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俊,王彩云,陳明志
(江西省信豐縣人民醫院心內科,江西 贛州 341600)
高血壓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可與生活方式有關,隨著病情進一步發展可引發心室重構癥狀出現,不僅治療預后效果差,也對患者生命有著嚴重威脅[1-2]。隨著高血壓患者病情進一步發展,可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引起心臟受累,且隨著病情進一步加重,心室重構發生風險也會逐漸上升[3]。因此,早期明確高血壓患者心臟病變情況可有效預防心血管事件發生,對其預后恢復也有積極意義。心室重構是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最具特征性心臟改變[4],有研究[5]表明,血壓變異性(BPV)可直觀反映心臟功能變化,可有效避免心室重構發生。也有研究[6]表明,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與心室重構有密切的聯系。針對心臟病變形態改變的觀察,臨床上多采用心臟彩超檢測,通過直觀顯示高血壓患者心臟瓣膜病變情況,明確心臟血流動力學各參數變化,且不損害機體器官,其安全性可靠,在心臟疾病診斷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7]。復方丹參片是臨床上用來預防高血壓患者心室重構的一種常用藥,在降壓基礎上聯合丹參片可有效降低心室重構發生,在降壓的基礎上聯用復方丹參片可有效阻止心室重構[8]。本研究旨在探討BPV、Hcy監測結合心臟彩超檢查在復方丹參片預防高血壓患者心室重構的評估作用。
1.1一般資料:抽取2020年9月~2021年10月江西省信豐縣人民醫院收治的高血壓患者62例,按照隨機分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1例。對照組男19例,女12例,年齡55~89歲,平均(67.48±6.12)歲,病程3~20年,平均(13.31±2.26)年;觀察組男18例,女13例,年齡55~89歲,平均(67.48±6.12)歲,病程3~20年,平均(13.31±2.26)年。納入標準:①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相關診斷標準[9];②依從性好。排除標準:①繼發性高血壓;②合并其他嚴重器質性疾病;③藥物過敏;④中途停止治療者。本次試驗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知情本研究并自愿參與。
1.2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降壓,硝苯地平控制片30 mg(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71341),1次/d;觀察組給予復方丹參片聯合治療,口服復方丹參片(四川依科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20119)4片,3次/d。
兩組均以3個月為1個療程,1個療程后評定療效。
1.3觀察指標:①觀察兩組BPV水平變化,采用北京DMS-ABP2型動態血壓檢測儀監測血壓,將袖帶固定于患者左上臂,設定日間(6∶00~22∶00)和夜間(22∶00~6∶00)血壓,需滿足24 h無間斷測量,日間每30分鐘測量1次,夜間每60分鐘測量1次,測量指標包括24 h平均舒張壓(24 h DBP)、24 h平均收縮壓(24 h SBP)、24 h平均舒張壓變異系數(24 h DBPV)及24 h平均收縮壓變異系數(24 h SBPV)。②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兩組治療前后Hcy水平。③采用美國飛利浦公司的PHILIPS-iU Elite 多普勒超聲多動圖儀觀察兩組治療前后心臟彩超檢查結果,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左心室收縮末期容積(LVESV)、左心室舒張末期容積(LVEDV)。
1.4統計學方法:以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對比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治療前后BPV水平變化比較:兩組治療前24 h DBP、24 h SBP、24 h DBPV及24 h SBPV水平變化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24 h DBP、24 h SBP、24 h DBPV及24 h SBPV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BPV水平變化
2.2兩組治療前后Hcy水平比較:治療前兩組Hcy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Hcy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Hcy水平
2.3兩組治療前后心臟彩超檢查結果比較:治療前兩組LVEDV、LVESV、LVEF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LVEDV、LVESV、LVEF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心臟彩超檢查結果
高血壓是老年患者多發慢性疾病之一,多數患者屬于原發性高血壓,通常處于無癥狀情況下發病,可與不良生活方式、遺傳、年齡等因素有關,該疾病可控但需終身預后治療,且血管長期承受高于正常壓力也可帶來其他并發癥[10]。心室重構是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心臟最具有特征性的改變,初期心肌損傷時患者察覺不顯,隨著病情進一步加重使得心室不斷肥大,導致心功能損害,其癥狀也越明顯,包括尿少水腫、心慌氣短及呼吸困難等[11]。心室重構出現后其結構形狀大小發生改變,使心室排血量減少,心肌收縮能力下降,無法滿足機體所需,同時患者死亡率也逐漸增高。
復方丹參片有活血化瘀、理氣止痛之效,其組成成分中丹參所含有的參酮Ⅱ A具有抗心肌缺血缺氧作用,經阻斷心室肌細胞、拮抗心肌細胞內流特點,達到降低腫瘤壞死因子的表達目的[12]。BPV通過24 h動態血壓監測觀察人體體內血壓節律變化,其變異性增大或減小都可提示高血壓患者心臟血管等器官病變情況[13]。Hcy是種含硫氨基酸,正常情況下可隨體內分解,對于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可造成濃度堆積影響,對其心血管病變事件發生風險有著嚴重影響[14]。由于心室重構起因復雜,常規檢測手段無法確切反應患者狀況,心臟彩超是唯一可直觀顯示瓣膜病變的儀器,通過攝像頭儀器,以動態模式將人體心臟搏動、心腔內結構及血液流動情況完全展示,且對患者機體并無損傷,用于心室重構可提示心室重構所致左室形態及大小改變狀況[15]。
本研究結果表明,BPV、Hcy監測結合心臟彩超檢查對高血壓患者心室重構的評估有著重要意義,可有效監測其心血管各參數水平變化,對其心室重構預防有著重要意義,同時,復方丹參片具有抗心肌缺血缺氧等作用,聯合降壓藥可有效逆轉心肌肥厚改變,預防心室重構發生,且不影響血壓變化。
綜上所述,血壓變異性、Hcy監測結合心臟彩超檢查在復方丹參片預防高血壓患者心室重構的應用有積極意義,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