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基于經濟、環境與創新協同發展視角的最優環境保護稅稅率設計

2022-10-17 09:41:26劉貴賢魯璽孔朝陽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2022年9期
關鍵詞:企業

劉貴賢,魯璽,孔朝陽

(1.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北京 100089;2.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北京 100029)

近30年來,中國高度重視環境污染治理,也取得了顯著的治理效果,但仍然面臨著嚴峻的挑戰[1]。據《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2020年,中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仍有135個城市環境空氣質量沒有達標,酸雨面積仍高達46.6萬km2,45.8%的全國地表水質量處于Ⅲ~劣Ⅴ類水平[2]。

環境保護稅是治理環境問題的有效手段,是各國政府普遍采取的控制環境污染的環境治理措施[3],也是中國首個以環保為目標的獨立綠色稅[4]。排污收費制度從1979年建立到2018年平穩轉變為環境保護稅,是中國運行時間最長、管理體系最全、實施范圍最廣的市場型環境管理制度。由于排污費改環保稅時間相對較短,在征收對象、繳納人、計費辦法、收費標準等方面,現行中國環境保護稅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延承排污收費制度,仍然存在稅基稅率不合理、優惠政策不完善、征管效率較低等問題。其中,環境保護稅稅率設計不合理是導致環境保護稅的環境治理能力難以充分發揮的重要原因。因此,如何科學合理地制定環境保護稅稅率,實現經濟、環境與創新的協同發展已成為中國政府和學術界亟待解決的問題。

1 文獻綜述

近年來,關于環境保護稅的研究逐漸增多。從研究內容來看,可以將先前的研究大致分為兩類。

第一類研究側重于評估環境保護稅的多維影響。此類研究集中于評估環境保護稅對環境[5-11]、經濟[7-11]、企業績效[12-15]、創新[16-20]、碳排放[21-22]、公平[23]、投資[24]及能源消費[25]的影響,采用的方法大多是計量回歸模型,少數研究采用一般均衡模型。多數研究認為合理的環境保護稅可以顯著改善環境質量[5-11],但也存在不同的觀點。例如,通過分析環境保護稅對火電廠污染排放的影響,Li等[6]指出環保稅率的提高并不一定會促進污染減排,稅率與減排量呈倒“U”型關系。關于環境保護稅對經濟和企業績效的影響,相關研究的結論也不一致。一些研究認為環境保護稅可以促進經濟發展[7-8,10-11]和企業績效提升[12-14],而有研究表明環境保護稅會抑制經濟發展[9,16]和降低企業績效[15]。關于環境保護稅與創新的關系也同樣存在爭議。部分學者利用上市企業數據[12-14,18]和國家層面數據[19,25]實證發現環境保護稅可以促進創新水平提高,而Wang等[20]研究發現環境保護稅抑制中國資源型產業的創新。在綠色創新方面,盧洪友等[16]基于城市層面數據研究發現環境保護稅抑制綠色創新,而劉金科等[17]發現環境保護稅促使其他領域技術創新活動向綠色創新轉移,即環境保護稅促進綠色創新。此外,Li等[9]、Ma等[21]和Niu等[22]研究發現環境保護稅還可以促進碳減排。

第二類研究側重于優化環境保護稅設計。此類研究主要從環境質量[26-34]、經濟發展[28-34]和社會發展[33-34]等角度開展環境保護稅評價及優化,大多采用內生增長模型[29]、一般均衡模型[30-33]和世代交替模型[33-34]。較多學者共同指出中國環境保護稅稅率低于最優稅率水平[26-30,34]。由于研究方法和考慮因素不同,研究者得到的最優環境保護稅稅率并不一致。如曾先峰等[30]指出環境保護稅最優稅率是當前稅率的4倍。唐明等[26]利用環境實際治理成本分攤法進一步研究中國各省份環境保護稅稅率,發現部分省份執行稅率遠低于最優稅率,如浙江廢水、上海廢水和福建廢棄物的執行稅率僅為最優稅率的6%、7%和7%。關于環境保護稅稅率與經濟的關系,研究者們有不同的觀點[28,33-34]。廖樸等[28]和魏思超等[34]認為稅率與經濟呈倒“U”型關系,即隨著稅率提高,經濟表現呈現先上升后下降趨勢。而Xiao等[33]認為稅率與經濟呈倒“N”型關系,即隨著稅率上升,經濟表現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趨勢。

經過文獻梳理,可以發現關于環境保護稅的研究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多數研究集中于評估環境保護稅對環境質量、經濟和創新的影響,而關于環境保護稅制度定量優化設計的研究相對較少,且明確給出中國最優稅率的研究數量更加稀少[26,29-30,34]。此外,這些優化研究大多是給出了一個靜態的最優稅率。然而,隨著經濟發展、企業環保水平不斷提高,環境保護稅為企業帶來的環境約束成本也隨之改變,最優環境保護稅稅率應該是動態變化的。第二,實證評估及優化環境保護稅的研究大多采用自上而下的評估方法,如CGE模型、計量經濟學方法。這類研究停留在行業匯總數據,無法充分反映企業異質性特征,尤其是無法充分反映不同類型企業面臨環境保護稅的變化,而政策優化需要這些信息[35]。第三,現有研究大多從單一維度評估環境保護稅影響,優化環境保護稅稅率,尚未有文獻從經濟、環境、創新協同視角評價優化環境保護稅。

基于以上分析,該研究嘗試通過理論分析和仿真模擬回答以下問題:①從經濟、環境和創新協同視角,中國當前環境保護稅稅率是否合理?當前和未來最優環境保護稅稅率是多少?②環境保護稅是否可以促進經濟和創新發展?波特假說是否存在?為什么關于中國環境保護稅對經濟創新影響的研究結論不一致?環境保護稅影響經濟和創新發展的機制是什么?

