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滿玲 陳雪梅 譚 毅
(東莞市南城醫院 廣東 東莞 523012)
產后出血是較為常見的分娩后并發癥,是目前造成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導致產婦出現產后出血的原因較多,子宮收縮乏力、凝血功能異常等因素都有可能導致患者出現該癥狀[1]。而其中子宮收縮乏力是最為常見的原因[2]。臨床上對于宮縮乏力導致的產后出血患者多是通過藥物進行治療,對于藥物治療無效的才采用手術方式切除子宮。雖然手術能夠起到快速止血的目的,但是對患者的身體影響較大,因此需要更多的發掘藥物作用,提升藥物效果[3]。為了探究麥角新堿在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中的作用,我院采用對比研究的方式進行研究,現將資料進行整理后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隨機選擇了我院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中收治的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患者34例。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17例和觀察組17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1-4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8.69±1.36)歲,孕次在1-3次之間,平均孕次為(1.67±0.63)次,分娩孕周為37-42周,平均(39.36±1.32)周。觀察組患者年齡在20-4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9.03±2.03)歲,孕次在1-3次之間,平均孕次為(1.81±0.55)次,孕周為37-42周,平均孕周為(38.86±1.54)周。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細微,無統計學差異,P>0.05,能夠進行比較。所有患者均在我院進行分娩,并在分娩過程后出現出血情況,經我院判斷,患者符合《產后出血》[4]中的癥狀描述,因此判斷患者為宮縮乏力產后出血癥狀,后安排患者在我院進行相應治療。我院在研究開始前已經對所有患者進行了情況告知,所有患者均知曉本次研究的全過程,并簽署了知情書,我院倫理委員會已通過本次研究申請。
1.1.1納入標準
①患者為足月產婦。②患者無藥物過敏史。③患者自身精神狀態正常,無精神類疾病。
1.1.2排除標準
①排除存在嚴重心、肝、腎疾病的患者。②排除存在凝血功能障礙的患者。③排除存在藥物過敏史的患者。④排除軟產道出現裂傷的患者。⑤排除胎盤胎膜娩出異常的患者。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治療方案進行治療,采用藥物和物理療法相結合的方式,減少患者的出血量。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的用藥基礎上聯合使用麥角新堿進行治療。選擇使用馬來酸麥角新堿注射液(成都倍特藥業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32024526)給予患者使用,采用肌內注射的方式,每次1ml。在必要情況下可以間隔15-30min進行連續給藥,但是總給藥次數不能超過5次。注射過程中需要醫護人員時刻關注患者的出血情況和身體反應,出現異常情況后需立即停止給藥,并采用相應的處理措施進行處理。
1.3觀察指標
在兩組患者的治療結束后,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進行評價。按照患者的用藥后子宮收縮情況和陰道出血情況進行劃分。用藥10min后,子宮收縮明顯,出血明顯減少為顯效;用藥30min后,子宮收縮較好,出血逐漸減少為有效;用藥后患者子宮收縮無明顯變化,出血量無明顯降低為無效。計算治療有效率=(顯效例+有效例)/總例*100%。同時采用稱重法或容積法對患者的產后2h、6h、12h、24h的總失血量進行統計,分析藥物效果。最后將兩組患者的產后不良反應進行統計,主要不良反應包括頭痛、呼吸困難、惡心嘔吐等。分析不良反應發生率。
1.4統計學標準

2.1治療有效率對比
觀察組整體治療有效率為94.12%,高于對照組的82.35%,數據對比差異明顯,有統計學差異,P<0.05,詳見表1。

表1 治療有效率對比[n,(%)]
2.2用藥后累積出血量對比
數據對比明顯看出,兩組患者的出血量在不斷下降,但是觀察組患者整體出血量明顯少于對照組患者,數據對比差異明顯,有統計學差異,P<0.05,詳見表2。

表2 用藥后累積出血量對比
2.3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7.65%,低于對照組的41.18%,數據對比差異明顯,有統計學差異,P<0.05,詳見表3。

表3 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n,(%)]
分娩后產后出血是十分嚴重的并發癥,是目前我國造成產婦死亡的重要原因。產后出現出血主要指產婦在分娩24h后出血量超過500ml。目前對產后出血的研究中認為,宮縮乏力是其主要原因。因此,提升子宮收縮是治療產后出血的關鍵,也是減輕產后出血對患者影響的重要因素。目前臨床上多采用宮縮劑進行藥物治療,通過直接作用于患者子宮平滑肌的方式提升子宮收縮能力,降低出血情況[5]。
麥角新堿是較為常見的縮宮素藥物,其能夠直接作用于患者的子宮平滑肌,對于子宮下段部位的促收縮功能效果顯著。麥角新堿能夠通過直接促進子宮纖維和血管組織呈現出強制性收縮表現的方式來起到止血的效果。目前有研究認為,麥角新堿能夠有效彌補宮縮素藥物注射效果的不足之處,其不僅能夠促使宮底出現明顯的收縮,還能夠對宮頸也起到一定的效果。同時麥角新堿的藥物作用時間長,促宮縮的有效時間長,能夠避免頻繁用藥對患者身體造成嚴重負擔[6]。在不良反應方面,該類報道較少,主要不良反應包括了惡心嘔吐、體溫異常等。發生該類不良反應主要是由于麥角新堿對患者的消化系統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但是該類不良反應癥狀輕微,不會對患者身體造成負擔,一般通過對癥處理的方式能夠快速得到緩解。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麥角新堿藥物作用的特殊性,在用藥過程中需要醫護人員時刻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控制其給藥量。但患者出現異常情況時,需要立刻進行處理。而在本次研究中,通過數據對比的方式可以看出。在常規治療方案基礎上聯合使用麥角新堿進行治療的觀察組患者的整體治療有效率為94.12%,高于單一治療的對照組的82.35%。同時雖然兩組患者在治療后出血量隨時間變化均逐漸減少,但是觀察組患者整體出血量明顯少于對照組患者,并且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7.65%,低于對照組的41.18%。以上數據對比差異明顯,均有統計學差異,P<0.05。這充分證明了麥角新堿對于宮縮無力產后出血的治療效果的理想性,這一觀點在楊艷芬, 田立霞, 萬秋爽[7]的研究中也得到了相應的論證。
綜上所述,對于宮縮無力產后出血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聯合使用麥角新堿進行治療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出血情況,降低出血量,因此值得在臨床治療中進行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