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劍琴
(武漢工程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 湖北 武漢 430205)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普及,國內相關部門也開始注重信息技術人才層面的培養,眾所周知,計算機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對此,要在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高校教師在開展大學計算機教學的過程中,要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水平,通過采用探究式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計算機信息素養和自主探究能力,轉變現有的教育教學方式,這才是國內教育改革以及計算機未來學科發展的根本方向。
為了提高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效率,增強學生的計算機水平,教師在開展計算機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掌握計算機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要提高學生靈活使用計算機的能力,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具備一定的信息素養。在計算機基礎課程上開展探究式教學,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體現:第一,計算機基礎知識。主要讓學生了解計算機系統的相關工作原理以及個人計算機相關系統的簡介,通過對以上幾個層面的學習,讓學生對計算機基礎知識和計算機系統有一個全方位的了解;第二,互聯網絡基礎技術和多媒體技術,包括如何使用電子郵件等進行交流,運用信息文件傳輸協議進行上傳和下載,能夠利用搜索引擎來獲取一些相關的信息等,讓學生通過以上知識點的學習對互聯網的基本應用技術有一個大體的認知;第三,Windows 基礎操作,讓學生能夠對Windows系統有一個詳細的了解,包括文件管理,儲存等方面;第四,辦公軟件的應用,讓學生通過對本部分的學習,了解word在排版中的使用方式、Excel 表格的處理以及會使用相應的幻燈片制作一些文本演示的文稿等,但是據調查顯示,目前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還存在著一些不足,具體體現在:
現如今的計算機基礎課程,從課程的設置上來看還不具備讓學生通過課程的學習提升自身的信息素養。從計算機基礎課程目錄的編排上看,與學生在大學之前所學過的計算機理論知識有很多重復之處。在內容的設置上,還時常出現在計算機使用過程中不常用到的知識。隨著信息技術的推廣,中小學幾乎都開設了信息技術課程,學生在大學之前已經對計算機操作和一些辦公軟件有一定的了解。對此,在課程內容上,對于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所講到的一些基礎知識,學生步入大學之前就已經有所了解,課程的重復降低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使得計算機基礎課上不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探索欲望。與此同時,計算機應用技術正在迅猛發展,現有的計算機基礎課程在內容上已經不能夠跟上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速度,課程中所涉及的理論知識就明顯處于落后的狀態。
在當下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通常還在采用“教”與“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在大學計算機基礎課上,多數以教師作為教學的主體,學生只是將教師所講述的內容進行記錄,這樣的授課模式使得學生在上計算機基礎理論課時感覺到十分枯燥。由于一味地進行知識點的講解,使得學生在課后也沒有上機的機會來對教師在課上所講的內容進行操作與實踐。有些大學的計算機實踐課由實驗室負責,并且負責實驗室的教師和負責講解計算機理論的教師在私下并沒有針對班級內部學生在計算機基礎課程中學習的情況進行定期的交流與溝通,導致學生即便是學習了計算機實驗課程,也沒有通過實踐上機來提升自身的計算機水平,這樣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都不能夠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同時也不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計算機綜合水平。
信息素養是信息化時代每名大學階段的學生都應該具備的一種綜合素質。很多大學都開設了計算機基礎這門課程,這門課程的設置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水平、信息素養以及實踐操作能力。對此,在大學開設計算機基礎課程時,教師要培養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增強學生的信息素養,完善學生的計算機操作水平,提高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掌握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和具體的操作方法,讓學生通過使用信息技術養成終身學習和探究式學習的觀念,加快信息技術的推廣。考評方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計算機綜合能力,增強學生的信息素養,但是據統計顯示,很多大學對于計算機基礎課程都沒有建立一套完整的課程評價機制,總是把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作為衡量學生計算機基礎掌握情況的標準。有些學校在開展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甚至要求學生背誦上機操作步驟,這樣不利于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
在以往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通常都是將教師作為課堂的核心,學生只是在課上將教師所講述的知識進行記錄,并且在課后要進行背誦。而在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開展探究式的教學模式,目的就是讓學生成為課程教學的核心,教師需要在此過程中扮演著“組織者”和“指導者”的身份,通過運用情景教學模式、合作探究模式等,提高學生在計算機基礎課程上的主動性、探究性以及創新性,最終讓學生能夠通過探究式教學提高自身的計算機學習效率,進而增強自身的計算機實際操作水平。
現如今大學基本都設立了計算機基礎課程,如何通過改革教育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要從以下兩個層面來進行:一是教學內容;二是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方法。探究式的教學模式主要是指在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中要將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核心,學生作為教育的主體,在此過程中,教師應該在計算機基礎課上給學生著重講解計算機相關的理論知識,給學生創設計算機探究式的學習情景,然后通過扮演“指導者”與“引導者”的身份,讓學生利用已經掌握的計算機基礎理論知識來開展自主探究活動,進而回答教師所提出的一系列問題,構建計算機基礎理論知識網絡體系,具體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教學流程如圖1(p87)。

