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
北京第二實驗小學(以下簡稱實驗二小)是所百年名校,學校將“體育”作為第一學科,以全人發展和以終為始為理念,以實現學生人人擁有“健壯身、聰慧腦、遠大夢”為目標。為了使實驗二小體育工作再上一個新臺階,學校采取了以下“四變”措施:課變——體育課課練、體育走班制變“專注必修”為“兼顧選修”,確保每天活動的強度與密度;操變——零點體育變“內容統一”為“百花齊放”,旨在提高學生參與度,增加運動量,增強體質;評變——升級考核,三精準+信息技術,促進自評與家校協作;賽變——月賽變“展結果”為“抓過程”,旨在通過“月賽”促進全員參與、以賽帶練、賽學結合。在此基礎上,實驗二小與全體同仁肩負著“振興足球,從娃娃抓起”的時代使命,探索與實踐青少年校園足球的開展路徑,各個年級開展足球課,使學生了解足球、接觸足球,從而體會足球運動帶來的快樂,培養學生對足球運動的興趣,使學生樂于踢球,最終將足球運動作為一種生活方式。2015 年,學校被教育部命名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
當前,足球已成為學校體育教育教學的重點課程之一,是學校體育課的必修內容。從2015 年下半年開始,學校每周開設一節足球課,加強學生足球基本技能學習。2017 年初,為進一步挖掘足球課程資源,本著一切為了學生,學校將多年積淀的足球教學經驗進行梳理與總結,開發并編制了《北京第二實驗小學足球校本教材》。本教材依據學生身體、心理、能力等特點,結合一至六年級體育教育教學中足球教學的相關內容,以分層教學的思路,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實踐活動,開展適合于學生特點的足球教學,保證開足、開齊足球課。采用傳授與實踐結合、比賽與游戲結合、體驗與互動結合的形式,提高學生的專注度和參與度,使學生在提高足球技能的同時,享受足球運動的樂趣。學生在體驗、參與、探究中逐步感受到足球的魅力,徜徉在綠茵場上的幸福。
為了更好地達到“二小足球深入人心、用腳說話”的初衷,學校在各年級開展了足球特色活動。一、二年級開展足球日活動,三至六年級開展足球聯賽,活動內容豐富多彩,學生在“快樂中體驗、在體驗中感受足球的樂趣”。同時,學校邀請學生家長參與其中,將足球作為搭建家校合作的重要橋梁與紐帶,使“足球聯通你、我、他”。
一、二年級足球日活動:傳承學校足球文化傳統,一、二年級以班級為單位,家長志愿者參與服務及裁判工作。項目上有展現足球射門技巧的最佳射手,展現足球運球能力、控球能力的“凌波微步”“保齡球”“過山車”等,體現協同配合的“二龍戲珠”“極速托馬斯”等,內容豐富、樂趣多多。通過一、二年級的足球日活動,使每一名學生都能在運動中健康、快樂地成長,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服務意識和拼搏精神,幫助學生掌握足球技巧,提高學生公平競爭的意識,激發學生對足球運動的興趣。
三至六年級足球聯賽:在足球聯賽中,讓每一名學生陽光地成長,使學生盡情展現自我,增強團隊意識,培養學生集體榮譽感。采用年級循環賽,在一輪一輪競賽后,最終決出冠亞軍。班級邀請學生家長作為班級攝影師、志愿者、球隊教練員服務于學生,指導學生進行比賽。在尊重與被尊重中,詮釋著德育理念的滲透。
學校多名體育教師以足球教學為突破口,突破教學重點、難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勤思考、善動腦。教師從育人角度出發,在教會學生技能的同時,提升學生的判斷能力,學生在觀察中分享、在分享中實踐,促進足球技能的形成。教師在教學中要“勇敢地退”,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其進行自主練習、積極思考、認真探究。在合作與碰撞中,使學生樂于玩、樂于參與、樂于思考、樂于合作,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使學生從思想上熱愛體育,踐行終身體育的觀念,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充分提升其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獲得足球知識的同時,享受快樂的學習過程。在學校各級領導的指導與幫助下,實驗二小體育教師的足球課在市區級活動中廣受好評。
足球基本功是實現體育教育教學目標和提高體育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之一,也是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的助推器。學校希望以此作為體育教育教學的突破口,促進體育教師騰飛。為使學生學到先進、專業的足球知識,學校在體育教師隊伍的建設過程中積極思考、不懈余力。體育教師團隊中不僅有退役運動員,更有曾效力于“中國國家隊”的運動員。學校鼓勵教師參加各級各類裁判員、教練員培訓,不斷提高自身業務能力水平,目前多名教師已取得裁判員認證,1 名教師獲得D 級足球教練員稱號。
實驗二小足球不僅是精英教育,更是全員教育。通過多種形式,通力合作,形成一套實驗二小足球的“組合拳”,使得足球文化在師生間、生生間蔓延,潤物細無聲。這其中有理念的引領,更是通過多學科、多角度、全員參與,在潛移默化間達成的默契,這是對小學階段足球項目開展的探索與實踐。
1.“國旗下演講”中的足球
每周一學校都要進行莊嚴、嚴肅的升旗儀式,而每次升旗儀式結束后,都會由教師代表、學生代表或家長代表,面向全體學生進行“國旗下演講”。在這樣莊重的集會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聽到學校教師、學生及學生家長進行以足球為主題的國旗下演講。
如,一年級15 班于同學和其父親在國旗下演講中提道:兒子,你的體育鍛煉帶動了我們全家,開啟了家庭體育生活。爸爸依稀記得第一次和你踢足球時的場景。深秋季節,你累得滿頭大汗,仍不愿停歇。從此以后,即使事情再多我們每周都要堅持踢足球。兒子,體育鍛煉會讓你身體健康,更會讓你精神愉悅!期待你在運動中學會遵守規則、克服困難、積極向上、堅持不懈!
