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昭 何長崢 孫正瑤
(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安保部(應急管理中心),北京 100161)
2022 年1 月,交通運輸部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交通運輸安全生產體系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七項主要任務,其中之一就是要培育安全文化體系,把安全文化作為行業安全生產的發展源泉。近年來,安全文化建設及評價工作受到各行業的重視和關注,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1]。全國和各省市推出安全文化建設示范企業標準,但對于特定行業的安全文化建設評價尚未進行深入的研究,還有待形成科學、系統的安全文化建設評價體系[2]。已有的研究成果為城市公交企業安全文化評價提供了參考,本文結合北京公交集團安全體系建設過程中對安全文化的需求分析,建立適合城市公交企業的安全文化建設評價體系和模型,為同行業安全文化建設評價提供參考。
隨著《安全生產法》和《北京市安全生產條例》的修訂,對企業主要負責人增強安全文化建設的責任意識與領導意識,重視安全文化建設方面做出了明確要求,因此構建完整的安全文化體系,積極推進城市公交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對于城市更新和安全發展至關重要[3]。但由于影響城市公交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因素繁多,各項影響因素之間的關系也是錯綜復雜。因此,構建城市公交企業安全文化建設評價體系,對開展整體安全文化建設評價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通過對相關文獻及資料的查閱,對于評價項目所選擇的指標有不同的重點。為了使所建立的安全文化建設評價指標體系能夠更加適應于城市公交企業安全文化建設評價,且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全面性以及科學合理性,就需要對評價指標建立相應的確定原則。在相關分析研究的基礎上,本文針對城市公交企業安全文化建設評價的特點,制定了以下評價指標的確定原則。
1.1.1 全面性原則
評價指標是對城市公交企業安全文化進行整體評價的基礎,因此要對整個安全文化建設的各個方面進行評價分析。安全文化建設評價指標的全面性是反映城市公交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整體水平,確保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能夠覆蓋整個城市的安全文化建設,且需要對評價指標進行篩選,避免造成指標冗余,對定量評價產生影響,造成評價結果的不準確[4]。
1.1.2 科學性原則
城市公交企業安全文化建設評價指標必須具備相應的科學合理性,所選取的指標應當有其清晰的定義以及明確的內涵,在對評價指標進行選擇和體系構建時,應對每個評價指標進行科學的解釋和定義,這樣更加便于專家對評價指標進行篩選,為其作出準確判斷以增加評價結果的科學性和可信度。根據城市公交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和運行特點,結合安全文化建設的一般模式,對城市公交企業安全文化建設評價指標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整,并最終產生初步篩選的指標結果。
1.1.3 適用性原則
安全文化建設評價指標的適用性是指在研究中制定和篩選的評價指標應當對該項目具有普適性,并不單單包括通用性的評價指標,更應當增加符合城市公交企業特點的評價指標。根據城市公交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特點,制定適宜的評價指標,對今后城市公交企業文化建設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因此,在選取評價指標過程中應當提高所建立安全文化建設評價指標體系的適用性。
1.1.4 相對獨立性原則
在安全文化建設評價指標的選擇方面,相對獨立性是要遵循的原則之一。安全文化建設評價指標選擇與體系構建過程中,指標的相對獨立性是指在任意兩個指標之間應當有其相對獨立的特性,兩者之間沒有關聯。若選取的評價指標相對獨立性不夠,會造成指標評價的浪費及增大工作量,使評價過程冗余,致使模型構建復雜化,降低了評價結果的準確性。因此,在對城市公交企業進行安全文化建設評價指標確定時,應當對評價指標之間的相對獨立性進行考慮。
城市公交企業安全文化是指具有城市公交企業特色的安全理念、安全行為、安全環境等內容的集合,企業安全文化是在公交企業長期安全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從車輛運營、乘客服務、安全生產等各個方面出發,最終形成和諧統一的安全文化體系。按照全國安全文化建設示范企業3 大類57 項評比標準,包括組織體系、管理規范、安全教育、人員配備、安全誠信及安全費用投入等方面[5]。結合北京公交集團安全文化建設工作實際,從物質層面、管理層面和精神層面將城市公交企業安全文化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城市公交企業安全物質文化、城市公交企業安全管理文化以及城市公交企業安全理念文化。
1.2.1 城市公交企業安全理念文化
城市公交企業安全理念文化是城市公交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不斷總結、凝練和延伸所得出的成果。通過城市公交運營服務和重大活動保障工作,逐步在全體員工、管理人員中形成了安全行為和安全思想,安全理念文化也是城市公交企業安全文化的核心內容。城市公交企業安全理念文化主要包括安全目標、安全行為、安全文化參與、安全經驗、安全榮譽、安全文化成果等方面。
1.2.2 城市公交企業安全管理文化
安全管理文化體現在城市公交企業管理人員的基本素質和專業工作水平,以及安全文化管理機制。如城市公交企業形成的特有的安全文化實踐流程、城市公交企業員工安全能力培訓機制、安全文化建設機構設置等。安全管理文化包括安全承諾、安全責任制、安全操作規范、安全培訓考核、安全獎懲措施、安全科技應用和安全應急處置等方面。
1.2.3 城市公交企業安全物質文化
城市公交企業安全物質文化是安全文化的具體體現,通過日常工作和安全用品、安全標志標識,體現出安全物質文化的內涵。如城市公交企業在發車之前的安全例檢、車輛的定時檢查和安全防護用品使用等,以保證行車過程的安全性。從安全文化建設示范企業標準中可以看出,安全物質文化包括安全資金投入、作業環境、安全設備使用、設備安全管理和防護用品管理等方面。
城市公交企業安全物質文化、安全管理文化、安全理念文化三者相互滲透和制約,是安全文化在公交企業從表象到思想深層次的逐級滲透。安全理念文化作為安全文化的核心部分,從根本上決定了企業安全管理文化和安全物質文化的發展,相應的安全管理文化和安全物質文化是安全理念文化的具體體現[6]。由此根據安全文化評價指標確定原則和基本框架,構建城市公交企業安全文化建設評價體系(表1)。

