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瑤
“書法中的二十四節氣”系列課程是蘇州工業園區婁葑實驗小學以學?!胺N子課程:二十四節氣”為依托,將節氣文化與小學書法教學進行有效融合的成果,旨在讓學生學習軟筆書法技能的同時,了解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
1.通過欣賞、講解,了解與二十四節氣有關的知識。通過觀察、交流,知道組成二十四節氣的這些字的形態特征、書寫方法。
2.通過觀察筆畫、探索特征、臨摹字帖、鞏固練習等,讓學生寫好節氣名字。
3.將節氣文化與小學書法教學進行有效融合,讓學生感受祖國文字的魅力,激發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
1.將節氣文化與書法教學相結合。
2.讓學生在學習軟筆書法技能的同時,了解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
一、賞視頻,了解傳統文化
師:同學們,你們看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了嗎?看完開幕式,你們有怎樣的感受?
生:我覺得開幕式非常精彩,作為一名中國人,我為祖國感到驕傲!
師:老師也特別欣賞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特別是它別出心裁的倒計時方式,以中國傳統歷法的時光輪作為倒計時開場,從“雨水”開始,一路倒數,冬去春來,四季更迭,每一幀都是壁紙,每一秒都美如畫。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播放北京冬奧會二十四節氣倒計時視頻)
師:還記得我們學過的《二十四節氣歌》嗎?一起來背一背。
生: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師:2022年2月4日開幕式這一天恰逢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代表著一年的時光輪回,也代表著人與自然和世界相處的方式,充滿著中國人骨子里的浪漫與詩意。今天這節書法課,我們一起來學習、欣賞書法中的“立春”。
設計意圖:以北京冬奧會的開幕式導入系列課程的第一課,開篇就在學生心中根植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種子。倒計時視頻的導入,給學生以美的享受,激發他們情感上的共鳴,從而使學生對學習書法中的節氣更有興趣。
二、溯字源,感悟文字含義
師:春風和煦,萬物復蘇,大地回暖,迎春花開,這就是立春。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首,又稱打春。立春之后,東風解凍,蟄蟲始振,魚陟負冰,萬物復蘇。
師:請大家先來欣賞書法家吳昌碩寫的篆書“立春”(見圖1)。你們有什么感受?

(圖1)
生:我感覺這個“立”就像把一個人的兩條腿分開,站立在地上。而“春”,上面是草,下面是日,中間的部分應該是屯,就像一顆種子,上面冒芽,下面生根,預示著春天的勃勃生機。
師:你特別善于觀察,說得真形象。“立”就是開始的意思,而“春”呢,《說文解字》中認為“春,推也”,即有“春陽撫照,萬物滋榮”之意,其本義是草木的種子生根發芽,后延伸至以“春”作為一年四季的第一季名。
師:看了篆書版的“立春”,我們再來觀察比較一下其他書法家筆下的“立春”。(見圖2)

(圖2)
生:看了幾位書法家的作品,我覺得顏真卿的字就像語文書中說的筋肉豐滿,渾厚有力;米芾的筆畫有肥有瘦,處理得很得當;王羲之的“立春”寫得很瀟灑,但是他簡化了很多筆畫,我都沒認出是“立春”,他的字讓我感受到了書法的自由與飄逸之美。
師:你說出了自己最直觀的感受。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書寫顏體的“立春”,請大家準備好筆墨紙硯。
設計意圖:了解篆書的“立春”,能讓學生很好地根據字形特點理解字義,加深學生對這個節氣的理解,將傳統文化形象地植入學生心里。教師出示不同書法家書寫的“立春”,可以讓學生體會不同書法家的書寫特點,初步學習鑒賞書法作品。
一、比較日字頭與日字底的寫法
師:在學習立春節氣的時候,我們知道了日字底的寫法。大暑節氣中的“暑”字,部首是日字頭,請同學們觀察對比日字頭和日字底,說說它們分別有什么特點?(見下頁圖3)
生:日字頭和日字底的筆順是一樣的,但是日字頭比較扁,日字底比較長。

