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伏萍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靈武市第一中學 751400)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氧化還原反應占據著非常重要地位,是高中化學教學重點難點內容之一,貫穿于整個化學階段教學,引導學生掌握反應本質、深度理解概念內涵.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對還原劑和氧化劑判別主要在于電子得失,如何判定氧化還原反應、應用反應來解決遇到的問題成為高中化學教學的重要目標,因此,對氧化還原反應進行深度研究有著十分重要意義.
近些年來,高考試卷中頻繁出現氧化還原反應類型試題,主要呈現以下特點:(1)考查內容呈現多樣化特點,氧化還原反應試題形式多樣、信息豐富,內容多與社會生活有著緊密聯系,注重考察氧化還原方程式書寫、離子共存、電化學、元素化合物等,不同類型試題給學生解題帶來了很大困難,要求他們具備較強學科綜合素養;(2)試卷分數占比較大,分析試卷可知氧化還原反應試題在試卷中占到選擇題15%左右的分數,綜合題中也涉及到該知識點考查與應用,而且在高考中所占比例較為穩定,是考試中熱點和難點;(3)新課改和核心素養理念的提出給高中化學改革以新的方向,高考命題考查必然由考查知識轉向考查能力,即氧化還原反應考查必然要體現學科認知價值,學生要學會應用氧化還原反應來解決化學基本問題,要根據所學內容來書寫未學過的化學方程式、解答與概念實際生活問題,求出與電化學原理、新型能源、新材料開發相關的綜合性問題.
舊知識對高中階段學習有著重要意義,化學教師要關注與氧化還原反應相關舊知識,課堂授課中突出教材內容,讓學生在新知識學習前溫習舊知識、發展學科能力.在不同階段,學生學習氧化還原反應有著不同認知,教師應結合班級實際學情來展開教學,讓學生回憶所學內容,結合已有認知來突破思維“邊界”,促進化學綜合能力形成與發展.
在初中階段,學生以氫氣和氧化銅反應為例來分別學習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在分析中思考從得失氧角度來下定義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從辯證觀點引導認知兩種反應同時發生、同時存在.進入高中階段后,學生會逐步發現單從氧原子得失角度不足以分析氧化還原反應,進而衍生出從元素化合價角度來進行深度分析,體會到反應中會伴隨有化合價變化(升降).思考過程中,學生會產生引起化合價變化的本質是什么,教師以


為例來探討和分析反應中原子變化,從中讓學生領悟到氧化還原反應本質在于電子轉移(得失和偏移),結合化學反應本質來更好掌握氧化還原反應內容,提升自身學習綜合能力.
化學學科的一大特點就是知識點繁多、內容復雜,學生學習起來感到較為困難,但是化學知識點間存在著一定規律,只有把握住核心知識才能構建起知識網絡體系,把看似零散知識點串聯起來,在試題求解中游刃有余.化學課堂授課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所學內容在理解基礎上進行掌握,讓每個人都能參與到化學學習之中,突出氧化還原反應學習中主動性,構建化學知識體系、發展學科綜合素養.
在課堂授課中,教師應當把氧化還原反應列為一個復習專題,引導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總結歸納所學基本概念、原理和主要知識,搭建起化學知識體系.如氧化還原反應相關概念(氧化反應、還原反應、氧化物、還原物、氧化劑、還原劑等)、氧化還原反應判斷的依據(電子得失或偏移、元素化合價升高或降低)、常見氧化劑和還原劑、氧化還原反應的表示方法等等,通過上述內容構建化學知識體系,讓學生從宏觀方面對所學內容有所認知,發展學科綜合能力.
學習目的是為了應用,教師在授課中要關注課堂教學內容,引導對知識進行理解和掌握,把所學內容靈活應用,以便順利求解試題.做題是檢驗學習效果有效手段,但并非試題做得越多越好,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針對性求解,在每道題求解中,在作答正確基礎上來進行適度拓展,根據要求來總結試題特點、歸納解題技巧和方法,體會其中蘊含的化學知識,發展學科求解能力.
在一次模擬測驗中,教師布置了一道試題:三氟化氮(NF3)在微電子工業中有著重要作用,在潮濕環境中與水發生反應: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NF3是氧化劑、H2O是還原劑
B.還原劑與氧化劑物質的量之比為2∶1
C.要生成0.2 mol HNO3,需要轉移0.2 mol電子
D.NF3在潮濕空氣中泄露產生紅棕色氣體
本道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氧化還原反應知識點理解和掌握,要求會靈活應用氧化還原反應知識求解問題,經過分析在A項中NF3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B項中還原劑與氧化劑物質的量之比應為1∶2,C項中要生成0.2 mol HNO3要轉移0.2 mol電子,D項中化學反應產生的NO會再生成NO2(紅棕色).本道試題求解中主要考查氧化還原反應,但會涉及到多個方面知識點(如氧化劑和還原劑判定、物質的量、電子轉移量等),需要具備靈活求解試題能力.
任何科目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明白教學目標,其次要了解教學重點難點內容,并圍繞教學核心目標開展教學.對學生而言,每一個學生都是單獨存在的個體,從而導致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思想,面對同一化學問題,不同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有所不同.而教師的作用,是采用正確的教學方法,以嚴密合理的邏輯推理,引導學生理解并消化化學知識中的重點難點,讓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逐漸掌握化學知識.所以,在化學教學中,重點難點的逐層剖析,不僅能讓教師對課堂教學目標的認識更為清晰,也能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樂享其中,對學生個人素養的提升和綜合素質的發展極為有利.
基于上面的各種分析,在實際化學課堂教學中,筆者拋棄了以往化學教學中教師占據化學課堂主體的現象,而鼓勵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多加互動,共同交流化學問題.如在再嘗試