2.“主題研究課”中的足球
在實驗二小特色的主題研究課中,每個年級每學期自主擬定一個主題。通過一個學期的時間,圍繞這一主題,每周進行2 個課時的專題授課。師生共同研究,通過思維導圖等多種形式的引導,促進學生積極思考。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看到了“足球”的影子。如,足球鞋的特點分析:造型、顏色、安全性、優缺點,自主設計創造一款球鞋;球鞋底材質、紋理的研究:安全性、作用、優缺點,根據不同的場地或地域,自主設計幾款鞋底;運動員所用水杯的特點的調查和分析,提出新水杯的改進設計方案;球場草皮修剪、澆水策略的調查和分析。通過主題研究課的學習,我們發現學生對于足球內容的研究范圍更廣、涉及的角度更多,能夠使學生了解足球的歷史變遷、足球規則、場地器材及設備設施等。
3.校園宣傳中的足球
學校是宣傳校園足球的主陣地,為使足球文化浸潤于學生心中,午后的校園廣播中,曾是女足職業運動員的周老師分享足球故事和足球知識,讓學生了解足球、愛上足球,體會女足運動員堅韌不拔、頑強拼搏的精神。小學階段是“小種子”的階段、是“厚積”的階段,也許現階段學生并沒有完全掌握足球技術,但學生們用稚嫩的畫筆描繪著、憧憬著對于足球的熱愛與喜悅。通過讓學生了解世界足球運動的歷史和我國足球運動的發展,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情感。
1.“雙減”下的“足球早餐”
隨著“雙減”政策的落地,學校課后足球訓練也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雙減”政策對學生早上到校的時間有了新的要求,但這并沒有阻擋學生鍛煉的熱情,反而使得學校延續多年的早鍛煉變得空前高漲。自2015 年實驗二小足球隊成立以來,學校足球教師利用個人休息時間、每天早上的時間進行40 分鐘的足球訓練,每天都有專職體育教師在綠茵場上陪伴學生左右,“夏練三伏、冬練三九”。“雙減”政策落地后,不只是足球隊的學生參加早鍛煉,更多的學生也自發來到操場,自主參與到該活動中。
2.與俱樂部的牽手
一、二年級學生由于年齡較小,處于零基礎階段,在初始訓練階段,要著重抓好基礎,教師主要讓隊員對足球技術有一定的認識和掌握。三至六年級是綜合訓練階段,教師要注入簡單的戰術配合,并在此期間傳授足球裁判規則,使隊員掌握一定的戰術和規則并加以運用。
自2017 年起,學校與鷹騰俱樂部合作,借助俱樂部教練員協助訓練,校足球隊不斷完善梯隊建設,開展課余足球訓練,一、二年級設立實驗二小娃娃足球隊;三、四年級足球隊設專項練習;五、六年級足球隊由外聘教練執教。學生的積極性非常高,每年的校運動會也有足球競技項目的展示活動。教師和外聘教練利用課后時間進行日常訓練從未間斷過,最大限度地服務于學生,使學生享受在綠茵場上馳騁的快樂。每一次的訓練時間,教師都會對隊員進行心理輔導,對隊員訓練進行積極性的激勵,通過分享比賽經歷以及訓練成果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和榮譽感。
3.足球比賽與集團校中示范
學校積極參與到市區各級各類的足球比賽。并在西城區中小學生足球聯賽中獲得良好的成績。同時,為發揮在實驗二小集團校中示范地位,通過與兄弟學校開展足球交流比賽,提高球隊的比賽經驗和戰術素養,帶動足球訓練形成星星之火,使得實驗二小的足球轉動在校際。
在全國“校園足球嘉年華”活動中,學校小球員精神抖擻,每一場比賽都認真對待。在每天的比賽結束后,教師都會進行總結和技戰術分析,隊員們也堅持用小隨筆的形式認真記錄下每天的比賽與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最終獲得了足球游戲活動團隊一等獎的好成績。
在“教會、勤練、常賽”的思路下,實驗二小體育人總結現狀,對于足球的未來我們有如下思考:一是,隨著疫情的常態化,如何有效整合線上、線下資源開展足球相關活動。二是,振興足球,從娃娃抓起,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今后要探索小學與中學的銜接通道,保證優秀后備人才的有效輸送。三是,借助實驗二小教育集團的資源,多方合作,讓比賽常態化,讓足球在校際、年級間、班級間滾動起來。四是,男足、女足人數比例均衡化,逐步引導學生家長轉變觀念,讓更多的女生參與進來。五是,用數據說話,結合當下智能手環等互聯設備,用數據科學分析與實踐。六是,家校合作,對“小胖墩”“小眼鏡”“小豆芽”進行有針對性的跟蹤,建立檔案,以足球為媒介逐步提高其身體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