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 潔
(甘肅省民勤縣南關小學,甘肅民勤 733399)
目前寄宿制小學教育工作依然存在很多問題,教師對課后服務教育不夠重視,只是簡單為學生布置一些課后學習、復習、預習的任務,雖然學生有充足的自主實踐、思考、學習的空間,但是缺少教師有效的引導,學生的課后學習活動缺少導向、方向,根本無法取得理想的課后學習效果,不僅不利于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還會導致學生喪失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淪為學科的后進生。對此,在寄宿制小學課后服務活動過程中,教師要優化課后服務活動方案,強化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注重指導與幫助學生,讓他們有目的地展開預習、復習、自主學習,強化合作探究、自主實踐,真正提升學生的學科綜合素質,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
通過寄宿制小學課后服務活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能夠讓課后服務活動的氛圍更輕松、和諧。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前提是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傳統課后服務活動教師是主導、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只有圍繞學生開展課后服務活動,才能讓學生更加自主地投入課后學習活動,以最放松的狀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營造科學的學習氛圍,無形中促使學生實現深度思考、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充分提高課后學習活動的質量、效率。同時,通過寄宿制小學課后服務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能夠讓學生擁有更多想象、實踐的空間,促使學生釋放童心、天性,感知課后學習的快樂,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通過寄宿制小學課后服務活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能夠取得最佳課后服務成效。以往的課后服務活動通常都是教師一邊講解習題,一邊讓學生記錄筆記,這種被動式的課后學習方式很容易引發學生的逆反心理,學生的注意力根本無法長時間集中在課后學習活動上。久而久之課后學習活動成了學生犯困、走神的“園地”,根本無法提高課后學習的質量、效率,還會導致學生形成不良的課后學習習慣。只有注重鍛煉小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才能讓他們心甘情愿地參與課后學習活動,通過自己的努力探索、學習、復習學科知識,從中積累更多學習技巧、方法,讓學科知識結構更加系統、完整。
通過寄宿制小學課后服務活動能夠促使學生開展課前預習、課后復習,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習慣。以往的小學課前預習、課后復習活動通常都是圍繞課后練習題讓學生展開預習、復習,學生的預習、復習活動缺乏導向與目標,根本無法取得理想的預習、復習成效。對此,教師只有通過課后服務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才能提高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質量,促使小學生能夠全身心地融入預習、復習活動,真正積累知識、梳理知識脈絡、實現探究性記憶,強化對學科知識的記憶和理解,這樣既能夠展現課后服務的教育優勢,還能為正式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夯實基礎。
通過實際調查發現,寄宿制小學教師參與課后服務工作的意愿不夠強烈,他們認為參加課后服務活動不僅耗費大量時間、精力,還會耽誤自己開展備課、教研活動,因此通常都是形式化地開展課后服務活動,通過批閱課后作業、全班講解作業、全班講解習題的方式提供課后服務,這樣根本無法展示課后服務的優勢、作用,學生缺乏參與課后學習活動的主觀能動性,甚至存在抵觸心理,無法取得優質、高效的課后服務效果。同時,再加上很多寄宿制學校師資力量薄弱,教師不僅要完成課堂教育任務、日常班級管理,還要負責課后服務工作,極大地增加了教師工作的強度和任務量,導致教師對于參與課后服務活動存在嚴重的抵觸心理,缺乏正確的課后服務意識。
目前很多寄宿制小學的課后服務機制還有待健全,很多教師、家長不夠重視課后服務,認為課后就是學生用來完成作業的時間,沒有意識到課后服務的重要性、實用性,因此無法取得理想的課后服務效果。出現上述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學校的課后服務機制有待健全,沒有合理、完整的課后服務機制、制度,這樣不僅無法激發教師參與課后服務活動的自主性,還不利于家長全面了解課后服務的必要性和益處。同時,學校對于課后服務缺乏宣傳意識,導致部分學生也缺乏參與課后學習活動的自主性,無法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他們單純認為自己完成作業就是完成了課后學習任務,缺乏良好的課后學習習慣。
目前很多寄宿制小學課后服務活動的內容也有待完善,很多學校課后服務的內容存在局限性,教師單純認為輔導、批改課后作業就是課后服務內容,這樣不僅無法展示課后服務的優勢、作用,還會浪費大量課后學習活動的時間,學生也無法有導向、有目標地參與課后學習活動。同時,教師設定的課后服務活動依然局限于講解理論知識,缺乏開展課后游戲學習活動、課后競賽學習活動、課后學科實踐活動的意識,不利于鍛煉學生自主學習、實踐、創新的能力。
要想提高寄宿制小學課后服務的質量、效率,教師就要借助“前置作業”開展課后服務活動,幫助學生有效自主預習,這樣既能夠收獲理想的預習效果,還能為學生提供個別化、層次化的課后輔導,提高學科教育的質量和效率。在傳統的課程教育工作中,教師不夠重視課前預習,通常都是讓學生按照自己的主觀意愿展開預習,導致學生的課前預習缺乏針對性、目的性,不僅無法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還會讓學生對于參與課前預習產生抵觸心理。對此,教師可以利用課后服務指導學生有效開展課前自主預習,為之后的教學活動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以便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在師生共同努力下學生能了解將要學習的重點、核心教學內容。一方面,教師要通過課后輔導讓學生開展有效預習,通過一些“閱讀接受型”前置性作業指導學生理解性、探究性地預習將要學習的課程知識,從中梳理文本知識脈絡,總結預習的技巧、方法,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自主預習、自主實踐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以動手操作的形式展開課前自主預習活動,在具體的情境中預習、熟悉將要學習的知識內容,這樣既能夠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自主學習能力,還能夠增強預習活動的趣味性,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預習習慣,促使學生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
