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燕 湯佳偉 江蘇省沭陽縣實驗幼兒園
自主簽到是幼兒一日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其中蘊含了很多的教育價值和教育智慧。幼兒進入大班后,如何利用“來園簽到”環節激發他們對書面語言的興趣,豐富前書寫經驗,促進前書寫能力的提升呢?教師們帶著幼兒進行了一段時間的探索和嘗試,期間經歷了三個階段的調整與跟進。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中指出,環境是重要的資源,應該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為激發和調動幼兒的書寫興趣,學期初,教師在班級門口的“簽到處”提供了彩筆和簽名表,引導幼兒從原來的書寫學號簽到向書寫姓名簽到轉變。



面對簽到表,幼兒的簽到可謂五花八門:有畫名字的,有用各種圖案來表征的,有畫上自己創造的標志的……琳瑯滿目,樣態繁多。
教師在觀察、接納幼兒涂畫的基礎上,通過交流互動、建議啟發、家園聯系以及環境影響等方式給予幼兒適宜的支架。如:創設“我的名片”墻面,在墻面上張貼可移動的、具有規范性的名字卡片,讓幼兒在簽到的時候有參照物可依據;還提供各種機會讓幼兒為自己的所屬物品書寫姓名,如儲物柜、成長檔案、寫畫日記本等,幫助他們不斷地在書寫嘗試中了解自己名字的間架結構,豐富前書寫的經驗。
教師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及與幼兒的交流中發現,單一的簽名形式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當下的興趣和需要,對于幼兒來說失去了挑戰性。于是,教師在“簽到處”的環境創設上進行了優化,增設“今天我值日”“天氣我知道”等板塊,在簽到臺上提供臺歷、不同形式的鐘表等支持性材料,引導幼兒觀察和記錄每天入園的時間和天氣情況,嘗試豐富簽到內容。

經過系列活動的開展及環境上潛移默化的影響,幼兒簽到的內容逐漸豐富,除了簽署姓名、入園時間和天氣情況,有的幼兒在簽到格中還寫有星期幾和具體的日期。

9月下旬,幼兒在自主簽到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小問題,如,全班每天使用同一張表格簽得太慢,存在部分幼兒消極等待的現象;格子太小、寫不下名字之外的信息……聆聽到來自幼兒的問題,教師并沒有立即給出解決的策略和方法,而是把他們拋來的“球”再拋回去,由他們自己商討解決。之后,通過小組多重討論和實踐,他們確定了一個解決方法,那就是每人一張簽到表。在這樣一個發現問題、尋求方法并主動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幼兒主動探索發現,積極交往交流,獲得了主動學習的機會。
9月份簽到結束了,教師發現一個問題:簽到比較零碎,幼兒不能直觀地看到自己的成長變化;簽到內容中很難發現日期與星期之間的聯系性……考慮到幼兒前期有“周日歷”概念的認識和操作經驗,在和幼兒討論后,教師決定調整為“周日歷簽到表”形式,對簽到表進行設計升級。
“周日歷簽到”的那些事兒
故事一:周簽到表怎么設計?在經過一番討論后,幼兒將難題交給老師,請老師來設計,并對新的周日歷簽到表津津樂道:“表上面的一、二、三、四、五是代表星期幾。”“我知道下面要記錄自己的姓名、日期、天氣,還有我最喜歡的‘畫心情’。”“在第一格還要寫上我們的學號。”

周日歷簽到第一周

周日歷簽到第二周
使用了半個月左右,新問題又出現了。“我們的簽到表都是一樣的,每天很亂。”“如果我們能裝飾自己的簽到表,那樣就漂亮了,也能一眼就找到。”幼兒提出要自主裝飾簽到表,設計屬于自己的個性化周歷表。一百個幼兒就有一百種自我表達的方式。幼兒自主設計裝飾的簽到表豐富多樣,各具特色。
一周后,幼兒熱衷的話題又轉變了,從對外顯的美的裝飾走向對自己和同伴心情的關注上來。《指南》在健康領域“身心狀況”中提出了幼兒“情緒安定愉快”的發展目標。對于幼兒來說,情緒的安定與愉快是維護身心健康、促使其產生社會適應行為并逐漸形成良好個性的重要條件。教師用心傾聽著他們的交流與表達,并給予適時回應。“今天是26日,是我的生日哦,我要畫下來,下午還有生日蛋糕可以吃呢,太開心啦!”“我今天有點難過,因為我早上來遲了,8:30才到幼兒園,明天我要早一點。”每日的心情表達與表現充滿了氛圍感和儀式感,也引發著幼兒之間輕松愉悅的情緒表達。

