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卓
(齊齊哈爾醫學院附屬第三醫院呼吸科,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0)
下呼吸道感染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呼吸系統疾病。RSV 是一種廣泛存在于世界各地可導致各類呼吸道疾病的常見病毒。RSV 下呼吸道感染的臨床癥狀表現包括發熱、喘息、肺部干啰音、胸部X 線改變等癥狀及體征,若未及時控制治療,可能引發多種呼吸系統疾病,危害較大[1]。臨床治療中,常見的方法為西醫對癥治療,包括呼吸道管理、適當補液、吸氧、β2受體激動劑、激素類藥物治療等,雖然可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但整體效果并不理想,所以應考慮給予中醫藥治療,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2]。本次研究中所應用的復方芩蘭口服液具有較強的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功效,在既往研究中用于治療由外感風熱所引起的發熱、咳嗽及咽痛均具有較好的療效[3]。筆者就RSV 下呼吸道感染行復方芩蘭口服液治療對miR-145 和Th1/Th2 細胞因子水平的影響進行研究,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采用隨機數表法將齊齊哈爾醫學院附屬第三醫院自2019 年1 月-2021 年1 月收治的116 例RSV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58 例/ 組)。對照組中有男38 例,女20 例;年齡為22 ~57 歲,平均年齡(42.80±2.95)歲;病程為1 ~5 d,平均病程(3.25±1.41)d。觀察組中有男35 例,女23 例;年齡為21 ~58 歲,平均年齡(43.01±2.80)歲;病程為2 ~7 d,平均病程(3.50±1.22)d。兩組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是:急性發病,病程在1 周內;行鼻咽部脫落細胞經堿性磷酸酶檢測結果為RSV 抗原陽性[4];發病時間在48 h 以內;年齡在18 至65 歲之間;患者均知情同意本次實驗。其排除標準是:存在因其他原因例如化膿性扁桃體炎、肺炎或者支氣管炎引起的發熱;病原檢查結果并不單一,合并其他病毒核酸感染;對本次研究用藥成分有過敏史;存在先天性氣道畸形、免疫缺陷疾病及支氣管或肺部發育不良;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
對照組給予布地奈德聯合孟魯斯特治療,方法是:氧化驅動霧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懸液(四川普銳特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213286),每次1 mg,每日2 次;孟魯斯特鈉片(牡丹江恒遠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0366),每日1 次,每次4 mg。用藥治療時間7 d。觀察組患者在上述治療基礎上,聯用復方芩蘭口服液(黑龍江珍寶島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20026049,規格型號:10 mL*6 支),每日用藥3 次,每次20 mL,治療時間7 d。
1)療效評價標準:按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5]對療效進行評價。治療后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各項體征指標正常,體溫正常為顯效;各項癥狀指標明顯改善,臨床癥狀緩解為有效;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各指標未見變化為無效;以顯效及有效之和作為總有效。2)對患者治療前后使用呼吸功能檢測儀檢測的呼吸功能指標進行觀察,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 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 以及呼氣流量峰值(PEF),呼吸功能檢測儀購買自濟南歐萊博科學儀器有限公司。3)分別在治療前后抽取患者的空腹靜脈血4 mL,將外周靜脈血置于無菌肝素抗凝管中(20 IU/mL),采用流式細胞術對Th1/Th2 細胞的表達水平進行測量。所采用的流式細胞儀由賽默飛世爾科技中國有限公司生產,具體操作方法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采用熒光定量PCR 對miR-145 的表達水平進行檢測,RNA 提取試劑盒購買自美國Molecular Research Center 公司,qRT-PCR 儀購買自美國Bio-Rad 公司。
采用SPSS 18.0 統計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取得的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 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對比[例(%)]
