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莉,沈貫群
(邳州市人民醫院心內二科,江蘇徐州 221300)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冠心病)是指由于冠狀動脈出現粥樣硬化導致血管變得狹窄和閉塞,進而出現心肌缺血的一類心臟疾病[1-2]。冠心病普遍發生在中老年患者中,是一種常見疾病,發病率較高,部分患者沒有癥狀,部分患者會出現胸悶、呼吸困難等癥狀。在疾病發作較為嚴重時,可能會出現心力衰竭癥狀,一旦出現心力衰竭,患者情緒容易不穩定[3-5]。臨床提出的多種護理方式,其主要是為緩解患者負性情緒和不良心理,相關研究[6]顯示,采用多維化個體護理模式具有良好護理效果。基于此,本研究分析采用多維化個體護理模式,對高齡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負性情緒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邳州市人民醫院心內二科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齡46~89歲,平均年齡(74.5±1.8)歲;學歷:大專以上13例,中專以上大專以下10例,中專以下17例。觀察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齡45~88歲,平均年齡(74.0±2.0)歲;學歷:大專以上14例,中專以上大專以下10例,中專以下16例。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通過冠狀動脈造影技術檢查診斷為冠心病者(進行冠狀動脈造影時發現患者官腔狹窄超過50%以上,則被診斷為冠心病),且經臨床確診為心力衰竭者。排除標準:①器官功能存在障礙者;②存在精神障礙者。
1.2 研究方法①基礎治療。兩組患者均采用阿司匹林(云南云龍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53020321,規格:0.5 g/片)治療,1.0 g/d,2次/d。 ②護理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模式,在患者入院之后,檢查其各項生命體征,解答患者問題。護理人員需要讓患者按照醫囑進行降脂,合理控制患者血脂和血糖。如果患者有吸煙史,醫護人員要督促要讓患者戒煙。根據患者病情,讓患者做適量運動(如打太極、慢走等),以增強體質,提高心功能。給予患者飲食護理,清淡飲食,讓患者補充適量的蛋白,避免食用高熱量食品,對于一些辛辣刺激性食品也避免食用。觀察組采用多維化個體護理模式,根據患者需求在多個方面為患者進行護理。首先,護理人員需要密切關注患者生命體征,定期檢查患者脈搏與心跳;如果患者出現不良情況,護理人員需要及時上報醫生、及時處理,避免發生危險。在飲食護理方面,了解患者喜歡的食物,根據患者提出的需求,為患者提供營養餐,但是飲食需要清淡,避免食用辛辣、重鹽食物。其次,對患者給予健康護理,為患者講解冠心病心力衰竭方面知識,及用藥注意事項。其次,根據患者個體情況,指導老年患者建立適合自己的運動計劃,以放松、適宜、有氧運動為主,可以進行慢跑,打太極、散步等運動,在進行運動前可向醫護人員確定自己是否可以進行適量運動,以保證患者的安全。控制好運動量,循序漸進地增加運動量,嚴密觀察其運動過后的身體反應,以免加重其心臟負擔,影響其健康。鼓勵以鍛煉身體功能為主,進行合理的運動,并注意勞逸結合,增強體質。最后,護理人員要積極、耐心地為患者講述自身疾病的相關知識,幫助其提高對自身疾病的認知度,減少其內心的恐懼、迷茫,多鼓勵老年患者,鼓勵其樹立護理疾病的信心,積極地參與到疾病的護理、護理工作之中。鼓勵患者積極地配合工作,提升其護理的依從性,護理人員要多與患者溝通交流,真切地關心患者,以增加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感,減少其心理對護理工作的困惑,促進護患之間的有效溝通,增加護理人員對其病情的了解,更好地制訂后續的護理方案。兩組患者均護理 3個月。
1.3 觀察指標①對比兩組患者負面情緒狀況。抑郁、心情焦躁、內心焦慮評分均為邳州市人民醫院內自擬量表,每個項目總分均為80分,分數越高,則表明患者的情緒越差。②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總分為100分,分數在85分以上為非常滿意;分數低于85分,高于60分為比較滿意;分數低于60分為不滿意。③對比兩組患者心功能指標。采用超聲心動圖測定左室射血分數(LVEF)和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④對比兩組患者6 min步行距離。
1.4 統計學分析使用SPSS 26.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用[例(%)]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 )表示,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負性情緒狀況比較觀察組患者的抑郁、心情焦躁、內心焦慮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負性情緒狀況比較(分,±s )