2 仿真模型構建

首先從理論上探討環境保護稅對經濟、環境和創新的影響機制,依據理論分析建立數值模擬模型,最后構建綜合效應指數用于評價環境保護稅的多維影響。

2.1 理論分析

Porter等[36]提出波特假說挑戰傳統觀點,指出合理的環境規制可以誘發創新,創新帶來的收益可以抵消環境規制帶來的經濟損失進而促進經濟發展。Qiu等[37]通過一般均衡分析將企業異質性尤其是企業創新因素引入壟斷競爭模型,進一步豐富波特假說,認為環境規制會導致所有企業環境成本上升,并致使部分低效率企業減產甚至退出市場。隨后,高效率企業獲得更多市場資源,擴大生產規模,增加創新投資,市場內的企業結構得以優化,高效率企業數量增加。孫博文[38]和杜威劍[39]指出中國存在數量較多的低效率僵尸企業,環境規制可以顯著推動僵尸企業退出市場,優化市場結構及資源配置。當環境規制強度處于合理水平時,高效率企業的創新增加量可以完全抵消低效率企業退出市場導致的創新減少量[37]。

文章參考Qiu等[37]的理論框架,在企業特征異質視角下,分析環境保護稅對中國經濟、環境和創新的影響。假定市場中僅存在兩家企業,企業1和企業2。兩家企業生產同一種產品、產品同質且銷售價格一致,其中企業1生產效率較低,企業2生產效率較高,生產效率越高則其單位產品成本ci(i=1,2)越低。假定在研究期間,市場需求不變,市場價格P由市場供應S決定,P和S的關系為:

其中:a>0,b>0,s1和s2分別表示企業1和企業2的生產規模。

企業在生產產品的同時會向外界排放污染物,污染排放量(Ei)由企業清潔生產水平和企業生產規模決定。

其中,γi為企業清潔生產水平。

文章利用創新傾向(α)和創新效率(η)來刻畫企業的創新行為和表現。企業的創新傾向用于衡量企業創新支出,企業的創新效率用于衡量企業通過增加創新支出帶來經濟收益(δ)的效率。

環境保護稅和企業創新支出會增加產品的單位成本,而創新收益可以降低產品的單位成本。因此,企業單位產品總成本和企業利潤率的計算方法為:

其中,r為環境保護稅稅率,ψi表示企業利潤率。

企業主體行為規則:假定ψ*為企業均衡利潤率,當ψi=ψ*時,企業處于穩定狀態;當ψi<ψ*時,企業減小生產規模;當ψi>ψ*時,企業擴大生產規模。

外部沖擊:環境保護稅稅率上升Δr。

初始狀態下,環境保護稅稅率為r,市場內企業利潤率均達為均衡利潤率。

環境保護稅稅率上升Δr后,所有企業利潤率下降。利潤率小于ψ*的企業減小生產規模,導致市場供應減少,進而致使市場價格上升。市場價格上升促使市場內所有企業利潤率上升,利潤率大于ψ*的企業擴大生產規模。市場供應增加導致市場價格下降,進一步影響企業利潤率。市場供需、市場價格與企業生產行為進入持續動態調整過程,直至市場內所有企業的利潤率均達到ψ*。在此過程中,企業1和企業2的生產規模分別變動Δs1和Δs2。表1記錄了初始狀態和均衡狀態下企業的生產規模、污染排放量、研發支出和創新收益。

表1 環境保護稅稅率變化影響分析

公式(1)、公式(2)和公式(7)聯立可以確定P、S與r的定量關系,將P對r進行求導,結果如公式(8)所示。

推論1:當ψ*<1時這意味著隨著環境保護稅稅率(r)上升,市場價格(P)也將隨之上升,市場總供應(S)減少,即Δs1+Δs2<0。

企業1的生產效率低于企業2,結合推論1,可知Δs1<0,|Δs1|>Δs2,即企業1減小生產規模,企業2的生產規模變化情況尚不能確定。

推論2:當ψ*<1且γ1>γ2時,Δs1×γ1+Δs2×γ2>0。即當高效率企業同時擁有較高清潔生產水平時,環境保護稅稅率上升會促使企業污染排放總量下降。

推論4:在推論3的條件上,當η2>η1時,Δs1×α1×η1+Δs2×α2×η2>0。即當高效率企業的創新支出水平、創新效率同時大于低效率企業時,環境保護稅稅率上升才可能會通過促使企業加強創新帶來更高收益,促使強波特假說成立。

