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新芳 楊慧慧 杜傲雪
(安陽市人民醫院腎內科,河南 安陽 455000)
近年來糖尿病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糖尿病腎?。―iabetic nephropathy,DN)作為常見糖尿病微血管并發癥之一,可引起機體器官和系統慢性進行病變和功能受損,也是導致糖尿病患者發生腎衰竭的主要病因[1]。DN病情隱匿,病程長,其發病原因是由于患者血糖水平控制不佳,高血糖對微血管造成損傷,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2]。由于該病需要長期治療,同樣需要持續護理干預,因此提高患者認知,延緩病情進展,對患者康復至關重要。有研究表明,早期對患者進行治療和自我管理教育干預對控制血糖、延緩DN病情進展有積極影響[3]?;谡J知圖的健康教育關注患者認知問題,通過生動的方式改變患者對疾病的態度和不良認知,進而采取積極行為,但較目前少在腎病患者中應用。因此,本研究采用基于認知圖的健康教育干預模式,觀察該模式對DN患者飲食治療依從性、并發癥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腎內科收治的DN患者104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52例。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批同意。納入標準:①符合《糖尿病腎臟疾病臨床診療中國指南》中DN相關診斷標準[4];②年齡<70歲;③病歷資料完整;④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腎功能終末期患者;②合并心、肝、肺等器官障礙;③合并認知功能或精神障礙患者;④合并腫瘤患者。實驗組男性30例,女性22例,年齡為45~70歲,平均(57.90±9.22)歲;糖尿病病程平均(9.84±3.15)年。對照組男性27例,女性25例,年齡為46~70歲,平均(58.66±9.70)歲;糖尿病病程平均(10.20±3.28)年。兩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比較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包括常規健康教育、飲食護理、用藥指導、運動指導等。實驗組在此基礎上采用基于認知圖的健康教育干預:①DN認知圖設計:收集、整理與大量DN健康教育相關的資料和圖片,自制一套簡單、明了、可操作的概念圖、思維導圖、知識樹等,便于患者理解、運用,主要介紹DN相關知識,包括概論、飲食管理、運動指導、藥物指導、自我保健5個方面的主題,內容應圖文并茂;②舉辦DN知識專題講座、家庭護理講座,概論主要內容為DN定義、病因、診斷、臨床分期、臨床表現、并發癥臨床表現及護理;飲食主要內容為飲食控制的方法、食譜的搭配、熱量的計算;運動主要內容為運動的意義、運動方式、運動量、運動時間;藥物指導內容為藥物的種類、作用及副作用、服藥方法;胰島素種類、作用、保存方法、注射方法;自我保健內容為DN并發癥的防治、不良生活習慣的危害、自測血壓及血糖的方法、低血糖臨床表現及應急處理方式。每周1次,每次30min,持續干預6個月。
1.3 評估標準:采用糖尿病飲食行為依從性測評量表評估患者飲食治療依從性[5],包括飲食自我監管、糖類脂肪類遵醫行為、油鹽類遵醫行為、果蔬類遵醫行為、烹飪及進餐習慣5個維度,共23個條目,總分為23~115分,分數越高,則飲食治療依從性越好。應用生活質量綜合評估問卷(GQOLI-74)對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估[6],包括軀體、心理、物質及社會功能4個維度,共74個條目,總分370分,分數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高。
1.4 觀察指標:選取患者毛細血管末梢血,使用血糖監測儀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于干預前及干預6個月后采集所有患者空腹靜脈血樣,以離心半徑13.5cm,3500r/min離心5min,采用羅氏全自動生化儀免疫比濁法檢測血清肌酐(Scr)、腎小球濾過率(GFR);觀察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糖尿病飲食行為依從性測評量表)、生活質量(GQOLI-74)的變化;比較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出血、肺部感染、充血性心衰、血壓過高)的差異。
1.5 統計學方法:運用SPSS19.0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實驗室指標比較:干預6個月后,兩組患者的FPG、2hPG、Scr均較干預前顯著降低(P<0.05),且實驗組明顯低于同一時期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GFR較干預前顯著升高(P<0.05),且實驗組明顯高于同一時期對照組(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實驗室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實驗室指標比較(±s)
注:與同組干預前比較*P<0.05
組別 n FPG(mmol/L)2hPG(mmol/L)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實驗組 526.63±1.054.54±0.82* 10.49±2.28干預后6.27±1.62*對照組 526.47±0.984.95±0.95* 10.83±2.47 t 0.8032.3560.729 P 0.4240.0200.4677.02±1.89*2.1730.032 Scr(umol/L) GFR(mL/min)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127.63±21.0597.14±17.82*48.29±8.2859.37±10.85*125.57±20.16105.65±18.28*46.83±7.8855.02±10.14*0.5102.4040.9212.1120.6110.0180.3590.037
