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木軍 周永法/江蘇省海安市農業農村局
2022年,江蘇省海安市認真落實全省農業農村重大項目提質增效年有關活動方案,重點圍繞1000萬元以上項目招引落戶和開工建設,全市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建設呈現出“接二連三”的良好局面。截至6月底,全市新開工農業農村重大項目42個,年度計劃總投資31.5億元,“農產品精深加工”“高技術農業”“新形態鄉村產業”等“加、新、高”項目占在建項目的95.2%。
近年來,海安市委市政府確立了“一根絲、一條魚、一只蛋、一粒米、一滴油”的五大農業產業發展思路,要求各區鎮、各部門重點圍繞五大產業的發展,持續推進全市農業重大項目建設。作為蘇中地區著名的“絲綢之鄉”、傳統的蠶桑種養大縣和全國優質蠶絲生產基地,海安全市湖桑種植面積7.5萬畝,全年蠶種發種量20多萬張,年產優質蠶繭8000多噸。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鑫緣繭絲綢集團在本市及全國擁有蠶桑種植基地23萬畝,年加工蠶絲及副產品產值近70億元。2022年,全市在“一根絲”的打造上再添新篇,先后開工建設了蠶種科研繁育中心、桑蠶繭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等投資超億元的特重大項目。在海安蠶種科研與繁育中心項目建設現場,建筑總面積20000多平方米的多層繁育中心主體崛地而起,項目負責人孫慧斌介紹:“蠶種科研與繁育中心項目總投資1.5億元,規劃新建桑蠶稚蠶共育基地、良種保護中心、家蠶種質資源基因庫、蠶種科研中心、良繁保護中心、精品生產車間等,配套相應設備設施。項目于2022年1月正式動工建設,目前基建工程已經進入尾期,后期將安裝相應的配套設施和設備。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提升海安及周邊地區蠶桑絲綢產業的健康發展。”圍繞幾大產業,海安還投資興建了中洋魚類飼料加工、天成蛋業冷庫、天晟牧園現代化規模養殖、桃園大米加工、聚仁大米加工等一批農業農村重大項目。

農業招商是推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發展的重要引擎。近兩年來,海安市立足資源稟賦,精心編制農業農村重大項目招商手冊和項目地圖,瞄準重要農產品供給、農業全產業鏈、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能力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加大重大項目招引力度,突出農業龍頭企業招引,評估篩選一批建設速度快、經濟效益高、社會內需拉動能力強的項目。各產業板塊、各有關部門和單位強化協同合作,采取展示招商、推介招商、以商引商、網絡招商等多樣化引資模式,充分利用全市3個省級農產品加工集中區、3家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和20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的人脈資源,搭建招商平臺,收集投資信息,招引投資主體;通過資本撬動、產業鏈延伸、總部帶動等方式,推進重點產業項目招引,促成一批重大農業項目落戶。近日,為進一步壯大農業產業集群,整合延長產業鏈條,提升風險防控能力,海安市農業農村局又攜海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海安高新技術開發區等區鎮相繼赴蘇州、無錫、常州等地開展項目招商和對接。聚焦優勢資源,持續擴大“朋友圈”,深化“合作圈”,以重特大農業項目的攻堅突破帶動鄉村振興不斷取得新成效、邁出新步伐。
重大項目建設,離不開強有力的服務保障。海安市成立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為組長,農業農村、發改、財政、自然資源、環保、金融保險機構等多部門為成員單位的重大項目建設專班,將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建設納入全市“農業現代化杯”競賽考核,考核分值占總分值的25%。建立重點農業項目掛鉤聯系機制,實行“一對一”掛鉤服務。同時,制訂《關于做好“五個一”產業社會投資建設項目服務推進及獎勵政策的意見》,針對重特大農業農村項目,推出投資建設“零審批開工”新模式,將服務前置、監管前移、審批后置,實現“簽約即開工、承諾即開工”。得益于搭上“零審批開工”模式的“首班動車”——總投資1.3億元的金旺食品加工項目正在快馬加鞭建設。據了解,該項目一期工程2022年計劃投資5500萬元,目前已完成8000平方米的冷凍廠房建設,部分冷庫設備進入安裝,項目完成投資4000萬元,預計10月底竣工。項目建成后,可增加年儲存肉蛋制品30萬噸,增加年銷售超2億元。
推動項目快建設,金融是源動能。聚焦優化金融生態環境,海安市組建了普惠服務工作專班,推行“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金融服務模式,對有信貸需求的涉農項目第一時間開展信貸審批和放貸。先后開展多場金融支持鄉村振興活動,江蘇銀行海安支行、海安農商行等和海安市農業農村局聯合舉辦助農專場活動30多場、發放貸款3200多萬元;海安農商行舉辦普惠金融助力活動,建設銀行海安支行專門設立了鄉村振興部,出臺相應的重大項目金融貸款優惠政策,計劃到2022年底新增普惠貸款投放5億元。在加強信貸支持方面,海安農業農村局與農開行、建行、中行、農商行、江蘇銀行等金融機構加強聯動,通過擴大信貸投放范圍、探索調整可抵(質)押資產范疇等舉措,鼓勵信貸資金投入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建設。海安農商行向南通泰和食品加工項目發放貸款800萬元,江蘇銀行海安支行向李堡楊莊飼料加工項目發放貸款1500萬元。在財政扶持方面,海安市統籌整合中央、省農業專項資金向農業農村重大項目進行傾斜,同時出臺《市政府關于2022年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政策意見》,通過以獎代補、先建后補等方式,加大對休閑新業態、農產品精深加工、特色高效農業以及智能農業等項目的扶持力度,重點支持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建設,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注入持久動能。
在南通天成蛋業有限公司的冷庫建設現場,項目負責人介紹,冷庫建設計劃總投入為4000萬元,年初開工建設時由于受到資金鏈約束,冷庫廠房的施工出現短暫停滯,濱海新區的領導和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這個情況,迅速聯系駐海安的相關金融機構,最終由海安工商銀行以最低利率向他們貸款了2200萬元,使得項目順利開工建設。目前,天成蛋業冷庫項目已經基本竣工,總建筑面積6800平方米,建成冷庫庫容2萬立方米,進一步推動了海安禽蛋產業鏈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