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素珍 袁燕輝
近年來,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逐漸在我國高等學府課堂興起。翻轉課堂也被稱作反轉課堂或顛倒課堂,最初是美國學者莫里·拉吉(Maureen J.Lade)提出的,他發表論文講述了在講授經濟學課程時所使用的翻轉教學模式(容梅、彭雪紅 2015)。此后,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注翻轉教學模式并提出翻轉課堂這一教學理念。傳統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即教師課堂授課后布置家庭作業,由學生回家完成。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以他們已有知識、經驗為基礎,由教師將事先錄制好的教學視頻發給他們,并提出相關問題。學生根據教學視頻先學習知識,把問題帶到課堂,在教師的組織下共同討論,最后由教師答疑解惑,指導知識的運用(趙興龍 2013)。
目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已經被運用于各學科教學,且教學效果不錯。然而,在語言教學方面,效果不佳。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多數語言教學未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Kostka,I.&R.Brinks Lockwood 2015)。許多翻轉教學倡導者認為翻轉課堂在語言教學上有很多好處,如縮短教師講解的時間,延長學生主動學習的時間等。胡杰輝、伍忠杰(2014)采用慕課和翻轉課堂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大學英語教學,并使用微視頻和網站相關技術進行英語翻轉課堂設計,結果發現,學生對這樣的課堂設計滿意度較高,學習效果較好。王洪林、鐘守滿(2017)在分析翻轉課堂與傳統課堂、微課、慕課的關系的基礎上,建立了口譯翻轉課堂模式,強調技能訓練的必要性和個性化無縫式口譯學習的優勢。鄭艷(2016)從生態學視角研究英語課堂教學,分析把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運用于英語課堂的生態內涵,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構建英語語言學習環境,實現教與學之間的動態平衡關系,目的是優化課堂生態因子,使大學生更輕松地學習英語課程。結果顯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增強了學生的學術能力、參與水平和學習積極性。先進的科學技術在翻轉語言教學中起重要作用,它增加了學生在課內外使用第二語言的機會。在將來,技術的發展可以更進一步推動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語言和非語言教學中的應用。在此基礎上,基于學生反饋系統的交互式課堂必將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對大學英語期末考試沒及格的學生所作的調查結果顯示,聽力是學生學習英語最大的難題,因為他們在平常練習少,所以考試時聽不懂,甚至直接放棄了。除此之外,學生的發音不標準導致聽力差,完成聽力題時找不到關鍵詞。詞匯語法題和寫作也是兩個難點。有的學生因英語詞匯量小而根本不會寫作文,即使有的學生能寫一點兒,使用的也是初、高中的簡單句式,用詞簡單,錯誤較多,沒有得分亮點。另外,英語詞匯量小導致學生詞匯語法題得分也較低。
出現上述情況的根本原因在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低,花在英語學習上的時間少,思想上產生惰性,不愿意學習。英語對于有些學生來說是“老大難”,這部分學生對英語學習不感興趣,產生畏懼心理,進而厭惡英語。要改變現狀,必須采用新的教學方式。