表1 兩組患者負性情緒狀況比較(分,±s )
組別例數 抑郁評分 心情煩躁評分內心焦慮評分觀察組40 46.79±4.41 54.29±4.13 54.30±4.13對照組40 52.10±4.13 58.00±4.19 58.15±4.19 t值 5.558 3.988 4.139 P值 <0.001 <0.001 <0.001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觀察組患者護理總滿意度(92.50%)高于對照組(65.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例(%)]
2.3 兩組患者心功能指標比較護理后,兩組患者LVEF均較護理前升高,LVEDD均較護理前降低,且觀察組LVEF高于對照組,觀察組LVEDD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心功能指標比較(±s )

表3 兩組患者心功能指標比較(±s )
注:與組內護理前比較,*P<0.05。LVEF:左室射血分數;LVEDD: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
組別 例數 LVEF(%) LVEDD(mm)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 40 36.08±8.42 48.05±7.29* 62.48±7.70 54.80±6.37*對照組 40 36.99±7.20 42.23±8.66* 62.98±8.85 59.00±5.98*t值 0.519 3.252 0.270 3.040 P值 0.505 0.002 0.788 0.003
2.4 兩組患者6 min步行距離比較護理后,兩組患者6 min步行距離均增加,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6 min步行距離比較(m,±s )

表4 兩組患者6 min步行距離比較(m,±s )
組別 例數 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 40 336.08±18.42 548.05±17.29對照組 40 336.99±18.20 405.23±18.66 t值 0.222 35.507 P值 0.825 <0.001
如今我國冠心病患者數量逐漸增多,同時出現心力衰竭的概率也在逐漸增大,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對患者給予高質量護理,緩解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病情,避免其生命受到威脅[7-9]。冠心病是指由于出現粥樣硬化,導致患者血管逐漸狹窄或者閉塞,患者會出現心肌缺血從而引起心臟疾病[10]。冠心病大多情況下發生在老年患者中,由于老年人常伴有高血壓、血脂異常等基礎性疾病,同時可能因為有健康飲食,抽煙等不良習慣,可能會出現冠心病。冠心病是一種常見心臟疾病,發病率非常高,但有些患者沒有臨床癥狀,因此患者很難發現自己身體患病,所以病癥在沒有得到緩解時,出現危險的概率增高;還有一些患者會出現胸悶、呼吸困難等癥狀[11-13]。
由于冠心病患者需要長期服用藥物,對人類健康產生很大影響,嚴重情況下,會對患者生命造成威脅[14-16]。由于很多冠心病患者在病情嚴重之后會出現心力衰竭等病,患者心理會有較多的負性情緒,出現抑郁等狀態,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使患者病情得到緩解,需要給予患者科學護理。給予老年患者多維化個體護理方式,是站在患者的角度上給予護理,滿足患者各種需求,讓患者保持心情愉悅,同時減少負性情緒,為患者提供良好的養病條件,對患者病情康復有重要意義[17]。多維化個體護理是指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讓彼此之間相互聯系,呈現出獨特的、立體的醫學模式,促使護理人員專業技術不斷進步,并使醫生與護士之間相互配合、共同發展,將患者需求作為核心,為患者提供質量高、方位全和層次多的優質護理。多維化個體護理的主要特征是以滿足患者需要為基礎,發揮出護理人員的技能,促使護理人員權責范圍得到擴大,重視對患者進行身心護理和醫學咨詢等,使患者能夠得到高質量護理[18]。
本研究發現,觀察組患者的抑郁、心情焦躁、內心焦慮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護理總滿意度為92.50%,高于對照組的65.00%。這表明使用多維化個體護理模式后能夠緩解患者的負性情緒,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提升患者的滿意度。本次研究中,兩組患者LVEF均較護理前升高,LVEDD均較護理前降低,且觀察組LVEF高于對照組,觀察組LVEDD低于對照組;護理后,兩組患者6 min所走距離均增加,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這表明觀察組患者在得到多維化個體護理后,患者心功能得到提升。因此,采用多維個體化護理模式,可以做到針對性護理,同時在護理過程中,能夠讓患者心理不良情緒得到緩解,提升護理滿意度。在本次研究過程中,由于研究例數較少,同時研究時間較短,所以研究結果與實際會存在微小差異,故而在未來研究過程中,應增加研究例數、延長研究時間,讓研究結果更加 精準。
綜上所述,采用多維化個體護理模式,使冠心病患者護理滿意度提升,降低出現負性情緒的概率,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