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德鋒 葉 筍 魏向杰
(河源市龍川縣人民醫院手術麻醉科,廣東 河源 517300)
目前,臨床上接受下腹部手術的患兒日益增多,而在手術過程中麻醉的選擇和藥物尤為關鍵,尤其是小兒手術時麻醉需高度重視。因患兒年齡較小,在手術過程中易出現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表現為暴躁、亂動和哭鬧等,手術配合度低[1]。若強制地對患兒進行麻醉,患兒蘇醒后容易躁動,嚴重影響術后的生理和心理發育。因此,對患兒進行麻醉時,給予適量藥物實施基礎麻醉,可避免患兒亂動和哭鬧,降低手術應激反應,避免對患兒造成傷害。右美托咪定的鎮靜作用良好,可以減少麻醉藥物的劑量[2]。七氟烷是吸入麻醉藥,由于手術全身麻醉的誘導和維持[3]。因此,本研究將探討右美托咪定滴鼻聯合七氟烷吸入在小兒下腹部手術中的麻醉效果。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在河源市龍川縣人民醫院進行下腹部手術的88例患兒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擬行下腹部手術;②具備下腹部手術的手術指征;③無凝血功能障礙;④無右美托咪定和七氟烷過敏史;⑤患兒家屬知情同意本次研究。排除標準:①伴有免疫缺陷;②合并嚴重臟器功能損害;③近期有接受使用鎮靜藥物或接受其他麻醉手術史;④合并胃腸道功能疾病;⑤合并神經系統疾病;⑥既往有下腹部手術史。按麻醉方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4例,其中觀察組男20例,女24例,年齡3~9歲,平均(4.01±0.13)歲,體重18.7~27.4 kg,平均(20.15±0.12)kg;對照組男23例,女21例,年齡3~9歲,平均(3.95士0.57)歲,體重18.5~27.3 kg,平均(19.97±0.37)kg。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麻醉方法:所有患兒麻醉前禁水4h,禁奶和固體食物6h,對照組予以七氟烷吸入,具體如下:①麻醉誘導:將濃度為8%的七氟烷使用面罩吸入,待患兒無意識后,插入氣管導管,維持時濃度調為3%。觀察組予以右美托咪定滴鼻聯合七氟烷吸入,具體如下:麻醉誘導前給予0.5mL生理鹽水稀釋0.5μg/kg右美托咪定于患兒每側鼻孔滴入,完成鼻滴后密切觀察患兒生命體征,最后使用七氟烷吸入,方法同對照組,手術完成后將七氟烷關閉,清醒后摘除面罩,然后送入麻醉恢復室。
1.3 觀察指標:記錄兩組患兒恢復室停留時間、睜眼時間、拔管時間;麻醉前、切皮后2h記錄平均動脈壓、血氧飽和度、心率;鎮靜滿意度:采用Ramsay評分[4]評估患兒鎮靜滿意度,1分:有焦慮、激動和不安癥狀;2分:患兒安靜、服從和配合;3分:患兒睡眠狀態,聽從命令:4分:處于睡眠狀態,可被喚醒;5分:反應遲鈍,通過刺激可喚醒;6分:嗜睡狀態,呼喚不醒。睡眠滿意度為2~4分。術后5min、15min評估躁動情況[4],總分為4分:評分越高躁動越嚴重。
1.4 統計學方法:運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述,行t檢驗,計量資料以[n(%)]表述,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麻醉恢復期各指標比較:觀察組患兒麻醉恢復期各指標均優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麻醉恢復期各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患兒麻醉恢復期各指標比較(±s)
拔管時間(min)觀察組 4415.17±2.719.74±1.9312.45±1.67對照組 4417.92±5.3111.35±2.8014.31±4.12 t 3.0593.1402.775 P 0.0030.0020.006組別 n 恢復時停留時間(min)睜眼時間(min)
