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萍,韓德利
(邳州市中醫院婦科,江蘇邳州 221300)
腹腔鏡全子宮切除術是目前臨床在明確患者沒有生育要求前提下治療子宮相關疾病的一種常用手段[1]。對于腹腔鏡全子宮切除術患者而言,實施常規護理模式往往僅重視疾病本身,忽略了患者因素,難以滿足臨床及患者的實際要求,因此必須對該類患者的圍術期護理模式實施進一步完善,以提高護理質量[2]。近年來的研究發現,中醫護理技術在該領域應用具有獨特的優勢,可從生理和心理等多個層面,對患者進行調節,使圍術期的臨床效果更加理想,使康復速度加快[3]。本研究旨在為臨床護理工作提供依據,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3月至2021年9月在邳州市中醫院婦科接受腹腔鏡全子宮切除手術治療的88例患者進行回顧性研究,根據圍手術期護理方式的不同將其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4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4~56歲,平均年齡(42.74±4.96)歲;已婚41例,未婚3例;有生育史39例,無生育史5例;患病至手術時間1個月~2年,平均患病至手術時間(5.24±0.67)個月。觀察組患者年齡23~54歲, 平均年齡(42.41±4.72)歲;已婚43例,未婚1例;有生育史40例,無生育史4例;患病至手術時間2個月~3年,平均患病至手術時間(5.59±0.82)個月。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后續比較分析。本研究經邳州市中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①符合腹腔鏡全子宮切除手術指征患者;②無生育要求;③溝通理解能力正常;④病情穩定。排除標準:①存在手術禁忌證;②存在心、肝、腎系統疾病及其他系統合并癥;③病情危重;④有手術治療史。
1.2 護理方法對照組患者圍術期接受常規婦科微創手術護理,具體包括:①常規執行醫囑;②統一飲食配備;③被動問答式健康教育;④統一模式心理干預;⑤常規病房巡視。
觀察組患者圍術期接受中醫護理干預,具體包括:①情志護理:在手術治療開始前,由床旁護士負責,與患者及其家屬之間進行耐心的交流,誘導其述說內心的真實想法,通過借助子宮模型、圖片等方式,使患者更加了解手術知識;幫助控制負性情緒。邀請治療成功者,進行現身說法,從而幫助患者對心理狀態進行調節。在手術進行期間,各項操作動作保證輕柔,噪音要盡可能地減少,并將相關儀器的報警聲調到最低水平,使患者所受到的刺激程度減輕。②睡眠護理:有相當一部分患者,在手術治療前,會有失眠、夜寐不安等癥狀產生,對此,護理人員需要在患者每晚睡前,對其頭部進行適當的推拿和按摩,并用熱水泡腳,對足心涌泉穴進行按摩,持續時間為3 min,從而達到有效改善失眠的效果。③腹脹預防:在手術結束后的6 h,可以使用王不留行,對耳穴胃、大腸、小腸、交感進行貼敷,每個穴位的按壓時間控制在1~3 min之間,3次/d。在進行按壓的過程中,需要對局部酸麻脹痛感及時進行詢問,直至有酸麻感的時候方可停止。術后1 d,嚴格遵醫囑應用理氣通腑湯(組方:蒼術100 g,紅藤15 g,萊菔子10 g,山楂10 g,赤芍10 g,廣木香9 g,黨參9 g,川樸6 g,陳皮6 g,制半夏6 g,制大黃6 g);術后第2 d可以將導尿管拔除,協助患者下床進行適當的活動,同時實施中藥保留灌腸,使腸道功能能夠迅速恢復。④切口護理:手術結束后,要對患者切口疼痛程度進行每日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采取適當的措施進行護理,建議選擇舒適體位、放松、轉移注意力等方式,如果患者的疼痛確實難忍,則可以遵醫囑使用止痛藥物。⑤中藥浴足:取青皮、烏藥、益母草各20 g,川芎、紅花、當歸各10 g,加入到2 000 mL水和50 mL的白醋當中,用大火將其煮開,再以小火進行持續30 min左右的煎煮,待藥液溫度冷卻到50 ℃左右的時候,可以幫助患者進行足浴,盆中藥液量要保證能夠達到腳踝,如果藥液量不足,則可以加入溫水進行補充,在浸泡的時候,要囑咐患者不停地活動雙腳,每次持續時間在30 min左右,每晚進行1次。
1.3 觀察指標①護理前后患者睡眠質量和心理狀態評分。睡眠質量:以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4]評價,包括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等7個方面,每項分值0~3分,總分0~21分,分數高低與睡眠質量呈反比。心理狀態:以焦慮自評量表(SAS)[5]、抑郁自評量表(SDS)[6]評價,每個量表包括20個問題,每題分別對應1~4分,4個等級,80分為最高,分數高低與心理問題嚴重程度呈正比。②患者護理滿意度。以自擬問卷(100分為滿分),通過不記名打分方式進行調查,<60分為不滿意,<80分且≥60分為基本滿意,≥80分為滿意。包括醫囑執行及時性20分,服務態度20分,應變能力20分,操作技能20分,其他20分。滿意度=[(滿意例數+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③患者術后疼痛消失的時間、患者住院時間。④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切口滲血、排尿異常、陰道出血,并發癥發生率=并發癥發生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22.0軟件處理數據,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計數和計量資料以[例(%)]和(±s )表示,分別進行χ2檢驗和t檢驗。
