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 鵬 海爾瀚 劉菊青
“三力一度”是團組織開展工作的關鍵抓手、檢驗工作成效的重要標尺。近年來,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究發展部(以下簡稱:研發部)團委在實踐中探索、總結、應用“三法”“三化”“三面”“三臺”的“四個三”工作法,著力提升團組織的引領力、組織力、服務力和大局貢獻度,取得良好實效。
研發部團委堅持政治引領,保證方向正確。持續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通過集中學習、自辦電子讀物《政工研習》等多種方式推動“第一議題”在團組織和團員中落實。扎實開展“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學習教育,精心制定落實方案,明確任務,規定時限,落實責任。健全黨建帶團建機制,以活動為載體,參觀香山革命紀念館、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等,實現黨建帶團建有形式、有內容、有效果。
研發部團委聚焦主責主業,提升學習針對性。圍繞航天“三大精神”,通過參加 “大國頂梁柱 永遠跟黨走”新時代航天精神先進事跡報告會等活動、學習《中國航天精神詞典》《航天〈三大精神〉學習讀本》等書籍,傳承弘揚航天精神,筑牢航天人的“根與魂”。圍繞研發部預研創新主業工作特點,及時傳達中央、集團、院關于科技創新的重大部署和重要論述,深化團員青年對航天強國和科技創新的認識,提升廣大青年員工的使命感、責任感、緊迫感,爭做奮發有為的優秀創新青年。
研發部團委注重豐富形式載體,以突出“五性”為重點,保證活動實效性。采取團員青年易于接受、喜聞樂見的方式,提升活動效果,如:組織觀看話劇《錢學森》、電影《金剛川》《長津湖》等文藝作品,突出感染性;組織開展“游文化老街 揚北京精神”特色紀念活動、參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盧溝橋抗戰舊址、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等,突出現場性;組織團員青年參與“青年大學習”網上團課等,強化理論學習,突出趣味性;組織團員青年主講“航天重大熱點事件”等,突出主體性;開展“航天強國 研發青年先行”等主題活動,發揮榜樣引領力,突出實踐性。

▲ 研發部開展《長津湖》觀影主題團日活動
研發部團委以開展組織生活、制度學習、考核評價等方面工作的規范化建設為著力點,筑牢組織力提升的實踐基礎。在組織生活規范化建設上,認真開展落實 “三會兩制一課”,并加強指導監督,避免務虛化、形式化、邊緣化,發揮其應有作用。在制度學習規范化建設上,認真組織學習《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章程》《新時代全面從嚴治團實施綱要》《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紀律處分條例(試行)》等團章團規,提升制度意識,落實全面從嚴治團。在考核評價規范化建設上,做好團支部對標定級和團員先進性評價工作,強化組織建設意識、團員身份意識、工作責任意識。
研發部團委以團員精細化管理、信息化手段使用、精細化成果宣傳貫徹及運用為支撐點,筑牢組織力提升的管理基礎。在團員精細化管理方面,建立研發部“團員信息”臺賬,實現團員信息動態更新與歷史數據精準留存相統一,完善組織基礎數據。在信息化手段使用方面,加大“智慧團建”系統的應用與指導,強化精細化開展工作的意識和能力。在精細化成果的宣傳貫徹及運用方面,組織學習共青團青年工作流程精細化作業指導書,制作發放《團支部工作手冊》,精細高效開展工作。
研發部團委以增強“五感”為切入點,筑牢組織力提升的心理基礎。一是增強歸屬感,開展青年聯誼、體育比賽、文藝活動等多種形式的集體活動。二是增強親近感,大力推進“團干—團員青年”扁平化管理方式,完善談心談話制度,降低溝通成本,拉近溝通距離。三是增強榮譽感,開展共青團及青年評選表彰活動,激發參與熱情。四是增強紀律感,嚴肅團組織設置及換屆工作,防止組織松散。五是增強認同感,關心關愛超齡退團團員,舉辦超齡離團儀式,營造溫馨氛圍。
研發部團委不斷加大服務團員青年的制度化、常態化、協同化力度,積極解決團員青年面臨的實際難題。在推動服務團員青年制度化方面,建立健全服務機制,定期舉行“青年座談會”,與團員青年面對面交流、心貼心溝通,建立“問題征集—問題解決—問題反饋”閉環機制,暢通團員青年表達疑惑、需求幫助的信息渠道,使他們的難題能夠得到快速解決。在推動服務團員青年常態化方面,時刻關注團員青年面臨的“急難愁盼”問題,如:租賃條件良好的青年公寓,持續推動改善青年員工住宿條件等。在推動服務團員青年協同化方面,針對團組織自身難以解決的問題,積極向相關部門反饋并協調解決,最大程度提升服務實效。
研發部團委持續優化服務團員青年的思維方式,將工作范圍向精神需求領域延伸覆蓋。一是關注團員青年知識學習需求,購買涵蓋法律、政治、歷史、科技、人文、心理學等多種類別的圖書,拓展團員青年視野,優化知識結構,豐富精神世界。二是關注團員青年心理健康狀況,組織團員青年參加各類緩解身心壓力的活動,如:舉辦新年和春季長跑、開展密室逃脫活動等,營造和諧輕松、開放活潑的團隊氛圍。
研發部團委積極引導團員青年參與志愿服務,履行社會責任,做好服務內容、參與格局、服務群體三篇“文章”。一是堅持打造志愿服務航天特色內容,通過在《中國航天報》發表多篇科普文章、開設中學科普系列課程等方式,促進航天知識普及。二是堅持構建志愿服務廣泛參與格局,鼓勵各團支部、團員青年積極開展志愿服務,目前研發部各團支部均有志愿服務活動開展。三是面向重點關注群體提供志愿服務,在航天社區開展助老活動,為退休員工提供智能手機和軟件使用培訓服務;持續開展“大手拉小手”主題活動,為進京務工人員及其子女提供幫助,為貧苦地區捐贈圖書和衣物等,更好地與社會需求相銜接。
研發部團委利用多種平臺,全面賦能團員青年,通過提升青年員工綜合素質提升貢獻度。一是用好“青馬工程”平臺,落實“青馬工程”相關要求,組織團員參加培訓,培養更多政治素養過硬的青年員工,夯實干事創業政治基礎。二是用好“青年科技沙龍”平臺,舉辦多場“青年科技沙龍”活動,讓青年員工在交流中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發現思路,以更強的專業能力提升大局貢獻度。三是用好各類風采展示平臺,組織青年員工參與Free Talk、“天聲不凡”等活動,增強其表達展示能力,以更好地展現青春風采。
研發部團委突出問題導向,積極開展競賽活動,通過強化青年員工競爭力提升貢獻度。一是舉辦飛行器創新大賽、參加“問天杯”創新大賽等,使團員青年在比拼中提升創新能力。二是組織團員青年積極參與青年科技(管理)論文評選、青年“五小”成果評選,申報錢學森青年創新基金項目等,在比拼中產出成果、展示成果。三是圍繞安全生產、質量管理提升等業務工作,開展PPT競賽等,在比拼中解決實際問題。
青年突擊隊是企業健康發展的生力軍,也是突擊隊員建功立業的舞臺。研發部團委圍繞重點任務,組建青年突擊隊伍,通過在大戰大考中建功立業提升大局貢獻度。集結青年員工面向急、難、險、重、新任務攻堅克難,通過“按需組建—授旗儀式—規范管理—督促開展—嚴格考核—兌現獎勵”機制做實做新做強青年突擊隊工作,為研發部主業發展貢獻青年智慧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