2.2 基本假設

為構建模型數值模擬環境保護稅對企業的影響,提出以下基本假設。

假設1:現有大多數相關研究都假設市場為單個公司和多個相同公司[37]。簡化而不失一般性,參考Qiu等[37]的研究,假定所有企業均處于一個市場,市場內企業生產同一種產品。實際上,不同企業在多個維度會存在顯著差異。企業效率和創新能力是研究環境規制影響和波特假說理論過程中研究者最關注的企業異質特征。Qiu等[37]認為企業創新能力差異和生產效率差異是企業面臨環境規制時表現不同的主要原因。劉曉光等[12]、王珮等[13]和Zhao等[14]也指出環境保護稅主要是通過倒逼企業進行創新影響企業效率。此外,通過梳理文獻發現,企業規模也是環境保護稅影響企業的重要變量,如劉金科等[17]指出環境保護稅主要誘發企業的綠色創新行為。因此,為盡可能刻畫環境保護稅對企業影響的異質性,根據企業利潤率(高、中、低)、創新傾向(高、低、無)和企業規模(大、中、小)將所有企業劃分為27種類型。

假設2:假定市場價格由市場供需決定,市場供應增加時市場價格下降,市場需求增加時市場價格上升;假定市場總體需求不變;假定市場供應是市場內所有企業生產之和。

假設3:一般而言,企業績效表現優良是企業擴張所必需的要素之一[40-41],長期低效率運營通常會迫使企業減產或者倒閉。因此,文章假定企業利潤率高于一定值時,企業會選擇擴張生產規模;企業利潤率低于一定值時,企業會選擇減小生產規模或者停止生產。

假設4:企業創新投資行為及創新效率與企業類型相關[17]。簡化而不失一般性,文章假定同一類型企業的創新投資傾向相同,即創新投資額占企業收入的比例相同,企業創新投資額與企業規模正相關。

2.3 仿真模型設計

依據該研究的理論分析及基本假設,構建多周期仿真模型。假定市場中存在10 000家企業,每家企業都是一個相對獨立個體并擁有獨特的企業規模、利潤率、單位污染排放量、單位創新成本等特征屬性。市場的供應、需求與價格變動關系遵循2.1節的理論分析及假設2,企業的行為決策遵循2.1節的理論分析及假設3、假設4。簡而言之,在環境保護稅稅率變動之后,企業個體環境成本、利潤率都將率先發生變化;隨后,依據企業類型及行為規則,企業生產規模、創新投資和污染排放都將發生變化,市場供需及價格隨之發生變動;市場與企業開始按照規則進行多期交互演化,直至達到新的動態均衡狀態,每一次變動都將遍歷每個企業個體。均衡狀態要求所有企業利潤率處于合理區間。采用Matlab編程實現仿真模擬過程。

步驟1:輸入企業類型表及環境保護稅實施強度(Implementation Intensit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ax,以下簡稱IEPT),隨后轉向步驟2。企業類型表包含27個企業類型的特征數據及參數關系。27個企業類型主要是依據企業規模、利潤率和創新水平三個指標劃分,具體細節見3.2節。IEPT指擬施加的環境保護稅稅率與初始狀態下環境保護稅稅率的比值。

步驟2:依據企業類型表隨機生成企業特征清單,隨后轉向步驟3。企業特征清單記錄N家企業的規模、利潤率、創新投入等特征。

步驟3:企業環境成本和利潤率發生變化,企業特征清單更新,隨后轉向步驟4。IEPT變化導致企業特征表中N家企業利潤率發生變化。

步驟4:對企業特征表中的N家企業利潤率進行判斷,判斷其是否處于均衡區間。當N家企業利潤率均處于均衡區間,轉向步驟11,否則轉向步驟5。

步驟5:判斷N家企業利潤率是否連續n1年小于均衡區間的下臨界值。當利潤率連續n1年小于均衡區間的下臨界值,轉向步驟7,否則轉向步驟6。

步驟6:判斷N家企業利潤率是否連續n2年大于均衡區間的上臨界值。當利潤率連續n2年大于均衡區間的上臨界值,轉向步驟8,否則轉向步驟9。

步驟7:連續n1年利潤率小于均衡區間下臨界值的企業選擇減小企業生產規模,市場供應總量減小,市場價格上升,重新計算N家企業利潤率,隨后轉向步驟9。

步驟8:連續n2年利潤率大于均衡區間上臨界值的企業選擇擴大企業生產規模,市場供應總量增加,市場價格下降,重新計算N家企業利潤率,隨后轉向步驟9。

步驟9:依據企業類型表和特征清單對N家企業的類型進行調整,隨后轉向步驟10。由于企業特征清單中企業利潤率和企業規模可能發生變化且超出其所屬企業類型的特征范圍,企業參數關系不再與企業特征相匹配,所以需要對企業類型進行調整。

