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榮,胡 月,田立超
(1. 重慶市璧山區園林綠化管理所,重慶 402760;2 重慶市風景園林科學研究院,重慶 401329;3. 川渝共建鄉土植物種質創新與利用重慶市重點實驗室,重慶 401329)
植物源殺蟲劑因其高效、低毒、對環境友好等特點受到普遍關注,并逐漸成為新型農藥研究的熱點之一[1]。其中植物精油是植物在與環境的長期不斷協同進化中產生的次生代謝物質[2],其可表現出不同的生物活性,如拒食、引誘、驅避和毒殺作用[3],此外,植物精油還具有一定的增效活性[4]。如王芳等[5]采用浸蟲法測定d-檸檬烯對吡蟲啉防治枸杞棉蚜的增效作用及其機制,結果表明,添加0.1%d-檸檬烯后吡蟲啉對枸杞棉蚜的增效比達93.11%,提高了藥劑在枸杞葉片上的最大持留量和沉積量。吳華等[6]研究了3種植物精油對草菇害蟲雙額巖小糞蠅的熏殺擊倒及其混配增效作用,在肯定了植物精油熏殺活性的同時,指出月桂烯與α-蒎烯5∶5混配時具有明顯增效作用。但國內植物精油增效研究多集中在增效劑或精油之間的復配,與農藥復配增效研究的相關報道較少[7]。
農藥復配是指將兩種或兩種以上具有不同殺蟲(病)原理的農藥,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工后生產出的新農藥品種[8],常具有增強防治效果、擴大防治譜、降低用藥量和生產成本等特點[9],而生物材料和化學農藥合理復配既具有化學農藥成本低、防治效果好的優點,又具有生物農藥環境相容性好的特點,近年來獲得了較大的發展[10]。本研究采用共毒因子和共毒系數的方法,篩選了不同植物精油與丁氟螨酯復配對朱砂葉螨的增效作用,并獲得優選配比。
供試藥劑:95.5%丁氟螨酯原藥(蘇州富美實植物保護劑公司);廣藿香精油(100%純精油,產地印度尼西亞);山雞椒精油(100%純精油,產地中國);檸檬草精油(100%純精油,產地尼泊爾);亞洲薄荷精油(100%純精油,產地尼泊爾);丙酮(重慶化學試劑有限公司);吐溫-80(天津市致遠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供試對象:朱砂葉螨(來自西南大學植保學院)。
2.2.1 單劑毒力測定
首先將供試藥劑用丙酮稀釋成母液,再用0.1%的吐溫-80水溶液按照等比稀釋至5個濃度梯度。選擇生長一致的豇豆葉片剪成長2 cm,寬2 cm大小,在培養皿內放置一塊濕海綿,其上放濾紙,濾紙上放剪好的葉片,選擇室內飼養,生理狀態一致的朱砂葉螨雌成螨于豇豆葉背面上,然后置于Potter噴霧塔下噴霧處理1 mL,然后置于恒溫培養箱培養,24 h后調查害蟲死亡情況[11]。
2.2.2 共毒因子測定
假設經毒力測定A、B兩單劑的LC50分別為a和b,選擇等效線法中相加作用線的六等分點設置5個配比,即a/5b、a/2b、a/b、2a/b、5a/b。這5個配比混劑的濃度分別為(a+5b)/6、(a+2b)/3、(a +b)/2、(2a+b)/3、(5a+b)/6,通過共毒因子法評價A+B混劑的增效作用。具體方法為將各單劑配制成LC50濃度藥液,再按體積比1∶5、1∶2、1∶1、2∶1、5∶1混合,用于初步評價4種藥劑按不同比例復配的聯合作用。計算公式如下:

(1)
共毒因子≥20,表示有增效作用;共毒因子≤-20,表示有拮抗作用;-20<共毒因子<20,表示為相加作用[12]。
2.2.3 共毒系數測定
以共毒因子大于20的配比作參考,再根據死亡率設置5個濃度梯度測定其對朱砂葉螨的聯合毒力,計算LC50及線性回歸方程,根據共毒系數法計算共毒系數值(CTC),CTC≥120判斷為增效作用;CTC≤80判斷為拮抗作用;80 共毒系數(CTC)= (2) 式(2)中,M為混合藥劑,A、B分別為組成M的各單劑,A、B有效成分百分含量分別為PA、PB。 生物測定結果表明丁氟螨酯對朱砂葉螨具有較高活性,LC50為2.215 mg/L,4種植物精油中檸檬草和廣藿香LC 50都超過10000 mg/L,顯著低于國家農藥產品微毒(>5000 mg/L)劑量標準,對朱砂葉螨無效;而山雞椒精油和亞洲薄荷精油對朱砂葉螨均具有一定殺蟲活性,LC50分別為分別為772.801和1040.187,相比其他2種精油更適合用于與丁氟螨酯復配防治朱砂葉螨。 表1 5種供試藥劑對朱砂葉螨雌成螨的毒力 丁氟螨酯與山雞椒、亞洲薄荷復配組合如表2所示,由表可知,在試驗的復配組合中,共毒因子大于20的組合僅有1組,為丁氟螨酯與亞洲薄荷1∶94復配。丁氟螨酯與山雞椒精油復配未表現增效作用,且隨著山雞椒精油含量的增加,共毒因子有降低趨勢,當復配比例為1∶700和1∶1750時,表現為拮抗作用。丁氟螨酯與亞洲薄荷精油復配增效也隨著亞洲薄荷精油含量的增加而降低,當丁氟螨酯與亞洲薄荷精油為1∶2353時具有拮抗作用。 表2 各復配組合對朱砂葉螨共毒因子測定 在共毒因子法測定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通過共毒系數法測定不同配比組合的增效作用。由共毒系數法定量篩選的結果可知,在所設配比中,丁氟螨酯與山雞椒復配時,5個配比的共毒系數在80~120,表現為相加作用;丁氟螨酯與亞洲薄荷1∶90復配時共毒系數大于120,表現為增效作用,配比1∶50、1∶350、1∶500表現為相加作用,配比1∶250表現為拮抗作用,與共毒因子法試驗結果基本一致。因此可明確丁氟螨酯與亞洲薄荷1∶90復配時具有增效作用。 表3 各復配組合不同配比對朱砂葉螨的共毒系數測定 朱砂葉螨是一種極易產生抗藥性的重點害蟲[14],長期單一使用化學農藥,可致使藥效降低,增大用藥量,則會造成環境污染[15],因此針對朱砂葉螨開展復配藥劑開發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通過共毒因子法與共毒系數法,開展了植物精油與丁氟螨酯復配增效研究,結果表明:丁氟螨酯與亞洲薄荷精油1∶90復配時共毒系數最大,具有增效作用。丁氟螨酯屬新型殺螨劑,具有持效期長、對非靶標生物安全的特點[16],與植物精油復配不僅可延緩朱砂葉螨抗藥性產生,還可降低對環境的影響。但本研究僅對復配增效效果進行研究,對制劑加工配方及增效原理尚不明確,后期可對制劑加工配方進行篩選,進一步明確增效效果,并對復配增效原理進行研究。3 試驗結果與分析
3.1 單劑毒力測定結果

3.2 共毒因子法定性篩選結果

3.3 共毒系數法定量篩選結果

4 結論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