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娟
(河南推拿職業學院 河南洛陽 471000)
2017 年7 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進醫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指出要加強中醫藥人才培養。[1]2018 年10 月1 日,世界衛生組織首次將中醫納入其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醫學綱要。人體解剖學是醫學生進入醫學院校必修的一門基礎課。人體解剖學的醫學基礎地位,不僅關系到醫學院校和醫學生的未來發展,也關系到一個國家醫療衛生事業未來的發展和人民的健康。在醫教協同的模式下,醫學基礎課程如何更好地為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服務,做到醫學基礎與臨床實踐相結合;對于中醫院校,如何將人體解剖學與中醫思想相融合,提高中醫臨床醫學人才的綜合素質和質量,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深思。[2]鑒于此,推進我院《人體解剖學》教學改革就顯得十分必要和緊迫。筆者自2020 年開始嘗試對我院《人體解剖學》教學進行改革探索。
隨機選取2020 級針灸推拿系1、2、3 班共180 名學生為對照組,4、5、6 班180 名學生為實驗組,該專業正常學生均經過普通高考錄取入學,視障生均通過盲殘單招錄取入學,隨機分班,兩組盲殘學生均為12 人,正常學生均為168 人,數量相等,并且兩組學生的性別、年齡、入學成績比較均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3]
兩組《人體解剖學》理論課、直觀課任課教師均相同,所用教材為邵水金主編的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人體解剖學》新世紀第四版,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
對照組按照傳統教學方式及評價方式,即以教師為主體,利用多媒體、板書等手段進行講授,期末進行一次直觀考試和理論考試,期末總成績平時成績占20%、直觀考試占20%、理論考試占60%。對實驗組進行教學方法及評價方式改革。[4]
運用IBM SPSS Statistics 21.0 和IBM SPSS Amos 21.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對于定性變量,采用頻數或頻率描述,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其中等級資料采用非參數檢驗;對于定量變量,采用均值±標準差()描述,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或多變量方差分析;期末考試兩組均采用理論考試與實踐技能測試兩種測試手段,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考核,將考核成績運用SPSS19.0 軟件進行成績統計并得出相關結論。[5]
學期結束,分別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進行教學滿意度調查。在提高自學能力方面,實驗組78.24%的學生認為是,對照組67.68%的學生認為是;在提高學習積極性方面,實驗組74.71%的學生認為是,對照組61.58%的學生認為是;在提高知識點記憶方面,實驗組72.94%的學生認為是,對照組60.36%的學生認為是;在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實驗組85.29%的學生認為是,對照組63.41%的學生認為是;在提高表達能力方面,實驗組83.53%的學生認為是,對照組69.51%的學生認為是;在提高團隊合作能力方面,實驗組70.59%的學生認為是,對照組60.37%的學生認為是;在啟發臨床思維方面,實驗組76.47%的學生認為是,對照組59.76%的學生認為是。在提高自學能力方面、提高學習積極性方面、提高知識點記憶方面、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提高表達能力方面、提高團隊合作能力方面、啟發臨床思維方面,實驗組和對照組均有明顯差異(P<0.05),且實驗組明顯優于對照組。[6]詳見表1。

表1 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滿意度調查情況〔n(%)〕
學期末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的期末總成績分布情況進行比較,規定學習成績<60 分為不及格,[60,75)分為及格,[75,85)分為良好,≥85 分為優秀。因為等級變量,采用秩和檢驗,統計量為Z,由表3、表4 可知,實驗組的優秀率為41.76%、良好率為42.35%、及格率為15.29%,對照組的優秀率為22.56%、良好率為36.59%、及格率為39.63%。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在優秀率、良好率、及格率方面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實驗組在優秀率、良好率和及格率方面均高于對照組學生;實驗組不及格率為0.60%,對照組不及格率為1.22%,實驗組與對照組在不及格率方面無統計學差異(P>0.05)。詳見表2。

表2 實驗組與對照組期末總成績分布情況比較〔n(%)〕
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理論成績、直觀成績、期末總成績進行比較,由表3 可知,實驗組的直觀成績(89.58±8.48)與對照組的直觀成績(78.87±16.19)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實驗組的直觀成績優于對照組的直觀成績,實驗組的期末總成績(82.63±6.89)與對照組的期末總成績(77.07±9.64)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實驗組的期末總成績優于對照組,實驗組的理論成績(75.87±12.32)與對照組的理論成績(75.68±10.52)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3 實驗組與對照組成績對比()

表3 實驗組與對照組成績對比()
人體解剖學是醫學生進入醫學院校必修的一門基礎課。理論知識內容繁多,醫學專有名詞術語多,結構復雜且難以記憶。高職院校學生基礎較差,大多數學生的認知特點是形象思維優于邏輯思維,動腦能力弱于動手能力;少部分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自覺學習習慣較差。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醫學模式的轉變,針灸推拿專業的人才需求不斷增加,而針灸推拿專業主要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中醫事業發展,掌握基本醫學知識、專業理論和實踐技能,能夠從事一線崗位的醫療、預防保健和康復服務的高素質的針灸推拿專業人才。[7]人體解剖學是該專業的重要基礎課和主干課,為該專業的后續課程奠定了重要基礎,同時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和專業素養的形成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人體解剖學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的確定,必須基于對針灸推拿專業能力和業務素養的全面認識和深入分析,準確把握臨床針灸推拿治療的實際需要,使針灸推拿高素質的技能人才培養和臨床需要得到滿足。針灸推拿專業人體解剖學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如何根據專業特點選取合適的教學內容,把《人體解剖學》教學內容與中醫學知識、針灸推拿臨床治療有效結合,將學生培養成為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勤于動手、富于創新的新型專業型人才,為其將來成為合格的針灸推拿醫生奠定堅實的基礎,值得教師們認真思考。[8]
綜上所述,我們通過對針灸推拿專業人體解剖學教學內容及方法、評價方法的改革,進行了醫教協同背景下中醫高職院校專業人才培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這表明教學改革、評價體系改革無論對教師還是對學生都是必要的。下一步將結合專業特色進一步整合教學內容,探討更合適的教學方法,使得人體解剖學教學更好地服務于臨床工作,更有效地指導臨床實踐,以完善對針灸推拿專業人才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