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穎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管理工程學院
圖書作為最傳統、最廣泛的文化載體,是我國與其他國家文化交流的窗口。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對于一個國家來說,國際圖書貿易既能獲得經濟效益,又是十分重要的文化渠道。新世紀以來,隨著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中國文化“走出去”成為國家對外文化的重要戰略之一。
復雜網絡理論由最初應用的數學領域逐步擴展到社會科學、經濟學等領域。網絡演化已成為復雜網絡研究的一個重點領域,近年來運用復雜網絡理論對礦產品、天然氣、木材、藝術品等國際貿易演變規律的研究也逐漸增多。董迪等基于復雜網絡總結了銅礦石國際貿易中的小世界特性和層次化特征,識別出核心地位國家。喬方剛等通過構建國際鎳礦石貿易網絡,分析網絡節點度、點強度、節點中心度等識別出主要貿易國的控制地位。李晨等研究全球水產品貿易加權有向網絡,指出貿易網絡呈現出均質化、小團體特征。
有關國際圖書貿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國家或者行業層面,對圖書的貿易發展狀況、國家政策、發展環境以及不同國家發展規模進行研究。梁驍通過統計數據探討了“一帶一路”背景下區域發展不平衡、對外傳播渠道有限等困境。馮平等研究發現,國際圖書貿易市場主要被德國、英國、美國等國家占據,我國圖書“走出去”的時間還不長,在國際圖書貿易中占的份額相對較少,影響力也相對較弱。徐蓁通過對我國圖書貿易發展及其精準化“走出去”的研究,總結出:文化在國際貿易中的出口是拉動本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
國際圖書貿易是由眾多國家之間的貿易關系組成的一個復雜網絡,應用復雜網絡方法可以直觀展示貿易網絡結構,分析貿易格局演變。前人對復雜網絡應用到國際貿易領域的研究也逐漸增多,但還沒有對圖書貿易的研究。文章將圖書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復雜網絡理論以2010—2020 年的進出口貿易數據為依據,建立復雜網絡模型,更直觀地展示貿易發展趨勢,研究主要圖書貿易國的演變情況以及我國在貿易國中的地位和發展,結合我國文化“走出去”的相關政策提供一些方向借鑒。
文章數據從聯合國商品貿易統計數據庫(UN Comtrade Database)中整理獲取。需要指出的是,為盡可能地排除圖書以外的其他商品,且保證統計數據的易得性和可比性,納入本次研究的圖書產品確定為世界海關組織《商品名稱及編碼協調制度》中的HS490199 類(工具書和百科全書以外的其他書籍)。整理合并2010—2020 年中國以及與中國有此類書籍貿易往來的國家發布的進出口數據,數據量達近30 萬條。
為方便網絡的構建和可視化,對數據進行預處理。為了避免商品單位不統一帶來的數據處理問題,選取Trade Value(US$)作為衡量貿易量的變量,選取Trade Flow 中M、X 進出口貿易方式,刪除Partner 和Reporter中World 節點,以防止對貿易網絡可視化的干擾。
文章根據數據特點選擇時間窗模型構建國際進出口貿易網絡,以年為單位,以書籍進出口國家為節點、國家間的進出口為有向邊、進出口貿易量作為權重并通過邊的顏色濃度來表示貿易量大小,貿易量統一使用美元來衡量。使用Gephi 繪制2010—2020 年與中國有書籍貿易往來的國家各年份國際書籍貿易網絡。
以2010 年國際圖書貿易復雜網絡圖(圖1)為例,圖中節點的大小表示該國書籍的出口總量,節點越大說明出口總量價值越大;節點顏色的深度表示該國書籍的進口價值總量,顏色越深,表示書籍的進口價值越大;有向邊由出口國指向進口國;兩邊的顏色表示兩國間的貿易價值,顏色越深,兩國之間的進出口貿易價值越大。

圖1 2010 年國際圖書貿易復雜網絡圖
1.節點度
節點度為網絡中的節點連接的邊的數量,在貿易網絡中,如果一個國家與其他國家的貿易關系越多,該國家的度越大。在有向網絡中,節點的入度表示指向節點的有向邊數量,出度表示從節點出發的有向邊數量。節點度K為與i節點相連的節點個數,節點度的計算公式為:

式中:a為節點i 與j 的連邊,連邊存在,則設值為1;否則為0,N為和節點i 相連的其他節點。
2.出強度
出強度是一個節點相連的出度的權重之和,表示加權網絡中一個結點的對外影響力,計算公式如下:

3.聚類系數
網絡的聚類系數表示網絡中節點的聚合程度。網絡的聚類系數越大,說明網絡的集團化程度越高,節點之間的關系越緊密。節點的聚類系數由節點的邊占該節點與相連節點所有可能邊的數量比例表示,計算公式如下:

某一網絡的聚類系數即該網絡所有節點的聚類系數的均值C,公式如下:

4.中間中心度
中間中心度表示節點在網絡中的影響力以及所占資源比重的衡量指標,反映了國家對應的節點對圖書網絡的控制能力。節點的中間中心度越高,該國對圖書貿易在全球流動的傳導作用越大,控制力也越強。中間中心度的計算公式為:

式中:N為節點m 和節點k 之間的路徑的數目,N為節點m 和節點k 之間存在的經過點i 的路徑數目。
由Gephi 顯示的網絡圖可知,與中國有書籍貿易往來的國家(或地區)共有247 個,這些國家(或地區)之間的貿易往來錯綜復雜,并且隨時間更迭變化不一。法國、英國、美國、加拿大等發達國家始終占據主導地位,中國的貿易體量與之有較大差距,但總體差距在逐漸縮小。
2010—2020 年全球圖書貿易網絡平均節點數在2010 年至2015 年逐漸攀升,2016 年以后有下降趨勢,除了2020 年受新冠疫情影響降低較大外,總體波動不大(表1),平均聚類系數上下浮動范圍也不大,表明全球圖書貿易網絡比較穩定。平均加權度增大,說明全球圖書貿易總值呈上升趨勢。

表1 2010—2020 年圖書貿易網絡特征值
通過整理我國在國際圖書貿易網絡中的特征值(表2)可以看出,我國出度、入度相對穩定,出度遠大于入度,說明我國出口國數量大于進口國數量。雖然出入度變化不大,但入強度、出強度逐年遞增,也就是圖書貿易總量在逐年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出度、出強度在2017 年到達峰值,可見我國圖書出口總量在2017 年左右達到近十年最高值,且是2011 年的三至四倍,發展速度很快。聚類系數呈增長趨勢,雖然2020 年受疫情影響,總量有所下降,但聚類系數仍然增加。聚類系數反映的是國家間的貿易緊密程度,可見我國在國際圖書貿易網絡中與近鄰間的貿易關系日漸緊密。

表2 我國在國際圖書貿易網絡中的特征值
比較表1、表2 不難發現,我國的節點度和加權度在國際圖書貿易網絡中的特征值都大于平均值,聚類系數雖呈上升趨勢但仍低于國際平均值。
中間中心度表示國家對圖書貿易資源流動的控制程度,如果一個國家在其他國家的貿易路徑下出現的越多,則中間中心度越大,說明該國家作為貿易中轉國,連接其他國家的能力越強,也表明其國際貿易控制力越強。
整理2010—2020 年中間中心度排名前10 的國家以及中國在國家貿易國家中中間中心度的排名情況,可以看出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等國家始終占據前十的位置,也就是說這幾個國家的國際貿易控制力始終較強。中國的中間中心度的排名在2010 年排名27,后面幾年相對穩定在三四十位,與發達國家的國家貿易控制力還有較大差距。
近年來,我國圖書進出口貿易得到了國家的大力支持。自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提出以來,新聞出版總署推行多項政策引導“走出去”,如2009年開始兩年一次評定“文化出口重點企業”“文化出口重點項目”等,并設有資金獎勵來重點扶持文化企業,推進文化“走出去”;2010 年文化體制改革,我國大部分圖書出版社、圖書發行單位都由事業單位轉變成企業,釋放了文化貿易的活力;2013 年“支持文化企業到境外開拓市場”提上日程;2013 年提出并在2015年正式實行“一帶一路”倡議,增強了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的合作交流,“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交流也越來越密切,絲路書香工程也全面啟動,一系列有關加強與“一帶一路”倡議的工作方案也陸續實施;2016 年又通過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華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導意見》,文化“走出去”一步步初見成效,圖書貿易額大幅提升,我國圖書海外影響力也不斷提升。
所以,從宏觀政策上來說,我國在國際圖書貿易網絡中的地位提升趨勢絕大多數依賴于國家強有力的政策支撐。我國在國際圖書貿易網絡中的出強度大幅度增大,特別是2017 年至2019 年,可見前幾年實行的積極政策已見成效。聚類系數逐年增加,反映了我國在國際圖書貿易網絡中與近鄰間的貿易關系日漸緊密,這與我國實行的“一帶一路”倡議正好吻合。
文章通過構建圖書貿易有向加權復雜網絡,利用特征指標值分析了國際圖書貿易網絡特點和我國在網絡中的演變特征。從復雜網絡模型中的節點度、出強度、節點中間中心度、聚類系數等結果的分析,回歸到圖書貿易網絡中來說明圖書貿易的發展變化。
隨著中國國際地位與全球影響力的日益提升,國外受眾對中國文化的研究成了全世界范圍內關注的熱點。作為對外傳播的傳統渠道,紙質圖書雖然面對著互聯網媒體和電子讀物的沖擊,但是也有其獨特的魅力和價值。在實際貿易中,要努力把國外受眾對中國文化感興趣之處作為重點推薦,有針對性地做多語種圖書的精準傳播。同時,隨著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不斷深入發展,借助發展機遇擴大“一帶一路”國家的傳播與銷售。通過精準定位擴大貿易規模,增進國際社會對新時代中國的理解和認同,從而增強圖書貿易控制力和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