2.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狀態和睡眠質量評分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AS評分、SDS評分均低于護理前,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狀態和睡眠質量評分比較(分,±s )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狀態和睡眠質量評分比較(分,±s )
注:與本組護理前比較,*P<0.05。SAS:焦慮自評量表;SDS:抑郁自評量表。
組別 例數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 SAS SDS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治療后觀察組 44 14.93±2.62 4.24±0.96* 58.15±4.72 17.19±1.08* 57.13±5.20 18.43±1.68*對照組 44 14.67±2.05 9.19±1.15* 57.94±5.31 33.52±1.64* 58.34±5.19 32.16±2.05*t值 0.518 -21.919 0.196 -55.163 -1.093 -34.362 P值 0.606 <0.001 0.845 <0.001 0.278 <0.001
2.2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93.18%)高于對照組(77.2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例(%)]
2.3 兩組患者術后疼痛消失和住院總時間比較觀察組患者的術后疼痛消失和住院總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術后疼痛消失和住院總時間比較(d,±s )

表3 兩組患者術后疼痛消失和住院總時間比較(d,±s )
組別 例數 疼痛消失 住院時間觀察組 44 1.06±0.43 4.27±1.50對照組 44 3.97±0.10 7.81±1.53 t值 -34.723 -10.959 P值 0.007 <0.001
2.4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6.82%)低于對照組(25.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例(%)]
子宮對于女性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生殖器官,而全子宮切除術屬于目前臨床上治療子宮肌瘤、惡性腫瘤等較為常見的一種手術方式,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挽救患者生命[7]。但全子宮切除術手術治療過程中患者會產生較大程度的心理、生理等多層面的應激反應,進而對手術的順利進行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8]。如何通過有效的方式,保證手術順利進行并取得預期的理想效果,已經成為近年來臨床及相關領域研究的一個重點問題[9]。
在腹腔鏡全子宮切除術期間,對患者實施中醫護理干預,主要從情志、睡眠、切口護理、腹脹預防、中藥浴足五個方面進行,可以針對患者實際心理狀態進行干預,使其保持良好心態,減輕思想負擔,進而改善睡眠[10]。此外,充分發揮中醫優勢,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有效預防各類并發癥的出現。中醫特色浴足,可以發揮舒經活絡、活血祛瘀的治療功效,使術后的康復速度加快,幫助患者盡早出院[11-12]。本次研究中的觀察組通過預防腹脹、切口護理、中藥浴足等方式,幫助患者在圍手術期提高舒適性,減輕患者疼痛,改善睡眠狀態;同時結合情志干預,使患者在整個治療期間,都能夠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以積極的心態配合治療和護理計劃的實施,從而保證手術達到預期的理想效果。研究結果中,觀察組患者在護理前后的睡眠質量和心理狀態評分方面的表現均較對照組更為理想,術后并發證發生率也低于對照組,就可以充分證明上述結論。此外,本次研究中,接受中醫護理的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達到93.18%,高于接受常規護理的對照組的77.27%,且觀察組患者術后疼痛消失和住院總時間短于對照組,與盧玉娟等[13]所進行的研究所得結論一致,這充分說明腹腔鏡全子宮切除術患者在圍手術期階段接受中醫護理干預的優勢,在今后的臨床工作中,可以將其作為常規護理模式應用,使患者的預后更加理想。
綜上所述,腹腔鏡全子宮切除術患者在圍手術期階段接受中醫護理干預,能夠幫助改善患者的睡眠狀態,使其保持良好心態,縮短住院時間,使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提高,值得臨床借鑒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