步驟10:更新企業特征清單中的創新支出、創新收益及污染物排放量等特征數據,隨后轉向步驟4。企業規模和類型的變化會導致企業清潔生產水平和創新水平發生變化。

步驟11:市場內所有企業的利潤率均處于均衡區間,企業生產行為保持相對穩定,市場供需均衡,價格相對穩定,達到均衡狀態,迭代終止。

2.4 效應指數

構建經濟影響指數、環境影響指數、創新影響指數和綜合效應指數分別用于衡量IEPT變化對經濟發展、環境質量、創新發展和總體的影響。

經濟影響指數(Economic Impact Index,ECI):傳統觀點認為環境規制主要是通過增加企業負擔影響企業產出,進而抑制社會總產出[42]。所以,從市場和企業角度而言,一般可以從市場供需、市場價格和行業競爭程度等方面衡量經濟發展狀況。市場供需決定市場價格,由于本模型假定市場需求不變,市場價格決定市場供應,因此,該研究構建經濟影響指數時僅考慮市場供應量和行業競爭程度,如公式(9)所示。

其中:t表示年份;e表示IEPT;NEt,e表示市場內存活企業的數量,用于衡量行業競爭的程度。考慮到市場供應、企業數量等指標的單位不同,不能直接用于比較分析,該研究對所有指標進行無量綱化處理,如

環境影響指數(Environmental Impact Index,ENI):從企業角度而言,現有研究主要是通過評價環境保護稅對市場內企業污染物排放影響來評估其環境效率[16]。因此,構建ENI指數。

其中:TEt,e表示t年施行e倍IEPT后市場內所有企業污染物排放總量;ENI表示環境保護稅對環境質量的影響。ENI取值范圍為[-1,1],ENI越大表明環境保護稅對環境質量改善的促進作用越強。

創新影響指數(Innovation impact Index,INI):環境規制的創新影響主要從企業研發投入、研發產出和研發效率等方面進行考慮[43]。一般情況下,研發效率可以采用研發投入產出比來衡量。所以,該研究主要利用企業研發投入指標和企業研發投入帶來的效益指標來構建創新影響指數,如公式(11)所示。

其中:RDt,e表示t年施行e倍IEPT后市場內企業研發投資總額;TRt,e表示市場內企業研發投資帶來的總收益。INI表示環境保護稅對創新的影響。INI取值范圍為[-1,1],INI越大表明環境保護稅對創新的促進作用越強。

綜合效應指數(System Effect Index,SYI):構建綜合效應指數來表示IEPT變化對經濟、環境和創新的影響。經濟高質量發展仍是當下中國發展的主題[28],而且中國政府對環境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29],所以,在構建SYI時,將經濟影響的權重設置為最大,環境次之,創新最小。由于ECI、ENI和INI在構建階段就已經完成歸一化處理,文章直接通過對ECI、ENI和INI加權求和計算SYI。

其中:SYIt,e表示t年e倍IEPT對經濟、環境和創新的綜合影響。SYI越大表明環境保護稅對經濟發展、環境改善和創新發展的正向促進作用越強。β1、β2和β3分別為ECI、ENI和INI的權重。為體現經濟和環境的重要性,該研究設置β1=3、β2=2、β3=1。為緩解主觀設置權重帶來的問題,該研究將通過調整權重進行敏感性分析。

3 數值模擬

依據2006—2019年中國經濟發展數據、企業創新數據及企業污染數據構建歷年初始狀態下企業類型表,生成歷年企業特征數據清單,隨后將清單帶入仿真程序,分析不同IEPT下市場及企業演化規律。

3.1 數據來源

研究數據主要包括4部分:工業企業數據庫(1998—2013年)、工業企業污染源數據庫(1998—2012年)、工業企業專利數據庫(1999—2009年)以及省級層面的經濟、環境、創新數據(2006—2019年)。

(1)工業企業數據庫由國家統計局收集統計,包含1998—2013年規模以上的全部工業企業數據,現已成為研究中國經濟使用最普遍的微觀企業數據集[44]。參考李兵等[45]的研究,在使用數據庫之前,進行了嚴格預處理,刪除不可靠樣本。

(2)工業企業污染源數據庫來自原環保部,包含1998—2012年中國工業企業的基本信息、生產數據、水環境數據、大氣環境數據。

(3)工業企業專利數據庫來自He等[46]的研究。He等[46]從《中國專利數據庫文摘1985—2013(光碟版)》(以下簡稱《專利庫》)中提取1998—2009年所有專利。《專利庫》包含了1985—2013年的2 417 903個外觀設計專利、3 063 153個發明專利和2 906 059個實用新型專利。

利用企業名稱、企業代碼、企業地址和年份等指標,對以上三個微觀企業數據庫進行匹配,構建了《微觀企業綜合數據庫》。在剔除缺失指標數據樣本和指標數據異常樣本后,最終得到了2006—2007年50 458個污染企業樣本。

(4)2006—2019年各類工業企業數量、收入、利潤、資產、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等省級面板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

