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紅艷
(社旗縣人民醫院,河南 社旗 473300)
子宮內膜癌為臨床常見女性上皮性惡性腫瘤,多發于絕經后或圍絕經期女性,以月經紊亂、陰道出血等為主要臨床表現,若未能及時給予有效的治療干預,可威脅患者生命安全[1]。現階段,子宮內膜癌腹腔鏡根治術是臨床治療子宮內膜癌患者的主要治療手段,大多數患者可獲得良好治療效果,但仍有部分患者預后不佳[2]。目前糖類抗原125(CA125)為子宮內膜癌患者常用血清腫瘤標志物,但其在預后評估方面的作用仍存在一定爭議。相關研究指出,細胞分裂周期相關蛋白5(Cell division cycle associated 5,CDCA5)在乳腺癌、肝癌等多種惡性腫瘤疾病中呈明顯升高表達,且與疾病預后存在密切關系[3-4]。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子宮內膜癌腹腔鏡根治術前血清CDCA5表達預測術后短期預后的價值,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社旗縣人民醫院接受子宮內膜癌腹腔鏡根治術治療的85例子宮內膜癌患者臨床資料,將出院時病情好轉的64例子宮內膜癌患者研究資料納入預后良好組,將治療無效死亡或病情危重放棄治療的21例子宮內膜癌患者研究資料納入預后不良組。預后良好組年齡42~65歲,平均(54.92±2.13)歲;體重指數18~26kg/m2,平均(22.18±0.72)kg/m2;病理分型:透明細胞癌4例,鱗癌5例,混合性癌3例,子宮內膜樣腺癌52例。預后不良組年齡43~66歲,平均(54.85±2.07)歲;體重指數18~26kg/m2,平均(22.14±0.69)kg/m2;病理分型:透明細胞癌1例,鱗癌1例,混合性癌1例,子宮內膜樣腺癌18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有可對比性(P>0.05)。
1.2 入選標準:納入標準:符合子宮內膜癌相關診斷標準[5];經病理組織學檢查確診;接受子宮內膜癌腹腔鏡根治術治療;臨床資料與影像學資料均完整。排除標準:合并嚴重內分泌系統疾病;存在其他子宮內膜病變等因素導致的CDCA5表達異常;合并其他惡性腫瘤疾病;合并全身感染性疾病。
1.3 方法:采集兩組入選者術前空腹靜脈血4~5mL,以3000r/min的轉速離心10min,分離血清,通過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CDCA5水平,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進行操作。
1.4 統計學方法:運用SPSS24.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用獨立樣本t檢驗,以百分數和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用χ2檢驗,繪制受試者工作曲線(ROC),分析術前血清CDCA5水平預測子宮內膜癌腹腔鏡根治術患者預后不良的價值,以曲線下面積(AUC)評價,AUC≤0.50:無預測價值,0.50<AUC≤0.70:預測價值較低,0.70<AUC≤0.85:預測價值中等,AUC>0.85:預測價值較高,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血清CDCA5水平比較:預后不良組血清CDCA5水平低于預后良好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血清CDCA5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血清CDCA5水平比較(±s)
組別 n 血清CDCA5預后良好組 64132.57±37.21預后不良組 21192.35±43.51 t-6.123 P-0.000
2.2 血清CDCA5水平與子宮內膜癌腹腔鏡根治術患者預后關系的Logistics回歸分析:將血清CDCA5水平作為自變量,將預后結局作為因變量,將預后良好賦值為1,將預后不良賦值為0,經Logistics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血清CDCA5水平高表達是導致子宮內膜癌腹腔鏡根治術患者預后不良的危險因素(OR>1,P<0.05),詳見表2。

表2 血清CDCA5水平與子宮內膜癌腹腔鏡根治術患者預后關系的Logistics回歸分析
2.3 術前血清CDCA5水平預測子宮內膜癌腹腔鏡根治術患者預后不良的價值:將子宮內膜癌腹腔鏡根治術患者預后結局作為狀態變量(1=預后不良,2=預后良好),術前血清CDCA5水平作為檢驗變量,繪制ROC曲線結果顯示,術前血清CDCA5水平預測子宮內膜癌腹腔鏡根治術患者預后不良的AUC為0.879,具有較高預測價值,詳見圖1。

圖1 術前血清CDCA5水平預測子宮內膜癌腹腔鏡根治術患者預后不良的價值
子宮內膜癌為內分泌失調性疾病,主要是由于雌激素對子宮內膜產生過度刺激而引起。現階段,子宮內膜癌的發病機制尚未能完全明確,可能與不孕不育、肥胖、激素替代治療、生活習慣、糖尿病等因素有關[6-8]。近年來,子宮內膜癌的診斷及治療均具有較大進展,但其病死率仍處于較高水平,積極尋找預測子宮內膜癌臨床療效的腫瘤標志物,對準確評估其預后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研究指出,異常細胞分裂可導致癌癥,異常細胞周期可引起癌細胞增殖[9]。在癌癥中,諸多與細胞周期相關基因被調控,而這些基因極可能是癌癥治療的潛在靶點。CDCA5是細胞分裂周期相關蛋白家族重要成員,具有促進姐妹染色單體結合作用,并使其準確分離以確保基因組的完整性;CDCA5還可對細胞周期相關蛋白與轉錄因子的活性產生調節作用,在癌細胞的增殖與凋亡中起到重要調節作用[10]。本研究結果顯示,預后不良組血清CDCA5水平低于預后良好組,提示CDCA5可能是子宮內膜癌患者預后評估的腫瘤標志物。經Logistics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血清CDCA5水平高表達是導致子宮內膜癌腹腔鏡根治術患者預后不良的危險因素;且繪制ROC曲線結果顯示,術前血清CDCA5水平預測子宮內膜癌腹腔鏡根治術患者預后不良的AUC為0.879,提示CDCA5對子宮內膜癌腹腔鏡根治術患者預后不良具有較高預測價值。分析原因在于,血清CDCA5水平可隨癌癥患者臨床分期增加及肌層浸潤深度加深而逐漸升高,血清CDCA5水平高表達可能在子宮內膜癌的進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其具體機制可能是CDCA5水平升高對姐妹染色單體結合產生干擾,致使其在結合過程中發生故障,造成細胞周期失控,引起基因突變,加速癌細胞增殖,從而對癌癥進展起到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子宮內膜癌腹腔鏡根治術預后不良患者血清CDCA5水平高于預后良好患者,血清CDCA5在子宮內膜癌預后評估中具有一定應用價值,通過對物質檢測,可能為該癥治療提供新的治療靶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