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嫣瓊 王浩然 張銀霞
(鄭州市中心醫院放射科,河南 鄭州 450000)
肝細胞癌是一種發病率較高的臟器惡性腫瘤[1],其發病原因較為復雜,常會促使患者出現乏力、右上腹疼痛等癥狀,影響其生命質量[2]。臨床認為盡早對疑似肝細胞癌患者進行確診較為關鍵,目前通常采取超聲、X線等影像檢測手段完成診斷,但診斷效能較差,漏診率較高。磁共振成像(MRI)動態增強掃描是一種可應用半定量方法細致描述相關微觀信息的診斷手段,有研究認為其增強曲線下初始面積(iAUC)、速率常數(Kep)、血管外細胞外間隙容積比(Ve)、容量轉移常數(Ktrans)能夠對肝細胞癌進行有效鑒別診斷[3],但現階段相關研究較少,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定本院于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收診的肝臟占位病變患者112例,按照疾病不同區別其為試驗組(51例)和對照組(61例)。試驗組中,女20例,男31例;年齡44~74歲,平均(59.42±6.39)歲。對照組中,女25例,男36例;年齡45~76歲,平均(59.73±6.27)歲。兩組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另外,試驗組的病灶共檢出53個;對照組的病灶共檢出61個。
1.2 方法:采用相控體部線圈8道的磁共振成像系統輔助完成檢測,于自由呼吸序列中采取呼吸運動矯正技術對呼吸偽影進行縮減,掃描范圍為雙腎下極至膈頂,平掃序列為T2WI、T1WI抑脂序列。掃描開始前應通過反轉角做好脂肪抑制序列(T1-vibe)肝臟掃描工作,計算肝臟T1值后再行反轉角序列掃描,相關參數為9.3s掃描時間、3mm層厚、380mm×380mm FOV、1.7ms TE、5.1ms TR以及35期掃描期數。經18.6s的掃描時間,再行釓噴替酸葡甲胺對比劑肘靜脈注射,劑量為0.1mmol/kg,而其速率為2mL/s,最后做好沖管工作。
1.3 觀察指標:評測分析兩組肝臟占位病變患者正常肝組織及病灶的iAUC、Kep、Ve、Ktrans,同時觀察其各項定量參數的診斷效能,診斷效能包括特異度、敏感度、界值。
1.4 統計學處理:運用SPSS 20.0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正常肝組織與病灶的定量參數調查及比較:兩組病灶組織的iAUC、Ve、Kep、Ktrans,均較正常組織高(P<0.05)。試驗組正常組織的iAUC、Ve、Kep、Ktrans與對照組相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病灶組織的iAUC、Kep、Ktrans,均較對照組高(P<0.05);而其Ve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正常肝組織與病灶的定量參數調查及比較(±s)

表1 兩組正常肝組織與病灶的定量參數調查及比較(±s)
注:與對照組病灶組織的定量參數相比,*P<0.05
組別 病灶 肝組織位置 iAUC Ve Kep(min-1) Ktrans(min-1)試驗組(n=51) 53 正常組織 10.75±1.260.34±0.060.39±0.040.12±0.03病灶組織 38.56±4.34* 0.41±0.04* 0.87±0.13* 0.39±0.06*t,P - - 44.800,0.0007.067,0.00025.692,0.00029.302,0.000對照組(n=61) 61 正常組織 10.79±1.220.35±0.050.38±0.050.11±0.03病灶組織 21.64±2.580.40±0.030.48±0.070.18±0.04 t,P - - 29.693,0.0006.697,0.0009.079,0.00010.934,0.000
2.2 各項定量參數的診斷效能:Ktrans的特異度、敏感度分別為66.7%、81.9%,肝癌診斷時其界值為0.209的診斷效能較高;Kep的特異度、敏感度分別為58.4%、75.3%,肝癌診斷時其界值為0.468的診斷效能較高;iAUC的特異度、敏感度分別為58.4%、81.7%,肝癌診斷時其界值為24.825的診斷效能較高,詳見表2。

表2 各項定量參數的診斷效能
肝細胞癌是一種病因多與脂肪肝、大量飲酒、黃曲霉素、乙肝病毒感染等因素有關的惡性腫瘤疾病[4],早期癥狀不明顯,通常中晚期才能發現,而此時患者多會出現厭油、納差、消瘦、乏力等癥狀[5],且可能伴有下肢水腫、皮膚瘙癢、消化道出血等問題[6],影響患者的生命安全。針對該病而言,臨床認為早期做好診斷工作較為關鍵,以往常采用超聲檢查、穿刺活檢、CT檢查等辦法完成相應檢測,但超聲檢查受人為干擾影響大,穿刺活檢的創傷性較高[7],而CT檢查則常會因輻射污染、輻射劑量等問題而影響患者的生命健康。
基于此,目前采用MRI動態增強掃描技術對肝細胞癌患者實施檢測較多,該技術具有良好的精確性與客觀性,且其常用定量參數能夠對血管內、外間隙的對比劑轉運狀態進行有效反映。另外,定量參數還可用于觀察患者的血液循環及供血狀況[8]。該技術的常用定量參數中,Kep可對新生血管中的血管成熟度、血液流量進行體現;Ve能對血管的細胞分布及透明性狀況進行體現;iAUC可對病灶中對比劑的流速、劑量進行反映;而Ktrans則能夠對病灶的血管分布及血液量狀況進行反映[9]。本次研究中,肝細胞癌患者病灶組織的iAUC、Kep、Ktrans參數,均明顯高于肝良性腫瘤者,表明以上三個定量參數能夠有效鑒別肝細胞癌患者,其界值分別在24.825、0.468、0.209時的診斷效能較佳。而兩組Ve的診斷效能較差,可能與肝細胞癌的血管通透性(新生)較血管瘤大有關[10],病理分級會對血管外間隙增長產生相應影響,促使細胞排序緊湊,以至于無法確定其病理分級及血管瘤的不同差異。
綜上所得,肝細胞癌以MRI動態增強定量參數行相應檢測,其診斷效能較佳、鑒別價值較高,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