化學反應過程中,各元素之間的化合價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為什么會發生如此變化.在發現問題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將各元素化合價標記到各元素上方.
等反應,并以相同的方式不斷訓練學生歸納總結能力,包括對氧化還原反應中各元素化合價變化原因的理解,從而以此為依據,判斷出哪些為氧化還原反應.在化學課堂中,通過案例的列舉、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和對問題的練習、歸納總結,能讓學生更進一步認識并了解氧化還原反應間的邏輯辯證關系.
眾所周知,在以往化學教學中,尤其是關于氧化還原反應知識的講解中,教師往往從失氧和得氧兩個特點為切入點開展教學.在此基礎上,以各元素化合價的變化情況進行深層分析,從而引出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最后得出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為電子的轉移.最后結合氧化還原反應中四個變量,來鞏固本節課學習的主要知識點.作為高中化學教師,首先要接受新型教育理念,在傳統教學基礎上敢于突破,將學生在化學課堂中的主體作用充分發揮出來.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所以教師要制定出高效教學策略,設置疑問無疑是非常恰當的教學方法之一.但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所設疑問不僅要結合學生實際學習需求和學生心理,也要選擇恰當的時機.唯有此,才能保證化學教學內容的連貫性.這種教學方法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激情,對化學教師開展教學,包括對學生化學能力的提升,都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上面提到,化學教師在教有關氧化還原反應的過程中,圍繞失氧和得氧來進行.基于此,教師可以設置如下疑問:碳原子和氧原子之間發生化學反應,最終生成一氧化碳.該反應是否為氧化還原反應呢?緊接著,教師在課堂中為學生留下足夠思考的空間,讓學生通過氧元素和碳元素化合價的變化分析該過程是否為氧化還原反應.部分學生認為該過程屬于氧化還原反應,其理由是,在發生化學反應的過程中,C得到了氧,因此屬于氧化還原反應.而部分學生則認為該過程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其理由是

在該反應過程中,只有得氧,并未失氧.基于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圍繞此問題展開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之間可以了解其他人對待問題的思考方式和解決辦法,激發學生對化學知識探索欲的同時,也能讓學生發現自身不足,吸取他人經驗.不僅對化學教學質量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也有重要作用.
在歷年高考試卷中,學生面對的試題往往結合當前化學最前沿技術,教師要研究歷年真題從中尋找到命題規律,幫助提升個體化學解題能力.日常授課過程中,教師要以新課程標準、考試大綱作為指導來展開全面復習,認真研究教學大綱和歷年試卷來把握復習方向,有效提升化學復習針對性和效率.近些年來,氧化還原類試題命題中保持一定穩定性,基本符合新課改要求,教師要關注重點題型,以新課標和考試大綱為依據開展復習,把握復習中重點,結合當今化學前沿科技來創設化學試題,融入新熱點突出復習中重點,讓學生以更加自信心態面對化學考試,提升學習效率和質量.
總之,氧化還原反應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占據著很重要的位置,從某種程度而言,直接影響了學生化學能力的高低.因此,教師要關注學生氧化還原反應知識掌握,引導他們理解反應本質,靈活應用所學內容來求解試題,發展求解試題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