(圖3)
師(小結):日字頭和日字底呈長方形時,豎長橫短;呈扁形時,豎短橫長,中橫不接右。
師:跟著老師一起來寫一寫日字頭和日字底。
(師范寫)
(生分別臨寫日字頭和日字底各三遍。)
師:在“暑”字中有兩個“日”,既有日字頭,也有日字底。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說說書寫要領是什么?
生1:“暑”上面日的豎短橫長,下面日的豎長橫短,而且“暑”的橫畫較多,要做到平行等距、長短有序。
生2:“暑”下面者的第一橫要比日字頭的橫稍長,下面者的第二橫最長。
師:兩位同學觀察得很仔細。下面請同學們認真觀看老師是如何寫的。
(師范寫)
師:同學們,其實日字頭和日字底的筆法是一模一樣的。下面請同學們拿起紙筆,臨摹字帖,認真書寫。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與比較“春”與“暑”兩個字,學生了解了日字頭和日字底的特點、“暑”字中兩個日的不同,以及橫畫之間的關系。學生在對比中不斷找到書寫要領。
二、激趣書寫,拓展延伸
師:大家都知道,我們學校有一門“種子課程:二十四節氣”,馬上就要到大暑節氣了,學校在向大家征集優秀的“大暑”書法作品,優秀作品將作為本次活動推廣的封面。看一看你們的“暑”字,再對比字帖,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生再臨帖)
師:下面請大家找出放假前發的一張節氣書法紙,請同學們認真將這節課學習的“大暑”兩個字寫入格中。開學后,老師會把優秀作品投稿至學校校辦,期待大家的作品出現在我們的“種子課程”成果展示中。(見圖4)

(圖4)
設計意圖:將學生的書法作品與學校的“種子課程:二十四節氣”相結合,期盼學生書寫的節氣名出現在課程展示的首頁,既激發了學生的書寫興趣,也拓展了學校的課程領域。
一、“葑雅小講師”來說“秋”
師:同學們,不知不覺,我們的書法節氣課程已經從春天走到夏天,現在更是步入了秋天。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也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立秋后雖然一時暑氣難消,有秋老虎的余威,但天氣的總趨勢是逐漸涼爽。關于立秋的習俗,同學們知道哪些呢?
生1:我知道立秋要貼秋膘和喝紅豆湯。
生2:我還知道啃秋的習俗。立秋這天我們家都要吃西瓜。
師:立秋的習俗有很多,不同地方的習俗也不同。剛才同學們說得都沒錯。今天,老師還邀請了幾位同學作為“葑雅小講師”,給大家講一講書法家與“秋天的故事”。
生1(“葑雅小講師”):今天我給大家帶來的是,楷書四大家之一趙孟頫書寫的《秋興賦》。趙孟頫《秋興賦》卷,紙本,縱25.7厘米,橫184.3厘米,上海博物館藏。此卷未書年款,從用筆結體之工穩熟稔及通篇氣息之蘊藉密麗看,應為其中年之作。下面請大家看屏幕,欣賞這幅作品。(見圖5)

(圖5)
生2(“葑雅小講師”):剛才有同學介紹了趙孟頫的《秋興賦》,現在我給大家帶來的是董其昌的《秋興賦》(見圖6)?!肚锱d賦》是西晉文學家潘岳的代表賦作之一。展讀董其昌書寫的此作,一股只屬于董其昌的風神氣韻撲面而來,清淡空靈,超凡脫俗。其平和簡靜處似王羲之,瀟散有致處似楊凝式,姿媚秀逸處似趙孟頫。囊括眾美,裁成一妙。

