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偉
(甘肅省莊浪縣岳堡中學,甘肅莊浪 744604)
將問題教學法實踐于初中物理教學改革中,不但可以改變傳統物理教學以知識傳授為主要目標的單一化格局,也能切實深化發展學生高階思維品質的改革要點,進而重整物理教學的結構和流程,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思考分析和遷移變式能力,這些對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構建發揮著重大的奠基作用。因此,在新課程標準下的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該將問題設置為學生開展深度探究活動的主線,兼顧學生對基礎性物理知識的掌握以及高階思維品質的訓練,從而不斷增強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和思考探究能力。下面我們就針對以上目標進行簡單的教學策略探析。
問題教學法在近年來的教育改革事業中取得極其豐碩的實踐成果,值得教師在優化初中物理教學模式的過程中廣泛應用。然而就初中物理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部分教師仍然以講授基礎性物理概念知識為主要教學目的,忽視了問題教學法的實踐意義以及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和提升,致使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與自主探究意識止步不前。經過細致的分析總結,我們將問題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必要性歸納為以下三方面:
第一,問題教學法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發展規律,可以使學生在物理學習中有所感悟、有所創造。物理是一門綜合性學科,非常強調對學生個性品質的呵護,教師采用的教學手段如果過于生硬,是很難激活學生的想象和創造思維的。初中生具有獵奇心理和冒險精神,將問題教學法和物理知識體系構建相結合不但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發展規律,也能使學生在充足的自主探究空間中攻克學習目標,從而讓學生在物理課堂上更好地彰顯個性,有所創造。
第二,應用問題教學法可以使物理課堂教學流程更加有序,循序漸進地提升學生的科學思維和探究能力。無論是為學生構建物理知識體系還是強化學生的綜合思維,都是一個動態化的過程,問題教學法充分體現了循環遞進的教學原則,不但可以將復雜抽象的物理問題細化分解,也能引導學生在不斷在思考探究和自主拓展中完成學習任務,從而優化物理教學流程,高效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與探究能力。
第三,應用問題教學法有助于增進物理教學互動,使學生的探究狀態由被動轉化為主動。傳統初中物理教學體系最大的缺陷,就是學生無法自由自主地參與課堂探究,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是單方面的,學生的課堂生成狀態難以被充分激活。應用問題導學法不但能提升物理課堂教學的開放性,也能翻轉師生課堂地位,從而促進學生開展有效的學習互動和多向交流,生成更加豐富的隨機性物理教學資源。
雖然問題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實踐優勢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由于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存在滯后性,沒有樹立明確的問題教學導向,導致問題教學法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難以實現標準化和體系化目標。面對這種不良局面,教師理應深度明確問題教學法的應用意義和價值,更新物理教學立意,加強整合學生物理知識體系的構建目標以及思維能力訓練目標,以有效的教學問題為主線,對陳舊的物理教學模式進行系統性優化。這樣一方面可以突出物理教學對學生學習能力培養的高度重視,另一方面也能使學生的科學思維與探究意識更上一層樓,從而實現問題教學法與初中物理教學改革工作的深度整合。經過深入的分析研討,我們將物理教學問題的設計原則總結為以下四點:
第一,典型原則。在物理教學中應用問題教學法主要是服務于課程三維目標的順利實現,基于此,教師在為學生設計教學問題時,必須善于抓典型、抓核心,圍繞物理課程重難點設置關鍵問題,這樣不僅可以避免教學內容松散化,也能幫助學生精準探析知識要點,從而使學生習得思考和解決物理問題的典型思路和有效方法。
第二,適度原則。任何教學手段的有效運用,都應該結合實際學情進行規劃,問題教學法更是如此。教師在物理教學中要想提高學生對問題的探究效率,必須遵循適度原則,借助學生已經具備的認知經驗設計問題,并適度提升問題探究的挑戰性,這樣不但可以引導學生順利遷移變式,也能進一步強化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從而使問題教學法的應用緊扣實際學情。
第三,程序原則。問題教學法在物理教學中的科學運用重在合理的程序設置。教師應該依托于學生的思維發展規律,通過層遞式的方式帶領學生開展問題探究,使教學問題的設計程序與學生的認知能力同向同行,這樣既有助于促進學生思維覺醒,也能顯著拓展學生的問題探究深度和廣度。
第四,開放求異原則。物理問題的解決思路和方法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同樣的問題可能有多重解法?;谶@一特性,教師在為學生設計物理探究問題時,應該堅持開放求異原則,向學生提出更多開放性問題,鼓勵學生嘗試探索不同的問題解決路徑,這樣既可以激活學生的求異思維和創新精神,也能增強學生探究物理問題的興趣。
初中生在心理上有明顯的好奇傾向,感官注意力容易被新穎有趣的事物所吸引。教師在應用問題教學法時善于開發利用學生的心理特點,更有助于促進學生探究思維的發散以及自主學習意識的發展。以往教師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問題教學法時,教學思路欠缺延展性,通常直接向學生提出問題,忽略了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問題的必要性。這種問題呈現方式太過刻板,不但無法顯著增強學生的思維張力,也會制約學生自主發現問題意識和能力的發展,從而給后續的問題深度探究造成不利影響。要想讓學生自主地發現問題,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為學生創設多樣化的情境,從情境構建和認知理論的視角出發,引導學生跟隨情境的指引自主生成和提出問題,這樣不但可以喚醒學生的探究興趣和求知欲望,也能將灌輸式問題教學優化為學生的自主發現式學習,從而培育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保證問題教學法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因此,教師在物理教學中應用問題教學法時,應該重視為學生創設多樣化的情境,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和提出問題,這樣一方面可以將揭示問題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另一方面也能使學生帶著疑點開展后續深度學習,從而初步構建開放性、情境化的物理問題課堂。
