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意,王夢丹
(無錫市人民醫院,江蘇 無錫 214000)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是以侵蝕性關節炎為主要臨床表現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此病患者的主要臨床癥狀為關節晨僵、腫脹、疼痛,病情嚴重者可發生關節功能障礙、關節畸形[1]。老年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受骨質疏松等因素的影響,臨床表現常較為嚴重。肌少癥是一種隨著年齡增長進行性地出現全身肌肉減少、強度下降及肌肉生理功能減退的綜合征。研究顯示,老年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出現肌少癥的概率較高。相關的研究表明,用甲氨蝶呤對老年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進行治療可顯著降低其肌少癥的發生率[2]。本文對我院接診的100 例老年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進行研究,旨在分析用甲氨蝶呤治療老年類風濕關節炎的效果及對患者肌少癥發生率的影響。
選 取2020 年1 月 至2020 年12 月 我 院 接 診 的100 例老年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為研究對象。其入選標準是:1)病情符合類風濕關節炎的診斷標準[3];2)知情并同意參與本研究;3)年齡大于60 歲。其排除標準是:1)存在嚴重的心理及精神疾病;2)不能配合完成治療;3)存在心臟、肝、腎等器官的功能不全[4]。將其隨機分為常規治療組和甲氨蝶呤組,每組50 例患者。常規治療組患者的年齡為62 ~85 歲,平均年齡(75.12±1.01) 歲。甲氨蝶呤組患者的年齡為60 ~84 歲,平均年齡(74.14±1.14) 歲。兩組研究對象的基礎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常規治療組患者進行常規的基礎治療,在此基礎上為甲氨蝶呤組患者采用甲氨蝶呤片進行治療。甲氨蝶呤片(生產廠家:上海上藥信誼藥廠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1020644)的用法是:口服,每次5mg ~10mg(2 ~4 片),每周用藥2 ~3 次。兩組患者均治療1 個月。
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療效評價標準是:1)顯效:治療后患者的關節疼痛癥狀完全消失,其晨僵癥狀顯著減輕;2)有效:治療后患者的關節疼痛癥狀、晨僵癥狀有所減輕;3)無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無改善,甚至在加重[5]。總有效率=(總例數- 無效例數)/ 總例數×100%。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C反應蛋白(CRP)、白細胞介素-8(IL-8)、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 的水平。觀察治療后兩組患者肌少癥的發生率。
采用SPSS 22.0 軟件進行研究數據的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 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 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甲氨蝶呤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常規治療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例(%)]
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CRP、IL-8、TNF-α的水平均較治療前顯著下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甲氨蝶呤組患者血清CRP、IL-8、TNF-α 的水平均顯著低于常規治療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炎癥因子指標的對比(± 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炎癥因子指標的對比(± s)
組別 時間CRP(mg/L)IL-8(mg/L)TNF-α(pg/L)常規治療組(n=50) 治療前24.71±6.820.79±0.1219.51±5.61治療后13.62±3.820.46±0.318.42±1.32甲氨蝶呤組(n=50) 治療前26.12±5.310.89±0.3119.89±5.32治療后7.52±0.320.21±0.313.76±1.02 t 值/P 值(常規治療組治療前后相比)14.732/<0.059.672/<0.0517.621/<0.05 t 值/P 值(甲氨蝶呤組治療前后相比)30.317/<0.0514.783/<0.0522.721/<0.05 t 值/P 值(兩組治療后相比)11.562/<0.059.562/<0.0510.634/<0.05
治療后,甲氨蝶呤組患者肌少癥的發生率顯著低于常規治療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治療后兩組患者肌少癥發生率的對比[例(%)]
老年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病機制可能與自身免疫、遺傳、感染等因素有關[6]。由于此病的致畸率較高,臨床上應盡早對其進行干預治療。積極控制患者的病情、改善其關節功能、提高其生活質量是臨床上治療老年類風濕關節炎的主要原則。有研究顯示,老年類風濕關節炎可引起骨量減少、肌力下降,從而可增加肌少癥的發生風險[7-8]。老年類風濕關節炎引發肌少癥的機制主要包括:1)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常因關節疼痛、關節僵硬而存在活動困難的情況,長期臥床可導致其肌力下降。2)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在病情進展期常因蛋白質攝入不足而出現骨骼肌細胞合成和代謝功能的障礙。3)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會出現體內炎癥因子水平升高的情況,而炎癥因子會損傷骨骼肌纖維,并影響其修復[9]。如何降低類風濕關節炎患者肌少癥的發生率是目前臨床上亟待解決的問題。有文獻顯示,用甲氨蝶呤對老年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進行治療可顯著降低其肌少癥的發生率。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甲氨蝶呤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常規治療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用甲氨蝶呤對老年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較好,可顯著改善其關節腫脹、疼痛的癥狀。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CRP、IL-8、TNF-α 的水平均較治療前顯著下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甲氨蝶呤組患者血清CRP、IL-8、TNF-α 的水平均顯著低于常規治療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用甲氨蝶呤對老年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進行治療可有效減輕其機體內的炎癥反應。這與相關研究的結果相符[10]。治療后,甲氨蝶呤組患者肌少癥的發生率顯著低于常規治療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用甲氨蝶呤對老年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進行治療可有效降低其肌少癥的發生率。
綜上所述,用甲氨蝶呤對老年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進行治療可有效改善其臨床癥狀,減輕其體內的炎癥反應,降低其肌少癥的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