3.2 初始情景設置

歷年初始情景的設置包括企業分布設置和參數關系設置兩個內容,分兩步完成,即企業類型分布設置和企業特征清單構建。

3.2.1 企業類型設置

如表2,企業類型分布表涵蓋27個企業類型的13個特征數據。企業規模主要依據2003年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統計上大中小型企業劃分辦法(暫行)》[47]中企業規模劃分標準進行劃分,即3 000萬元收入以下為小型規模企業,>3 000萬~3億元收入為中型規模企業,>3億收入以上為大型規模企業。該研究將創新傾向劃分為無創新傾向、低創新傾向和高創新傾向等3類。參考《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48]第三章第11條第5項,根據企業的收入和研發費用占收入比例兩個指標界定高新技術企業,即該研究的高創新傾向企業。無創新傾向企業指沒有創新投入的企業。有創新投入但不屬于高創新傾向企業的企業歸為低創新企業。與企業規模和創新傾向不同,企業利潤率的高低并未有官方統一的劃分標準。此外,從利潤率角度分析環境保護稅對企業的異質影響時,只有處于極高或者極低利潤率水平的企業才會表現出完全異于普通企業的行為,如只有數量相對較少的低利潤率企業會因環境成本快速上升而退出市場,而能夠快速占領低利潤率企業退出的市場空間并獲取相應利潤的高利潤率企業占比也相對較小。所以,企業利潤率高中低水平的臨界值采用《工業企業污染源數據庫》中所有污染企業利潤率5%和95%分位點。

表2 初始狀態企業類型分布表

依據《微觀企業綜合數據庫》設置企業類型分布表的參數。按照企業類型劃分標準將《微觀企業綜合數據庫》的企業劃分為27個子樣本。初始情景的單位創新成本和單位收入的污染物排放量均直接采用各子樣本的均值進行賦值,各類型企業數量占比也直接采用《微觀企業綜合數據庫》的各類型企業占比數據,并利用國家宏觀數據做比對修正。

企業規模與創新關系指企業規模對企業創新投入的影響;創新經濟效益指企業創新投入帶來的經濟效益,用于描述企業創新投入對企業利潤率的影響關系;規模經濟效益指企業規模對企業利潤率的影響;規模環境效益指企業規模對企業單位收入污染排放量的影響關系。由于《微觀企業綜合數據庫》僅包含兩年的企業數據,時間趨勢影響及時間序列回歸帶來的序列平穩性問題影響相對較小,所以基于《微觀企業綜合數據庫》的27個子樣本數據庫,采用線性回歸模型分別測算各子樣本的各類參數關系。

需要特殊說明的是,由于《微觀企業綜合數據庫》存在部分數據缺失問題,僅有2006、2007年的初始情景設置是完全采用上述方法。2008—2019年初始情景設置采用趨勢外推法。具體而言,考慮到國家、省級的特征數據是企業特征數據的匯總值,企業特征總體變化趨勢與省級特征數據變化趨勢一致。利用2006—2019年國家、省級面板數據分析特征定量變化規律,計算國家、省級層面的2008—2019年特征指標數值與2006—2007年相對應指標的數值關系。最后,基于2006—2007年初始狀態企業類型分布表和2006—2019年特征數值關系推算2008—2019年歷年初始狀態企業類型分布表,并依據初始狀態企業類型分布表生成初始狀態企業特征清單表。

3.2.2 企業特征清單構建

企業特征清單將包括10 000家企業及其10個企業特征。企業特征為規模、利潤率、單位污染排放量、企業規模與創新關系、創新經濟效益、規模經濟效益、規模環境效益、單位創新成本上限、單位創新成本下限、單位創新成本。企業規模和利潤率為隨機生成值,取值范圍分別為該企業所屬類型的規模范圍和利潤率范圍。單位污染排放量等其他企業特征的數值直接采用該企業所屬類型對應的特征值。

3.3 主要結果

為全面分析IEPT變化帶來的影響,針對2006—2019年分別將IEPT設置為1,2,3,……,100進行數值模擬,總計進行100×14=1 400模擬,得到1 400個均衡狀態。圖1展示了歷年不同IEPT下市場均衡狀態及各效應指數。通過結果分析,可以發現:

(1)圖1顯示,隨著IEPT增加,企業總體清潔生產水平提高,這與大多數相關研究結論一致[5-11],表明環境保護稅可以顯著改善環境質量。同時,馬太效應更加顯著,企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低利潤率企業逐漸退出市場,尤其是規模大且利潤率低的企業快速退出市場,更多高利潤率企業轉型為大規模、高利潤率企業。以2006年為例,將IEPT=6的企業分布與IEPT=1的企業分布比較分析發現,低利潤、大規模企業基本退出市場,部分中小規模、低利潤企業退出市場;將IEPT=50和IEPT=100的企業分布狀態相比發現IEPT的上升導致中等規模、低利潤企業進一步退出市場,且企業總體清潔水平繼續提高。以SYI為評價指標時,在2006年,IEPT最優值為6。2007—2019年的企業分布圖呈現相似規律。

(2)隨著IEPT的不斷增強,經濟影響指數呈現先上升、后波動下降趨勢(見圖1)。這主要是因為IEPT增加導致企業成本上升、利潤率下降,而部分企業的利潤率本身就處于較低水平,利潤率進一步下降導致這些企業不得不減小生產規模甚至倒閉。企業生產供應減少影響市場供需,促使市場價格上升。而存活下來的部分高效率企業利潤率進一步上升并可能選擇擴大生產規模,從而進一步保障市場總體供應穩定,促使市場價格回降,最終整個市場經濟得到優化。然而,隨著IEPT的不斷加大,企業環境成本進一步快速上升,短時間內更多的企業面臨低利潤率、減產或倒閉等問題,且市場價格上升帶來的利潤率提升無法完全彌補環境成本上升對大部分存活企業帶來的負面經濟影響,導致整個市場經濟惡化,經濟影響指數下降。廖樸等[28]的研究也表明環境保護稅稅率與經濟呈倒“U”型關系,當前稅率低于最優稅率。

