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毅
(西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甘肅 蘭州 730070)
籃球跑投技術作為發掘較早的傳統技術動作,大多數籃球教材等學習資源中都沒有把其作為學習內容呈現,造成了理論匱乏,技術也沒有得到相應的發展。因此,本文結合青少年群體發展的特點,介紹了跑投技術及其特點,并淺談了其在青少年群體中的實踐運用,力爭促進青少年籃球水平的提高。
青少年這個年齡階段面臨身體形態生長發育的一個高峰期,主要表現為身高和體重的增長。其中,第一階段7-15歲為快速增長期,這個階段對于青少年參與籃球運動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和籃球運動中表現的自信心提升。青少年階段神經抑制過程得到發展,在籃球運動過程中觀察一些未曾看到過的技術動作會有莫名的興奮性,加之其好奇心的驅使會去模仿學習運用到實踐中。青少年身體長骨快速增長,骨骼富有彈性而硬度小。對于籃球跑投技術,就更加需要機動靈活的身體條件,因此青少年這個階段適合這個動作融入到他們整個籃球技術中去,以促進其水平的提高。
青少年的感知覺有很大的提高,尤其是運動知覺隨著年齡的逐漸增長而提高;青少年階段,由于抽象邏輯處于優勢地位,思維必然有新意,創新思維得到迅速發展。因此,獨立的性格就會促使他們去接觸一些與眾不同的技術方法,在籃球運動中,新的籃球技術動作難免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他們的好奇心和思維的靈活性驅使自己了解、模仿,最后在比賽中運用跑投技術。眾所周知,籃球比賽中具有激烈的身體對抗,而且隨著運動時間的增長運動負荷也會不斷增強,這就要求青少年群體要有拼搏精神,以堅定的意志力去克服困難,并且在籃球規則和道德標準允許的情況下進行。這些都可以最大限度地培養中青少年頑強、果斷、隨機應變的能力,而籃球跑投技術更多的是在被迫的情況下隨機應變運用的,這就非常有利于青少年對這項籃球技術的學習和應用。
青少年群體處于一個成長的關鍵期,所處的成長環境、人際關系等都會對其產生巨大的影響。社會適應對于青少年有著重要意義,如果青少年不能與所處的社會環境取得一致,就會產生對所處環境中的一切格格不入的心理狀態,從而嚴重影響其健康成長。籃球競賽中,一塊場地、隊友之間、對手之間潛移默化的就會形成一個特定的社會環境。有關研究結果顯示,球類運動對全面發展青少年的社會適應效果最好,尤其是籃球運動對自我肯定的促進、不良社會適應的改善、人際關系的緩和及自我煩惱的消除具有獨特的作用。在一場比賽中,隊友間的一個配合、對手間的精彩對抗、觀眾的喝彩都會提高青少年的社會適應能力。籃球跑投技術作為傳統的得分方式,這一代青少年把其運用在比賽中的少之又少,如果把這一項技術動作學習應用到比賽中,會提高對自己進攻技術的信心,隊友之間的互相學習會促進人際關系的改善。
在閱讀相關文獻資料中發現,籃球跑投技術動作的概念界定只是有關學者根據自己的理解而進行的簡單闡釋。籃球跑投技術不是單純一項技術的界定,根據搜集到的現有文獻資料中顯示,其實跑投技術它是籃球運動中多項進攻技術的組合體,在實際的應用中有多種投籃方式,作者大致把其歸結為4種,分別是:“勾手”,其代表性人物是前NBA著名運動員卡里姆·阿卜杜爾-賈巴爾;“拋投”,其代表人物是前NBA運動員德里克·羅斯;“騎馬射箭”,其代表人物是前NBA著名運動員史蒂夫·納什;“金雞獨立”,其代表人物是前NBA著名運動員德克·諾維茨基。綜上,籃球跑投技術技術的復雜多樣性致使籃球跑投技術沒有一定的理論支撐,導致它不能作為內容呈現到相關書籍中讓廣大青少年學習運用。因此,通過對廣大青少年的學習推廣,借鑒多方訓練方法經驗,使其呈現在籃球相關資源上,為其傳承與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籃球比賽的最終目的是將球投入對方籃筐得分,投籃則是籃球比賽中唯一的得分方式,也是籃球運動中一項關鍵性技術環節。跑投技術作為靈活性較強的一種得分手段,在高水平職業聯賽和“路人王”等街頭籃球比賽中都可以看到。例如,NBA被稱為“天勾”的著名籃球運動員賈巴爾、“小打大”技術的經典運用者克里斯·保羅、“金雞獨立”的代表諾維茨基,還有離我們最近的CBA聯賽廣東東莞大益隊的徐杰把“騎馬射箭”和急停小拋投運用的出神入化,這些都是跑投技術的體現方式以及這項得分手段有效性的呈現。