在寄宿制小學課后服務活動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質疑問難,改變以往講解習題、灌輸理論的形式,而是要讓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提高課后學習活動的質量、效率。亞里士多德曾說過“思維來自驚奇與疑問”,愛因斯坦認為“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由此可見,教師在課后服務活動過程中要重視激發學生的質疑意識、探究精神,強化鼓勵與引導學生,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并且要引導學生認真聽取同學的發言,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鞏固、復習、學習知識,形成自主學習、善于提問、勤于思考的習慣。教師要改變以往課后服務活動中權威者、主導者的教育角色,不再讓學生跟隨自己的主觀意愿開展課后學習活動,而是要站在指導者、合作者的角度開展課后服務活動,讓學生勇于、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學會質疑書本知識、教師的觀點,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質疑的能力。同時因為小學生好動性、好奇心非常強烈,他們無法長時間把注意力集中在課后學習活動上,因此教師可以先主動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在課后復習活動過程中梳理、歸納、整理知識,鍛煉學生構建知識網絡、整理知識的能力,幫助他們掌握更多學習技能、方法、技巧,以便取得最佳課后學習效果。除此之外,在小學課后服務活動過程中,教師除了要激發學生的質疑精神,還要鍛煉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給予學生更多合作探究的機會、空間,以此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師生共同的努力下,促使學生的知識結構更加系統化、完整化。
教師要在課后環節開展合作探究活動,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改變以往練習學科習題的課后學習形式,而是要增強課后學習活動的趣味性、實踐性、探究性,讓學生能夠自主融入課后學習活動,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首先,教師在輔導課后服務、探究活動的過程中,要注重為學生科學劃分合作小組,把學生的學習能力、掌握知識的程度作為劃分小組的重要依據,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融入課后探究活動,從中實現有所發展、有所提升,真正落實“1 優2 中共扶1 差”,通過教師和優等生共同的努力,讓每一個學生都能跟上課后復習活動的進度,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讓學科后進生也能實現不斷成長、進步。其次,教師要注重有效討論、精心設計課后小組探究活動,因為小組探究活動需要學生之間分工合作,教師要引導學生吃透教材知識,共同營造良好的課后探究氛圍,鼓勵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表達自身的想法、觀點,提高課后學習活動的實效性。最后,教師要適時引導、參與調控寄宿制小學課后服務活動,確保課后合作探究活動能夠順利開展下去,教師可以設定一些啟發性的課后探究主題,讓學生提出多種解決方法,鼓勵學生質疑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自主思考能力,增強課后小組探究活動的趣味性。
要想通過寄宿制小學課后服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就要重視課后輔導作業,通過課后輔導作業促使學生實現自主升華,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完成作業、自主學習的習慣。一方面,要想借助課后輔導作業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就要先創新課后作業習題類型,多設計一些“課后分層型”作業內容,這樣既能夠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還能讓教師對學生開展一對一、個別化的課后輔導,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系統掌握學科知識,通過課后作業鞏固、復習從而更全面地掌握所學學科知識,提升學生的學科綜合素質。教師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圍繞學生的知識能力、知識基礎設定作業,循序漸進地提高每一個學生作業的難度,通過課后輔導作業讓學生自己查漏補缺,了解自己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困惑、不足之處,再加上教師的提點、點撥、指導,能夠潛移默化地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技巧、完成作業的方法,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促使他們實現個性化、全面化的成長與發展。另一方面,教師要多設定一些“課題研究型”課后作業,讓學生實現自我創造、自我構建、自我選擇、自我探索,教師在輔導課后作業的過程中要站在指導者、合作者的角色實施點撥、幫助,讓學生理解性地完成課后作業,這樣學生既能夠鞏固、復習所學學科知識,還能鍛煉學科思維、學科能力,提升學生課后自主學習的能力。
綜上所述,在寄宿制小學教育活動中,教師要強化重視課后服務活動,通過課后服務活動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要優化課后服務活動的方案、內容、形式,展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圍繞學生的真實需求、學習進度對學生開展個別化、層次化的課后服務指導,真正幫助學生解決學習的困惑、問題,引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技巧與方法,促進學生實現個性化成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