圖1 2006—2019年不同IEPT的影響效應圖

(3)隨著IEPT的不斷增強,環境影響指數呈現波動上升趨勢,如圖1所示。一般而言,隨著企業污染減排措施強度上升,企業減少污染排放量的邊際成本也將呈上升趨勢。當污染治理成本高于污染排放成本,企業傾向于選擇直接排放污染物,繳納環境保護稅;而當污染治理成本小于污染排放成本時,企業傾向于提升減少污染物排放量的措施強度。現實中,企業污染減排邊際成本與污染排放邊際成本處于動態均衡狀態。隨著IEPT上升,企業污染排放成本快速上升,促使企業增強減污措施,減少污染物的排放量。

(4)隨著IEPT的不斷增強,創新影響指數也呈現波動上升趨勢,不過與環境影響指數變動趨勢顯著差異(見圖1)。高利潤率的企業創新投入及效率往往也處于較高水平,而低利潤率的企業創新投入大多處于較低水平,甚至大部分低利潤率企業沒有創新投入。IEPT上升導致低利潤率的企業退出市場、高效率企業增大市場規模,即IEPT上升促使市場中的生產資源要素由低效率企業加速轉向高效率企業,進而促使市場資源得到優化配置。低利潤率企業退出市場可能并不會對市場創新帶來負面影響,因為高利潤率的企業生產規模增大后擁有更多資源加強創新行為,有較大可能提高創新投入。

(5)當以SYI來評價環境保護稅的綜合影響時,圖1結果顯示2006—2019年中國整體環境保護稅稅率都處于較低水平,小于最優環境保護稅稅率。這一結論與唐明等[26]、曾先峰等[30]的觀點一致,即當下中國環境保護稅稅率處于較低水平,遠未達到最優環境保護稅稅率。總體而言,IEPT與SYI呈“倒U”型關系,即隨著IEPT的不斷上升,與經濟影響指數變化趨勢類似SYI也呈現先上升后波動下降趨勢。

(6)隨著時間推移,歷年最優IEPT總體呈上升趨勢。如圖2所示,從SYI視角觀察,2006—2019年,最優IEPT由6波動上升至26。這是因為2006—2019年中國經濟一直處于穩定且快速發展階段,承受環境成本的能力不斷上升;且隨著時間推移,企業清潔生產水平逐漸提升,相同的環境保護稅稅率給企業帶來的環境成本壓力逐漸降低。所以,隨著時間推移,中國的最優IEPT不斷提升。

圖2 2006—2019年不同視角下最優IEPT

4 情景預測

4.1 情景設置

“十四五”規劃與2035遠景目標綱要顯示,持續改善環境質量仍然是中國主要任務之一;同時,創新處于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核心地位,科技是國家持續發展的戰略支撐。在這種背景下,作為污染治理和創新的主體之一,企業的清潔生產水平和創新發展水平將會持續提升。因此,從企業清潔生產水平和企業創新發展水平兩個維度設置2030年發展情景。基于國家統計局數據,測算得出排污費占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成本由2016年的5.45 3×10-4下降到2019年的3.140×10-4,在這段時間排污費價格或環境保護稅稅率幾乎沒有變動,這意味著企業總體清潔生產水平提高42.4%。當然,隨著企業清潔生產水平不斷提高,其進一步減排潛力也在不斷下降。所以,假定基準情景下,相較2019年,2030年清潔生產水平提高35%。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2019年規模以上創新企業數量占企業數量總量由23%上升至34.2%,上升幅度為48.69%。與企業清潔生產水平提高趨勢規律一致,隨著創新企業數量占比不斷增加,其占比提高速度將會下降。因此,假定基準情景下,2030年規模以上創新企業數量占比為50%,這個數值相對保守。為避免主觀設置帶來較大誤差,在其他情景進一步提高了該數值。三種情景具體設置情況如下。

A情景:此情景為基準情景。市場中企業的總體清潔生產水平持續提升。相較于2019年,單位經濟產出的污染排放當量降低約35%;其他因素變量發展趨勢不變。

B情景:在A情景的基礎上,企業清潔生產水平進一步提升。相較于A情景,單位經濟產出的污染排放當量進一步降低約25%;其他因素變量發展趨勢與A情景相同。

C情景:在B情景的基礎上,創新發展趨勢發生變化。相較于B情景,市場創新研發總支出不變,創新企業數量增加20%;其他因素變量發展趨勢與A情景相同。

4.2 情景分析

將2030年A情景、B情景和C情景的參數帶入數值模擬流程,分析2030年多情景下環境保護稅的影響,結果如圖3所示。

圖3 2030年多情景下不同IEPT的影響效應圖

(1)IEPT增加促使市場里中等利潤率企業的數量占比增加,高利潤率企業和低利潤率企業的數量減少。對比不同IEPT下企業分布狀態可以進一步發現,高利潤且清潔生產水平較高企業的總體利潤率水平快速下降。