在青少年籃球比賽中,對抗強度的增加和青少年體能的下降,空位投籃和快攻得分的機會少之又少,尤其是作為基本沒有戰術打法的青少年群體在比賽中獲得有效的進攻機會顯得尤為重要。在平時的訓練中,教練員和隊員都熱衷于傳統的中距離和遠距離三分的練習,跑投技術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在比賽中遇到困難,布置的戰術跑不出來位置、失誤增多、就顯得束手無策,而跑投技術(如,拋投、勾手投籃)的運用,使得運動員在比賽中的得分更加有效和進攻手段更加豐富,會增加戰術的靈活性,對手也會防不勝防,體現意想不到的“奇兵”作用。
突破中一步跑投,是外圍隊員在持球(或運球)突破的行進間一步起跳進行投籃的動作。它是在克服了行進間三步跑投前沖速度過大、球不易控制的弱點,吸收了高手跳投不易被封蓋的優點而發展起來的一種突投結合的投籃方式。作者根據自己現有文獻資料與自己的見解融合大致把籃球跑投技術分為4種方式:
“騎馬射箭”式跑投技術動作是指籃球運動中的一種投籃動作,即在運球中急停并在防守隊員前單腳起跳后仰投籃,此動作多用于打反擊時防守隊員已經提前站位阻斷進攻路線的前提下或者是在陣地戰中內線球員持球單打時使用,因此動作方式很像古代騎馬射箭,故有此別稱。其動作特點是身體后仰,單腳抬起,雙腿呈前后開叉姿勢,雙手保持正常的單手肩上投籃姿勢;動作起始速度快,在空中停留時間長,并在空中有短距離滑行,不易被對手封蓋。“勾手”式跑投技術動作是內線球員背向、側向持球單打或或斜插到籃下接球就常用的一種投籃方式。“勾手”投籃一直以來在人們心目中沒有太多的地位,大多數人認為它不是一種正統的投籃姿勢。“勾手”投籃(以右手為例),左臂屈肘保護球,左肩側對籃筐,投籃手持球由胸前經體側向右肩上方畫弧舉球,當球舉至最高點時屈腕,出球時右腿上抬,膝部彎曲以保持身體平衡。籃球遇到攻防日趨劇烈,“勾手”投籃發展也較快,成為中鋒籃下得分的重要手段。

“騎馬射箭”

“勾手”

“拋投”

“金雞獨立”
“拋投”是指在籃球運動中,由于攻防雙方防守較緊時,進攻一方為了投籃得分,在行進中采取的低手或高手瞄準籃筐向上拋出具有比較高的弧度的技術,然后攻擊籃筐的一種投籃的技術或行為。拋投一般是小個子面對大個子球員時采用的一種投籃方式,主要利用自己的移動速度使對方也在移動而無法起跳封蓋,且因投籃弧線高,本身就不易封蓋。因為此種方法要求手感的把握,是在長期的鍛煉中養成的。拋投是一項比原地投籃更有難度的技術,掌握好拋投就必須要掌握好移動與出手的時機。德里克·羅斯往往利用掩護之后快速突破,雙腳并立停下之后起跳,然后面對高大的球員時冷靜地單手拋出,直奔籃筐或打板命中。
“金雞獨立”,嚴格意義上來講,并沒有此種投籃方式的稱呼。德克·諾維茨基在進攻時一腳支撐著地,另一腳向前大概呈弓步踢出,身體后仰做正常的單手肩上投籃動作,此種投籃方式跟我國武術的招式金雞獨立相似,故稱此為“金雞獨立”投籃。這種技術動作要后仰拉開與防守人的距離后再做正確的單手投籃,中間有一定的短距離滑行,主要還是控制好身體的平衡。
在比賽中進攻隊員行進中防守隊員是背向或側向同時行進,而進攻隊員突然急停拋投,此時防守隊員猝不及防會造成失位,瞬間形成一個位置差,很難干擾到投籃。籃球跑投技術可以豐富球隊的技戰術。對手在比賽前都會研究球隊的特點以及技戰術打法,從而針對性的布置防守,而跑投技術出手突然性很強,可以打開突破口,拉開對手防線,打亂對手的戰術布置,增加個人及同伴的得分機會,會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跑投技術在青少年籃球比賽中運用,主要考慮到青少年的身體條件以及籃球意識,好多運動員在場上由于身體素質的限制和閱讀防守的能力有所欠缺,做不了有難度的跑投技術動作,所以還要結合青少年在比賽中所主打的一個位置進行學習、訓練、應用。
