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抒桐 富滇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在商業銀行之中,規避風險十分重要。在風險管理的過程之中,商業銀行需要更加注重風險管理的能力與意識。商業銀行需要在提高自身風險管理水平的基礎上,不斷促進自身的發展,提升自身的綜合實力。風險管理如果能夠發揮較好的效果,可對業務活動提供一定的支持,在業務活動的過程中找出風險管理中的問題,產生新的風險管理思路,保障風險管理能夠與業務活動互相推進。
商業銀行之中的風險管理組織結構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商業銀行的管理層級相對較多,以至于風險管理需要走的流程較多,效率相對低下。部分商業銀行的建立時間較早,受到一定的傳統因素影響,分支機構依照區域分層,管理層級甚至有三至四層,這樣就會浪費較多的時間,存在一定的弊端。管理層次多,就會導致決策問題較多,管理的跨度相對較大,使信息的傳遞過程較為煩瑣,在指令下達后,會出現延遲傳遞的情況,同時也會對指令的執行情況造成消極影響。其次,部分商業銀行中,法人治理結構并不全面,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銀行內部組織結構過于行政化,以至于濫用職權的情況時有發生。雖然當前銀行已經按照《商業銀行法》進行監事會的設置,但是很多監事會沒有發揮較好的作用。在商業銀行之中,領導者擁有全部的權力,對其的監督相對較少,以至于權力的使用過于隨意。最后,內部職能部門存在分工不明確的情況,崗位職責較為混亂,以至于各個崗位的職責存在重復的現象,部門之間很難做到互相配合。
在股份制發生改革之前,商業銀行的產權是全民所有,較為單一,我國能夠代表人民行使權力。但是在此情況下,全民所有只是表面的情況,事實上對銀行財產能夠占有與使用的,是銀行之中的主管與工作人員。然而主管與工作人員是作為經營者而存在的,并不是銀行法人。國家雖然在商業銀行之中建立了監事會,但是由于產權制度的不全面,以至于監督作用并不強,無法將利益的激勵兼容實現,使商業銀行的經濟效益降低,內部控制效果較差,對銀行產生了消極作用。商業銀行需要完善產權制度,只有這樣才能使銀行的經濟效益有所提升,發揮監事會的作用,促進銀行的發展壯大。
商業銀行需要進一步控制風險,使風險管理能夠發揮應有的效果,推動銀行的快速發展。想要規避商業銀行的風險,需要更加了解銀行可能存在的風險。立足于風險管理技術將其分類,可分為定量管理與定性管理,并促進二者的互補關系。如果能夠將二者較好地應用在一起,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障銀行有效規避風險,推動銀行的發展壯大。然而當前,我國商業銀行在定量管理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問題,不僅沒有形成較為完善的體系,而且定性管理的水平相對較低,無法大力推動商業銀行的進步。在國外,定量管理的實施已經產生了較好的效果,如何將國外的風險管理技術引入我國,并結合我國商業銀行的實際情況進行改善,是當前十分重要的工作。只有在這一方面有所提升,才能進一步保障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
當前,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效果并不好,主要表現在風險管理意識不強。首先,商業銀行的貸款審查不嚴格,重點進行貸后管理;其次,一些商業銀行不重視整體的風險管理,而更加注重個案風險管理;再次,一些商業銀行更加注重財務風險管理,對其他工作的風險缺乏關注;最后,我國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意識相對較弱,更加注重業務工作,以至于在業務活動開展時存在許多的缺點與問題。商業銀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由于風險管理意識的缺失,競爭力會相對較小,與國際大銀行相對比,存在著一定的不足。
在商業銀行之中,想要消除風險就需要量化風險,以更好地控制風險。然而當前,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能力相對較差,主要表現在風險數據收集與保存能力不足等方面。首先,我國商業銀行的操作風險相對較大,且不注重操作風險。同時,在操作風險發生時,并沒有針對這些操作風險進行分類總結,也沒有在此基礎上完善風險損失體系。其次,隨著金融業規模的擴大,商業銀行逐步向金融業靠攏,在此趨勢下,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觀念相對不足,缺乏一定的管理能力,這成為商業銀行正常發展與運轉的較大阻礙。只有商業銀行改善這些問題,才能更好地進步與創新。隨著市場的擴大與銀行的發展,在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商業銀行需要不斷提升風險數據收集與保存能力,建立起完善的數據庫,只有這樣才可以推動銀行風險管理能力的進一步提高。