(2)隨著IEPT逐漸增強,ECI、INI和SYI呈現先上升后下降的總體趨勢。A情景、B情景和C情景模擬結果都顯示2030年最優IEPT進一步提升,三種情景的最優IEPT分別達到48、81和64,遠高于2019年的26。主要原因在于,隨著時間的推移,企業清潔生產水平提高,企業單位收入的污染物排放量逐漸下降;同時,企業總體的利潤率和創新水平也進一步提高,企業承受環境成本的能力上升,環境保護稅對企業決策的影響力度下降。

(3)隨著IEPT逐漸增強,ENI呈現先下降后上升趨勢,意味著隨著IEPT的上升企業污染排放總量先上升后下降,這與2006—2019年的結果并不一致。這可能是因為在2030年企業的清潔生產水平、技術水平及企業承受環境成本壓力的能力都處于較高水平。IEPT較低時企業直接排放污染物的邊際成本遠小于企業控制排放的邊際減排成本,即企業傾向于不采取污染減排措施。同時,較低的IEPT也有可能導致利潤率水平較低的企業減產或倒閉,市場供應減少、價格上升,存活企業利潤率上升、生產規模增大,污染物排放量增加。

(4)市場創新資源集中更有利于創新效率提升,有助于市場抵抗環境成本風險能力的提升。B情景與C情景的創新總投入一致,而與C情景相比,B情景的創新企業數量更少,即B情景市場的創新資源更加集中。而情景分析結果顯示B情景的最優IEPT高于C情景。

4.3 敏感性分析

為避免構建SYI時主觀設置權重帶來的偏差以及提高主要結論的穩健性,通過調整指標權重進行敏感性分析。根據表3,除了原有的SYI指標之外,還設置了SYI1、SYI2、SYI3和SYI4。其中,SYI1指標相對重視環境保護稅對經濟和環境的影響,SYI2指標主要考慮經濟影響,SYI3指標追求經濟和創新共同發展,SYI3指標追求經濟和環境共同發展。

表3 綜合效應指數權重設置情況

敏感性分析結果與情景分析結果基本一致。具體而言,隨著IEPT提高,2030年各情景的協同效率指數也都呈現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表4記錄了多情景下SYI的最優IEPT。結果表明各情景、各協同效率指標2030年最優IEPT穩定處于14~97,尤其是SYI1、SYI2和SYI3的最優IEPT均遠高于2006—2019年的最優IEPT。

表4 2030年多情景下各綜合效應指數的最優IEPT

5 結論與政策建議

該研究圍繞環境保護稅對經濟、環境和創新的影響展開。構建環境保護稅影響企業發展的理論分析和仿真模型,利用中國微觀企業和省級面板混合數據數值模擬2006—2019年不同IEPT的綜合影響,采用情景分析方法預測2030年環境保護稅的多維影響。主要結論如下。

第一,通過理論分析和實證檢驗發現,環境保護稅稅率與經濟、創新的非線性關系正是當下相關實證研究結論不一致的主要原因。當實證研究的樣本企業創新效率較高,且市場中存在一定數量低效率且創新水平較低的企業時,提高環境保護稅稅率可促進創新,即支持弱波特假說。如果創新效率較高企業創新投資帶來的經濟收益大于創新投資額,環境保護稅可以同時促進經濟和創新,即支持強波特假說。當所選樣本企業中高效率與低效率企業創新傾向一致時,即創新投資占比相近,環境保護稅可能不會促進創新;當創新投資帶來的收益低于創新投資額時,短期內環境保護稅可能抑制經濟發展,此時,波特假說不成立。

第二,隨著IEPT上升,環境保護稅對經濟、環境和創新的綜合效益影響呈現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而當下中國環境保護稅稅率處于較低水平,遠低于最優環境保護稅稅率。例如,2019年最優環境保護稅稅率應該是2019年實際稅率的26倍。26倍并不是一個夸張的數據。事實上,中國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導致環境保護稅對企業的環境約束逐漸降低,如圖4所示,2005—2019年企業單位成本的排污費由0.003 58下降到0.000 31。此外,從廣義角度分析,碳稅是環境保護稅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2018年中國以50元/t二氧化碳當量(t CO2-eq)的價格征收碳稅,企業單位收入的碳稅成本將達到0.005 178,是同年環境保護稅的36.75倍。《2021年中國碳價調查》[49]顯示,2021年中國碳市場正式啟動的開盤價格為48元/t CO2-eq,且隨著時間推移碳稅價格將持續上升,在2030年將可能達到139元/t CO2-eq。甚至部分研究指明為實現2℃的溫控目標,碳定價應達到258~516元/t CO2-eq[50]。這意味如果將碳稅納入環境保護稅,環境保護稅的稅率最高相當于當下環境保護稅的379倍。

第三,隨著時間推移,最優環境保護稅稅率呈現總體上升趨勢。2006—2019年最優IEPT由6上升至26,在2030年達到48~81。如圖4所示,經濟持續穩定發展,企業總體收入穩定增加促使企業單位收入的環境保護稅繳納額隨時間推移穩定下降。此外,隨著時間推移,技術不斷發展,企業清潔生產水平逐漸提高,企業單位收入污染物排放量也在不斷下降。同時,伴隨著對環境問題的重視程度提高,中國對環境質量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