后衛球員在籃球場上是持球或接觸球最多的隊員,主要在兩種情況下運用跑投技術:一是在運球行進中剩余進攻時間不夠組織全隊進行一次有效的戰術跑位,可以在三分線附近或甚至在中場附近進行跑投出手,即“騎馬射箭”式投籃;二是在持球突破到籃筐附近時,當有對方的內線隊員過來補防堵截了進攻路線時,應急停進行弧度較高的小拋投,即“小大打”技術。
前鋒球員作為球隊的一把“利刃”,每項進攻技術都應該熟練。而在比賽前對方都會根據球隊的特點針對性進行布置防守,此時前鋒隊員在持球時,最多的應該是運球轉身后的“金雞獨立”式投籃,前NBA球員諾維茨基應該是此種技術最為經典的運用者。
籃筐下方是威脅最大的區域,中鋒在籃下也是對方重點防守的球員。中鋒要位接球后,很難有正面出手的機會,大多都是側對籃筐或是背對籃筐。當側對防守時可以進行跑投技術的勾手投籃或者跨步挑籃,這也是最常用和效率最高的一種方式;當中鋒持球背對防守時,可以背打運一次球轉身后接三步上籃式的勾手,此種跑投技術在被稱為“天勾”的前NBA球員賈巴爾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綜上所述,不管什么位置的球員,在比賽中具備閱讀防守的基本能力,只有觀察到防守隊員所處的位置,以及其他對手的協防變化才可以選擇合適的跑投技術動作從而調整投籃距離,最后得分。其實更多的時候跑投技術它是一項隨機性、隨時性很強的技術動作,沒有固定的跑投投籃方式,也沒有固定的時間點去使用,因此,就需要青少年在平時對這項技術動作的學習與訓練上更加熟練掌握,以至于在實際比賽中可以根據比賽的變化合理、高效地應用,會起到一個“奇兵”效果。
跑投最常用的是一步跑投和三步上籃式跑投,根據運動員持球過程中離籃筐的遠近決定運用哪一種。但是首先要調整好合球時的腳步,計劃使用跑投時,持球進行中突然合球邁出兩步,第三步時起跳準備向籃圈把籃球拋投出去。如果不需要三步式拋投,在持球進攻時只要合球最多跑兩步,就要及時拋球,不然會造成走步違例。另外還有勾手之類的跑投動作,只能左右跨步或是上下步一步出手。
跑投時,出手速度一定要快,因為不是正常的投籃,所以不需要習慣性地做出完整、標準的投籃姿勢。為了防止對方識破出手意圖,被對方封蓋,出手的速度要快、突然性要強,突破后隨即把球拋向籃筐,不要過多的持球猶豫,不然就會散失最佳出手時機。
在跑投時,要根據防守隊員的位置和其他協防隊員的補位情況靈活調整自己的出手高度,高大隊員協防時,可以單手高點舉球起投籃,以提高出手的高度,這樣不僅能增加投籃的命中率,而且能防止被封蓋;面對矮小靈活的隊員防守時,盡可能地快速胸前出手,但弧度要高,籃球運行的弧度越大,落入籃筐的機會就越高,即使砸到籃筐邊,手感柔和的球出手后彈幾下也很有可能進筐。
持球突破中準備進行跑投時,要觀察防守隊員的取位情況,不要強行投籃,不然遇到高大或速度反應快的防守隊員容易被封蓋或阻擋,影響進攻效率和隊友自信心。靈活處理,看準自己對防守人的優勢(速度或身體)突破晃過防守人員后,在離籃筐更近的地方進行上步拋投或是勾手。
跑投技術動作一般多運用在籃筐正面或者側面,距離籃筐2m左右是最佳位置,根據相關數據顯示這個位置進行拋投地命中率也是最高的。距離再遠會用更大的力量和技術控制,投籃難度也會增加;距離近一點就會進入防守中鋒領地,很容易被封蓋,打擊進攻的信心。如果持球突破直接到了籃筐下面,利用假動作晃開防守人員后,就可以進行勾手投籃。
籃球運動的的發展與時俱進,隨著小球時代的流行,籃球快攻戰術和三分球成為籃球比賽的主旋律,跑投技術逐漸被忽視。青少年群體是籃球運動參與的希望之星,加之他們這個階段智力和身體協調性的發展,可以快速掌握并在實戰中運用此項失傳已久的進攻技術,這樣不僅可以彌補他們體能和其它技術上的缺陷,還可以豐富自己的進攻手段和戰術需求。因此,應該在青少年群體中大力指導和發展對籃球跑投技術運用,使之逐漸成為青少年群體中一種高效的得分手段,從而促進籃球傳統進攻技術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