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衛國 羅定榮 余 兵 蔡創新
(1.安徽省宿松縣破涼鎮農業技術推廣站 安徽安慶 246511;2.安徽省宿松縣農業農村局植保站 安徽安慶 246500)
宿松縣地處安徽省西南邊陲,位于長江中下游三稻混栽稻區,常年種植水稻4.5萬hm2,主要種植單季稻。近年來,在宿松縣破涼鎮,水稻雜草呈逐年加重發生態勢,且防除難度大,防治成本高,嚴重影響種植戶種植效益,同時對水稻生產安全造成嚴重威脅[1]。據統計,2017年以前,水稻雜草防治成本平均為300元/hm2,2017年后,防治成本平均達1 050元/hm2,最高達4 500元/hm2。2021年,宿松縣破涼鎮農業技術推廣站、宿松縣植保站與拜耳公司聯合開展了墾收+噁草酮二封殺防治水稻直播田雜草藥效試驗示范,驗證在直播田水稻1葉~1.5葉期用丙草胺、氰氟草脂、芐嘧磺隆等藥劑封殺,水稻3葉~4葉期用墾收+噁草酮藥肥撒施法封殺的配套組合對水稻的安全性,對稗草、千金子、李氏禾、節節麥等雜草的防治效果及持效期,為大面積推廣應用提供科學依據。
墾收(19%氟酮磺草胺SC)、35%噁草酮、20%丙草胺+7%氰氟草酯+1%五氟磺草胺,48%丙草胺+4%嘧草醚+4%芐嘧磺隆,48%丙草胺+4%嘧草醚,38%丙草胺+3%嘧草醚均由拜耳作物科學公司提供;50%丙草胺由浙江天豐生物科學有限公司生產、市售;40%氰氟草酯(衛稻夫)由青島清原農冠作物科學有限公司生產、市售;5%五氟磺草胺由浙江新安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市售。
試驗地點設在安徽省安慶市宿松縣破涼鎮五谷村許忠平種植田塊內。該試驗田屬平原畈區,交通便利,排灌方便,土壤為沙壤土,肥力中等偏上,pH中性略偏酸。前茬為油菜,種植戶種植及管理水平較高。試驗地點水稻雜草常年偏重發生,以禾本科雜草(稗草、節節麥、水竹葉)為主。
試驗共設7個處理(見表1),為大區試驗,共7個大區,每個大區面積1畝,大區間由田埂隔開。水稻栽插方式為水直播,畝用種量2 kg,6月4日直播。播前畝用17-17-17復合肥25 kg深施作基肥,6月23日畝施尿素10 kg作分蘗肥,7月6日畝施17-17-17復合肥10 kg作二次分蘗肥,8月6日畝施鉀肥10 kg作孕穗肥。水漿管理按正常管理。

表1 試驗處理
處理1為空白對照,全程不使用任何除草劑。第一次施藥:處理2~7于6月10日按表1中各處理組的藥劑類型及其畝用劑量兌水30 L噴霧,施藥時田間保持濕潤,并確保藥后1 d回水不淹沒秧心。第二次施藥:處理2~7于6月23日畝用墾收15 mL+噁草酮40 mL拌尿素10 kg撒施,施藥時水層不淹沒秧心并保水5 d以上,水只進不出[2]。
1.4.1 藥效調查
(1)調查項目和時間
安全性調查,在末次用藥(二封殺用藥)后7 d、10 d~14 d,目測各藥劑處理區水稻的藥害程度;除草防效調查,在末次用藥后14 d、35 d,每個田塊做2次重復調查,每個重復5點取樣,每點1 m2,調查每個點雜草的種類及雜草的目測蓋度及防效(%),由于雜草分布不均勻,盡量在草多的地方調查。
(2)藥效計算方法

1.4.2 氣象調查
由于不同的天氣條件下同樣的用藥效果不一樣,通過查閱氣象局天氣記錄,了解試驗期間試驗區域的天氣情況。試驗期間若出現暴雨、高溫等不利天氣,調查記錄其對試驗結果及水稻安全性等方面的影響程度。
在末次用藥(二封殺用藥)后7 d(6月30日)、12 d(7月4日)觀察,處理2~7水稻生長正常,與空白對照區無明顯差別,未見明顯藥害。
如表2所示,二次藥后14 d處理1(CK)雜草目測蓋度均值為13.90%,雜草類型以禾本科雜草(稗草、節節麥、水竹葉)為主,基部也有少量鴨舌草等闊葉雜草、異型莎草等莎草科雜草。二次藥后14 d處理2~7雜草目測蓋度均值為1.43%,以稗草為主。可以看出,二次藥后14 d以處理2、處理3、處理5、處理6對雜草的防效最高,平均防效分別為95.80%、89.95%、91.83%、90.77%;處理4防效次之,防效為87.95%;處理7防效表現最差,雜草防效僅82.65%。

表2 墾收+噁草酮二次封殺后14 d田間雜草蓋度及防效
如表3所示,二次藥后35 d處理1(CK)雜草目測蓋度均值為67.5%,以禾本科雜草(稗草、千金子、李氏禾)為主。二次藥后35 d處理2~7雜草目測蓋度均值為8.78%,仍然以處理2、處理3、處理5、處理6對雜草的防效較高,分別為93.43%、88.04%、88.00%、87.41%,基本上僅有前期封閉效果不好殘留下來的大齡稗草;處理4防效較低,為84.52%;處理7防效最差,為80.77%。從最終防效來看,直播田水稻1葉~1.5葉期用50%丙草胺100 g+40%氰氟草脂150 mL+5%五氟磺草胺50 mL藥劑封殺,水稻3葉~4葉期用墾收+噁草酮藥肥撒施法二次封殺的配套組合(處理2)為最優組合,平均蓋度防效達到93.43%。

表3 墾收+噁草酮二封殺后35 d田間雜草蓋度防效表
根據當地氣象局數據,施藥時,6月10日,晴,東風1級,最低溫度23 ℃,最高溫度30.9 ℃,平均相對濕度68%;6月23日,晴,東南風1級,最低溫度23 ℃,最高溫度32.8 ℃,平均相對濕度55%。整個試驗期間未出現反常氣候,試驗結果及水稻安全性未受到天氣的顯著影響,天氣詳情見附錄A。
試驗發現,在直播田水稻1葉~1.5葉用丙草胺、氰氟草脂、芐嘧磺隆等藥劑封殺,水稻3葉~4葉期用墾收+噁草酮藥肥撒施法封殺的配套組合對水稻安全,且對禾本科雜草、闊葉雜草有較好的封殺效果。二次藥后14 d對水稻直播田雜草防效為82.65%~95.80%,二次藥后35 d對水稻直播田雜草防效為80.77%~93.43%,表現出較長的持效期。其中,直播田水稻1葉~1.5葉期用50%丙草胺100 g+40%氰氟草脂150 mL+5%五氟磺草胺50 mL藥劑封殺,水稻3葉~4葉期用墾收+噁草酮藥肥撒施法二次封殺的配套組合,對田間雜草蓋度防效最好。
今后直播稻田除草全程解決方案宜采用“一封閉+二封殺”策略,二封殺重點推廣應用墾收15 mL+噁草酮40 mL藥肥封殺用量少,持效期長,防效好,用工少,還能降低抗藥性[3]。
附錄A
試驗期間天氣情況

表A1 試驗期間天氣情況

表A2 試驗期間天氣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