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丹 劉喜斌



摘 要|對初中生物理考試成敗歸因進行研究,能夠幫助中學物理教師了解學生歸因特點,針對不同學生采取正確方法引導其進行合理的歸因,從而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同時提高學習成績。本次研究采用文獻研究法、問
卷調查法以及定量研究方法,以岳陽市三所學校初二、初三年級共12個班級的621人作為調查對象,對初中 生物理考試成敗歸因特點進行研究,并探討了歸因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對策,對中學物理教師的教學工 作具有一定的實際參考價值。
關鍵詞|初中生;物理考試;成敗歸因特點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 (s) and SciScan Publishing Limited
This articl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1 引言
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基礎學科,初中物理與我們的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同時引領著社會科技的發展。義務教育階段,考試被認為是檢驗學生對課程知識掌握程度的重要途徑,通常在一次考試過后,教師會要求學生對考試的結果進行反思,這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避免失敗,提高物理考試成功率,還可以幫助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提高教學效果。然而這一過程也存在局限性, 如容易忽略學生的生活經歷、家庭情況等課堂外的因素對其考試結果的影響,導致歸因缺乏完整性甚至歸因錯誤,這就不利于教師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找準方向,因材施教,甚至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下降。除此之外,艾布拉姆森(Lyn Yvonne Abramson)[2]研究發現,歸因方式的某些特征很可能會造成個體的抑郁,如果總是對失敗做出內部的、穩定的和整體的歸因,而對成功做出外部的、暫時的和局部的歸因,那么個體很有可能會表現出抑郁。因此,對學生考試成敗進行正確以及全面的歸因,幫助教師以及學生自身了解情況尤為重要。
2 初中生物理考試成敗歸因特點調查
調查對象及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獻研究法、問卷調查法以及定量研究方法,調查初中生在物理考試成功或失敗后一般會做哪些方面的歸因,此次調查在岳陽市三所中學隨機抽取了初二、初三年級共 12 個班級的 621 學生
作為調查對象,最終獲得有效調查問卷 572 份。
數據處理方法
利用 SPSS 軟件分析有效問卷數據,對初中生物理考試成敗原因進行等級評定(均值)及成敗差異檢驗(t 檢驗)。
調查數據結果
初中生物理考試成敗歸因的一般特點及成就水平差異
全體被測學生的調查數據如下:
數據結果分析如下:
(1) 被測試初中學生認為影響物理考試結果(成功或失?。┑脑蚺琶捌呶坏囊来问牵浩綍r努力、學習方法、基礎、學習興趣、能力、考前努力、精神狀態。
(2) 被測試初中學生認為影響物理考試成功的原因排名前八位的分別是:學習方法、平時努力、學習興趣、能力、答題策略、教師教學、他人幫助、家庭環境。
(3) 被測試初中學生認為影響物理考試失敗的原因排名前八位的分別是:平時努力、學習興趣、學習方法、基礎、能力、精神狀態、考前努力、考試難易程度。
(4) 初中生物理考試成敗歸因存在不同成就水平差異:考試成功者多數原因的等級評定高于考試失敗者。與考試成功者相比,考試失敗者的他人幫助、教師教學、班級學習氛圍等部分外部原因的等級評價明顯低于考試成功者,對與家庭環境這一因素,受到考試成功者的重視,但對于考試失敗者,這一因素均值最低。
初中生物理考試成敗歸因的性別差異
對調查數據按性別進行分類后結果如下:
通過分析表3 可以看出,男、女學生都將平時努力、學習方法與能力視為影響考試結果的最重要因素。男、女學生內部因素排序基本一致,但在部分外部因素上差異較大,表現在女生的物理實驗、家庭環境和試題難易程度這三個因素的均值明顯高于男生。
就考試結果而言,考試成功時,初中生在對物理考試結果進行歸因時基本不存在性別上的明顯差異, 不同性別初中生的歸因差異主要是在考試失敗后,具體表現在能力、考前努力、基礎和學習方法這四項原因的等級評定上。
初中生物理考試成敗歸因的年級差異
對調查數據按年級進行分類后結果如下:
八、九年級學生的內部因素均值都高于外部因素,且均值最高的因素都是平時努力和學習方法。但不同年級學生的答題策略、精神狀態這兩個因素均值出現了很大的差異,能力和基礎也存在一定差異。
不同年級學生對于考試成功這一結果的歸因差異不大,考試成功時學習興趣、平時努力、學習方法和精神狀態都被視為考試成功的重要原因。對于考試失敗的初中生而言,不同年級學生都較為重視平時努力和學習方法對考試結果的影響,但答題策略和精神狀態這兩個因素上存在著非常明顯的差異,在教師教學和基礎上也存在一定差異。
調查結論
根據本次調查的數據分析以及研究,可以得到以下結論:
(1) 初中生物理考試成敗歸因的一般特點:總體而言,初中學生對內因的評價等級明顯高于外因, 可見無論是在物理考試成功還是失敗之后,初中生都傾向于先對考試結果進行內部歸因,然后再進行外
部歸因,而被初中生視為影響考試結果最重要的因素是平時努力,其次是學習方法、基礎和學習興趣。
(2) 初中生物理考試成敗歸因的成就水平差異:考試成功的學生更重視影響考試結果的原因,這點在部分外部原因(如班級學習氛圍、教師教學、他人幫助)上更為明顯,尤其是家庭環境這一因素, 受到考試成功者的重視,而在考試失敗者中,家庭環境是均值最低的非重要原因。
(3) 初中生物理考試成敗歸因的性別差異:不同性別的初中生都傾向于先對考試的結果做內部 歸因,再做外部歸因;不同性別學生在試題難度、家庭環境、學習方法、物理實驗等方面有明顯不同, 體現在女生比男生更重視這些因素對于考試結果的影響,而在其他方面則沒有太大的區別;就考試結果而言,考試失敗后不同性別學生的歸因方式出現較大差異,女生比男生更傾向于將內部因素(能 力、基礎、學習方法等)視為她們考試失利的原因,這說明,當物理考試失敗時男生的歸因更為合理主動。
(4) 初中生物理考試成敗歸因的年級差異:總體而言,不同年級學生認為影響物理考試成績的 幾個最重要原因基本相同,且多為內部因素;但在答題策略和精神狀態上不同年級學生的歸因呈現顯 著差異,并且這種差異在失敗后更加明顯,九年級學生更加重視答題策略和精神狀態,這是由于九年 級學生在面臨中考的情況下,需要掌握更多的解題方法與技巧,同時對學習有緊迫感,心態也更加緊 張所致。
3 歸因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對策
結合本次調查的結果,對歸因理論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對策進行了探討,以求幫助物理更好地將歸因理論應用于實際教學當中,同時提高學生的物理成績。
注重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通過此次調查可以發現,無論是考試成功還是失敗的學生,對于學習興趣這一因素的評分均值都在非常高,可見大部分初中生認為物理學習中興趣是非常重要的。對于考試成功者,由于對物理感興趣, 學習的主動性也較高,而考試失敗者則對物理興趣不大,因而消極對待??梢妼τ诔踔形锢斫處焷碚f, 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是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有效途徑。
