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振
(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中醫院內二科,河南 信陽 464000)
糖尿病高滲性昏迷(HNDC)即為高滲性非酮癥糖尿病昏迷,是糖尿病(DM)患者嚴重而少見的并發癥,DM患者胰島素分泌不足,在感染、攝水不足等因素作用下血糖急劇升高,加重代謝紊亂,引發低血容量高滲性脫水,患者出現嗜睡、幻覺等,最終導致昏迷,危害極大[1-2]。臨床常規補液、胰島素降糖等治療雖可一定程度改善患者癥狀,但HNDC患者病情危重,需盡快糾正血生化指標紊亂,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CRRT)通過置換液來平穩而及時地糾正電解質紊亂等情況,促進患者恢復。本研究分析CRRT在HNDC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選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HNDC患者65例,接受常規治療的31例為常規組,在常規組基礎上接受CRRT治療的34例為CRRT組。CRRT組男19例,女15例;年齡54~70歲,平均(61.97±3.96)歲;誘發原因:感染18例,攝水不足6例,高糖攝入4例,其他6例。常規組男17例,女14例;年齡54~72歲,平均(62.60±4.27)歲;誘發原因:感染16例,攝水不足5例,高糖攝入4例,其他6例。兩組基線資料均衡可比(P>0.05)。
1.2 選取標準:納入標準:符合HNDC的診斷標準:有效血漿滲透壓≥320mOsm·L-1,伴有意識障礙,處于昏迷狀態,血糖≥33.3mmol·L-1,尿糖++~++++,尿比重≥1.02,尿酮呈陰性或弱陽性,患者伴有嚴重的脫水征等;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合并其他嚴重心肺功能不全者;伴有血液系統疾病者;既往有神經障礙史者;死亡病例。
1.3 方法
1.3.1 常規組:接受常規治療,積極補液治療,以治療 時 間 來 增 減 補 液 劑 量,2~6h內 補 液1000~2000mL,第1天補液劑量需進行相應控制,總量4000~5000mL,由于補液量大,可選擇通過鼻飼進行胃腸道內補液,以白開水為主(補充容量、降低血滲透壓);胰島素降糖治療:一般使用劑量0.1U·kg-1·h-1,每2h測量1次患者血糖,依據血糖水平進行胰島素用量調節,患者血糖水平下降至<16.7mmol·L-1時,則改變胰島素注射方法,將其混入5%的葡萄糖溶液,葡萄糖:胰島素=3~4g:1U;患者處于昏迷狀態,需對其血糖、腎功能及血鉀、血鈉等進行監測,檢測上述指標的時間間隔為2h;如果患者血鉀水平不高,則依據患者每小時尿量補鉀鹽;保持患者呼吸通暢,若發生呼吸衰竭,進行氣管插管、機械通氣治療,發生心衰等予以對癥治療;積極進行抗感染等。
1.3.2 CRRT組:在常規組基礎上予以CRRT,在患者頸內靜脈或股靜脈進行靜脈穿刺,留置單針雙腔導管,建立血管通路;使用血濾機、聚砜膜濾器及相應置換液進行治療,治療過程中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可對置換液中的電解質成分進行調節,稀釋后以50~80mL·kg-1·h-1輸入體內,血流量為150~200mL·min-1,之后進行低分子肝素抗凝,4h/次,若患者昏迷轉為清醒后則需停止CRRT治療,并嚴格控制滲透壓下降速度,為避免患者誘發腦水腫。
1.4 觀察指標:①治療前、治療24h后兩組血糖、血鈉、血漿滲透壓水平比較;②清醒時間;③并發癥,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休克。
1.5 統計學分析:運用SPSS22.0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血生化指標及血漿滲透壓:治療前兩組血糖、血鈉、血漿滲透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24h后CRRT組血糖、血鈉、血漿滲透壓低于常規組(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治療24h后血糖、血鈉、血漿滲透壓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治療前、治療24h后血糖、血鈉、血漿滲透壓水平比較(±s)
組別 n 血糖 血鈉 血漿滲透壓治療前 治療24h后 治療前 治療24h后 治療前 治療24h后CRRT組 3442.47±4.1212.15±2.04157.83±7.01140.12±5.71379.15±8.94311.26±9.12常規組 3141.89±3.8613.86±2.57156.71±6.75146.63±6.02377.20±9.27335.65±8.79 t 0.5842.9840.6554.4740.86310.956 P 0.5610.0040.515 <0.0010.391 <0.001
2.2 清醒時間:CRRT組清醒時間為(9.97±4.13)h,短于常規組(15.27±6.54)h,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94,P<0.001)。
2.3 并發癥:CRRT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常規組(χ2=5.139,P=0.023),詳見表2。

表2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n(%)]
HNDC本質是急性代謝紊亂綜合征,發病機制復雜,患者由于高血糖、血漿滲透壓升高、電解質紊亂等導致腦細胞脫水,阻斷對大腦皮層供血、供氧,致使患者出現不同程度意識障礙,逐步進展為昏迷,該病并發癥多,病情危重,盡早降低血糖、調節血漿滲透壓等對患者恢復至關重要[3-4]。
常規治療主要在于降糖治療同時快速補液,并予以其他對癥治療,但這種方法對補液量與補液速度掌握不佳會影響治療效果,往往難以真正糾正高滲狀態。CRRT不僅可替代與改善腎功能,還對多器官提供內環境支持,促進功能恢復,具有穩定的血流動力學,臨床應用范圍日益擴展[5-6]。CRRT應用在HNDC治療中,在患者體外建立相應循環模式,可不斷補充水分與用藥,平穩而有效降低血漿滲透壓,基本無需顧慮水氮平衡;還可通過超濾、吸附等技術清除代謝產物,減少應激損害,減輕細胞水腫,促進患者恢復。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24h后CRRT組血糖、血鈉、血漿滲透壓低于常規組,說明CRRT輔助治療HNDC,可發揮CRRT有效降低血漿滲透壓,調節電解質平衡,降低機體血糖、血鈉水平,以維持內環境穩定。本研究還發現CRRT組清醒時間短于常規組,對于HNDC患者而言盡快恢復水電解質平衡、縮短蘇醒時間是臨床治療重點,CRRT輔助治療HNDC,可發揮較常規治療更快的清醒速度,效果較好。此外,本研究發現,CRRT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常規組,提示CRRT輔助治療HNDC,還可降低并發癥發生率,CRRT血濾器具有高度生物相容性,吸附能力強,通透性高,可穩定而快速清除過高的生化指標與炎性介質,減少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改善氧利用度,降低各種并發癥發生風險,改善預后。
綜上所述,CRRT輔助治療HNDC患者,不僅可改善血生化指標紊亂,降低血漿滲透壓水平,縮短清醒時間,還可降低并發癥發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