周日歷簽到第三周

周日歷簽到第四周
故事二:一個月有多少天?
新的一周開始了,優澤小朋友拿出新的簽到表和奧奧討論起來。
優澤:上周五是10月29日,周六、周日往后數兩天,對啦!今天應該是10月32日。
奧奧:不對!今天是11月開始啦,應該是11月1日。
優澤:不對,之前周末回來再在日期后面多數兩天就對了。
優澤:老師,有10月32日嗎?
教師:你可以翻看、觀察一下簽到處的日歷本哦。
幼兒對“周日歷簽到”模式和“裝飾”的興趣一直持續了三周,從教師提供簽到表到幼兒自主設計、裝飾簽到表,大大激發了其入園的積極性,他們的簽到表格中呈現的信息越來越豐富,時間由一開始3分鐘到5分鐘遞減到30秒到1分鐘就能完成所有簽到內容的書寫,對縱坐標、橫坐標的概念也有了初步理解,促進了其數學思維能力和經驗的發展與提升。
1.認識月日歷結構。
今天是11月5日,從11月8日起班級就要換新的簽到表了。在本周中,教師提前將新的簽到表展示在簽到處,并和幼兒對新的簽到表展開討論:
越越:這個就像是日歷一樣,“一、二、三、四、五……”代表星期幾;“1、2、3……”這些數字代表日歷上的日期。
芊羽:我們可以在日期下面的格子里簽名字和時間。
草莓:上面沒有月份,不知道是幾月的。
小迪:上面有空白的格子可以在里面裝飾一下,這樣我的簽到表就是獨特的了。
教師:你們觀察得真仔細,是的,這就是“月日歷簽到表”,橫排是星期幾,豎列是日期,每天可以在相應的日期格里自主簽上名字、入園時間等信息。

2.幼兒分享交流。
11月底,教師邀請幼兒對11月份的簽到表進行分享交流和統計表征。
草莓:這個月我是11月25日周四那天沒來,外公給我請了假。
妍妍:這個月我每天都來了,全勤,而且每天都是8:30之前來的。
笑笑:我這個月只有一天沒來,是11月12日周五沒來,因為我請假去打疫苗了。
3.階段性反思。
經過三個階段不同形式的簽到表征,幼兒對于簽到已經養成了自主有序的良好習慣,在11月份新形式“月日歷”簽到中,他們能夠將前期的簽到經驗進行適宜性遷移與運用,逐步積累經驗,發現“周日歷”與“月日歷”的區別,熟練地掌握較復雜的“月日歷”結構。在月底的總結分析交流會上,他們能準確地統計出一個月的出勤情況,并能作原因分析;能夠說出全勤天數、8點前到園天數、遲到天數……幼兒通過表征、記錄等方式對簽到表進行統計,在統計的過程中感受到時間的流逝,理解了時間、日期等概念,促進其觀察、判斷、分析、反思等能力的發展。
歷時三個月的自主簽到探索活動中,首先,教師能持續跟進,步步支持。過程中沒有直接介入指導,而是時刻在觀察,時刻在思考,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兒發展進程中的個體差異,為幼兒創設探索發現的環境,把學習與探索的空間留給幼兒,并在幼兒感到困惑的時候給予支持與鼓勵。其次,教師看到了幼兒身上蘊含著的巨大潛力,感知到多樣化的簽到形式對于幼兒而言是豐富的、有挑戰性且便于操作的;在前書寫方面,看到了他們從初握筆時的戰戰兢兢到能熟練自如地書寫表達,入園時從拖拖拉拉到積極地早早到園,在習慣養成、時間管理、生活經驗等方面都有了較大的提升。
在感動、感嘆于幼兒是個積極主動、有能力的學習者的同時,教師還在思考以下問題:(1)提供的半成品簽到表是否局限了幼兒對于簽到的個性化呈現,怎樣有效解決?不同幼兒又會有什么樣的發現和策略方法?這是我們在后期想要看到的改變。(2)幼兒的思維是在探究中不斷豐富和發展起來的,既然他們這么有想法,那么,在熟知現有簽到表格的結構及基本作用之后,下一次班級能否開展一次“幼兒自主設計簽到表的比拼活動”?以幼兒的視角去理解簽到表的作用,用幼兒喜歡的方式去表征,彰顯幼兒與眾不同的個性,以他山之石的方式引導幼兒欣賞自己和身邊的小伙伴,凝聚集體力量,培養幼兒的主人翁精神。這些問題還有待幼兒在后續的自主簽到活動中繼續探索,期待他們下一次自主發現中的“腦洞大開”。
評析(沭陽縣實驗幼兒園園長 江蘇省特級教師 王智慧):所有關于時間、日期、姓名等一系列的認知和前書寫活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自主簽到的價值也不只本案例呈現的一點點,教師僅是將這一系列的學習融入一日生活各個環節中,以期幼兒逐步樹立時間觀念,養成守時的好習慣,成功邁出自我管理的第一步。此外,所有的學習與成長也離不開家長的關注,建議教師將每一階段的簽到活動小結或發現的問題反饋到家長群,請家長一起關注、支持幼兒的學習,也可以將每一階段幼兒的簽到表以圖片、視頻的形式進行分享,讓家長能夠更加直觀、清晰地認識簽到活動中隱含的學習價值,感受幼兒的成長變化,同時也能夠了解幼兒教師的專業性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