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亞男,紀婷婷
(石家莊科技職業學院 河北 石家莊 050800)
隨著高職院校辦學質量的提升,學校更加重視對于優秀人才的綜合能力培養,尤其是在專業技能教學的同時,更加注重學生文化、藝術素養的積累,這也在無形中推進了學校音樂教育的創新和改革。
長久以來,高職院校的音樂欣賞課作為最受學生歡迎的藝術類課程之一,自身也在不斷地進行課程改革和教學創新,在多元化構建中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成果,為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注入了更多活力。這些都在時刻激勵著我們音樂教學工作者,要在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的基礎上,全面挖掘學生的藝術潛力,通過豐富多彩的多元化音樂教學課堂展現教學特色。
在本文中,筆者將結合自身在高職院校的音樂欣賞課教學經驗,對音樂欣賞課堂的多元化構建提出建議和策略。
音樂欣賞課有很多可以選擇的素材和內容,也為學生的音樂藝術學習提供了多種渠道。但是,對于高職院校的音樂教學而言,音樂欣賞課的課時是非常有限的,因而老師很難將音樂藝術的魅力在短時間內完整地呈現出來。
針對這一難題,高職院校的音樂教師需要在音樂欣賞課程的日常教學實踐中,逐步開發出適合本校實際教學情況的課程內容,建立起多層次的課程教學體系,使音樂欣賞課程更加多樣化,符合高職院校的教學特色。在實際教學的開展過程中,音樂教師不僅要兼顧到中西方音樂文化的差異和多元的音樂風格特征,而且還要注意提升學生的音樂品味和審美水平,加深學生的音樂藝術體驗,從而實現高職院校音樂欣賞課教學開展的最終目標。
此外,高職院校要逐步完善音樂欣賞課程教學體系的構建,吸引更多學生參與到對音樂藝術世界的探索之中,共同感受音樂文化的熏陶。學校要加強培養學生的文化觀和審美觀,以科學的音樂教學理念為根基,尊重學生對音樂文化需求的差異性,進而對學生的文化觀和審美觀產生積極的影響。例如,我國傳統音樂作品中蘊含了豐富的傳統文化內涵,因此學生通過對傳統音樂文化的學習,可以增強文化自信并且有意識地擔負起傳承傳統音樂文化的重任。
學校要從長遠發展的角度出發,引導學生去積極探索現代音樂藝術的魅力,通過學習了解外來音樂文化開闊學生的專業視野,使他們能夠保持創新思維并不斷接受新時代的文化洗禮。如今,多元音樂文化的不斷傳播為學生的音樂欣賞提供了更加豐富的渠道。因此,在高職院校音樂欣賞課程的多元化構建中,學校要充分汲取外來音樂文化的精髓,為學生創設更加豐富多彩的課堂環境,使其對不同的音樂文化類型和音樂表演形式產生更加全面的認知。
在傳統的高職院校音樂欣賞課教學過程中,模式單一、內容陳舊是最顯著的問題,需要音樂教師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構建中去深入解決。
一方面,高職院校音樂欣賞課的課程設置需要更加多元化,學校可以通過選修課和公共課相互穿插的方式來拓展教學渠道。高職院校的音樂欣賞課本質上更注重的是對學生音樂文化素養、基礎專業知識和相關音樂技能的全面塑造,所以課程考核也較為寬松。在現階段音樂欣賞課程建設中,學校可以通過多元化的內容和規范性的框架來充實音樂課堂,進而夯實學生的理論知識基礎,提升音樂審美水平以及培養音樂專業技能。多元化音樂教學課程的打造,使得高職院校的音樂教學課堂內容更加規范,實現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的完美結合,充滿藝術性和趣味性。
另一方面,高職院校音樂欣賞課程的開展需要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務必從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出發,不斷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從而突出音樂欣賞課程教學的獨特優勢。在多元化的音樂欣賞課程實踐中,教學活動要從講臺延伸到表演舞臺上,不斷拓展音樂欣賞的深度和廣度,不僅要讓學生懂得欣賞音樂,而且還要鼓勵學生去積極探索更廣闊的音樂世界。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更多的新型教學手段也逐漸出現在高職院校的音樂欣賞課堂上,學生對于音樂藝術的欣賞方式和渠道也更加多元化。尤其是對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課堂上的開發應用,不僅豐富了音樂欣賞課程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也充分地體現出音樂信息化教學的特點和優勢。