(圖6)
師:兩位小講師講得太好啦!他們介紹的內容都為《秋興賦》。你們覺得趙孟頫和董其昌的作品有什么異同呢?
生:兩幅作品都是行書。趙孟頫的字中規中矩,更加工整;董其昌的字隨性一點,富有個性。
師:這位同學說出了自己的獨到看法。兩位書法家的作品都值得我們學習、欣賞。關于兩位書法家的故事其實還有很多,我們請第三位小講師給大家講一講。
(師播放“葑雅小講師”視頻)
設計理念:本環節將立秋節氣與著名書法家的書法作品相結合,做到了“種子課程”與書法課程的融合。教師通過引入“葑雅小講師”講課環節,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在書法課上有了更多的參與感,課堂內容也得到了拓展。
書法是中華民族的國粹,也是我校的特色課程。作為一所文化底蘊深厚的老校,學校一直十分重視書法教育,將其作為學校的重點課程進行深入開發與探索。在長期的書法教育實踐中,學校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并積累了較為成熟的經驗。當“雙減”遇假期,習字正當時,我校為“葑溪娃”的寒暑假書法學習做了以下嘗試。
對于“葑溪娃”的假期書法學習,學校堅持“兩條腿一起走路”:一條是將書法課程與“種子課程”相結合,使節氣文化與小學書法教學有效融合;另一條則是積極引進成熟的書法學習平臺。
“種子課程:二十四節氣”是學校開發的中國傳統文化課程,旨在向學生宣傳優秀的中華文化。二十四節氣作為中國人特有的時間知識體系,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并在中國傳統藝術表現形式——書法中常有體現。將兩種傳統文化因素相結合,可謂珠聯璧合。
學校根據各年級學生的特點,開發了“字里冬夏:書法中的二十四節氣”系列課程。這樣的融合課程,不僅讓學生對書法有了更加濃厚的興趣,也讓學生在學習、欣賞書法作品的過程中了解中國傳統節氣知識,讓書法真正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
當前,很多學校開展書法教學都受限于沒有充裕的、專業的師資,這一問題的解決有待于教育行政部門的政策扶持。但是,學校并未因此而停止書法教學的探索與實踐。我校積極出資引進了成熟的書法學習平臺供師生使用。這些書法平臺會結合學生的學段特點,推出系列符合學生年齡特征的硬筆、軟筆書法課程,有基礎類的與課文生字配套的指導練習,也有提升類的作品創作指導課程,都是經過精心打磨、精心制作且受學生喜愛的。教師鼓勵學生在暑假期間積極參與平臺上的書法課程學習,每天跟著平臺的專業書法教師一起習字,上傳作業、作品。平臺還會對學生的作業、作品進行自動評價、自動統計。開學前,會對每個學生習字的質、量給予反饋、獎勵,對全校學生習字的情況也會出具詳細的報告,以便學校后續進一步推進。
學校的書法項目名為“葑雅書院”,“葑”取自校名“婁葑”,“葑雅”同音“風雅”,為高貴典雅的指代,正合書法特征,“葑雅小講師”之名也由此而引申。
為了提升學生在書法課上的參與度,學校成立了“葑雅小講師”團隊,每位學生都能成為講師團的一員。“葑雅小講師”們的主要任務是向同學們講述書法名家的故事,帶著同學們共同賞析書法作品,通過圖片、文字、視頻等方式,讓學生在寫字的同時,積累更多的書法知識。
寒暑假期間,“葑雅小講師”更是得到了很好的發展,他們錄制講述視頻,聲情并茂,可以說是給同學們呈現了一節節優秀的微課。而這些微課程也會在“種子課程”中進行展示,讓全校的家長和學生進行觀賞、學習?!拜籽判≈v師”們輪流上崗,讓很多學生得到了鍛煉,也讓書法課的形式得到了多樣的拓展,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書法,真正體現了“雙減”精神。
“雙減”政策旨在促進學生健康、持續、全面的發展,尋求的是“回歸教育初心,著眼長遠發展”的目標。假期的學習活動將極大地促進學生書寫水平的提高,文化素養的提升?!半p減”遇假期,我們再出發,讓“葑溪娃”在假期中學而有法,學而有樂,學而有得,度過一個快樂而有意義的“墨香”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