圖1 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教學流程
開展這種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流程,主要是先對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內容,以及當下大學階段學生的學習狀態進行淺要的分析,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教學任務與目標的制訂,然后通過探究學生在計算機基礎課程中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相關課程的接受程度來提出一系列的問題,進而通過這種模式達到提升學生綜合信息素養的目的。在運用這種教學模式的同時,要根據教學內容進行相應情景的設定,讓學生帶著任務、帶著問題進行計算機基礎知識的探究,這樣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讓學生通過在課上先對教材內容進行瀏覽,然后對教師的課件進行記錄與分析,在團隊協作下利用教材以及互聯網絡來探究解決問題的方式和一系列的操作共同探究在計算機基礎課上教師所提出問題的解決方案,通過彼此之間的交流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這樣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提高學生團隊協作的能力。在學生通過各種方式來解答教師在課上所提出的問題,進而構建計算機知識體系。然后,教師要跟著學生共同開展教學評價,引導學生對已經掌握的計算機知識進行歸納和總結,進而將以往的知識與學到的計算機理論進行一定的關聯,加深學生的理解與記憶。
在學習計算機基礎課程“個人計算機硬件的組成”時,本節課的重點內容是讓學生了解計算機系統的組成部分,通過對本節課的學習,學生能夠對計算機各個部件中的性能進行一定的了解,從而對計算機各個組成部分有一個完整的認知,便于學生在日后的生活與工作中能夠獨立進行計算機零部件的安裝與配置,這也是現如今開設計算機基礎課程中對學生的基本要求。首先,學生在步入大學之前,就已經對計算機中的一些硬件有一定的了解。因此開展本節課的教學還算比較容易,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困難,由于很多學生不完全了解計算機中每一個零部件的具體應用和使用參數,并且即便是有所了解,也缺乏一定的動手能力。對此,在本節課的學習過程中就可以開展探究式的教學模式,主要就是為了讓學生能夠通過自主探究了解計算機的組成部件,這樣通過實踐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在教學過程中開展探究式教學,教師可以按照班級內部學生動手能力的真實水平,劃分成能力相當的小組。探究式教學的目標是讓學生對計算機中的各個部件有所認識,并且對其概念、功能以及具體工作中的實際作用有一個詳細的了解,然后自己進行計算機的組裝。教師要通過以下幾個教學方式來開展本節課的探究式教學:第一,情景導入;第二,自主探究;第三,學生計算機組裝的展示;第四,本節課的歸納與總結。具體的教學設計如表1。

表1 探究式教學模式下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設計
例如,在學習“個人求職簡歷制作”時,據調查統計,現如今在大學階段已經有一些學生掌握了word 表格中的基本操作功能,但是很多學生都不了解某些功能的具體應用。對此,在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開展個人求職簡歷的制作活動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進行簡歷的制作,還可以讓學生通過探究式的學習意識到計算機基礎課程學習的重要性。對此,在本節課中,學生所要進行探究的主要內容有:work表格的建立、保存文檔中文字字符的變化、格式段落的整理、如何插入表格、表格進行編輯、文字進行插入以及怎樣設置文字圖形中的文字。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教學設計流程:文字表格的準備、Word 操作、學生簡歷的展示、教師進行歸納小結如表2 所示。

表2 探究式教學模式下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設計
在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開展探究式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難題時能夠通過使用數據庫來搜索問題的答案。讓學生了解到使用計算機不僅僅是進行網上娛樂以及游戲,還可以通過查閱資料解決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問題,通過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學習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據相關調查顯示,很多學生在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學習過程中通過使用探究式學習模式,不僅提高了計算機操作水平,還增強了自身的信息意識,養成了獨立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能力。通過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學習,學生也意識到了計算機病毒以及網絡詐騙等不良的網絡手段的危害,對學生網絡安全以及計算機水平的提升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也面臨一定的沖擊。對此,教師應該利用大學的教育教學資源,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現有的豐富教學模式來讓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育內容順應當下行業的發展,這樣才能夠提升學生的計算機水平。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探究式的教學模式,能夠提高學生的計算機學習效率,這樣當學生走出校門之后,能夠更快地適應工作崗位,讓學生更快地融入行業。通過運用新型的教育教學模式還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現階段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育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