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旺
(東莞市紡織服裝學校 廣東東莞 523909)
“十三五”期間,是實現教育現代化決定性階段,以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貫徹黨的職教發展方針,確立職教發展主要方向,深化教育改革,堅持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進一步加強中等職業學校技能培養。以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為最終目標,推動教學模式思想改革,從課程到教學模式到管理制度和人才培養出發,堅持中等職業學校教育創新,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為社會提供符合需求的全面型人才。在“十三五”期間大力推動中等職業學校教育改革發展的情形下,改變教學模式成為改革重中之重。中等職業學校藝術設計專業在中等職業學校中屬于新型的專業模式,教學體系尚在摸索與建設中,一旦基礎教學與專業實踐教學無法銜接上,會導致本專業設計學生所學與市場所需產生誤差,阻礙專業發展。素描作為中等職業學校藝術設計專業最為基礎的學科,一直都有相關教研人員對該學科進行研究和探索,但始終分析得不夠透徹細致,在研究中往往根據繪畫素描和設計素描的共同點和不同點進行對比,沒有從專業藝術設計入手,得到的結論頗為籠統。本文將針對藝術設計專業與素描實踐性相結合進行研究,為教學提供參考。
雖然國外中等職業教育素描基礎課相關的教學研究較少,但在德、法等西方國家,從小就培養孩子有關美術課注意觀察和實踐等教學還是比較多,尤其是對各種素描相關元素的認識,通過觸摸、聯想、創造等感知能力獲得靈感,培養學生對身邊生活環境中各類物品的審美,這與我國學生學習素描都是從教材基礎知識入手有所不同。近些年隨著對中等職業學校藝術專業設計中素描教學研究的增多,也在改變和創新以設計為基礎的素描教學設計理念,改變傳統的照本宣科教學方式,從整體素描教學的目的、教學方式、教學指標意義入手。不過大多數中等職業院校教材是由學校相關人員編寫,基本都是針對其專業將課程內容根據教學指標設計課時框架,為完成教學設計課程內容和專業課要求進行規劃。部分藝術學校將教材或者課堂內容設計得較為復雜和有難度,這對現階段學習設計專業素描課程的學生來說想要學好會有一定困難,而針對中等職業學校設計專業素描教學具體實踐教學研究的教材也較少,這些問題對國內素描教學都起到了一定阻礙作用[1]。
中等職業學校是培養符合現階段市場所需求的人才基地,培養學生具有專業性全方面綜合能力,在市場大環境需求下提供生產、服務、技術等第一線人才和勞動人員。因此,中等職業學校辦學目的是在教學改革背景下,以培養市場所需人才為背景,建設多元化美術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提高中等職業學校人才培養質量。
現階段我國中等職業學校藝術設計專業素描教學依然按照傳統教學理念,多以繪畫素描教學的基礎進行學習,形式比較單一[2]。教學中對素描技巧較為重視,而教學最終目標不夠明確,單一枯燥的繪畫素描無法激起學生興趣,限制了學生對素描整體的創造性,在對素描學習上只會針對要求的事物進行關注,很難與藝術設計產生銜接。這種不分對象、不分教學目的和效果的基礎素描教學漸漸脫離了社會發展的需求,阻礙藝術設計專業素描教學的發展,是目前中等職業學校對該專業發展遇到的巨大困難。
藝術設計專業素描教學對象都是本專業的學生,但經過調查顯示,步入中等職業學校繼續學習的學生基礎相對正規大專院校學生較差,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和方向,在專業課學習上遇到的問題較多,學習方法也比較欠缺導致學習難度加大。不過進入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觀察和動手能力較為突出,根據《素描基礎教程》選取藝術專業的學生作為教學研究對象,從廣告設計專業、服裝設計專業和室內設計專業著手研究,找到符合中等職業學校藝術設計專業素描實踐的最佳教學方法。從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特點入手,分析教學方案和目的,以學生為主體,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為方向,經過具體教學設計進行實踐指導,轉換教師與學生意識和角色,將素描實踐與藝術設計專業相融合,從而推動該專業在中等職業學校中的持續發展[3]。
