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舒珍
(北京市密云區氣象局,北京 101500)
密云區地處北京市東北部燕山山脈腳下,屬于暖溫帶季風型大陸性半濕潤半干旱氣候。四季分明,干濕冷暖變化明顯,具有冬季冷、雨雪少,春季風大、濕度小,夏季炎熱、雨水集中,秋季涼爽、光照充足的顯著特點。主要氣象災害有暴雨、大風、干旱、冰雹、雷暴、高溫、低溫陰雨。據歷年資料分析,密云年平均氣溫11.3℃,年平均相對濕度為59%,年平均降雨量621.7mm[1]。
黑木耳生產遵循“冬養菌、春出耳;夏養菌、秋出耳”的規律。密云區木耳種植基地主栽品種為黑木耳,根據其栽培時間的不同又被分為春耳和秋耳,主要栽培期為每年的3月下旬—10月中旬。黑木耳屬木腐菌,其野生單體多生長于枯死的闊葉樹上,一般在日平均氣溫達到10℃的濕潤季節生產。木耳的生長發育主要受光、溫、水、氣等要素影響,其中,溫度、濕度、光照和降水與氣象要素相關,這幾類氣象要素將直接影響黑木耳的品質和產量[2]。
黑木耳主要種植時間為3下旬—10月中旬,生長期內在入地期和出耳期對溫度、降水較為敏感。分析密云本站近10a氣溫資料,密云區常年平均氣溫為11.5℃,近10a平均氣溫11.7℃。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0℃的最早時間是2016年3月26日,穩定通過的最晚時間是2013年4月21日,最早與最晚穩定通過10℃的時間間隔相差近2個月;氣溫穩定通過10℃的終止日期最早為2018年10月9日,氣溫穩定通過10℃的最晚終止日期為2014年10月26日,詳細數據見表1。根據黑木耳的生長特性,氣溫在10℃以上適宜生長。

表1 密云本站近10a(2010—2021年)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0℃的時間
黑木耳適宜入地的氣溫條件為日平均氣溫均穩定通過10℃、日最低氣溫≥5℃時最適宜黑木耳生長。密云地區從2015年開始種植黑木耳,每年從3月下旬—4月下旬開始分批陸續入地,根據2015—2021年每年密云地區種植黑木耳入地期間的氣溫分析,日平均最高氣溫均在15℃以上,日最低氣溫除2020年未達到5℃以上,其余均入地期間日最低平均氣溫達到5℃以上,2020年最低氣溫未達到5℃入地后采用草簾遮蓋法進行保溫措施[3]。

表2 黑木耳入地期最高、最低氣溫分析表
密云種植黑木耳分為春耳和秋耳,春耳種植期從每年的3月底—7月,秋耳從每年7月底—10月中、下旬。分析了密云近10a日平均氣溫及日平均最低氣溫,結果表明,密云4月上旬開始旬平均氣溫逐漸升高,適合黑木耳生長,到10月下旬平均氣溫開始降至5℃以下,不利于黑木耳的生長,詳細數據見表3。

表3 密云近10a4—10月旬平均氣溫
黑木耳種植對水分要求也很高,菌棒在入地3~5d后開始回菌、催芽[4]。芽期內不喜水,若芽期內降水過多,則易造成菌棒污染,影響其出芽效果,甚至會造成流耳或者爛耳,均會造成損失,經走訪調查有經驗耳農表示,黑木耳的整個生長期需要比較溫和濕潤的氣候條件,最好干濕相間,四晴兩雨的氣候條件[5]。分析了密云站近10a年降水量、月降水量、月最長連續降水日數、月最長連續無降水日數等資料,詳細數據見表4、表5。根據《地面氣象觀測規范》[1]中對月最長連續降水日數的定義是指一個月內日降水量≥0.1mm的最長的連續日數,挑取方法為在地面氣象觀測資料的月報表中從降水量日總量欄中,挑取一個月內日降水量≥0.1mm的最長的連續日數,并統計其相應的連續各日降水量的累計值,及其相應的起止日期?!兜孛鏆庀笥^測規范》中對最長連續無降水日數的定義是一個月內無降水(包括微量降水0.0)的最長的連續日數,最長連續無降水日數,可跨上月(年)挑取。結果表明,月最長連續降水日數最大值是在6—9月,主要降水時段集中在6—9月。最長連續無降水日數最大值是在12月、1—3月,均不是在黑木耳的種植期內,4—10月黑木耳種植期內無降水日數均在10d以上。年降水量均在500mm以上,密云站常年平均降水量為621.7mm。說明密云地區的降水日期比較集中,對木耳種植所需要的降水條件來說比較適中。

