料的多樣性。
首先,要認識到3D 材料中的絲熱塑材料,利于FDM 熔融沉積成型技術將絲熱塑材料進行融化沉積,以循環方式來獲得最終的服裝結構造型,其優點是可以讓學生反復練習、操作,且在操作過程中安全、環保,缺點是制造效果精度較低,不利于學生對細節的處理和表現。
其次,要學會運用粉末材料在3D 打印中進行服裝配飾設計,粉末材料作為3D 打印技術中經常會運用到的材料,在服裝配飾、服裝邊飾設計中經常運用,利于SLS 選擇性激光燒結技術來進行燒結,經過計算機軟件進行參數設置后,全程自動打印,優點是打印出的產品精度較高,缺點是打印成本較高,適合小組學習時使用,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材料浪費。
最后,還要掌握液體材料的使用,例如光敏樹脂材料(即光固化環氧樹脂),具有高透明度和柔韌性等功能特點,特別適合運用在成衣面料設計之中,利用SLA 光固定立體成形技術進行打印[3],優點是效果極為精細,缺點則是材料成本較為高昂,且打印難度較大,需要對3D 打印設備進行一定的處理,更適合教師示范3D 打印教學,讓學生感受科技面料的神奇,增強3D 打印技術課程的趣味性。
3D 打印技術課程在服裝設計專業教學中,還需要讓學生通過學習三維軟件來更好的操作3D 打印設備,同時還可以通過三維建模的方式進行服裝三維效果圖的設計與渲染。這就需要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學習到許多交叉學科的知識,例如工業設計、仿生設計、數字動畫技術、虛擬現實技術、包裝材料工藝等等。
在設計方式中,利用三維軟件進行服裝設計,操作十分方便,修改起來可以快速實現最佳效果,讓學生以上帝視角對服裝的款式結構進行設計思考,通過前視圖、側視圖、左視圖、透視圖不同角度觀察服裝結構的合理性,進一步優化了服裝設計的手段,展現了數字化服裝設計的方式。
在三維建模中,常見的建模軟件有3DMax、Rhino 3D、Maya等,根據不同軟件的建模優勢選擇一種合適的軟件對學生進行技術培訓。讓學生學習常見的服裝三維建?;痉椒?,利用三維坐標設計科學化的服裝結構。
在服裝設計三維建模過程中,還可以利用三維軟件中自帶的模特模型進行虛擬穿搭效果渲染,同時可以把服裝的結構進行分解,隨時進行方位替換、材質替換,使服裝設計的三維虛擬化得以實現,發現問題及時修正,有效解決服裝設計中圖紙草稿問題,讓服裝設計的細節調整工作更加便利,保證服裝的款式設計新穎,促進學生在服裝設計過程中的個性化和定制化學習[4]。
服裝設計教學的每個階段,都需要學生對自己的階段作品進行展示。3D 打印技術課程的融合,可以使學生在制衣過程中及設計環節對自己的作品進行具體的表現。表現形式可以是實物,也可以是數字化表現。
以特殊服裝設計教學為例,學生可以根據模擬生物特點來進行特殊服飾設計,利用3D 打印技術制作仿生鳥的羽毛、仿生肌肉的柔韌性服裝、仿生冰絲的舒適短袖等等,可以快速通過3D打印設備來實現服裝的制作,進行實物穿搭演示。
在展示階段中,結合3D 打印技術在服裝設計教學領域的優勢。充分利用3D 打印中的水問轉印法、像素噴墨法等,進行服裝顏色的快速噴印,同時借助黏合劑,將細節色彩(例如涂鴉圖案顏色)印到物體表面,進一步豐富服裝的色彩效果,最終進行成品展示和數字化制作過程演示,進一步發揮3D 打印技術課程的豐富性特點。
服裝設計專業教學中,通過結合3D 打印技術讓學生進行設計實踐練習。前期已經進行了3D 打印技術課程中的理論學習,本次設計實踐內容主要是通過主題設定,以海洋生物為設計元素,讓學生自主選擇服裝打印材料,并根據材料的光澤、硬度、成形特點來進行服裝造型的反向設計建模,渲染虛擬服裝效果圖,使服裝更貼合設計主題,最終通過FDM 熔融沉積成形技術來進行服裝打印制作的實現,實現完成后進行作業評比和展覽。
首先,服裝設計專業學生以5 人為小組為單位,分別進行分工定位,通過創意頭腦風暴交流來選擇一種合適的海洋生物主題,根據主題來進行3D 打印材料的選?。黄浯?,小組成員進行服裝草圖設計和3D 建模及效果圖渲染,并根據3D 軟件中的材質進行合理的服裝結構演示,以渲染效果圖作為評判材質是否合理的依據;最后,根據3D 打印設備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打印參數進行服裝3D 打印,并在此過程中讓學生充分了解ABS、EP、PA、PLA、光敏樹脂和金屬粉末等3D 打印材料的性能,掌握打印原理和相關打印設備的調試,最終并掌握服裝成品打印后基本的拋光打磨技巧。
學生在實踐設計過程中,往往會遇到很多的問題,特別是對3D 建模過程中的問題,常常會遇到復雜服飾的多邊形建模出錯、曲面方向異常等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及時來為學生糾正,運用正確的建模方法和思路設計完成。同時,在實踐過程中也是學生團隊合作的過程,3D 打印技術課程是一門實操性很強、科學性較高的課程,需要團隊中的每一位同學認真完成其中的步驟,缺一不可,才能實現最終的3D 打印服裝成品。
通過對3D 打印技術中的每個實踐環節,使學生可以完全了解、掌握3D 打印技術的基本操作步驟和制作,以多學科面例如數學、編程等方面知識的配合,來進行三維建模服裝結構的優化設計,利用仿生學知識對服裝中的仿生結構進行立體化設計,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養成思考的習慣。
以主題設定讓學生在服裝設計中進行不斷創新,增強學生探索服裝前沿科技的主動性。以本次海洋動物元素為主題的3D打印技術服裝成品設計實踐為例,部分學生制作的成衣效果十分精致,具有未來科技感,如圖2 所示,學生團隊以海洋珊瑚為創作元素,借用了珊瑚的形態和結構,給服裝設計帶來了新的吸引力和科技感,三維渲染圖的效果立體感極強,最終利用FDM熔融沉積成形技術來進行3D 打印,讓學生從設計—到實踐——終成型,打破了傳統服裝設計的二維思維定式,感悟了服裝設計制造的前沿科技力量。
將3D 打印技術課程融入到服裝設計專業教學之中,不僅能夠使學生通過3D 設計實踐來進一步感受服裝設計過程中的多樣性,還可以通過3D 打印技術中的融合多學科思路,在服裝設計中注入新思維、新創作、新理念,從而有效激發學生在服裝設計過程中的創作意識,提高服裝設計專業教學的形式和內容創新。同時,通過3D 打印技術的融合,完善當前傳統服裝設計專業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切實提升服裝設計專業的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