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茗戈
(浙江安防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溫州 325024)
在互聯網技術迅速發展環境下,利用互聯網獲取知識已成為人們學習新知識的重要途徑,也促進當代大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2019年1月,《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于“促進產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中提出:適應“互聯網+職業教育”發展需求,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進教學方式方法重要指示。混合式教學是傳統課堂基于信息技術的可持續創新思路,以關注幫助學生取得最優學習效果為核心,利用新媒體技術手段,提供“在線課堂+傳統課堂”相輔相成的 課程資源與活動。
目前線上課程由教師精煉課堂基礎以及重要知識點供學生在傳統課堂外隨時隨地學習,可認為是線下課堂精華體現,能夠保證學生在線下課堂之外更加靈活開展學習。因疫情關系,各類線上教學平臺的普及,為學生開展各類線上課程活動與溝通。但現今知識與創新迅速迭代可能發生線上教學更新不及時與實際產業需求脫鉤的現象,而且學生對于教師錄制的線上課程存在興趣度不大。據調查研究,即使將線上課程完成度納入考核評價體系,也會存在學生以“刷視頻”為目的完成線上考核。本文提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采用問題導向和任務驅動為主要教學方法,利用短視頻平臺的相關技術,探索新媒體環境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優化。
航拍攝影技術是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學生的專業課,主要涉及無人機航拍攝影的前期照片、視頻獲取的操控、照片后期處理、視頻后期剪輯等技術。對于航拍設計技術本身是迭代快速,特別是在新媒體技術的驅動下,要求從業人員需要緊跟行業發展需求。因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作為近年來的新興專業,課程的教學資源較少,教材不成熟,開展該課程的教學模式的探索存在一定必要與需求。
本文以航拍攝影技術課程為研究實踐案例,采用項目模塊化思維,校企共建短視頻教學資源庫,通過問題驅動為導向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設定漸進式學習目標,引導學生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將企業與個人短視頻用戶技能分享資源融合短視頻平臺,實現課堂教學與職業技能培養的真正融合,完善校企協同育人的實踐教學體系;通過短視頻平臺開展學習成果競技與多元化評價,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同時有利于學生更加真實感受到行業“心聲”,實現“學中做、做中學、做學合一”的教學模式。
2.1.1 設定漸進式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利用短視頻平臺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線上視頻教學內容完成后,依舊課程內容提出了關聯知識點的相關若干問題。將問題按照從易到難程度進行分類,為每個問題提供“搜索標簽”,幫助學生開展短視頻平臺上“問題—答案”的解決活動。高職學生因理論知識薄弱,較多缺乏學習主動性與自主性,前期教學積累表現該舉措能夠如何幫助學生形成基本自主學習能力,能利用互聯網平臺開展主動學習,彌補學業短板。
2.1.2 打破校企合作“時空壁壘”,共建短視頻資源庫優化“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環節
依據航拍攝影工作任務設計課程項目模塊,設計線上自主學習—線下實踐與課堂—能力拓展提升三個不同的教學環節,以學生不同學習階段的需求設定循序漸進式教學目標與活動,校企協同創建短視頻資源庫,梳理知識點思維導圖,完善技能鞏固與拓展。
2.1.3 校企利用短視頻平臺共辦“線上”職業技能競賽實現以賽促學
高職教育強調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與專業實踐能力,通過競賽還原真實工作競爭環境,可有效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短視頻平臺相較于傳統競賽平臺,能夠聯合更多產業知名企業,共同舉辦“線上”職業技能競賽,實現內容學習到技能訓練,通過競賽將所學的知識與技能轉化為實際作品并參與競技中。學生通過多方企業指導與評價,在競賽中總結經驗與不足,充分發揮其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不斷拓展實踐項目能力,形成“學賽學”循環體系,實現“以賽促學、以學促知、以知促用”。
2.1.4 基于短視頻平臺構建“企業—社會—教師—學生”多元評價體系