在對初中生進行物理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對于動手探究表現出非常大的興趣,由此建議教師可以利用學生這一特點,多在課堂中引入以學生為主的探究實驗,如引導學生利用自制教具解決教材中的問題,讓學生經歷自己探索知識的過程,體驗物理實驗的成功感,同時提高自信心。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調整教學風格,尤其要避免講課枯燥,對此教師可以嘗試通過適當變換講課的音調等方式吸引學生注意。另外,教師可充分利用現代教育資源,在進行課堂導入時要注意善于抓住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如學生喜歡的影視劇、電影、綜藝等,從中發現物理教學資源應用于課程導入,就能在課堂之初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開展教學。
采取科學的評價方式
教師對于學生的評價會對學生的歸因方式產生較大的影響,作為物理教師,要用科學的方法來評價
學生,幫助他們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師的評價方法對學生的人格發展有重要的影響,而物理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 考試成績評價:首先教師要明確每個班上都會有成績不好的同學,但對于那些考試經常不及格的同學來說,一次考試能夠及格,對于他本身而言就是一種進步。因此教師不可一開始就直接分析哪些同學的成績拖班級后腿,這樣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是應當先從學生個體出發,不分等級地表揚進步學生,再從班級整體來進行分析,找到不足。其次,對于不同的學生群體,教師所采取的評價方式也應當有所不同,如在表4 中可以看到九年級學生比八年級學生更看重答題策略對考試結果的影響, 因此,針對九年級學生,教師要注意在考后對答題策略不合理的同學的試卷進行分析,幫助他們合理分配考試答題時間。
(2) 日常作業評價:教師在批改作業后的評語非常受到學生的重視。因此,物理教師在批改作業時,不僅要判斷學生答得對不對,還需要適當地肯定學生的作業情況,這樣在增強學生自信心的同時,也能形成一種良性的競爭,在學生中營造一種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3) 日??陬^評價:無論是課內還是課后,老師對學生的語言反饋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回答問題,教師應該及時對其進行評價,給予口頭上的鼓勵與表揚。對于那些課后經常提問的同學,教師同時也應當肯定和鼓勵,這種表揚往往能夠很好地的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
4 結語
在本次研究中筆者通過調查綜合性地分析了初中生物理考試成敗歸因的一般特點、成就水平差異、性別差異以及年級差異,并探討了歸因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對策。加強對中學生物理考試成敗歸因的研究,對中學生物理考試成敗進行科學而全面的歸因,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物理成績,還有利于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Abramson L Y,Seligman M E,Teasdale J D.Learned helplessness in humans:Critique and reformulation
[J].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1978,87(1):49-74.
[2]Weiner B.An Attributional Theory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Emotion[J].Psychological review, 1986.
[3]韓仁生.中小學生考試成敗歸因的研究[J].心理學報,1996(2):140-147.
[4]李靜.淺析韋納成敗歸因理論對學生有效學習的啟示[J].才智,2018(17):20.
[5]陳運保,王瑞瑞.新鄉市高中生物理考試成敗歸因特點的調查研究[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2, 41(12):7-10.
[6]葛莉莉.踐行歸因理論,有效轉化后進生[J].教書育人,2022,767(1):74-75.
[7]陳春鳳.初中生物理學業成敗歸因特點的調查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6.
[8]張伍妹.運用成敗歸因理論,激發學生成就動機[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22:1-4.
[9]李靜.淺析韋納成敗歸因理論對學生有效學習的啟示[J].才智,2018(17):20.
[10]林柏權.我國教育成敗歸因研究[J].中學物理,2017(11):1-3.
Explo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ttribu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uccess or Failure in Physics Examinations
Huang Dan Liu Xibin
Hu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Yueyang
Abstract: The study of physics exam success or failure attribution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can help secondary school physics teachers understand the at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and adopt the correct methods to guide them to make reasonable attributions for different students, thus promoting their psychological health development and improving their academic performance at the same time. In this study, we used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ttributions for success or failure in physics exams, and discussed the application of attributions in secondary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countermeasures, which has some practical reference value for secondary school physics teachers teaching work, using a total of 621 students in 12 classes of junior high school and junior high school grades in three schools in Yueyang City.
Key words: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hysical examin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uccess or failure attrib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