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苗春
由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辦的“電視藝術這十年”——電視劇創作研討會日前在京舉行。與會人員全面梳理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電視劇創作成果,深入探討電視劇創作經驗、規律和今后的發展方向,引領電視藝術工作者努力推出更多精品力作,向黨的二十大獻禮。

電視劇《覺醒年代》
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秘書長范宗釵說,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電視劇發展進入新的繁榮期和新的高潮期,一大批展現時代風采、引領時代風尚的電視藝術精品力作集中涌現,受到人民群眾廣泛好評。
國家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副司長楊錚介紹,2019年以來,電視劇司按照“找準選題,講好故事,拍出精品”的要求,圍繞黨和國家重大宣傳節點,深入實施“新時代精品工程”,持續推出了一大批膾炙人口的主題精品力作。實踐證明,主動出題選題、加強創作組織、實行全流程服務管理,不斷提升創作組織化程度,是抓好主題題材電視劇創作的有效路徑。
文藝評論家李準認為,黨的十八大以來,每逢黨和國家重大節慶和紀念日,都有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推出,非重大節慶和紀念日,優秀作品也從未斷檔。尤其是2016年至2021年這5年,從《海棠依舊》《跨過鴨綠江》到《覺醒年代》等,現象級作品接踵而來,形成了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創作40年來前所未有的高潮期。
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新文藝組織和新文藝群體工作委員會主任林永健在《大決戰》和《功勛》中飾演聶榮臻元帥,在《石頭花開》中飾演村支書李愛民。他認為,當代青年人對現實題材和主題題材作品接受度更廣,關注度更高。通過這兩個作品,觀眾們了解了聶帥和李愛民的經歷,達到了情感共鳴和思想共振。

電視劇《山海情》
貼近人民、貼近時代、貼近生活的現實主義作品已經成為當下電視劇創作的主流。十年來,現實主義電視劇力作越來越多,而且涵蓋了職場劇、行業劇、年代劇、推理劇等類型。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副主任申積軍說,回顧這十年,總臺每年創作、播出的電視劇,藝術水準和觀眾滿意度不斷提升,原因之一是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扎根人民,服務人民,創作的《跨過鴨綠江》《大決戰》、播出的《父母愛情》《裝臺》《人世間》都曾引發熱議,受到高度評價。
北京電視藝術家協會副主席、導演劉家成認為,貼近現實是電視劇最核心的競爭力。在電視劇創作中堅持源于生活、為了人民、屬于人民、用心用情用功打造的精品,必然會獲得觀眾和市場的認可。
中國電影文學學會副會長、編劇余飛1997年進入影視編劇行業。他說,自己在創作初期比較急功近利,導致有些作品夭折或者未能播出?!笆聦嵶C明,個人利益如果不能與集體的利益、人民的利益相統一,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日前,他擔任總編劇的《跨過鴨綠江》和獨立編劇的電視劇《巡回檢查組》同時播出,“這兩部劇都契合了文藝是為人民服務的這一原則,也契合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這是這兩部劇成功的根本原因。”
中國電視劇導演工作委員會會長、導演鄭曉龍在電視劇行業已經耕耘了40年,日前成功執導了《功勛》。他深刻感受到,能經受住時間考驗的作品,往往也是那些能很好地反映時代、記錄時代的作品。“我堅信,把人民和觀眾放在首位,解決好創作為什么人的問題,是文藝工作者首先要解決的根本問題;這個問題解決好了,路就能走得遠?!编崟札堈f。
面對多元多變的生活,東陽正午陽光的現實主義創作一直在不斷地尋找更本真的表達。東陽正午陽光影視有限公司董事長侯鴻亮表示,《山海情》的創作“就是我們多年來扎根生活、扎根人民的一次創作實踐”。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編劇、制片人梁振華近年來有意識地聚焦普通民眾,書寫他們的希望、追求和奮斗歷程,如《春天里》寫進京的江蘇建筑業農民工,《澳門人家》寫澳門的一個杏仁餅世家,《在一起》寫武漢的醫護工作者?!皶r代和電視劇文本是一種相互呼應的關系。時代給創作者提供了廣闊舞臺和多姿多彩的書寫對象,我們的表達也更多姿多彩。”他說。

電視劇《人世間》
專家指出,電視劇在內容和形式上堪稱藝術長卷,而且以陪伴的姿態貼近觀眾,以沉浸的特點吸引觀眾,讓追劇成為許多人文化生活的常態。十年來,有一批電視劇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在精神高度、文化內涵、藝術價值等方面可圈可點,已初步具備了經典作品的特質。
中央文史館館員、文藝評論家仲呈祥認為,十年來,電視劇藝術質量的提高,與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強調傳承弘揚中華美學精神有關?,F在很多作品都自覺將中華美學精神融入創作實踐,提高了作品的藝術化、審美化水平。
鄭曉龍表示,出精品并不容易,不僅受創作者自身思想認識水平和藝術創作水平的限制,也受具體創作環境和創作成本的限制。但創作者首先要有自覺意識,才會有自我提升的要求,在創作中精益求精。
余飛說,《跨過鴨綠江》《巡回檢察官》在創作過程中有一個共同點:在濃墨重彩地突出主流價值觀和中國特色的同時,借鑒了海內外影視創作的經驗,對人物、情感、結構、事件、情節、臺詞等進行了精心的本土化設計。比如《跨過鴨綠江》中,毛岸英在奔赴前線的路上發現了父親送給他的蘋果和“一路平安”4個字,這種帶有中國特色的細節感動了許多人。
互聯網技術和新媒體改變了文藝形態,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藝類型,也帶來了文藝觀念和文藝實踐的深刻變化。劉家成認為,過去十年,電視劇創作受互聯網影響很大,以前電視劇主要在電視臺播出,如今越來越多觀眾不再通過電視臺而是通過網絡平臺觀劇,這一方面讓好的作品不會被淹沒,另一方面互聯網營銷對電視劇創作產生了巨大影響,更加注重細分市場成為新趨勢。
專家指出,從電視劇藝術繁榮發展著眼,應當鼓勵農村、青少、歷史、邊疆、科幻等各類題材和時代報告劇、室內劇、系列劇、單元劇等各類體裁、風格、樣式的出現,不斷提升電視劇原創水平,以中華美學塑造國劇風范,在藝術長河留下更多經典長卷,成就電視劇大國的文化氣象。
據介紹,為了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各單位組織策劃了《山河錦繡》《硬核時代》《縣委大院》《大考》《我們這十年》等劇目。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席胡占凡說,書寫黨的十八大以來這十年的偉大實踐、偉大成就、偉大精神,是電視藝術工作者的重要使命。電視藝術工作者要始終胸懷時代大勢,以人民為中心,在促進激發電視藝術創作新活力當中展現新作為,在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文藝生態當中發揮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