表4 最長連續降水日數及最長連續無降水日數
光照條件也是影響黑木耳生長及產量的直接要素之一。若遇連陰雨天氣,易產生流耳現象,在采收、晾曬時也將影響黑木耳的質量,最終導致產量下降[6]。分析密云本站近10a日照資料,4—10月黑木耳種植生長期期間月平均日照時數大于150h以上,月日照百分率在35%~56%,4—10月總日照1389.8h;2012—2021年近10a的年日照時數均在2000h以上,說明密云本地的陽光充足,符合黑木耳光照條件。詳細日照數據見表6、表7。

表5 密云近10a月平均降水量及年降水量

表6 密云近10a月日照時數及百分率

表7 密云近10a年日照時數
黑木耳生長環境對濕度的要求比較高,黑木耳在干濕適中的環境中容易生長,黑木耳在高溫、高濕度時菌棒無需澆水,只需做好通風,在高溫、濕度低時[7],需要澆水進行保濕。分析密云近10a的氣象資料,結果表明,黑木耳種植期4—10月平均相對濕度44%以上,月最高相對濕度75%,單看相對濕度這個氣象要素對種植黑木耳來說,無法直接判斷是否適宜,但因密云種植黑木耳均是屬于人工種植,耳農會根據氣象數據進行人工干預,通過給黑木耳菌棒噴灌澆水,以達到適宜黑木耳生長條件的目的。經觀測黑木耳生長期,黑木耳在相對濕度60%以上屬于干濕適宜狀態,因此6—10月適宜相對濕度均在60%以上,氣象條件屬于適宜。3—5月屬于黑木耳入地期、催芽期,無需更多的降水,僅在耳芽出來時對水的需求會逐漸增長,見表8。

表8 密云近10a月平均相對濕度
密云春季的氣象災害主要有倒春寒、大風。由于春季氣溫浮動較大,出現倒春寒的不利天氣的概率較大。氣象學中,受較強冷空氣頻繁襲擊后,氣溫下降較快,并持續時間長達1~2個星期以上的前暖后冷才稱作“倒春寒”[8]。“倒春寒”天氣中可能產生農作物凍害,并可能引發流感、氣管炎等疾病?!暗勾汉钡牧硪粋€現象是早晚溫差大,黑木耳在春季入地后若遇“倒春寒”會直接把菌棒凍壞,造成減產損失。分別統計近10a,截止到4月30日,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0℃后,出現日最低氣溫低于5℃、日平均氣溫低于10℃的出現頻率,采用計算2種條件出現的頻率來表示是否出現“倒春寒”。
頻率的計算方法:
頻率Ⅰ=出現日最低氣溫低于5℃日數/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0℃日數
詳細頻率數據見圖1。經過分析計算,近10a密云出現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0℃后,最低氣溫低于5℃的頻率除2013年和2021年外均低于50%。說明出現“倒春寒”的概率不高。

圖1 密云站近10a頻率Ⅰ數據
密云秋季氣溫逐漸下降,10月下旬開始旬日平均氣溫就降至10℃以下,旬平均日最低氣溫降至5℃以下,旬平均日最高降至15℃以下,氣溫已不適宜黑木耳的生長。詳細數據見表9。

表9 秋季(9—11月)旬日平均氣溫、旬日平均最低氣溫、旬日平均最高氣溫
密云近10a綜合氣象要素分析,黑木耳適宜的生長期是在4—10月[9]。春季4月氣溫穩定通過10℃以上,開始適宜黑木耳入地生長,秋季10月下旬氣溫低于10℃以下黑木耳生長期結束。查閱了密云地區冰雹、大風(日極大風速≥17.0s·m-1)、暴雨(小時降雨量≥30mm)等災害天氣現象資料[10],在春季冰雹出現的日數為0.4d,暴雨日數為0.7d;大風日數為0.8d,均不足1d。春季災害性天氣較少,不易造成黑木耳的產量損失。秋季暴雨日數為1.0d,冰雹日數0.2d,大風日數0d,秋季的暴雨、冰雹日數均在9月,秋季黑木耳種植需要注意暴雨、冰雹災害的印象,災害天氣的出現屬于極端天氣。

表10 密云種植春季、秋季黑木耳適宜的氣象條件
經綜合分析密云地區的近10a的氣象要素,結果表明,密云年地區4—10月平均氣溫20℃,平均相對濕度為64%,平均降雨量668.3mm,平均降水日數為8d,日照時數1552.4h,且春季、秋季氣象災害性天氣發生概率較小,綜合上述氣象要素分析密云地區4—10月適宜種植黑木耳。
建議耳農可以根據氣象條件分析,黑木耳入地日期可選在4月初進行,10月下旬結束生長期。在未分析到的夏季是黑木耳的盛產期,在氣溫較高時需要在早、晚進行合理的澆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