圖4 環境保護稅的成本分析

第四,當經濟、環境和創新等方面的發展現狀及訴求不同時,最優IEPT也將發生變動。2030年A情景、B情景和C情景的最優IEPT分別為48、81和64,這表明企業清潔和創新發展水平變動時,最優IEPT也將發生變化。而2006—2019年最優IEPT的變動也已經表明經濟發展影響最優IEPT。

依據以上研究結論,得到三點政策啟示。

第一,要充分調研區域、行業間企業經營現狀及創新發展現狀,結合地區環境承載能力,進一步細化區域、行業異質定價策略。研究顯示,波特假說是否成立在于企業總體發展情況與環境保護稅稅率關系是否合理,不同地區最優環境保護稅稅率可能會進一步受到地區環境承載能力影響。所以,建議依據區域和行業的經濟、環境和創新等方面的發展現狀及需求,科學合理地制定環境保護稅區域異質和行業異質定價策略。事實上,當下中國環境保護稅延承了排污收費制度,采取了較為粗獷的區域異質定價:黑龍江、遼寧等12個省份是按低限確定稅額;山西、內蒙古等12個省份稅額處于中等水平;北京、天津等6個省份的稅額處于較高的水平[51]。環境保護稅稅率還未考慮行業異質定價策略。此外,伴隨著環境保護稅稅收工作的數字化、信息化進程加速,開展環境保護稅區域異質定價和行業異質定價的難度和政策執行成本快速下降,開展環境保護稅精細化定價改革時機逐漸成熟。

第二,建立環境保護稅稅率動態調整機制,逐步提高環境保護稅稅率,以充分發揮環境保護稅的政策效果。充分利用現有的企業生產經營運行監測平臺與環境質量監測系統計算中國環境保護稅最優環境保護稅稅率,結合中國整體經濟形勢、環境形勢和經濟發展、環境保護需求,及時動態調整環境保護稅稅率。

第三,利用環境保護稅的稅收收入建立創新扶持專項資金,避免稅率提高給創新型企業帶來過高的環境成本。部分創新企業的創新投入還未帶來足夠的收益,其利潤率處于相對較低水平,較高環境成本會抑制這類企業的發展。所以,在提高環境保護稅稅率的同時,應該進一步加大創新扶持力度,完善創新扶持機制。加大對企業的創新扶持也符合國家“十四五”發展要求。通過創新扶持專項資金的指引,有助于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

猜你喜歡
企業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8期)2022-09-20 06:44:30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6期)2022-06-29 01:11:44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5期)2022-06-05 07:55:06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4期)2022-06-05 07:53:30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1期)2022-04-26 14:34:58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3期)2022-04-26 14:27:04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2期)2022-04-26 14:25:10
企業
當代水產(2021年5期)2021-07-21 07:32:44
企業
當代水產(2021年4期)2021-07-20 08:10:14
敢為人先的企業——超惠投不動產
云南畫報(2020年9期)2020-10-27 02:03:26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 亚洲日本一本dvd高清| 国产精品一老牛影视频| 亚洲浓毛av|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麻豆|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东京热| 午夜视频www| 亚洲av色吊丝无码| 日韩国产无码一区| 一区二区无码在线视频| 在线免费观看a视频| 午夜福利视频一区| 五月天综合网亚洲综合天堂网| 国产美女自慰在线观看| 免费国产高清精品一区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5566| 99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 h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综合日韩精品| 国产91丝袜在线播放动漫 | 91成人在线观看| 日韩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露脸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 欧美性爱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中国黄色一级视频| 精品三级网站| 国产精品爆乳99久久| 日韩黄色精品| 欧美成a人片在线观看| av在线无码浏览| 国产成人福利在线| 沈阳少妇高潮在线| 正在播放久久| 91麻豆国产视频|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软件| 一本视频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美女久久| 欧美自慰一级看片免费| 99伊人精品|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日韩AV手机在线观看蜜芽| 亚洲欧洲天堂色AV| 四虎影视库国产精品一区| 国产黑丝一区| 欧美日韩高清在线| 久久青草热| 国产99免费视频| 超薄丝袜足j国产在线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丝袜高跟鞋| 丁香综合在线| 亚洲成aⅴ人在线观看| 18禁黄无遮挡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77美色| 亚洲中文在线视频|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91| 久久伊人久久亚洲综合| 成人福利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男人天堂久久| 小说 亚洲 无码 精品| 天堂中文在线资源| 亚洲码一区二区三区| 97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波多野结衣久久精品| 97视频精品全国在线观看|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q| 亚洲A∨无码精品午夜在线观看| 欧美国产精品不卡在线观看|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二区| 亚洲日韩在线满18点击进入| 免费国产高清视频| 2020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 片在线无码观看| 在线日韩日本国产亚洲| 国产高清不卡视频| 四虎影视永久在线精品|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性精品| 99视频有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日韩经典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真实对白精彩久久| 亚洲区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