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端民,張文博,李博
(長春師范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吉林 長春 130032)
十九大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核心,農村籍大學生返鄉就業是破解鄉村振興難題的關鍵舉措。近年來,全面脫貧的任務取得階段性勝利,鞏固脫貧成果的核心在于促進農村等欠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受過高等教育有專業背景的大學生投入新農村建設中,不僅能夠強有力地促進城鄉之間的融合發展,推動新時代農村的建設發展,還能有效緩解大學生的就業壓力,最終實現農村人口從“智力外流”向“智力循環”轉變。
鄉村振興是我們國家的重要戰略,實現鄉村振興要以人才振興為著眼點。研究表明,現階段農村仍有大部分中老年人的受教育程度只有小學水平,青年群體的學歷水平也僅為初中學歷,教育水平的高低制約區域經濟的發展。農村籍大學生返鄉就業能夠利用自身所學知識更加合理配置當地的資源,助力家鄉進行農村創業基地的建設,最大限度地發揮人力資源和知識結構的優勢,將農業相關產業聚集起來,發揮規模效應,農村籍大學生的返鄉就業不僅能解決鄉村中人力資本問題,還能為鄉村發展儲備管理型人才。
農村籍大學生作為高學歷的社會群體,雖然相比成型人才還有較大差距,但他們接受多年高校教育,具備一定的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再加上農村籍大學生從小在鄉村長大,對當地風俗習慣和人文觀念有較好的認識,他們返鄉后能快速地適應當地獨特的氣候,熟悉當地人文環境,便于積極投入到鄉村建設工作,同時返鄉就業的農村籍大學生見識過城市的繁華和發展,結合鄉村發展的實際情況進行創新與實踐,帶領家鄉人民搞好鄉村建設,提升農民收入。
返鄉就業政策落實不到位。大學生就業難的情況愈演愈烈,鄉村振興的大趨勢吸引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返鄉就業。但由于返鄉就業政策落實不到位,部分農村籍大學生在家待業,大學生未能真正參與到家鄉的建設中去。大學生對家鄉的環境比較熟悉,前期雖然得到政府等相關部門幫助,但是由于后期的跟進措施不當導致大學生的返鄉就業積極性受挫。
人才培養模式與實際脫軌。在面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高校開展一系列就業管理工作,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但在就業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知識已經不能滿足現實就業的需求,農村籍大學生返鄉就業后,不僅需要專業素養和學習能力,還需要創新能力、溝通能力等。
農村籍大學生作為剛畢業的社會群體,大部分面臨著歸還助學貸款的困境,而政策支持的返鄉就業崗位工資報酬較低,只能基本維持生活。據了解,部分地方政府為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城鄉基層就業,出臺了如“三支一扶”“特崗教師計劃”等,但存在服務期限較短且人才留存率低,資金保障不到位和晉升途徑不暢通的問題,并且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還在完善過程中,對于剛畢業心性活躍的大學生來說,真正扎根鄉村做建設是一件極具挑戰性的工作。
高校作為培養大學生的主要陣地,在培養大學生就業觀念、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引導大學生就業意愿等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據相關調查顯示,雖然政府與高校聯合開展了一系列就業宣講活動,但大部分學生對當地的返鄉就業政策還是不太了解。研究發現,就業指導機制越完善,大學生返鄉就業的可能性就越大,高校作為學生和就業地的連接中介,應積極宣傳返鄉就業政策,積極引導大學生返鄉就業,為家鄉建設做貢獻。
家庭是每個人成長的搖籃,個人的生活習慣、觀念形成、言談舉止等諸多方面都是在家庭環境的熏陶下逐漸養成的。家庭教育對個人價值觀的形成和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在選擇就業崗位時多數會征求父母的意見,特別是農村籍大學生,部分父母受傳統思想的影響,將整個家庭的希望寄予孩子身上,在孩子成長整個時期投入大量時間和金錢,于是他們更希望孩子畢業后找到體面且穩定的工作,這無疑給孩子增加了就業的心理壓力。
做好整體布局。政府部門要做好鄉村規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返鄉就業大學生提供良好的社會基礎,對準高層需求“對癥下藥”,找準痛點,切實滿足物質和精神的需求,為其更好發揮服務家鄉、留在家鄉打下堅實的基礎。
加大財政支持。從稅收、財政等方面制定出不同的 “三農”優惠政策,使得更多社會閑置資金進入農村地區,構建多元化投入格局。同時促進多元主體參與,大學生返鄉就業不僅需要政府的宏觀政策,還要發揮地方企業、鄉鎮基層黨組織的作用。
在高校層面。高校要努力尋求與市場需求相匹配的人才培養模式,主動探索與地方產業銜接緊密的課程,將農村籍大學生返鄉就業的相關政策在課堂上、校園文化展廳內向同學們展示。還可以組織就業鄉村實踐項目,使大學生對鄉村振興下大學生返鄉就業有一個更直觀的認識。
從政府層面。政府作為社會建設的主體,可以聯合地方鄉鎮企業或相關人才市場開展招聘工作,主動走入大學生就業招聘會的現場,加強社會宣傳。政府和高校要聯合利用好網絡信息技術,宣傳大學生返鄉就業事件案例,對于優秀返鄉就業者,做到廣傳播、多循環報道,及時跟蹤更新報道。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堅定的理想信念是支撐人們克服前進困難的不懈動力,促進農村籍大學生返鄉就業,要從思想觀念上入手。積極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媒體工作者要積極開展針對農村籍大學生群體的報道,宣揚職業平等的價值觀念。大力弘揚模范典型,宣傳優秀畢業生返鄉就業的案例,激發畢業生返鄉就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此基礎上還要做好就業前景的宣傳,當前我們國家大力支持鄉村振興,農村籍大學生返鄉就業,不僅有利于實現個人價值,而且對于社會價值的發揮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