2.2 兩組患兒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麻醉前,兩組患兒平均動脈壓、血氧飽和度、心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切皮后2h后,觀察組平均動脈壓、心率指標優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兒血氧飽和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s)
組別 n 平均動脈壓(mmHg) 血氧飽和度(%) 心率(次/分)麻醉前 切皮后2h 麻醉前 切皮后2h 麻醉前 切皮后2h觀察組 4487.32±4.2079.10±5.6598.63±0.1598.06±0.2582.13±3.2183.46±3.73對照組 4487.62±3.7475.97±3.2198.59±0.1398.09±0.1682.29±2.9788.08±8.20 t 0.3533.1951.3360.6700.2423.401 P 0.7240.0020.1840.5040.8080.001
2.3 兩組患兒鎮靜效果比較:觀察組患兒鎮靜滿意度為59.09%,顯著高于對照組的34.09%(P<0.05);觀察組患兒蘇醒5min、15min的術后躁動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鎮靜效果比較(±s)

表3 兩組患兒鎮靜效果比較(±s)
組別 鎮靜滿意度 術后躁動評分滿意 不滿意 蘇醒5min蘇醒15min觀察組26(59.09)18(40.91) 1.40±0.601.42±0.70對照組14(31.81)30(68.19) 2.37±1.402.03±0.80 t/χ2 5.5264.2243.080 P 0.0180.0000.000
患兒下腹部手術在臨床上較為常見,近年來,醫療水平的不斷提升,患兒的生存質量也明顯提升,為保證手術效果,臨床上對于麻醉的要求也逐漸升高。麻醉手術不僅需要良好的鎮靜、鎮痛效果,還要要求具有良好的抑制手術應激反應,以防止患兒因應激反應導致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延長,增加負擔。手術前給予鎮靜干預可以減少患兒因手術引起的緊張、焦慮情緒,有助于手術的進行,對麻醉的順利開展具有積極意義,同時也可以減少術后蘇醒躁動現象。
本研究結果中,觀察組患兒麻醉恢復期各指標均優于對照組,提示為患兒下腹部手術應用右美托咪定滴鼻聯合七氟烷吸入可以縮短圍術期各時間。吸入用七氟烷適用于住院患者和門診患者的全身麻醉的誘導和維持,具有誘導快、血氣分配系數低、麻醉期長和可控制等優點,是患兒全身麻醉誘導和維持的理想麻醉劑[5]。右美托咪定可以調節心率,維持心臟搏出量的穩定,從而使機體產生與生理睡眠狀態相似的醒覺周期,同時與七氟烷起到協調作用,可有效縮短恢復時停留時間、睜眼時間、拔管時間[6]。王旭[7]研究證實了患兒手術應用右美托咪定聯合七氟烷麻醉誘導可以縮短麻醉恢復期個時間。本研究結果中,切皮后2h后,觀察組平均動脈壓、心率指標優于對照組,血氧飽和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提示患兒下腹部手術應用右美托咪定滴鼻聯合七氟烷吸入可以穩定血流動力學。低劑量七氟烷對心血管系統和交感神經系統影響輕微,可以減少心動過緩的發生風險,利于平穩平均動脈壓、心率。右美托咪定是有效的α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在鎮靜和抑制交感神經活動上較為突出,對交感神經興奮性和去甲腎上腺素的釋放產生抑制作用,進而降低交感神經張力,達到鎮靜、鎮痛作用,利于血流動力學水平的穩定。以往研究報道,右美托咪定可以穩定平均動脈壓、心率以及血氧飽和度,減少蘇醒躁動,幫助患兒平穩度過麻醉蘇醒期[8]。右美托咪定滴鼻聯合七氟烷吸入可以相互協調,有利于患兒平均動脈壓、心率以及血氧飽和度的穩定。李娜[9]研究結果也證實了使用右美托咪定可以有效維持行七氟烷麻醉患兒血流動力學穩定水平。觀察組鎮靜效果優于對照組,蘇醒躁動評分低于對照組,提示提示患兒下腹部手術應用右美托咪定滴鼻聯合七氟烷吸入的鎮靜效果顯著,減少蘇醒期躁動。張甜歌[10]的研究中,小兒磁共振檢查中使用右美托咪定滴鼻,可以減少七氟烷吸入造成的蘇醒期躁動。
綜上所述,右美托咪定滴鼻聯合七氟烷吸入應用于小兒下腹部手術效果明確,有助于穩定血流動力學,有效改善患兒術后躁動,且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