為更好地控制風險,商業銀行需要健全風險管理組織結構。針對目前商業銀行組織結構不全面的情況,需要減少管理層級,簡化決策流程,在此基礎上進行風險管理決策,及時控制風險,保障銀行權益。同時,需要商業銀行提高監事會的權力,保障其能夠對銀行的主要領導人進行較為有力的監督,不僅在日常工作之中注重權力的使用,而且要對權力進行一定的約束,只有這樣才能保障風險管理的組織結構更加健全,有效控制風險。最后,需要商業銀行明確分工,確認崗位職能,并清除存在職能重復的崗位,使員工能夠明確自身的責任,當發生風險時,能夠第一時間找到主要責任人,并及時找出解決辦法,應對風險,降低商業銀行的損失。采取這樣的方式,能夠幫助商業銀行有效地解決風險管理組織結構不全面的問題,提高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能力。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深入,商業銀行的發展前景較好,能夠進一步產生新動能。在此情況下,需要商業銀行更加注重風險管理,使風險能夠被有效控制。對此,商業銀行應該注重改善產權結構,使銀行的風險管理體系與企業戰略發展相結合,構成以董事會與高級管理人員進行領導的結構,建立起風險管理部門,使其與不同的業務部門產生關聯,以加強風險管理。董事會成為風險管理的最高機構,決定風險管理并負最終的責任。風險管理部門在其中可以采取垂直領導的方式,對風險進行細致的管理,保障風險管理體系的有效建立。在執行的過程中,需要改變商業銀行中較為傳統的管理模式,保障其能夠圍繞業務工作進行管理,立足于風險出現的根源,對其進行控制,實現各部門的主要負責人與經理對業務風險負責的機制,加強管理的寬度。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其發展壯大,將風險控制住。
風險管理技術不僅會對商業銀行產生較大的影響,還會對其風險管理的效果起決定性的作用。只有商業銀行不斷提升風險管理技術水平,才能保障銀行的資產安全,不會由于風險而造成較大的損失。在此情況下,需要商業銀行加強對風險的識別能力,建立起風險管理機制,以有效規避銀行風險,進一步提升風險防控能力。商業銀行應注重對定量管理與定性管理的實施與應用。首先,可以向此方面成果優秀的銀行進行學習,結合自身情況進行應用,以提升風險的管理效果;其次,需要商業銀行借鑒國外優秀銀行的做法,從中找出適合自身的方式。此外,商業銀行需要定期進行反饋回收,傾聽工作人員的建議,并在實施過程中不斷發現自身的問題,并想辦法解決問題,從而進一步提高風險管理技術。
風險管理意識是進行風險管理的前提,只有商業銀行產生完善的風險管理意識,才能進一步促進風險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當前,商業銀行需要進一步加強自身意識,提升自覺性,更加注重風險管理效果,保障風險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首先,商業銀行需要重視貸款前的審查,如果審查發現對方沒有還款能力或缺少還款的意識,就應拒絕放貸,只有這樣才能降低風險,避免在后續管理過程中產生回款不順利的情況;其次,商業銀行需要加強整體風險管理,在此基礎上再針對個案進行細致管理;再次,需要商業銀行重視可能存在風險的其他部門,避免只針對財務部門進行風險管理的情況;最后,商業銀行需要進行一定的風險管理人才培訓,不斷提升現有工作人員的綜合能力,從而促進商業銀行的發展。
風險數據收集與保存的能力需要商業銀行來掌握,不僅要求銀行能夠在工作過程中將風險進行總結與整理,還需要商業銀行對這些風險進行分類,積累風險類型,避免風險對銀行造成影響。首先,商業銀行需要將風險量化,注重操作風險,在日常工作之中,按照標準流程進行工作。銀行的管理人員在日常工作中應向員工普及操作風險知識,提高其風險意識。同時,商業銀行需要建立風險損失體系,以形成具體的風險損失類別,避免銀行再發生此類風險。其次,需要商業銀行建立起完善的風險數據庫,將風險進行分類,存在數據庫之中,記錄風險發生的原因與時間,并提前設定好規避風險的方法,在可能面對風險時,需要積極采取措施,盡可能地避免風險。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空間逐漸增大,在此情況下,商業銀行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風險防范能力,促進銀行的快速發展,使銀行能夠在市場競爭之中占據有利地位。文章提出商業銀行需要健全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組織結構、改善商業銀行產權結構、提高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技術水平、加強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意識、提升風險數據收集保存能力的策略,這對提升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水平具有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