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俊龍 (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實驗小學,224055)
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依據《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關注每一名學生的發展,結合五年級學生身心發展和運動技能形成的規律,進行腳內側運球技術學習,以此提升學生的運控球能力。課堂教學中,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讓學生在“學練—合作—體驗—運用—展示”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的快樂和足球運動的成功,促進學生體育鍛煉的習慣養成與能力的提高。
本課內容選自《科學的預設 藝術的生成》 水平三小足球與游戲單元的教學內容,腳內側運球是足球運球技術的基本動作之一,包括支撐腳站位、身體前移、運球腳提腳以及腳內側推球等4個環節,特點是速度慢,容易控制,多用于掩護性運球或運球變向。本課教學重點是支撐腳的支撐及腳內側推球技術,教學難點是運球的節奏的把握以及全身的協調性。
本節課的授課對象為五年級的學生,他們精力充沛、興趣廣泛、求知欲強,具有較強的競爭意識。但注意力集中時間不長,對體育與健康課有較濃厚的興趣。學生善于表現自我,參與意識較強,能夠堅持鍛煉。
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與手段,正確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認識他人,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與自尊心,從運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

水平段:水平三 人數:40 授課教師:耿俊龍 課時:4/6教學內容 足球:腳內側運球1.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腳內側運球正確的動作方法和技術要領;2.通過練習,學生能掌握正確的腳觸球部位,約90%的學生能基本掌握左右腳運球的技術動作,做到運球時能控制好力度,30%左右的學生能在比賽中做到節奏好、動作連貫。同時,發展學生的力量、協調能力等;3.提高學生自學、自練能力,培養學生競爭能力,體驗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的樂趣教學重點 支撐腳的支撐及腳內側推球技術 教學難點 運球節奏的把握以及全身的協調教學流程 學習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組織形式和要求 運動負荷時間 次數 強度學習目標1.課堂常規: 組織形式:1' 1 小體委整隊,檢查全班人數; 檢查人數;師生問好;宣布本課內容、任務和要求,安排見習生;親切問好;宣布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內容、要求及注意事項;向教師問好;仔細聽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內容、要求及注意事項;images/BZ_77_1597_2446_1946_2675.png要求:精神飽滿、思想集中;準備部分(8')2.準備活動: 組織形式:4' 1 中游戲“誰與爭鋒”方法:在區域內用標志桶擺設若干個小球門,學生運球通過任意小門得一分,在指定時間內得分高的學生獲勝;講解游戲方法和要求,組織學生進行游戲;認真聽教師講解的游戲內容和規則,知道游戲的方法和要求;images/BZ_77_1598_2842_1881_2987.png要求:積極參與,完成任務;


續表

續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