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羅斯】尼古拉·沃洛維奇
在百年前風雨飄搖的年代,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開啟了國家發展新局面并提出了國家戰略發展新方向。追求幸福的中國人民和謀求革新的中華民族也因此有了堅實的基礎。

2021年7月14日,二連出入境邊防檢查站民警對中歐班列進行車體巡查。(新華社圖片)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便堅守理想信念,不斷進行理論創新,始終作為最先進力量的代表把握時代發展脈搏,堅定地為中國人民謀幸福。
中國共產黨將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同社會主義建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從而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共產黨對其他社會主義國家沉浮的經驗教訓、發展中國家政策落實的成敗得失以及自身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狀況和矛盾進行全方位分析和科學總結,對在中國走什么樣的社會主義道路和社會主義道路分為哪些歷史階段、基本任務、戰略步驟等問題給出了系統性回答,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指明了方向。對于世界共產主義和工人運動而言,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在當前現代化條件下的發展問題亟須回答。中國共產黨憑借科學的理論和創新的實踐,對馬克思主義發展作出了杰出貢獻。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規劃藍圖,指導中國在社會政治經濟領域進行改革,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進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消除社會不平等。這一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的中國化時代化,是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繼承和發展,是將黨和人民實踐經驗與理論創新相結合的馬克思主義最新成果。
在世界共產主義和工人運動理論發展框架內,“一帶一路”倡議意義重大,具有強勁的生命力,特別是在各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促進經濟復蘇和實現人民生活正常化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一帶一路”倡議堅持開放、包容,將經濟合作作為重點方向,其目標是通過推動各國互聯互通和深化務實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和共同發展。過去幾年來,中國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按照經濟規律同伙伴國開展項目建設洽談,將共建“一帶一路”同各國發展戰略、地區和國際發展項目有效對接,進一步維護了各國的共同利益。今天,中國已同149個國家和32個國際組織簽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毫無疑問,“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為當今世界最大的務實合作平臺和最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
在合作和交流的過程中,中國能為他國提供借鑒。中國在過去40多年中發生了巨大變化,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商品出口、外匯儲備等指標上甚至已排名世界第一,中國人民的生活不斷改善,7.7億農村貧困人口擺脫貧困。這些堪稱“中國式奇跡”的成就毫無疑問要歸功于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既是中國社會的核心政治力量,也是許多國家的“燈塔”。中國機構改革和功能轉型、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中共全面從嚴治黨等方面的經驗十分值得其他國家政府和政黨學習借鑒。

位于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郊區的中白工業園(新華社圖片)
中國共產黨通過科學務實的決策,成功落實了一系列改善人民生活的舉措,在消除貧困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并最終實現全面脫貧。中國的教育蓬勃發展,鄉村建設欣欣向榮。中國共產黨在就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21年城鎮新增就業1269萬人,有545萬城鎮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城鄉居民收入增幅超過了經濟增幅。中國建立了城鄉人口全覆蓋的社會保障系統,極大地提高了人民健康水平和醫療服務水平。
中國取得的成就令世界各國人民所稱道,這得益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以社會主義公平正義理念為基礎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模式取得了成功,對世界左翼政黨和工人黨影響日益增大,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支持。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只有共產黨和工人黨才真正代表普通民眾的利益,社會主義理念在世界諸多國家和地區都有所體現。當前左翼政黨需要以公平正義、和平共處和合作為原則開展大規模社會改革。毫無疑問,中國共產黨將成為左翼政黨開展斗爭的強大精神支柱。
實踐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通往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康莊大道。