首先,教師在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問題時,應該積極為學生創設生活情境。初中物理課程知識較為淺顯,重要的知識點都隱藏在常見的生活現象中,教師利用生活情境不但可以激發學生對物理課程的親近感,也能驅動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探究動機,促使學生自主發現和提出典型問題。其次,教師在為學生創設問題導學情境時,還應該加強應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和“互聯網+”教育資源,這樣不但容易激活學生的智慧思維,也能擴展學生的文化視野,從而幫助學生精準捕獲物理課程中的核心問題,實現問題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得到與時俱進的信息化應用和發展。
通過教師有效的引導和啟發,學生順利提出和生成物理探究問題,對物理課程的學習重點也產生初步感知,那么接下來,教師就應該以問題為主線,組織學生開展多向交流探究,指導學生探析和解決問題。這樣一方面可以營造多向互動的問題探究環境,使學生的思維活力和學習主體性得到充分釋放,強化學生的互動學習能力和自主學習意識;另一方面也能通過學生合作、互動釋疑的過程,鍛煉學生的科學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讓學生體驗到揭示物理概念知識本質的快樂和成就感。
首先,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對問題的多向交流探究活動時,應該重視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善于為學生設置思維跳板,使學生能夠有的放矢地分析和解答問題,確保學生得到有效的思維能力訓練,收獲更加全面的物理知識經驗。其次,對于物理問題的探究,教師導學手段的科學性至關重要。教師可以利用一些架橋性提示語,幫助學生開展層次化的互動交流,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效率,也能培養學生的遷移思維和模型構建能力,從而使教師的導學手段更具體、更有針對性,發揮實施問題教學法對高效物理教學的引領作用。
問題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高效運用,在于學生對問題資源的生成和拓展,教師不但要幫助學生構建完善的基礎性物理知識結構鏈,還要在此前提下引導學生發現更多具有廣泛性的新問題,這樣不但可以通過循環遞進的形式持續鍛煉學生的問題意識和科學思維,也能為問題教學法在物理教學中開辟更廣闊的實施空間。因此,教師在實踐問題教學法的過程中,應該立足培養學生遷移能力和問題意識的教學導向,及時實施問題跟進手段。這樣一方面可以使物理課程問題資源得到最大化的開發和利用,另一方面也能促進學生對課程要點的再次拓展,推動學生綜合思維的縱向和橫向發散,從而使學生感受到物理世界無止境的奧秘,有效活化學生的生成狀態以及問題探究意識。
首先,教師可以將學生已經解決的基礎性問題羅列出來,向學生滲透科學的思維方法和技巧,引導學生探析發現問題的異同之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就可以自主提出新問題,師生合力解決,進而實現學生對物理課程要點的再疑拓展。其次,如果學生在生成問題資源過程中出現思維阻滯,教師就可以發揮主導作用,及時實施問題跟進,使學生能夠對基礎性問題進行遷移變式,從而拓展學生對物理概念知識的領悟,夯實、強化學生的物理觀念、釋疑能力和科學思維。
創造性思維以及質疑精神都是初中生應該具備的關鍵能力品格。教師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該借助問題教學法引領學生走上創造之路,呵護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個性品質,為學生打造更具開放性的物理問題課堂,這樣一方面可以同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質疑精神以及釋疑能力,另一方面也能促使學生勇于打破常規,在不斷的探索中尋求變異,從而進一步完善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以及高階思維品質。
首先,在學生探究解決物理問題時,教師應該向學生交叉滲透多樣化思維方法,使學生探究問題的思路得到延展,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切入,制定具有求異性和多樣性的問題解決方案,這樣不但可以使學生的科學思維躍升到更高的階梯,也能激發學生的創新、創造意識,從而幫助學生習得有效的物理問題探究方法,提高學生破解復雜物理問題的效率。其次,教師在實施問題教學法的過程中還應該善于運用激勵策略。對于學生提出的千奇百怪的問題和想法,教師應該先肯定學生問題和思路中的合理成分,使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質疑精神得到呵護,然后再從理性視角對學生加以引導,修正學生對問題的探究和思考方向,這樣既可以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探究信心,也能使學生更積極踴躍地參與質疑和創造,從而幫助學生在物理問題課堂上更自由地激揚個性。
歸納總結是問題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的最后一個流程,歸納總結環節的落實情況直接關系到學生科學思維和探究能力的培養質量。以往教師雖然也設置了歸納總結環節,但是采用的手段比較落后,難以充分發揮該環節的實施效用,致使問題教學法的實踐運用質量得不到保障。因此,在新課程標準下的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該著力優化問題導學的歸納總結環節,加強引入先進的教學技術和工具,提升學生的科學思維和歸納總結能力,從而增強問題教學法的應用質效。在具體的策略實施方面,教師可以借助微課或者思維導圖。二者不僅是先進的教學工具,也是優質的思維訓練工具,具有非常強大的知識點梳理和總結功能,教師可以將物理課程教學中涉及的所有問題都整理到微課件或者思維導圖中,鞏固提升學生的科學思維和探究意識,全面消除學生的知識死角。這樣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習慣,另一方面也能激發學生的反思精神,從而使問題教學法在物理教學中得到體系化運用。
總而言之,實施問題教學法是培育初中生科學思維和探究能力的捷徑,對初中物理教學改革也起到至關重要的積極影響。因此,在新課程標準下的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該夯實問題教學立意,明確物理問題的設計原則,立足學生問題意識和科學思維的自主發展,加強整合運用多樣化教學手段,為學生建設具有開放性的問題探究課堂,從而完善學生的物理知識體系和高階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質疑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