筆者一直承擔著中等職業學校中藝術設計與制作方向專業基礎課程教學,經過多方面調查可以看出,學校對該專業培養人才的目標依然側重于報考各大美術院校的學生,對大部分從中等職業學校直接面向社會就業方向的學生考慮較少,導致這類學生由于教學內容的單一和千篇一律的知識學習內容,很難在就業競爭中得到優勢,無法適應市場所需。傳統藝術設計專業教學課時耗時較長,課堂內容單一死板,在課堂上不能有效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限制了學生藝術思維和創造能力。
傳統的繪畫素描與藝術設計專業素描還是有本質上的一些不同:兩者都屬于視覺藝術范圍,不同主要在于服務的對象、目的、功能三方面。繪畫素描通過感覺展現明暗調、空間感和虛實處理等方向,通過研究基本規律改變造型,追求的是精神層面的欣賞,以視覺效果為主要表現點。而藝術設計素描是通過三維空間理念根據相對比例、尺寸、形態規律等內部結構的分析準確地傳遞出信息數據的設計,在素描繪制中要有預想能力,將設計上所表達的意圖和目的展現出來[4]。繪畫素描整體造型通常都是以感性為基礎,通過形象性和感官直覺性相結合的方式展開。設計素描多是以造型的創造性和思維方式為基礎,將設計內容綜合在邏輯思維中,主要強調其設計出來的內容具有思維性和有序性。設計的內容也會隨著不同設計專業側重點有所不同,不同藝術設計需要的思維方向不同,從而能構建出更好的創作能力和藝術思維教學模式。
藝術設計專業素描教學主要知識點是培養再現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所謂再現能力主要是通過素描再現參照物的能力,這是最基礎的能力;表現能力為不借助參照物通過大腦內存儲的相關信息將素描中所需要的內容進行展現出來,需要學生平時就具有較強的觀察能力和記憶力;創造能力就是靠學生想象的能力,是設計類素描課程的核心內容,作為設計者,要將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表現出來,不去效仿他人,擁有自身特點。
1.素描與廣告設計專業融合
廣告專業主要是從事平面設計,所以該專業素描教學課程應該突出的是視覺能力的訓練和創造。視覺藝術能力通過發現物體,運用本身創造能力將發現物體進行重新組織,給予新的思維和展現,再通過平面規律和組織能力將發現物體展現在平面設計中,是廣告專業學生素描教學實踐的方向[5]。因此,在廣告專業中主要針對的實踐課程內容是寫實素描練習和創意性表現素描練習。
寫實素描練習主要通過表達常用物體,不需要難度太高,側重培養學生對物體的觀察研究,自身去感受物體內在形體關聯,通過對物體內在想象,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再運用素描技巧將物體充分展現出來。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有效對物體產生熟悉,完成認知的藝術過程。主要素描繪畫工作用的是炭筆和鉛筆為主,要求在整個素描繪畫過程中讓學生善于發現事物的寫實特點。在設計專業中,寫實素描主要是通過明暗手法將作品展現出來,通過不同物質不同紋理的表現,強化在光線照射下變化出來的不同明暗效果,達到視覺沖擊性。
創意性表現素描主要針對靜物進行自我創意的素描元素,從靜物中形體和空間綜合觀察和展開,重新組織,創造出不同畫面,根據同一元素結合不同命題和形式進行創作,通過對元素重新理解運用不同手法表現。有效讓學生在原參照物基礎上加以發展,填充新穎想象空間,給予物象新的生命。創意性表現素描目的是激發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激發學生設計思維和重新再組織的能力。
2.素描與服裝設計專業融合
