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 冬,顏 春,賀劍輝,徐曉藝
(廣西交科集團有限公司,廣西 南寧 530007)
隨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理念不斷深入人心,城鄉生態環境品質要求持續提高,市政建設著力在生態修復、濕地恢復、環境美化等方面實現協同提升。鑒于濱海路基沉降大、道路用地受限等因素,本工程選用了加筋格賓擋墻方案,使路基支擋結構具有良好的整體性、變形協調性,將工程建設與風景營造相統一,實現工程安全、經濟、美觀、耐久等目標。
重力式擋土墻是工程項目中常用的支護方式,其具有經濟適用、施工快捷等優點,被廣泛采用。而傳統重力式擋土墻主要為混凝土現澆制作,其剛性結構具有的抗剪抗拉強度低、不透水等特點,容易出現無法適應時間推移、材料損耗導致的路基沉降、滲水、排水不良等問題。
加筋格賓擋墻以其施工簡單、安全快速、適應性強、耐腐蝕性能好等特點而被廣泛運用,其應用增強了市政工程的生態親和性、景觀協調性,降低了后期維護成本,是符合可持續發展觀的新型路基處理方案。
防城港市某工程項目的某段道路類型為城市綠道,為針魚嶺大橋銜接綠道的引道段,路幅寬度為6 m,路段全長為304.534 m,起點與現狀針魚嶺大橋銜接,終點與針魚嶺大橋橋下現狀路銜接,為針魚嶺大橋東側自行車專用道。其中,YK0+000~YK0+101.3是引橋路段,為橋梁設計范圍;YK0+101.3~YK0+304.534是引道路段,為道路設計范圍。由于匝道右側距現狀市政路的最小距離僅1.5 m,沒有足夠的空間放坡,因此設計擬采用路肩式擋土墻收縮邊坡。項目總體平面圖如圖1所示。

圖1 項目總體平面圖
本段擋墻及邊坡范圍內的上覆土層為:第四系人工素填土(Qml)、耕表土(Qpd);下層巖土為強風化泥巖(J)。第四系人工素填土已回填約一年,以灰黃色、紫紅色黏土為主,自重固結未完成。全風化泥巖,以紫紅色為主,密實狀,成分以黏土礦物為主。經現場靜力觸探勘察,本項目K0+120~K0+220段持力層素填土層的地基承載力大約為90~100 kPa,不滿足設置傳統擋土墻的承載力要求。因此,擋墻基底需進行地基處理,并根據勘察報告確定適用的支護方案。項目所在地屬建筑場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05 g。地下水為裂隙水,貯存于巖層的節理、層間及裂縫中。場地的地下水和土對混凝土結構具有中等腐蝕性,對鋼結構具中等腐蝕性。
在本工程中,由于擬建道路與現狀市政道路太近且高差較大,不滿足放坡距離要求,此段路堤邊坡需設置支擋防護措施。在綜合分析本項目工程特點的基礎上,初步擬定了兩種支護方案。
1.2.1 加筋格賓擋墻方案
該方案在道路邊線K0+120~K0+280段外側設置路肩式加筋格賓擋墻支擋,墻高為1~5 m,墻體平均埋深為1 m。格賓擋墻以1∶0.1坡率砌筑,擋墻結構占地面寬度約為1.1~1.3 m,墻身采用鍍鋅覆高耐磨有機涂層加筋格賓,石籠內填筑質地堅硬的卵石、片石或塊石,使墻身強度達到MU30強度等級。一層石籠聯結六邊形雙絞合鋼絲拉筋網面為一套整體,層間設置雙向拉伸土工格柵進一步增強路堤填土整體抗滑性、穩定性。墻頂設置護欄基座,以兩側基座為路槽鋪設路面面層。格賓石籠不但具有較高抗壓性能,而且其接近30%的填充空隙率,決定了其同時具有良好的抗拉性、排水性和沉降適應性。擋墻空隙使植被具有生長空間,墻體自然覆綠,與海濱自然景觀融為一體。詳見圖2。