傳統學習成果評價主要是基于教師評分、作品、生生組間互評等方式,存在評價的局限性與綜合性,并可能導致評價標準與實際產業標準不一致的情況。以短視頻平臺展示學習過程與成效,聯合線上合作企業獲得更加多元化、專業性的評價;同時,依托龐大的短視頻用戶群里點贊、評論、轉發等流量實現以實際用戶為評價指標的社會評價;最終,結合教師課程評價指標、學生之間相互評分等傳統方式的評價方式,實現“企社師生”多元評價體系。該體系不僅能夠較為客觀與真實地反映學生學習情況,同時能夠通過評價結果進行教學反思與學情分析,反哺教師教學思考與革新。
深入企業調研,邀請企業導師共同制定課程標準,根據航拍攝影工作內容與過程,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構,實施項目式教學:將教學內容與工作內容相對應,教學內容序化與工作流程順序相統一。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將教學環節分為課前自主探究、課中實踐驗證、課后鞏固提升三個環節。
2.2.1 課前自主探究
課前自主探究環節摒棄常規的線上視頻的知識點講授,而改為以自主探究為主的課前作業,作業以“問題+搜索標簽”組成的在線文檔,以3~4人為一組,共同協作完成課程作業,其內容涵蓋課程基礎知識點,并根據問題,尋找相關的短視頻,形成課程匯報內容。航拍攝影課程在后期制作過程中涉及照片處理軟件、視頻剪輯軟件并且在課程中的有限學時內不能完成技能學習,因此,在課前自主探究過程中,軟件部分的學習,以教師發布效果展示,學生依據線上視頻完成課前軟件基礎學習,為課中進一步實踐打好基礎。
2.2.2 課中實踐驗證
線下課程隨機小組與隨機匯報組員的方式,抽檢課前作業的完成情況,其他小組完成小組評分,此外可對匯報內容提問或“質疑”,展開探討。通過課前基礎知識的探究與學習,引出課程內容重點。重難點以“知識點+短視頻”方式展開,學生通過教師講解并結合行業拍攝的短視頻深入理解重難點內容。然而往往行業拍攝的短視頻所講解的內容存在知識點“破碎”,無法形成“工作思維”,在完成重難點知識講解后,開展小組協作,通過相關軟件將知識點依據工作流程圖制作成知識點的思維導圖,即知識點+短視頻講解。能夠幫助學生開展課程知識點回顧與查詢。
2.2.3 課后鞏固提升
課后是課中實踐驗證的延伸,學生可以利用實訓室設備,根據課中總結的思維導圖,繼續鞏固和提升無人機操控與后期處理能力。課后作業以學生自制短視頻總結實訓經驗并上傳至課程群共享文件中供學生間相互學習,教師在線上學習平臺發布進階短視頻,輔助基礎夯實的學生開展深度學習。
使用“在線文檔+短視頻”方式小組協作完成課前作業,學生通過關鍵詞自主探究基礎知識點,摒棄以往“在線視頻至學生,學生完成測試”單向知識輸入,利用問題導向,將知識輸入方式轉換為自主探索獲得方式,學生參考教師提供的關鍵詞,通過互聯網主動探索學習提升學生資源搜索能力,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線上學習的參與度與課程學習的自信心。
有效的課前基礎知識點的學習,能夠為線下課程中重難點知識的學習夯實知識基礎。在新課導入環節,教師提問環節,隨機抽取環節學生答對率顯著提升。在重難點教學環節,配合企業短視頻,將行業所需要掌握的技能“直接”傳授給學生,學生能夠體會技能使用后,在線下課程實踐與重難點講授過程中注意力更加集中,重難知識點更加容易突破。
課前課后的學習通過問題導向,信息搜索,問題答案不再局限于文字形式,鼓勵學生找到網絡上精簡的短視頻作為答案,在大數據分析下,短視頻平臺根據學生搜索歷史,開始推送學生感興趣的知識視頻,在短視頻推送熏陶下,學生能夠在閑暇之余了解課程內容,將學習環境逐步植入到學生網絡社交環節,潛移默化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將學生的角色“被動式”轉化為“主動式”后,學生學習積極性明顯提升,根據實訓室航拍無人機的課外借用于課程課外實訓鞏固數據顯示,其次數明顯高于實施教學改革之前的學習。在學習成績上,在完成相同課程作品主題下,2020級學生成績整體有所提升。
在教學設計中將企業項目融入教學內容,學生依據項目中的需求分析明確作品要求,讓學生角色轉變為工作人員角色。深入實施課程中的產教融合,幫助學生明確企業需要何種類型技能的人才。對比2020級學生與2019級學生作品企業評分,2020級學生整體作品認可度要由優于2019級學生的企業評分。最終推選出優秀作品上傳至短視頻平臺,獲得更多企業的認可,課程結束之余,相關企業通過短視頻平臺要求優秀作品學生將來能夠加入視頻企業實習與工作。
表1 教學改革實施成績對比
本文提出將短視頻平臺融入混合式教學優化的教學改革的研究中,結合航拍攝影技術課程綜合性強、技術迭代快等特點,利用短視頻平臺流行于當代大學生的特點,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潛能,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企業需求,豐富自身業務技能,幫助學生獲得扎實航拍攝影技術相關的理論知識與實操技能,是深入實施產教融合的表現,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實現工學結合,分析實施效果,可以發現該優化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運用現代化技術改進教學方式與方法是深化產教融合的重要途徑,目前該探索還存在需要改善的部分,在以后的課程中將細化問題并進行進一步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