學生反饋系統(Students Response System,即SRS)最早出現于20世紀60年代,是一種課堂教學管理工具,旨在促進課堂互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最大限度地提高他們的主動學習能力(Judson&Sawada 2002)。該系統發布教師的問題,同時收集學生的課堂反饋并展示給全班學生。基于互聯網的學生反饋系統使學生能夠運用多種互聯網設備參加活動。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基于學生反饋系統的教學方式變得越來越受歡迎,有很多文獻報道它在學生學習中有積極作用,如提供即時反饋、增強參與度、加強記憶重點知識的能力等(武魯衛、葉子郁,等 2013)。
學生反饋系統在培養其主動學習能力方面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這在講授型課程中已經有所體現,如化學課和生物課。學生反饋系統很少被用在語言教學中,因為語言教學通常是小班教學,更有利于師生互動。然而,某理工大學公共大學英語課堂學生人數較多,通常由兩個自然班合并成一個教學班,常常有50—60名學生。因此,學生反饋系統對某理工大學公共英語教學有較積極的作用。實踐表明,使用學生反饋系統的班級,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更強,參與度更高,在聽力和口語測試中表現更好。這說明學生反饋系統在英語語言教學中取得了比傳統方法更好的效果。
在教學方法上,學生反饋系統的使用通常通過教學方式實現。教師依據學生的反饋評估其已經掌握的知識,然后恰當地調整教學方式,以滿足其學習需求。研究表明,雖然學生反饋系統和教學技術加強了課堂互動,但這種交互性仍然是傳統的講授模式,即教師提問、學生回答,教師分析答案并提供反饋。問答型教學課堂仍以教師為中心,導致學生很少有機會進行真正的互動和知識構建。對語言翻轉課堂而言,基于學生反饋系統的教學方法更有利于學生的學習,使其有更多的機會與同桌進行充分討論,進行英語輸出式學習。然而,對基于學生反饋系統的翻轉課堂教學研究很少。很顯然,如何有效使用學生反饋系統構建翻轉學習環境是一個還沒有解決的問題,還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
大學英語翻轉課堂理念以翻轉課堂一般理論為基礎,結合學生反饋系統,利用移動電子設備,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加以輔助。教師在課前提出問題,包括提前告知學生即將學習的課程內容、提出思考問題、布置課前作業、上傳課程視頻;學生根據自身情況觀看課程視頻、解決問題、完成配套練習和課前作業,為課堂學習作好準備。課堂上,教師收集學生反饋的信息,全班進行互動、交流,并綜合分析全班學生在互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其反饋的信息作出評價,同時調整教學方式與教學內容。教學過程如下圖所示:

因為翻轉課堂和學生反饋系統有利于構建交互式學習環境,課堂互動有利于學生的語言學習和發展,所以需要研究將學生反饋系統運用于翻轉課堂的方法。基于學生反饋系統的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能否促進學生學習?促進學生學習的效果如何?學生對這種教學理念持哪種態度?通過以下教學模式的設計,將不難得出這些問題的答案。
采用實證研究法,將來自成都某大學2018級大二上學期公共大學英語課程的兩個完整教學班,共120名學生按教學班分為兩組,所有受試者的母語均為漢語,第二語言均為英語,兩組學生都通過了高考,且都超過了一本錄取線,其平均英語水平沒有顯著差異。兩組學生均沒有任何翻轉學習的體驗,且都能操作電腦。測試時間為1個學期,該學期期末考試題型分布為聽力25道題,共25分;詞匯與語法20道題,共20分;閱讀理解15道題,共30分;選詞填空10道題,共10分;作文題1道,共15分。本研究對其中一組學生采用傳統教學方法,即課堂講授法授課,而對另一組學生采用基于學生反饋系統的翻轉課堂教學法進行教學。通過比較兩組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評估不同方法的教學效果。