與治療前相比,兩組患者治療后的FVC、FEV1及PEF 均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FVC、FEV1及PEF均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呼吸功能相關指標的對比(± s)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呼吸功能相關指標的對比(± s)
組別 例數FVC(V/L)FEV1(V/L)PEF(L/s)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581.08±0.291.29±0.101.26±0.281.40±0.175.70±0.906.90±0.80觀察組581.05±0.221.69±0.241.25±0.191.77±0.205.68±0.587.85±0.96 t 值0.62811.7170.22510.7350.1425.790 P 值0.5320.0000.8220.0000.8870.000
與治療前相比,兩組患者治療后miR-145 的表達水平均較低,其Th1/Th2 細胞因子的水平均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治療后miR-145 的表達水平較低,其Th1/Th2 細胞因子的水平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miR-145 表達水平和Th1/Th2 細胞因子水平的對比(± s)

表3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miR-145 表達水平和Th1/Th2 細胞因子水平的對比(± s)
組別 例數 miR-145 表達水平Th1/Th2 細胞因子水平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581.68±0.22 1.35±0.23 2.02±0.34 2.14±0.30觀察組 581.69±0.25 1.08±0.15 2.05±0.30 2.31±0.37 t 值0.2297.4890.5042.718 P 值0.8200.0000.6150.008
下呼吸道感染是指發生在聲門以下的氣道感染類型。目前,臨床上主要是采用西藥療法治療此病,但療效一般。中醫理論認為,下呼吸道感染主要是由機體正氣虛損、熱毒內侵所致,治療時應以清熱解毒、扶正固本為主要原則[6]。本次研究中所選擇的復方芩蘭口服液是黑龍江珍寶島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研制開發的中成藥,其主要成分包括了金銀花、連翹、板藍根及黃芩。其中金銀花具有較強的清熱解毒、疏風散熱的功效。現代藥理學研究發現,該藥材中的主要成分異綠原酸以及綠原酸可發揮較強的抗菌作用[7]。黃芩有較強的瀉火解毒、清熱燥濕的功效,其煎劑還可對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發揮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8]。現代藥理學研究發現,黃芩中的有效成分黃芩苷對肺炎衣原體感染細胞可發揮較強的干預效果[9]。連翹具有消腫散結、清熱解毒的功效。現代藥理學研究發現,連翹中的主要成分連翹酚具有較強的廣譜抗菌作用。板藍根可利咽涼血、清熱解毒,對革蘭氏陽性菌及陰性菌均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諸藥聯合應用可起到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功效[10]。本研究的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提示,用復方芩蘭口服液治療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相關癥狀及體征。這與既往的研究報道基本一致[11]。與治療前相比,兩組患者治療后miR-145 的表達水平均較低,其Th1/Th2 細胞因子的水平均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治療后miR-145 的表達水平較低,其Th1/Th2 細胞因子的水平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提示,用復方芩蘭口服液治療下呼吸道感染可有效改善患者miR-145 的表達水平和Th1/Th2 細胞因子的水平。miR-145 與機體的免疫調控具有密切的相關性。有研究指出,miR-145在免疫相關疾病患者體內的表達水平較高。Th1/Th2細胞因子是一類T 細胞,常被用于觀察機體的免疫功能。一般情況下,Th1 細胞因子和Th2 細胞因子多處于動態平衡狀態。但若機體出現異常,Th1/Th2 細胞因子則會失衡。有研究指出,Th1/Th2 細胞因子表達水平升高可起到較強的抗炎作用。復方芩蘭口服液中的黃芩可提高淋巴因子IL-2 的水平,并以此發揮較強的激活LAK 細胞的作用。金銀花的應用則可增強機體的抵抗力及免疫力,對患者體內淋巴細胞的轉化產生促進作用,并以此增強白細胞的吞噬能力。藥理學研究發現,連翹具有較強的抗菌及抗感染功能,同時可對機體內的細胞因子產生較強的抑制作用[12]。板藍根中的生物堿、有機酸、結合性氨基酸、多糖等有效成分不僅可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同時可調節患者體內的白細胞總數及淋巴細胞總數。
綜上所述,用復方芩蘭口服液治療RSV 下呼吸道感染的臨床療效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調節其miR-145 和Th1/Th2 細胞因子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