2.2 兩組患者飲食治療依從性比較:干預6個月后,兩組患者糖尿病飲食行為依從性測評量表評分均較干預前顯著升高(P<0.05),且實驗組明顯高于同一時期對照組(P<0.05);實驗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飲食治療依從性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飲食治療依從性比較(±s)
組別 n 飲食自我監管 糖類脂肪類遵醫行為 油鹽類遵醫行為實驗組 52 干預前 12.19±2.4412.85±2.5611.54±2.34干預后 16.20±3.36*a 15.87±3.27*a 15.59±3.04*a對照組 52 干預前 11.87±2.3711.53±2.3512.14±2.41干預后 14.21±2.92* 14.62±3.02* 14.28±2.95*果蔬類遵醫行為10.62±2.1714.03±2.87*a 10.07±2.1012.20±2.48*烹飪及進餐習慣9.85±1.9814.16±2.96*a 10.26±2.2212.44±2.50*
2.3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干預6個月后,兩組患者GQOLI-74評分均較干預前顯著升高(P<0.05),且實驗組明顯高于同一時期對照組(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GQOLI-74評分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GQOLI-74評分比較(±s)
注:與同組干預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 n 軀體功能 心理功能 物質功能 社會功能實驗組 52 干預前 57.94±8.2853.74±6.7456.85±8.0658.13±8.62干預后 74.58±10.92*a 70.21±10.04*a 76.25±11.66*a 73.53±11.60*a對照組 52 干預前 57.16±8.0254.27±6.8557.41±8.2057.65±8.44干預后 66.84±9.86* 62.59±9.20* 68.48±10.69* 66.37±9.62*
2.4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干預6個月后,實驗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n(%)]
DN是糖尿病最嚴重的微血管并發癥,多由遺傳因素、糖代謝紊亂、腎損傷及環境等多種危險因素引起腎臟病理結構和功能改變,發病機制復雜,病程較長,且病情進展迅速,最終發展為腎衰竭,嚴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7-8]。因此,早期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改變患者認知,對延緩病情進展有重要意義。
DN患者長期受疾病困擾,缺乏疾病健康知識及護理知識,用藥、飲食管理血糖控制依從性差,不利于患者病情恢復[9]。健康教育是對患者進行專業疾病知識教育的護理干預措施,能夠有效提高患者認知能力,改善自我管理行為[10-11]?;谡J知圖的健康教育以認知圖式理論為理論基礎,將發病機制、治療程序、康復鍛煉、自我保健等內容整合起來制成一個完整、系統的知識圖譜。遵循人們的認知規律及結構,有針對性地進行健康教育,以幫助患者及家屬理解、識記疾病知識。本研究結果中,干預6個月后,實驗組FPG、2hPG、Scr均明顯低于同一時期對照組,且實驗組GFR明顯高于同一時期對照組,提示基于認知圖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控制DN患者相關指標,改善血糖水平及腎臟功能。認知圖生動形象,有助于加強患者記憶,幫助患者牢記飲食管理、運動及服用藥物等相關內容,了解控制血糖和低蛋白飲食的重要性。
DN患者通常無法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自我管理能力水平不高,疾病發展到終末期患者必須進行透析治療,增加患者心理壓力,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基于認知圖的健康教育幫助建立新的認知結構,促進患者提升個人技能,以形成高質量的自我管理能力。本研究還發現且實驗組糖尿病飲食行為依從性測評量表評分、GQOLI-74評分明顯高于同一時期對照組,表明基于認知圖的健康教育對提高DN患者飲食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量有積極作用。通過健康宣教,配合圖文并茂的認知圖,促進患者積極藥物治療,同時加強血壓、血糖、血脂控制,養成良好飲食習慣,進而保護腎臟,改善生活質量。
DN患者由于營養不良、低蛋白血癥、控制水分不佳等多種因素影響,導致其發生并發癥的風險要明顯高于沒有腎病的糖尿病患者[12],因此建立自我管理意識更為重要?;谡J知圖的健康教育借助圖式的形式能夠提高患者感知控制水平,糾正患者的疾病認知,態度及行為習慣,促進患者積極自我管理,從而改善癥狀,緩解病情進展。本研究經觀察發現,實驗組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表明基于認知圖的健康教育能夠減少DN患者并發癥的發生。將概念圖、思維導圖、知識樹結合健康宣教應用于DN患者,可提高患者對自身疾病發生發展的感知力和觀察力,增強疾病控制感。該模式讓患者了解DN并發癥的嚴重危害,幫助患者準確評估自己的病情,積極配合治療及護理,采取戒煙、戒酒、嚴格控制飲食、合理運動等健康行為,進而降低并發癥發生的風險。
綜上所述,在認知圖的基礎上,DN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促使其主動采取行動,進而提高飲食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量,有效防治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