本研究運用目前在美國較流行的在線互動平臺——卡胡特(Kahoot)實施翻轉課堂教學。卡胡特是一個基于云的應用程序,學生可以運用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通過網絡瀏覽器自由訪問。卡胡特運作簡單,教師只需要三步,即可在網上創建測試題:(1)輸入選擇題,供選答案可以是Yes/No型,也可以是ABCD型;(2)設置回答每個問題的時間,時間范圍為5—120秒;(3)保存題目,生成密碼,把密碼發送給學生。學生需要運用手機或平板電腦訪問卡胡特首頁,輸入密碼即可參與答題,不需要創建卡胡特賬戶。教師引導學生做題,在大屏幕上一次顯示一個問題,供其作答。在完成每個問題后,屏幕上會顯示提交的答案與參考答案,以及學生思考每道題的時間,供教師實時監控他們的理解情況。在完成整個測試后,學生能看到自己在全班的排名情況;教師可以根據測試結果分析他們存在的問題,及時提供反饋,并調整后續課堂教學,進行科學決策。
此部分內容包括課前和課中活動。在課前活動中,教師把適合翻轉課堂、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關的英語教學資料(包括音頻、視頻)發給學生,并布置課外作業,提供相關知識的輔助材料,提出與課程內容相關的問題;課中活動分為兩步:課堂熱身和課堂活動。具體內容如下:
1.觀看視頻或收聽音頻
課前,要求學生觀看教師發的英語視頻或音頻文件,盡量用筆記下原文內容,寫出心得、感想,為課堂活動作準備。
2.課堂熱身
在課堂上,學生利用卡胡特平臺參與熱身活動,并根據視頻或音頻內容回答一組問題。學生可以從教師和同班同學處得到即時反饋,教師也能從他們的回答中掌握其課后學習情況。這部分內容大概用時20分鐘。
3.課堂活動
學生就他們在課前記錄的英語文本互相交流,然后小組討論,用英語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在小組交流的過程中,教師在教室內來回走動,實時觀察,督促所有學生積極參與,并在他們需要時提供幫助,以滿足他們的個人需要。在學生完成討論后,教師進行課堂總結,提出意見與建議,從而在他們需要時提供幫助或必要的指導。這部分內容大概用時25分鐘。
對比分析兩個教學班該學期期末考試英語成績,從表1、表2可以看出,翻轉教學模式班的學生期末考試英語平均分為75.4分,比傳統教學模式班的英語平均分(71.5分)高3.9分。從表1數據可以看出,以平均得分率計算,聽力成績高9.2%,詞匯與語法高4.5%,閱讀理解高0.7%,選詞填空高4.0%,作文高0.7%。

表1:翻轉教學模式班期末考試英語各題得分情況

表2:傳統教學模式班期末考試英語各題得分情況
從以上兩個班期末考試英語各項平均得分情況得出如下結果:聽力成績相差最大,詞匯與語法其次,選詞填空位列第三,作文與閱讀理解平均得分差距不大。出現以上結果的原因如下:在課前活動中,學生提前收聽教師發布的與課程相關的英語音頻文件,觀看相關英語視頻,大大提高了聽力理解能力,增強了口語交流能力。在反饋環節,通過教師設置的選擇題,學生大量練習詞匯與語法題,而教師根據測試結果分析他們存在的問題,從微觀層面引導其分析句子結構和成分。此過程有助于學生擴大詞匯量,鞏固語法知識,因此,翻轉教學模式班學生的詞匯與語法的得分明顯高于傳統教學模式班。除此之外,反饋環節的學生互評能激勵學生主動記憶單詞、復習鞏固語法知識。選詞填空是近幾年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出現的新題型,既考查學生的詞匯量,又考查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比較有難度。這道題兩個班得分均低于及格分,而翻轉教學模式班學生得分仍高于傳統教學模式班,這得益于詞匯量的擴大和語法功底的提升。同時,自我測評有助于學生深入思考,從上下文中找到解題線索。教師和同伴的鼓勵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其選詞填空題的得分率。
寫作能力與閱讀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學生長期堅持閱讀和寫作,投入時間和精力。期末考試寫作和閱讀得分,與學生長期積累有密切關系,僅僅憑閱讀幾篇短文、寫幾篇作文就想突然提高分數的可能性不大。因此,這兩個部分的得分,兩個班差距較小。
通過基于學生反饋系統的翻轉教學模式設計,研究該模式的教學效果。結果發現,采用基于學生反饋系統的翻轉教學模式進行教學的班級學生的聽力、詞匯與語法、選詞填空平均得分明顯高于傳統教學模式班的學生。除此之外,翻轉教學模式班的學生具有較強的交流愿望,上課滿意度更高,期末考試平均成績比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學生成績高。基于學生反饋系統的翻轉教學模式有助于學生將被動式學習變成主動式學習,提高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