服裝設計專業中的素描訓練主要針對服裝課程所需進行結合,在風格指導和選材上也多選取與服裝服飾相關的內容,通過線條的描畫展現,側重在服裝和身體范圍,減弱空間和量感的存在感。針對素描實踐教學內容以繪畫性素描練習和裝飾性線性素描練習為主[6]。
繪畫性素描練習主要針對學生可以把握對形體的展現,充分將物象中形體、空間、人物表達出來,側重整體畫面效果和完整性,通過線條的表達將形體結構和情態發揮出來。
裝飾性線性素描練習是通過對形體的觀察進行認知的塑造過程,以線作為主要表達手段,面作為輔助方法,將服裝中骨架通過形體展現。通過利用線表現出剛柔、疏密、粗細等變換手法,整體畫面帶有裝飾性,運用不同手法和繪畫工具與服裝設計專業相融合,強調形體的質感和韻律。
3.素描與室內設計專業融合
室內設計專業素描教學通常以線性結構素描為主,與服裝專業類相同的是通過線來展現虛實、疏密和剛柔等變化過程,不同的是室內設計專業要結合建筑元素利用素描將空間變化描繪出來,從而培養學生多方面融合的創作能力。主要教學內容是解析性結構素描練習、建筑寫生練習和創意表現練習。
解析性素描練習針對物體內在結構,從中找出物理形態關系、空間關系和組織關系,要對有體積感和組織結構的物體進行描繪。素描實踐教學中側重的是運用結構線進行分析,對物象的幾何結構、空間和運動軌跡進行剖析,從而發展對整體形態的認知,從認知內涵中重新創造,展現空間效果。
建筑寫生練習需要利用透視關系,將建筑中風格、尺寸、整體設計造型和空間相融合地展現。通過寫生練習讓學生和建筑進行交流,交流中把握建筑風格和空間層次感極為重要,要從素描實踐中將室內設計所需要的層次、空間、整體效果通過不同角度不同效果進行展現,從而使素描畫面具有沖擊性。
創意表現練習主要通過視覺語言或者命題達到練習目的,根據給定信息用不同繪畫風格和工具進行表達,再經過學生發散思維和想象力,將物象從本質進行創造和分析,變成學生自身創新出來的新物象,增強學生在設計方向的感應度和創造思維。
通過培養學生素描訓練基礎,帶動專業設計創新思維和感知性,教學方法主要側重于:第一,教學模式從根本的技術性轉變成創造性;第二,明確素描實踐教學與藝術設計不同專業的不同側重點;第三,改變教學手段,教學具有生動性、趣味性和直觀性;第四,強調教學過程考查,過程的完善比結果更有效;第五,教學設計模式具有靈活多樣性[7]。
案例分析:根據對中等職業學校藝術設計專業素描教學研究的探索,在與設計專業相融合中要根據教學目標做出合適的課程設計。利用素描實踐研究所獲得的教學思路上課,對教學目標進行檢查,對學生所學內容進行檢查,改變學生學習方式,利用主觀能動性自主學習、探究。
例如,設計研究課題:
命名:《建筑形態表達》
目的:在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建筑展現在學生眼前,根據不同建筑的形態讓學生通過不同畫面展現出來,通過學生的認知和創造思維將見到的不同建筑形態轉化成為圖形設計展現在設計圖紙中,從而考查學生對日常事務的觀察和訓練學生通過觀察展現出來的創造力和想象空間。
課時:4 課時
要求:用8 開圖紙將不同建筑形態運用自我想象力和手法創作出來,構圖新穎有創意,有視覺沖擊,不能照著建筑物作畫。
教學引導程序:
程序一,教師提問建筑形態都要什么樣的,給學生思考時間進行回答;程序二,將所見建筑形態畫出來,要加入自我想象力和創造力,教師進行巡視和指點;程序三,通過構圖的融合將明暗虛實表現出來,重新組織為一幅畫面,在巡視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不同層次的表達將物象展現出來。
素描展示如下:
綜上所述,通過對中等職業學校藝術設計專業中素描實踐教學的練習,針對具體情況進行不同素描教學和實踐研究。在解決素描基礎練習下,從多角度進行設計融合,突出素描在專業設計中的特點和針對性,圍繞不同的設計專業將素描融合其中,改變傳統素描實踐訓練模式,有針對性地將素描實踐教學展現出來。從不同設計專業不同角度出發,靈活展現素描在教學實踐中的側重點,讓學生根據本專業對素描產生興趣,短時間內達到設計專業所要求的教學目標,進一步為中等職業學校藝術設計專業學習夯實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