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正皚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甘肅 武威 733000)
語言是情感認識和表達的方式,也是人們和世界溝通的重要橋梁。對于中職學生而言,語言并不僅僅是一種交流的重要工具,其藝術性也比較突出。這便要求學生必須掌握更高層次的語言,通過語言來進行認知的表達。而想要更好的表達,學生需要在較為恰當的環境中,學會積累,并通過語言形成屬于自己的經驗,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自身的語言能力。
思維能夠很好地反映個體對于事物的認知,思維活動本身便是從形象到抽象的過程,語言的作用非常重要,個人在認知世界的時候需要運用語言,思維活動的進行也需要將語言的載體作用發揮出來。幫助中職學生提高語文核心素養,不但能夠提高其思維能力,還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認知世界。
在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中,審美也是非常重要的,語言不但具有工具性還具有人文性。對于語言學科而言,學生需要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好地感受到語言的美,從而進行高層次藝術的創造。鑒賞活動開展的時候,基礎是語言積累,語言能夠將美感很好地表達出來。學生在學習語文的時候,需要將自身主觀能動性發揮出來,利用閱讀來感受和了解其中蘊含的美,學生的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也會有明顯的提高。
無論是語言還是文化都是實踐的重要成果,人類傳承文化和發展文化需要發揮教育的作用,語言文化性質明顯超過其他科目,在進行語文教學的時候,教師應該重視文化和精神的融入,培養學生家國情懷。而語文核心能力的培養也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其文化品位,對于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非常重要。
語文和數學英語等科目存在較大的差別,語文對于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更加重視,需要在理想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中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三觀。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工具性以及基礎性比較明顯,教學的時候能夠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對學生語言習慣的培養也有著重要意義。
中職語文教學對學生學科素養培養意義重大,需要將其和學生專業教育結合在一起。語文學科所具備的價值不僅僅體現在語文學科學習中,也體現在學生專業學習中。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需要重視學生質疑思維、審美能力以及語言水平的提高,這對學生將來的成長和學習非常重要。語文素養是中職學生學習和成長的重要基礎素養,對學生全面發展以及專業學習有極大的影響。
我國處在社會轉型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對于人才素養的要求也比較高,為了培養出更多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我們必須重視新課改的深入。隨著社會的發展,中職語文教學并不是簡單地講解相關的知識,而是需要重視學生全面綜合的發展。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鑒賞文學名著,在閱讀和思考的過程中養成豁達的胸襟,開闊的思維。隨著新課改的進行,語文教學必須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培養出更多具有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的人才。
中職語文教學中,核心素養的滲透符合當前社會時代發展的需要。中職語文教學不但需要進行傳統語文教學,也需要進行現代語文教學,學生也能夠進行多元文化的學習,這對于學生價值觀的樹立和行為準則的構建都非常重要。
培養學生語文學科素養需要其語文基礎知識比較扎實,從量變轉變成為質變。但是現在很多中職學校對語文課程不夠重視,也沒有認識到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意義,直接導致語文課程比較少,學生語文知識比較薄弱,無法跟上社會科技和教育的發展。教師教學的時候,受考試大綱影響比較大,這也導致學生學習興趣很難得到有效的激發,學習能力和語文素養很難真正提高。
語文教學的時候,教師比較重視學生的認知理解以及鑒賞能力的培養,語文閱讀教學本身便是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培養的一個重要方式,但是就當前而言,中職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比較多,教師教學的時候,沒有給學生創造科學的閱讀情境,這也導致學生閱讀的時候很難真正地做到身臨其境,很多學生閱讀的時候往往不是帶著問題閱讀,而是為了閱讀而閱讀,主動性比較差。
很多人對于語文還存在一定的誤解,認為語文就是進行語文知識的教學,本身便是理論學科,不需要學生參與到社會實踐中去。還有些學生認為學習語文就是語言學習,沒有難度,這也導致了學生學習的時候不肯努力,也不肯花費較多的時間。學生寫作的時候,沒有很好地關注社會,也沒有深入地思考,這也導致了寫作出來的內容比較蒼白,和社會脫節。這種情況下的中職語文教學不但無法彰顯時代精神,也無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為了滿足新課改的需要,幫助學生養成積極的生活態度,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教師首先便必須轉變自己的教學模式。現在很多教師教學的時候,還是通過填鴨式的模式進行,教師照本宣科地上課,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不夠重視,這也導致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很難得到激發。而想要幫助學生培養核心素養,必須重視學生學習自覺性和學習主動性的培養,若是教師教學的時候一味地講解,看似順利地完成了自己的教學任務,學生的學習效果卻很難真正提高。想要改變當前的情況,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需要反思,無論是思想還是語言都必須進行互動,活躍課堂氛圍。教師要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合理運用情境教學法,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求來調整教學。學生要積極地思考和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在課后,教師也必須認識到學生審美能力和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積極引導學生,幫助其參與到語文興趣活動中去,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語言的美。此外,教師還可以開展讀書感悟會和作文互評會,給學生交流和溝通的機會,提高學生的能力。
教師想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作業是最為直接的反饋手段,隨著科技的發展,語文作業可以分成線上和線下兩種,這兩種作業方式都能夠幫助學生切實提高其學習效果。教師布置作業的時候需要從多個角度出發,重視作業本身的個性化,將時代內容體現出來。并且課后作業面對的是所有的學生,教師需要從多個角度出發更好地滿足每個學生的需要,選擇個性化的作業方案,做好作業梯度設計,尊重學生,重視學生心理變化。想要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教師需要確保學生能夠將語言合理地運用到學習和生活中去,幫助學生提高其語言運用能力,為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成長奠定基礎。
閱讀能力是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語言運用和思維培養都非常重要。在分析文學作品的時候,教師需要重視信息的挖掘,幫助學生感受語言的魅力,形成正確的觀念,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思維活躍度,幫助學生提高創新能力。首先,進行閱讀的創新,確保學生學會讀書,將讀的作用發揮出來。中職學校語文閱讀教學比較重視感悟,希望通過語言和感悟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的作品。教學的時候,教師需要減少自己的講解,給學生更多的時間,讓學生朗讀。其次,教師需要確保學生能夠感受到體驗式閱讀帶來的快樂,引導學生,讓其真正學會思考。閱讀教學的時候,教師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這樣學生也能夠更加深入地思考,從而獲得更好的體驗。最后,教師必須重視學生質疑精神的培養,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從多個角度出發來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聯想和想象,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學生語文核心素養也會有明顯的提高。
中職語文教師教學的過程中,必須重視實踐精神的培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和價值觀念。從我國傳統文化出發,弘揚優秀文化,重視語文課堂的運用,幫助學生拓展知識視野,就當前而言,語文實踐活動開展的豐富程度還不夠。想要做好文化實踐活動,可以從下面幾點出發。首先,發揮課堂主陣地作用,幫助學生收集活動開展所需要的相關資料,通過合作和探究,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家國情懷,幫助學生了解當地的名人和歷史,增強學生文化自信心,拓寬學生視野。其次,需要深入到生活中去,鼓勵學生參與社會實踐。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將學生專業和社會需要結合在一起,鼓勵學生更好地了解社會生活,提高自身的時代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培養學生主人翁精神,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理念。此外,教師還可以將挫折教育運用進來,總結學生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通過學習到的知識解決問題,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對學生的成長和學習非常重要。這便要求語文教師認識到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性和意義,更新自己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提高語言能力和審美能力,讓學生在質疑和思考中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從而更好地滿足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提高中職語文教學的質量,為學生將來的學習和工作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