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保海
(武威職業學院,甘肅 武威 733000)
2019 年教育部職成司印發《關于全面推進職業院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制度建設的通知》(以下簡稱“教學診改”)后,各職業院校紛紛啟動診改工作[1]。保障人才的培養質量是高職院校的主要任務[2],而“教學診改”的主要任務就是從學院、專業、課程、教師、學生五個層面構建高職院校教學工作質量保證體系,加強過程監控與及時反饋,通過設置目標和標準進行診斷與改進,實現人才培養質量的循環提升[3]。在教學診改過程中完善有關的教學診斷與改進體系,全員參與發揮教學診改的作用,全方位提升學校管理水平和學生的綜合素質[4]。教學診改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培養質量,提升大學生就業創業能力,使學生走出校門踏上工作崗位后能夠勝任本職工作并具備創業的基本素質及能力要求。
國務院頒布了《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為高校培養大學生就業創業能力指明了方向。當前,大學生畢業人數每年呈遞增趨勢,就業形勢嚴峻,就業市場飽和,學生能在畢業后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崗位,并在該崗位能發揮自身的專業特長顯得尤為重要。同時,本科生創業的成功率低于3%,研究生創業成功率也僅僅達到了5%,高職院校畢業的大專學生由于學歷的限制,創業成功率比本科生更低[5]。基于上述情況,高校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就業創業能力,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是就業觀念、擇業觀念不正確、創新創業意識不強;二是企業對高等職業院校人才的需求已經轉化為復合型、應用型,需要理論知識扎實,實操技能精湛;三是大學生在校期間,沒有清晰個人發展目標和標準,并且在校期間沒有發現問題并及時糾正。基于上述原因,很多高職院校畢業生在就業創業過程中屢屢碰壁。
一是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和擇業觀念,培養學生就業創業能力;二是結合國家、社會、企業的需求,培養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及實際操作技能;三是建立診斷改進機制,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并及時改正從而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提高學生就業創業必要的能力素質。
焊接專業涉及眾多學科,已經成為現代制造業中必不可缺的關鍵技術[6]。隨著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提出,國家急需大量高水平的焊工,市場用人需求促進了高職焊接專業的發展,目前各類企業對焊接專業技能型人才都有較高的需求量,但企業對焊接專業畢業生有較高的要求。
以武威職業學院為例,近3年焊接專業畢業生就業率雖均達到96.8%以上,但是學生就業質量不高、就業不穩定,三年以內許多學生頻繁跳槽。這些一方面反映出企業發展過程中需要大量焊接技能操作人才,另一方面,學生就業穩定性差反映出焊接專業學生就業創業能力素質不高。在就業興旺的現狀背后,我們清醒地認識到畢業生就業創業能力及素質的問題。
首先,學院引進教學診斷和改進平臺,實現對學院教育教學的情況的監督、管理,并在“教學診改”過程中,完成數據的采集、分析與處理,進而給出相應的結論。
其次,學院機械制造系推進焊接專業“1+X”試點工作,建設了校內外實訓基地,對校內實訓設備進行了大量的補充,校內實訓條件大大加強。同時,機械制造系還積極拓展校外實訓基地,將甘肅凱帝斯電梯公司、武威市森祥車業有限責任公司等作為焊接專業學生的校外實訓基地以滿足學生的實訓需求,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
通過對我院近三年焊接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工作崗位能力需求、就業創業素質等方面進行調查,將焊接專業學生的就業創業意念、就業創業能力等調查結果進行分析,掌握了我院焊接專業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素質及專業技能素養的現狀,進而明確焊接專業學生能力要求。結合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進一步提出焊接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并進行人才培養方案的優化,分解細化焊接專業畢業生指標點,完成學生成長發展體系構架。
從“教學診改”視域出發,以學生作為診斷改進的主體,依據科學的學生發展標準,讓學生對自身的發展進行診斷,并明確自己發展目標,不斷改進自身發展。通過相關數據的采集、分析及反饋,促進學生實現自我認識、自我教育,明確發展方向。
如圖1所示,制定學生全面發展規劃、學生發展標準,完成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組織實施,完成大循環和小循環螺旋改進。小循環完成過程監控并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作出調整改進,大循環學生自主診斷,完成綜合評價進行改進提升。診斷改進完成學生成長的自我調適,學生通過發展診斷,診斷問題所在,進而完善目標、修訂標準,并以此為依據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改進,學生不斷調適修正自身發展目標及學習方式,通過自我診斷,提高學生專業素養及就業創業能力,最終實現學生就業創業能力和素質全面提升。

圖1 診斷改進示意圖
通過“教學診改”,一是提高學生主體積極性,學生是質量生成的主體,在不斷循環和診改的過程中,學生有動力參與診改,主動性、自覺性及能力會顯著提高,有利于學生就業創業能力及素質的提升;二是育人模式更加科學完善,利用教學診斷改進,促進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建設,使得育人模式更加完善,促進學生就業創業能力提升;三是焊接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能知識更加符合企業要求,企業在選擇我院畢業生時傾向增大,學生在參加工作后認可度提高,同時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加強,創業學生的比例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