表1 城市公交企業安全文化建設評價體系
COWA 算法采用組合數對二級指標的決策數據進行加權,定義組合數的性質如式1 所示,得出加權向量如公式2 所示。

式中,j=0,1,2,…n,且是在n-1 個數據中提取j個數據所可能的組合數。
根據權重w對后續所需要的上一級評價指標進行加權,得到了Ai的絕對權重如式3 所示。

根據Ai的絕對權重計算Ai的相對權重wi如式4 所示。

G1 算法:假設需要評定的一級指標為A,A的決策數據為,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重新將決策數據進行排列。得到的結果為。其中,相鄰指標的相對重要程度系數rk如式5 所示。

式中,wk和wk-1分別為式4 中計算的Ak和Ak-1的相對權重。而rk的賦值主要參考層次分析法的賦值方法。得出rk后,根據式6 即可得到每一級的最終權重值。

本研究邀請了8 位安全文化建設評價專家和公交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工作人員對城市公交企業安全文化建設評價指標進行打分。最低評分標準為0.5分,滿分為10 分,重要程度越高則分數越高。以安全理念文化評價指標為例,相應的專家權重評分見表2。
以表2 中“安全目標制定”指標為例,介紹使用COWA 算子對指標權重的確定方法。將專家權重評分分數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進行排列,得到;利用式2 可以計算出加權向量,得到;最后根據式3 計算安全目標制定”(A11)的絕對權重。

表2 安全理念文化評價指標權重打分

根據式3 和式4 分別計算出所有二級指標的權重向量。

根據上述二級指標權重結果,通過序關系法綜合確定每個一級指標的權重,以專家1 為例,專家1 認為一級指標重要程度排序為安全管理文化(U2)>安全理念文化(U1)>安全物質文化(U3),由式5 和式6 可得到序關系重要性結果(表3)。
從表3 中可以得出,城市公交企業安全文化建設評價一級指標層的各個因素權重分別為0.365,0.351,0.289。評價結果表明,安全文化理念權重在城市公交企業安全文化建設中所占比重最高,其次是安全管理文化,安全物質文化相較于其他兩部分所占權重較低。以此為依據,進行城市公交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實踐。

表3 序關系重要性結果
開展安全文化建設工作,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具體要求,是當前嚴峻安全生產形勢下,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有效措施。同時,安全文化建設能夠助推企業構建完善的“大安全”體系,提高社會各界認可度。以北京公交集團為例,通過持續開展安全文化建設,梳理企業安全理念,構建符合企業實際的安全管理體系,強化標準化場站建設,突出安全物質文化特色,于2009 年獲得“北京市安全文化建設示范企業集團”稱號,引領所屬二級單位同步開展安全文化建設工作,至今已有7 家單位獲得“北京市安全文化建設示范企業”稱號。在安全理念文化引領下,集團公司順利通過安全生產標準化一級達標,并爭創“全國安全文化建設示范企業”。
安全理念文化屬于安全文化建設中最核心內容,安全理念文化體現了城市公交企業全體員工形成的安全經驗、安全意識、安全榮譽感等無形的深層意識,引領城市公交企業的安全文化建設方向,城市公交企業應當加強對于安全理念文化的建設工作,通過梳理企業發展目標和方向,建立具有企業特色的安全理念文化,引導全體職工在日常工作中開展安全理念文化宣傳貫徹落實,突出安全理念文化的示范引領作用。
城市公交企業安全管理文化是安全文化核心思想的拓展和延長,安全管理文化具有獨特性,其所構建的管理體系雖能被同行業企業模仿,但由于企業性質的不同,與安全物質文化有所區別,很難被完全復制。城市公交企業屬于服務型企業,開展安全精益管理,將有效的管理措施落實落地,才能促進企業安全發展,真正將安全理念深入人心,通過規范管理措施,強化企業安全文化建設。
安全物質文化在整個安全文化建設中所占權重較小,但對于企業職工而言,物質文化是最直觀、最直接的安全文化展示形式,在安全理念文化引領下,通過管理人員的安全管理文化持續開展,最終由安全物質文化進行展示,將企業安全文化進行物質化轉換。城市公交企業在進行安全物質文化建設過程中,要充分結合自身實際和安全理念,突出企業特色,創新表現形式,才能夠建設屬于本企業的安全文化體系,也更加容易被企業職工接受,便于安全文化的宣貫。
安全文化建設是企業安全發展的根基和命脈,城市公交企業安全文化評價是通過對城市公交企業安全管理機制、安全制度規范、安全條件、企業文化等安全現狀深入分析后,運用所構建的安全文化評價體系,評價城市公交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效果,查找城市公交企業安全文化方面的漏洞,從而在安全文化建設過程中進行提升,充分發揮安全文化在生產經營中的引領、規范作用。城市公交企業通過加強安全文化建設,促進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實現本質安全,為企業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提供保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