圖2 加筋格賓擋墻方案橫斷面布置示意圖
1.2.2 俯斜式片石混凝土擋土墻方案
該方案在道路邊線外側設置2.0~7.0 m高C15片石混凝土俯斜式路肩墻,墻頂設置護欄基座,擋墻坡率為1∶0.05,坡頂設置護欄,每2~3 m設置一處泄水孔。墻后路堤填土采用符合規范要求的填料或砂性土、碎石土。此方案支護結構相較路肩式加筋格賓擋墻占地寬度更少,然而作為剛性擋墻結構對路基承載力的要求比格賓擋墻更高,6 m高的俯斜式片石混凝土擋土墻承載力要求為190 kPa,地基處理費用更高,且沉降適應性、路基整體性較差。濱海地區氣候及地質條件復雜多變,剛性擋墻在軟土地基上易發生沉降剪切破壞,從而整體失穩垮塌。詳見圖3。

圖3 俯斜式擋土墻方案橫斷面布置示意圖
將以上兩種方案的特點列表如表1所示。

表1 方案比選表
根據以上比選,俯斜式片石混凝土擋土墻占地面積多,造價高,工期長,景觀效果差;而加筋格賓擋墻方案造價低(約減少20%),施工及長期防護對生態環境影響小,景觀效果好,工期短,施工簡單。加筋格賓擋墻作為柔性支擋結構,6 m高的格賓擋墻其基底最大壓力約為106 kPa,通過換填碎石墊層即可滿足承載力要求,能適應濱海區域地基的不均勻沉降;而采用俯斜式擋土墻對承載力的要求為190 kPa,需要專項的不良土處理方案。另外,加筋格賓擋墻的耐久性可通過鍍鋅覆塑工藝得到大幅提高。綜前所述,本項目采用加筋格賓擋墻方案。
本項目利用GEO5支護設計軟件進行擋墻設計驗算。根據已知的土層信息和橫斷面條件,在軟件中建立擋土墻最高段(高度為6 m)的計算模型:加筋格賓擋土墻后巖土層從上到下總共分為3層,依次為墻后路基填土、4 m厚素填土、下伏強風化泥巖,墻前回填土體為素填土。石籠高度為1 m,寬度為0.8 m,石籠內填充片石容重取17 kN/m3,石籠網及連接處強度為Rt=36.50 kN/m,與石籠連接的筋帶長度l=6 m,強度為R=68 kN/m,相互作用系數C=0.40;石籠底換填0.5 m厚碎石,路面超載取q=10 kN/m2,計算模型斷面如圖4所示。

圖4 擋墻計算模型圖
根據地勘報告和地區工程經驗,各巖土層參數取值如表2所示。

表2 巖土層參數取值表
根據上述模型及參數分別對加筋格賓整體穩定性、承載力、抗傾覆穩定性、抗滑移穩定性和材料強度進行驗算。邊坡穩定性驗算采用畢肖普法(Bishop),自動搜索最不利滑動面位置。計算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計算結果表
由表3可知,計算結果均滿足《城市道路路基設計規范》(CJJ 194-2013)的要求。
該項目格賓擋墻已經施工完畢,長度約為160 m,工期約1個月。實踐證明,格賓擋墻施工效率是傳統的漿砌石、混凝土擋墻的2~3倍。路基整體性良好。格賓石籠表面已自然覆綠,景觀效果較好。
(1)與傳統混凝土重力式擋土墻等剛性路基支護方式相比,采用加筋格賓擋墻施工工期短,造價低,且施工簡單便捷。
(2)加筋格賓擋墻對承載力要求不高,可節省大量的地基處理費用,尤其適用于地質條件較不理想的生態敏感地區,適用范圍廣。
(3)加筋格賓擋墻墻身能良好融入濱海生態環境,減少圬工及水泥用量,綠色環保,施工技術也已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