因而,在音樂欣賞課程教學活動的具體開展中,傳統的線下教學方式和新穎的線上教學方式產生了劇烈碰撞,為高職院校的音樂欣賞課堂提供了更加豐富的融合型教學手段。在融合型的音樂課堂上,高職院校的音樂欣賞課程教學特色更加地突出,打破了教學時間和教學空間的限制,音樂教師能夠隨時隨地地靈活開展教學活動。
傳統的線下音樂教學以滲透、啟發、體驗為主,讓學生積極參與到音樂藝術欣賞的氛圍中,進而能夠深刻體會音樂藝術蘊含的獨特魅力;而線上教學則以豐富的音樂教學資源、海量的音樂資料以及多樣化的資源獲取渠道為特點,開拓了學生的音樂欣賞視野,能夠獲取更豐富的音樂知識,從而逐漸學會主動探尋音樂藝術的奧秘。
此外,音樂教師還可以運用課內和課外聯合的融合式教學手段,以普及音樂理論知識為基本點,逐漸引導學生開展音樂藝術實踐。高職院校在豐富多彩的音樂實踐活動開展中,通過多元化的音樂欣賞課程構建,將音樂課堂知識與音樂藝術實踐進行了深度融合,使學生對音樂知識和專業技能的探索不再局限于固定思維,而是融入音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
高職院校的音樂教學活動定位具有自身的特色,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音樂素養,增強學生的音樂欣賞水平,從而提升高職院校專業人才的藝術文化修養。因此,在多元化音樂欣賞課程的構建過程中,音樂教師要依據教學開展方案,制定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針對不同的學生群體采取不同教學策略,進而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意識,積極參與到音樂欣賞活動中。
眾所周知,高職院校的生源非常復雜,并且設置的專業也很豐富。在專業人才的培養過程中,高職院校會根據社會市場對不同專業學生綜合能力的需求而不斷完善課程設置,更加重視對學生綜合文化素養的深層拓展。因此,針對不同專業學生特點的音樂欣賞課程教學活動也突出了音樂欣賞課“因材施教”的針對性和靈活性。
例如,針對高職院校的文科專業學生,音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開展對古詩詞藝術歌曲作品的賞析教學,通過特殊的教學視角展現古典文學的獨特魅力。在優美的音樂旋律中,古詩詞內涵有了新的詮釋,使學生在文化意蘊層面產生全新的認知,也讓學生在濃厚的學習氛圍中,對古詩詞文化進行深刻探索。
再例如,針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音樂教師可以針對性地開展對幼兒聲樂和幼兒舞蹈等相關藝術作品的欣賞教學,豐富學生的音樂專業視野,讓學生在濃厚的學習氛圍中,不斷掌握幼兒音樂教學手段,同時也進一步拓展了自身的專業能力,為將來的幼兒音樂教學奠定扎實基礎。
顯然,在高職院校的音樂欣賞課程教學中,多元化的實施路徑能夠更好地展現音樂欣賞課教學的功能和價值,并作用于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建設體系,進而打造出全方位的特色音樂教學模式。
總體而言,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高職院校在課程建設和人才培養方面都在不斷變革,從傳統的偏重職業培養向注重綜合能力塑造逐步前進。因此,音樂欣賞課作為培養學生藝術文化素養的重要課程,貫穿了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發揮出顯著的教學成效。
尤其是高職院校的多元化音樂欣賞課教學的開展,更加注重教學內容的豐富性、教學手段的多樣性、教學模式的創新性,并且更加突出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趣味性,從而展現高職院校音樂欣賞課教學對于人才培養的優勢。所以,高職院校的音樂欣賞課教學要在不斷實踐探索中,依照啟發式、體驗式、融合式等多種教學思路,打造多元化的音樂欣賞課教學模式。
在未來的教學改革和創新實踐中,高職院校的音樂欣賞課教學必將以全新的教學理念和突出的教學成效,為高職院校的職業人才培養增添光彩。筆者深信,在廣大高職院校音樂教師共同努力下,高職院校音樂欣賞課教學的多元化開展將會更加豐富多彩,為職業人才塑造注入不竭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